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600000018

第18章 联吴抗曹(6)

至于周瑜分南岸地给刘备,我们认为更是刘备力争的结果。刘备占有荆州南部四郡,面积是不小,但却没有发展前途。想当初,诸葛亮“隆中对”的方针是,先占荆州,然后向益州发展,而向益州发展,则必须通过长江水道。而现在,孙吴全据了荆州内的长江水道,刘备被隔在长江以南,他岂能甘心?无疑,他是一定要染指长江,利用其水路北上和西进的!况且,刘备要求与孙吴共有长江有着十分充分的理由:他是荆州刺史,岂能与贯通荆州东西的长江无缘?他是抗曹的另一条战线,没有长江不能北上,怎能担负起如此重任?

对于刘备的要求,孙吴没有理由拒绝。但此时,周瑜已领南郡太守,江陵既是他浴血奋战之地,又是控制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周瑜都不同意放弃江陵。于是周瑜便分南岸地给刘备。所谓“南岸地”究竟指什么地方?胡三省认为是“荆江之南岸,则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地也”。对于这种理解,近人卢弼曾给予辩驳,他说:“荆州八郡,南阳、章陵非吴所有。周瑜领南郡,程普领江夏,亦决不肯让人。上文周瑜分南岸地给备者,即指油口立营之地,非谓江南四郡也。若已给江南四郡,又欲兼得江汉间四郡,将置周瑜、程普于何地乎?且公瑾方深忌先主,上疏以猥割土地为虑,岂肯遽给四郡乎!是南岸之地仅限于油口立营之地无疑。”卢弼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油江是今湖北境内的一条由西向东的河流。万里长江流过江陵后,突然改变了方向,向南拐了个弯,油江水就流进这向南拐的江中。油江人江口即油口,也就是后来被刘备改名的公安。公安地处江陵下游,仍为江陵所控制,但对刘备来说,能够走到长江边上,就使他实现“隆中对”的方针有所依托。

第二次重分荆州,是在建安十五年。

刘备进驻公安后,许多刘表旧部纷纷前来归属,刘备集团的势力渐渐扩大起来。刘备集团的兴旺,使孙权略感不安,但为了抗曹大局,又不得不任其发展。当他得知刘备的甘夫人去世时,为了笼络刘备,便把自己二十多岁的妹妹嫁给他。这时,刘备已经是四十九岁了。

就在孙刘结交的第二年,刘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为由,就要去京口(今江苏镇江)亲见孙权,要求都督荆州。荆州治所在江陵,所谓“都督荆州”,就是要进驻江陵,领有南郡。刘备的理由也很充分,你孙权既然承认我荆州刺史的地位,南郡作为荆州的一郡,就不应抓住不放。况且,我现在人众剧增,地方太小,容纳不开呢!

对于刘备的想法,诸葛亮是很赞同的。为了向西进展,实现跨有荆益的目标,占有荆州水路要冲是必由之路。但是,诸葛亮不赞成刘备亲自前往江东。他知道,周瑜决不肯轻易放弃南郡,面对这个足智多谋之人,诸葛亮担心,刘备不但得不到便宜,恐怕性命也会有危险。但刘备去孙吴的态度非常坚决。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此去江东,“诚出于险途,非万全之计”。但是,此时曹操对孙吴的威胁并未完全解除,孙权要对付曹操,需要以我为援,再说,我和孙权已结亲,他还能把我这个妹夫怎样!诸葛亮见刘备的态度如此坚决,便不好再加阻拦,只是嘱咐他到了江东,凡事多和鲁肃商议,还要对周瑜多加提防。

刘备到了江东,与孙权相见。盟友加亲戚使得这两位英杰人物在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上分外亲热。然而,当刘备把“都督荆州”的要求提出来后,孙权立刻沉吟起来。他推说这事不能马上决定,还要与周瑜商量。因为周瑜是血战江陵的主帅,况且现在是南郡太守。

