登陆注册
2772600000006

第6章 规划三分(2)

除大力提倡教育外,刘表还任用了一大批知名学者主持文化教育工作。南阳人宋忠,是当时有名的古文经学家,其名气与郑玄不相上下,刘表任命他为五业从事。零陵人刘先,“博学强记,尤好黄老言,明习汉家典故”,被刘表任用为别驾。义阳人韩嵩,荆楚有名望之人,被刘表任为从事中郎。大音乐家杜夔到荆州后,刘表让他与孟曜一起整理汉朝的雅乐。才华横溢的祢衡,受到刘表的礼待,“文章言议,非衡不定”。

刘表大力提倡文化教育以及重视文士儒者的做法,使得荆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远远超出其他地区的发展。《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英雄记》载:“州界群寇既尽,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闿、宋忠等撰《五经章句》,谓之《后定》。”除官立学校之外,荆州的私学也很兴盛,司马徽、庞德公、杨虑、颖容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私学开办者。王粲对刘表在政治上的作为并不是很满意的,然而他在谈到荆州的文化教育时却充满了赞美之情,说刘表重视文化教育,“命五业从事宋衷,新作文学,延朋徒焉。宣德音以赞之,降嘉礼以劝之,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毋闽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有余人。于是幼童猛进,武人革面,总角佩觽,委介免胄,比肩继踵,川逝泉涌,害害如也,竞竞如也。遂训六经,讲礼物,谐八音,协律吕,修纪历,理刑法,六略咸秩,百氏备矣”。这充分反映了荆州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兴盛。

诸葛亮到达荆州的时间,正是这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逐步复兴的时候。

诸葛亮在荆州居住十多年,正是这里社会安宁、经济富庶、文教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富庶,为他提供了充足的衣食之源;社会安宁,为他提供了读书、思考的优良环境;文教发展,为他提供了接触各类名人,掌握各种信息,以及提高文化素质的良好条件。

可以说,富庶、安宁、文教发展的荆州,乃是这位千秋名相成长的摇篮。

襄阳城南约二里的地方,有一所“学业堂”。每天,人们都能在这里听到朗朗的读书声,都能看到莘莘学子们研习探讨的情景。这是一所刘表倡办的官学,来此就读者,或者是鸿生大儒,或者是州郡官吏的子弟。

这一天,学业堂里来了个新生,这个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眉宇间透出一股超凡逸群的灵气,言谈举止则带出少年的英豪风度。

这个新学生,就是刚人荆州不久的诸葛亮。

这所学业堂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入的,诸葛亮来此学习,是他的叔叔诸葛玄苦心安排的结果。

自从依附刘表以后,诸葛玄在豫章西城立住了脚跟,为向南发展找到了依托。送子侄们前往荆州,也为他们安排了稳定的栖身之地。但诸葛玄仍为他们能否在荆州长久驻足而牵肠挂肚,最让诸葛玄关心的就是诸葛亮。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诸葛亮虽然不是他的儿子,但他从诸葛亮八岁的时候便承担了抚养他的义务,他太了解诸葛亮了。这个孩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志向高远,如果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将来必定会成为经邦纬世之才。然而,偏偏赶上这乱世。流离辗转的生活,几乎使他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现在,他又要离开自己远去荆州,谁来关照他的学业呢?如果因离开自己而使他中断学业,又怎能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哥哥呢?一定要让他继续学习!于是,诸葛玄便修书一封交给诸葛亮弟兄,让他们转交给刘表,恳切地请求他关照诸葛亮的学业问题。一则刘表重视教育,喜爱善学饱学之士;二则刘表不忘旧交。所以,他对于故友的恳请慨然应允,将诸葛亮送进了学业堂。

诸葛亮一行到达荆州以后的头两年,诸葛玄抽空来过襄阳几次,一来拜谒老友,二来看看侄子侄女。在此期间,诸葛玄又对侄子侄女们的生活做了进一步安排,将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襄阳着姓蒯祺,将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

诸葛玄做这样的安排自有他的良苦用心。

蒯家是襄阳地区最有势力的着姓之一。蒯家居住荆州中庐(治今湖北南漳东北),据说是汉朝辩士蒯通的后裔。蒯氏家族与刘表的政治联系极其紧密,刘表在荆州创局面立稳脚跟,蒯良、蒯越兄弟出了很大力气。特别是蒯越,“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他帮助刘表平定了荆州,做了章陵太守。蒯祺也因对刘表有功,做了房陵太守。

庞德公是襄阳本地人,家住岘山南,长期隐居躬耕,拒不出山人仕,甚至连襄阳城府也未到过。庞德公虽然隐居不仕,但在当地却很有名气。刘表听说他的名气,便亲自前去迎请,不料遭到拒绝。刘表说:“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能给后世子孙留下什么呢?”庞德公回答:“如今世人都给子孙留下危险,我却给子孙留下安全。我所留者虽然与众不同,但不能说我没给子孙留下什么。”后来,庞德公又携妻率子进入鹿门山采药,使鹿门成为与隆中齐名的隐居代名词。清朝初年,阮函曾作《答鹿门与隆中孰优》,文中说:“隆中之所以为隆中,鹿门有以成之也。”意思是说,诸葛亮之所以成为一代名相,与庞德公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蒯氏是刘表集团中重要的政治力量,庞德公是在野逸民的领袖人物。诸葛玄与这两种势力结亲,实际上为诸葛亮的进退出处做了周密的安排,使他在荆州进有政治力量支持,退有在野名士的提携。

优越条件所起的作用总是因人而异。它对于庸人是惰性的温床,对天才却是腾飞的翅膀。毫无疑问,诸葛玄的苦心安排,为诸葛亮日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叔父的这番苦心,他充分利用了这些条件,在成长的路上迅跑着。

二姐是庞德公的儿媳,诸葛亮与庞德公自然也是亲戚。出于亲情,出于对庞德公的尊敬,也出于向庞德公请教学问的需要,诸葛亮常常到庞家拜访。每次进入鹿门,诸葛亮总是独拜于庞德公的床下,恭恭敬敬地施以晚辈进见之礼。晚辈的拜见,晚辈的恭敬,在那个时代是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所以,开始庞德公对这位年青人的恭敬并不加制止。过了不久,庞德公便很快发现,诸葛亮不仅具有一般青年人的恭敬举止,还具有一般青年人所没有的聪慧素质和深刻思想。他的言谈话语中,还表露出一种高逸超群的志向。这是一块未经锻造的浑金,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庞德公觉得自己很爱与这位年青人交谈,不论谈时势,还是谈学问,不论谈志向,还是谈情趣,他都不觉得与这个后生晚辈有年龄上的隔阂。他们结成了忘年之交。

在庞德公的家里,诸葛亮认识了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是颍川阳翟(治今河南禹县)人。建安元年(196),庞德公派他十八岁的侄子庞统前往颍川阳翟去见司马徽。经过一番交谈,司马徽叹道:“德公诚知人,实盛德也。”便随同庞统来到荆州襄阳城东居住下来。

司马徽善于鉴别人物,但他知道刘表心胸狭隘,所以藏锋匿芒,处处谨慎。当有人问他某某人怎样时,司马徽不论其高下,总是回答一个“好”字。后来,他的夫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对他说:“别人有疑前来请教,君应帮其分辨。而你总是用一个好字对付,岂不是辜负了请教者的诚意?”司马徽并不直接回答,只是说:“你的这一番话,也可用一个好字概括。”这位颍川来的名士,还真有名士风度。别人丢了一只猪,前来他家妄认,司马徽当即把猪给他。后来,妄认者找到自己的猪,前来认错还猪,司马徽还对他厚词相谢。司马徽好养蚕,有一次蚕快吐丝时,有人前来向他借蚕吐丝用的蔟箔,司马徽便把自己的蚕丢掉,将蔟箔借给他。别人对司马徽的行为不理解,便问他:“一般人牺牲自己帮助别人,是在别人急需而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才这样做。而现在你和别人都急需,你为什么还如此呢?”司马徽说:“别人轻易不求我,现在来求我却不答应,会使他难堪。为什么要因小利而使人难堪呢?”

总之,司马徽的所作所为,让人感到他是一个只知读书不谙世事的书生。难怪刘表听说司马徽是个奇士,见到后却大失所望,说:“世间人为妄语,此直小书生耳。”其实,司马徽的谨慎与怪异,有很大成分是出于应付刘表和了解新环境,而对于熟人和老朋友,司马徽则是另一种表现。

有一次,司马徽前去拜访庞德公,不巧正赶上庞德公过沔水那边去祀扫先人墓地。按照一般情况,主人不在家,客人应打道回府。然而司马徽却像主人一样,径直走进庞德公的客室。

“大螋。”司马徽这样称呼庞德公的妻子,因为他比庞德公小十岁。

“哟,是贤弟呀!”庞德公的妻子热情地打招呼。

“今天多准备两个人的饭,刚才徐元直告诉我说,一会有个人来找我和庞公。”

只听庞德公的妻子痛快地答了一声,便开始烧火做饭,忙碌起来。不一会,庞德公回来了,司马徽起身相迎,二人就座,开始叙谈起来。这情景,让不知内情的人看了,真要分不清哪个是主,哪个是客了。司马徽与庞德公的关系如此亲密,作为庞家的亲戚、常客,诸葛亮自然很快地与司马徽相识了。

通过庞德公和司马徽,诸葛亮又认识了庞统。庞统字士元,是庞德公的侄子。从外表看,庞统不像诸葛亮那样英俊聪慧,而是给人一种朴钝的感觉,所以很少有人认识到他内心的灵秀。只有庞德公认为庞统不凡,在他十八岁那年,派他到颍川去见司马徽。经过交谈,司马徽也认为庞统大非常人,将来可以成为南州士人中的一流人物。庞统与庞德公、司马徽关系如此,与诸葛亮相识也是十分自然的。

能够有个安定的学习环境,能够认识渊博精深的学者,对诸葛亮的学问精进是难能可贵的条件。他知道这一切与叔父的努力有关,他从心里感激叔父。然而他更知道如何才能报答叔父,这就是在这些条件下不断地努力学习。他拼命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汁,像个如饥似渴的孩子。

建安二年(197)春正月,料峭的寒风阵阵袭来,令人有刺骨之感。然而,使诸葛亮更加战栗不安的不是这阵阵寒风,而是从豫章西城传来的坏消息:叔父诸葛玄在一次城民反叛中被害了。噩耗传来,诸葛亮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诸葛亮的母亲去世时,诸葛亮的心情是悲痛的。但那时他毕竟是个六岁的小孩,感情世界单纯,易于平复。父亲去世时,八岁的诸葛亮确有天塌地陷之感,但叔父担起了抚养他们姐弟的责任,使诸葛亮感到生活中又有了擎天柱。从那时起,诸葛亮一直在叔父的关怀下成长。他想起了在家乡时叔父对他在学业上的督导,在流离中叔父对他在生活上的关照,在去荆州前叔父对他开辟新生活的鼓励,在到荆州后叔父对他们新生活的苦心安排。

从八岁到十七岁,九年了。这九年里,叔父与他在家庭关系上是叔侄,在感情世界里却是父子。

庞德公、司马徽、庞统等人听到了这件事,纷纷来安慰他。师友们的劝慰,使诸葛亮渐渐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此时的诸葛亮毕竟不是只知道悲痛的八岁孩子,而是一个有学识、有阅历、有思想的十七岁的青年。“往者既往矣,来者犹可待”,不知是谁安慰诸葛亮的这句话,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是啊,依靠叔叔关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后的日子全靠自己了。

怎样安排今后的日子呢?家乡是不能回去了。诸葛亮不愿意回到家乡,不仅是因为家乡依然战乱不已,也不仅是两个姐姐在荆州已有婆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叔叔的夙愿。他知道叔叔希望自己学有所成,将来有所作为。而荆州地区环境安宁,消息灵通,交通便利,教育发达,人才济济,显然比乱纷纷的家乡更适合于学习和发展。

为了能实现叔父的夙愿,诸葛亮决意留在荆州。然而,以何种方式留在荆州呢?凭着叔叔与刘表的关系,凭着大姐婆家蒯氏的势力,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诸葛亮本可在荆州捞个一官半职。然而,诸葛亮不愿意这样,他觉得这样做不符合自己的志向。这一点以后我们还要详述。为了学有所成,诸葛亮要留在荆州;为了自己的志向,他又不愿人仕刘表政权。他想请庞德公给出个主意。一想到庞德公,他突然心头一亮,还用得着找他吗?像他那样躬耕隐居不是很好吗?!

在襄阳城西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这里山峦起伏,山谷幽深。众山峦之中,最高的主峰恰好居中,因此名为隆中山。山村也因山得名,称为隆中。隆中山起伏盘旋,势若蟠龙。另一座大旗山与之隔谷相望,它一头高昂,一头缓缓下垂,像只卧虎。这里林木茂密,修竹叠翠,泉水潺潺,池塘清澈,是修身养性、静心读书的好地方。在当时,隆中虽属南阳邓县管辖,但它远离战乱纷扰的南阳郡治,靠近安定富庶的襄阳,所以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这里隐居下来。

隆中不仅有清秀的山水,而且有适于耕种的良田。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

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

“万树桑柘美”,正是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果。清幽的环境,给诸葛亮一个轻松、宁谧的心境,他除了平时参加田间的耕作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读书自然是一种学习。伴着草屋稻草的幽香,伴着跳动闪耀的烛火,诸葛亮常常苦读至深夜。诸葛亮在隆中期间都读了些什么书?历史上虽无明文记载,但我们从他日后的一些言行中,可以推想出一些大概情况。

他读过儒家着作。诸葛亮上表追尊甘夫人为昭烈皇后时说:“臣辄与太常臣赖恭等议:《礼记》曰:‘立爱自亲始,教民孝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不忘其亲所由生也。《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又说:“《诗》曰:‘榖则异室,死则同穴。’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他在《便宜十六策·治人》中说:“故经云:‘陈之以德义而民与行,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在《便宜十六策·察疑》中说:“《书》曰:‘三人占,必从二人之言。’”《诗经》、《尚书》、《礼记》、《春秋》都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诸葛亮在许多处加以引用,可见他对儒家着作之熟。

他读过法家着作。蜀汉建兴元年(223),刘备病危,临终遗诏给刘禅说:“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诏书中所说《申子》、《韩非子》、《管子》均为法家着作。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为他抄写法家着作,认为从这些书中可汲取治国方略。可见诸葛亮对法家着作是早有研究的。

他读过兵家着作。上述诸葛亮为刘禅所抄写的《六韬》,便是一部兵家着作,乃后人托名太公吕尚所撰。此外,诸葛亮在军事论述中,多次讲到孙武、孙膑之谋或其着作。诸葛亮于兵家书研习最深,在其军事论着中,有不少重要见解是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转化而来的。至于其着名的八阵图,更是从前代兵家阵图演化而生。对此,我们将在后面军事思想中详论。

同类推荐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
  • 德川家康的智慧

    德川家康的智慧

    第一部多角度深入评点德川家康的精简读本,不得不读的经典励志书。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乱世的终结者,他用雄心支撑人生,用耐心等来机遇,用进取心直面成败;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的开创者,他以诚心广纳贤才,以信心威慑四夷,以平常心淡看荣辱。日本史上的英雄智慧,同样照亮我们的人生路。
热门推荐
  • 商业创意工厂

    商业创意工厂

    本书能有效地激发你产生成功的商业创意,并且易于使用。它的结论建立在持续10年对全球顶尖的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和投资家所使用的创意技术的研究之上。这本书读起来妙趣横生,里面包含了很多案例,还有很多小技巧来帮你增加创意的质量和数量。一旦你开始把书里谈到的这些策略付诸实践,你就能经常性地产生成功的商业创意,你的生活也会更加精彩。你将认识到,你脑中所灵光乍现的奇思妙想会给你的商业行动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成功,这是其他事物所难以给予你的。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文化盛开的一朵文学奇葩,它汇集了古代中东、中亚和其他地区多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在世界各国的神话故事中,散发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读者……《一千零一夜》以自己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痛快淋漓的文学语言以及优美、动人、独特的阿拉伯和伊斯兰色彩,保持着自己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它的成书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写成的,而是历代阿拉伯民间说书艺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反复加工、转达、创作的结果。故事最早起源于一部波斯故事集
  • 高干子弟海外生活:红白黑

    高干子弟海外生活:红白黑

    同床异梦。曲折离奇,当杨虹远行,当谢青远行,当秋媚远行,他们选择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对幸福的追求。美丽生命无声消失水底时,充满偶然性戏剧化的命运。,待她离去才知道血脉仍存,她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历史的序幕终揭开一角,谢青却走上了不归路……血的记忆被重新撕开,到底该忘记还是刻骨铭心?黑钱是否能洗白?该书首次展现了鲜为人知的高干子弟海外生活以及江浙一带草根华人传奇的异邦蛇头经历。用质朴简练的语言和扎实的故事铺陈,结合中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将上一代的命运与遭际和当代海外移民相结合,展现了一批远行的华人红白黑三道渲染难辨,最后一个求救电话却打给了那个无法爱她的人
  • 没有如果,只讲结果

    没有如果,只讲结果

    打造不找借口的落实型员工,全面提升组织成员的执行力。杜绝即可,医治职场借口弊病,创造价值,锻造一流执行团队的终极宝典。
  • 恶魔老公的独宠妻

    恶魔老公的独宠妻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暖羊羊征服灰太狼”的故事。剧透版简介:【婚姻卷】某日激情过后,琇琇叹息:“阿成哥哥,你要是爱我就好了……”阿成作诚恳状:“琇琇,我爱你!”琇琇满足:“你的温柔,我懂。”阿成:“何解?”琇琇:“我知道你这么说,是不想伤害我!”阿成欲哭无泪:“你以为我在敷衍你?”琇琇在他怀里点点头。阿成施展“饿狼扑羊”式:“那就让事实说明,我并不温柔!”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豪门卷】某次宴会,白琇遇到了高中时代的三个好友。林怡柔:“你们知道,眼下这京城谁风头最劲?”庄艾云:“当然是号称第一豪门当家主妇的‘琇夫人’了!”秦非雨:“……”林怡柔:“不错,琇夫人在这京城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啊!”白琇:“这么厉害!”秦非雨白了她一眼:“阿琇,你名字里也有个‘琇’字……”众人无视之。【善恶卷】黯云寒树,风过长桥。阿成:“琇琇,荣华富贵,于我如过眼烟云,我在乎的只有你!”琇琇泪流满面:“那我要你放弃一切跟我走,你也愿意么?”阿成:“只要你再也不擅自离开我的身边,那么我愿意!”琇琇:“只要你愿意,那我也愿意。”阿成:“我愿意!”琇琇:“……”阿成:“我们走吧!”文艺版简介:秦非雨原以为,“一入豪门深似海”是豪门婚姻的主旋律。但是那个叫白琇的女孩,为什么却单单是一个例外?她的丈夫,是家族里说一不二的当家人,也是人人眼中的恶魔,却独独把所有的柔情给了她;她的婆婆是国际知名财团的掌舵人,手腕铁血不让须眉,却跟她之间有着胜过一切的感情;她的父母是政界的高官,在找回失落了二十七年的女儿之后,更是想要把多年的思念转化为宠爱。她无欲无求,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她一颦一笑,竟能影响几个家族的决策者!她的一生还有什么烦忧呢?事实上,有的!虽然她想要的很简单,可是世界太复杂。当看似不可调和的冲击来临时,到底是他守护着她,还是她保护着他呢?============================================本人不太喜欢女强文,但是又喜欢无敌的女主角,让各种主角、配角吃瘪。所以暂定本文总体思路是“柔弱胜刚强”。为了让后面女主的无敌状态看起来顺理成章,要铺垫一些东西。请感兴趣的同学一定要耐心哦。。。推荐朋友的文《霸道总裁独宠小妻》:
  • 汉皇刘备

    汉皇刘备

    21世纪一个平凡的灵魂,无意间穿越千年,成为了少年刘备。历史上,和曹袁的官宦世家比起来,明显先天不足,草根出身的刘备,依然在年过花甲之时建立了蜀汉,开创数十年之基业。那么,后世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在成为刘备后,他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带来什么呢?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存活下去吗?能继续成为一代雄主吗?能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吗?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刘备。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美工醉爱荼蘼!书友交流QQ群108714372
  • 悠然庄园:农家有女初长成

    悠然庄园:农家有女初长成

    一朝穿越,穿到穷的叮当响的农村,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五岁的弟弟和一间破到不能再破的茅草屋。又接收了一个比她还穷的土匪山寨,做了史上最穷的女寨主。不过,幸好她有无敌空间,不仅带领着家人和山寨脱了困,还练就了一身非凡法术,炼丹制药更是信手拈来。一不小心,就误惹了众美男心。温润如玉的年轻药师对着她道:“我只是太爱你了。”傲娇冷酷的千金公子对着她道:“我只知道,今生非你不可。”颠倒众生的妖孽王爷对着她道:“没有你,我活不了。”······
  •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本书介绍了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包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变得坚强而独立;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优势,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 最强女仙

    最强女仙

    亡国公主落难天涯,机缘之下拜入仙门。洞天福地修道,宝藏灵宫寻仙,通天大道,携手闯之。神秘宝物,可将灵石变废为宝,助她成就修道大业。纵横六合,无拘束;九霄之上,我为尊……这是一个女子历尽劫波,最终寻得无上仙道的故事。------------------------------------------------------新书发布,《邪医狂妃:帝尊,宠翻天!》,求票支持!请大家点击屏幕右侧(手机用户请下拉点击作者还写过)链接,或者直接搜索蛇发优雅即可。已有500万字完本作品《仙诀》登录腾讯。
  • 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以华北平原具有丰厚历史承传和诡谲风土人情的蝙蝠村为生活舞台,在我国近三十年来农村大变动的广阔背景上,展开了鲍家、荣家和梁家三个家族三代人升降沉浮、盛衰进退的生活变迁史,把中国农民在时代潮汐的牵引掣动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坚韧意志,不息的奋争和所遭逢、所承受的曲折、挫败、困顿、辛酸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