孙权还真的派人把刘备求都督荆州的事告诉了周瑜。不久,便接到了周瑜的一封奏疏。奏疏说: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周瑜这一番话,体现了他对刘备集团的态度,这种态度可用六个字概括:软化、分化、消化。把刘备留在孙吴,给其美女玩好、华丽宫室,以软化之;把关羽、张飞分置一方,以分化之;最后把他们逐一消化。不错,对于孙权集团来说,刘备集团确是一柄双刃剑,他既有抗御曹操的一面,又有威胁自己的一面。在周瑜这位战略家眼里,刘备集团的威胁之害将要大于抗曹之利,所以一心要把刘备集团除掉。现在,刘备竟来自投罗网,万万不可错过机会。

与周瑜抱有同样看法的还有彭泽太守吕范。

孙吴的另一位着名战略家鲁肃,则反对周瑜、吕范等人的做法,他提了两点理由:第一,曹操对吴的威胁是巨大的,东线屯兵合肥,西线拒有襄阳,如同伸向吴的两个拳头,若吴单独抗拒,无疑要承担巨大压力。第二,吴初战荆州,恩信未洽,根基不稳。而刘备久在荆州,深得人心。若把南郡借给他,让他安抚那里的士庶,可以分担曹操西线襄阳的军事压力,我们则可以专力在东线战场对付曹操。因此,鲁肃认为借南郡给刘备,“多操(指曹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孙权反复权衡了两方面的意见,“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即刘备)难卒制”。因而认为鲁肃的谋略,更符合当时政治斗争的形势,便同意了鲁肃的看法。

刘备在吴,也听说了周瑜建议把他扣住的消息,后悔不该不听诸葛亮的话。当他听说孙权并未采纳周瑜的意见,而是听从了鲁肃的意见时,犹如遇到大赦一般,哪里还敢在吴久呆!他匆匆告别孙权,急急离开江东。船行至半路,忽见后面吴国飞云大船急驶追来,刘备不由一惊:难道孙权变卦了不成。待船驶近时,刘备才知道是孙权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余人追来为他饯行。此刻,刘备恨透了周瑜,若无周瑜献计,他哪里会受此虚惊!当宴会散后,张昭、鲁肃先出去了,就剩下刘备与孙权。刘备对孙权说:“公瑾(周瑜字)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其实刘备也知道,他说周瑜的这些坏话,孙权是不会相信的,只不过聊以出出心中闷气而已。

当周瑜知道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时,答应借荆州南郡给刘备已既成事实。覆水难收,要孙权收回成命是不可能的。周瑜急忙赶回京口,面见孙权,又提出一个新主张:西取巴蜀。他对孙权说:“今曹操新折切,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蹴操,北方可图也。”周瑜所说的“奋威”,即奋威将军孙瑜。乍一看,周瑜这个建议,有点像诸葛亮的“隆中对”,实际上,除了从关中、襄阳两路夹攻曹操这一点与“隆中对”相似外,在其他地方则有很大区别。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指导刘备集团行动的总方略,它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步骤、政治措施、经济措施、外交方针等,而周瑜这个建议,仅具有指导具体军事行动的意义。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在天下形势未明的情况下,经过对形势的分析综合深思熟虑后提出的,因而具有很强的预见性。而周瑜的建议,只是从孙吴一方的角度提出的,没有“隆中对”那种高瞻远瞩的风范,根本不考虑业已壮大的刘备军事集团横亘荆州的现实,从而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当然,“隆中对”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存在严重的缺陷,而周瑜所提的建议,恰恰与“隆中对”的缺陷部分相似,这一点我们在以后还要详加评述。仅从以上诸条区别来看,我们说周瑜的建议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无法比拟。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周瑜提出攻取西蜀的建议,还有阻止让出南郡给刘备的潜台词。因为攻取西蜀,没有江陵不行;北攻襄阳,更需要以江陵为依托。如果周瑜的建议被付诸实施,那么,孙吴的让出南郡的诺言,无异于开给刘备的一张空头支票。

尽管如此,周瑜提出的西取巴蜀的计划,维护了孙吴的利益,也符合孙吴的未来发展方向,更与孙权建立帝王之业的思想合拍。因此,此议一出,立即得到孙权的采纳。孙权决定西取巴蜀后,果然把让南郡给刘备之事搁置一边,他给刘备写了一封信,约他共取巴蜀,只字未提让出南郡之事。信中说:

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之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取璋(即刘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

孙权这封信,只是向刘备说明了孙吴西取巴蜀对抵御曹操的好处,却没有说明孙吴此举的真实意图,以及其给刘备集团带来的危害。尽管孙权不说,刘备集团对孙吴此举所带来的危害却看得一清二楚。刘备的部下殷观就指出:“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因此,孙吴的建议,理所当然地遭到刘备的拒绝。刘备立即给孙权回了一封信,信中强调了西取巴蜀的种种不利,最后说:

备(即刘备)与璋(即刘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

刘备不但没有答应与孙吴共取西蜀,反而替刘璋求情,要求孙权不要攻打他,否则自己宁愿脱掉官帽入山当隐士。当然,政治斗争是要有策略上的灵活。刘备所谓当隐士是假,阻止吴军是真。

孙权并未答应刘备的请求,而是派孙瑜率水军进至夏口。

刘备也没丢掉官帽披发入山当隐士,而是在公安一带布置兵力,准备阻止吴军西进。

双方剑拔弩张,大战在即。

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时刻,一个意外的事件犹如一颗钢针扎进充满气的车胎一样,使紧张的局势一下松弛下来:周瑜在回江陵的路上,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病逝。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周瑜在弥留之际,想到曹操是孙吴的大敌,而刘备尽管需要提防,毕竟还是抗曹的同盟力量,因此需要一个明白这种形势,能很好地把握这种形势的人来接替自己。这个人非鲁肃莫属。于是,他给孙权上了一封奏疏,奏疏说:

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殒踣之日,所怀尽矣。

孙权闻听周瑜病故,心中万分悲痛。他下令朝中为周瑜举哀,又亲自到芜湖迎接周瑜返回的灵柩。

周瑜死后,孙权根据周瑜遗疏所荐,任鲁肃为奋武校尉,代周瑜领兵。西征巴蜀之事也因此作罢。

周瑜之死,对孙吴无疑是重大损失,但对刘备集团的发展却是一个机会。刘备、诸葛亮等人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领有南郡问题。一来是孙权有言在先,二来是鲁肃竭力赞同,孙权终于同意“分荆州(指南郡)与刘备”,让代领南郡太守的程普还领江夏太守,鲁肃也离开江陵,“下屯陆口”(今湖北蒲圻西北)。

孙吴让出南郡给刘备,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意味着其势力已扩展到江北,诸葛亮先取荆州为根据地的第一步战略计划已经实现。对于孙权集团来说,则意味着把江陵一带的防务移交给刘备,让他独自担当起抗御襄阳、樊城一带曹操重兵的重任,从而使自己东线抗御曹操的力量得到加强。据记载,孙吴将南郡让给刘备时,曹操正在写字,他听到这个消息,不由一惊,手中的笔一下子滑落到地上。这也说明,鲁肃让出南郡的主张是极富战略眼光的。

第三次重分荆州,是在建安二十年。

建安十九年,刘备经过数年征战,攻下成都(今四川成都),益州刺史刘璋投降,益州遂为刘备集团所有。刘备占有益州,实现了诸葛亮跨有荆、益的第二步战略计划,同时,也使他的盟友孙权深感不安。孙权觉得,以前自己的主要威胁是北方的曹操,现在,在自己的上游,又崛起一个跨有荆州、益州的强大军事集团。这个集团虽说是自己的盟友,然而说不定哪一天,由于形势的变化,自己就会受到来自长江上游盟友的攻击。只有把荆州收归己有,孙权才能感到心中踏实。

建安二十年,孙权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前往成都,向刘备索要荆州。此时,刘备已把其政治重心移到成都,诸葛亮、法正、张飞等文武重臣都已聚集在刘备身边。孙权派诸葛瑾去要荆州,自有他的用意。他知道诸葛亮是刘备的股肱之臣,是这个集团中的决策人物,派诸葛瑾去,于公于私都好说话。不料,诸葛瑾到了成都,当他提出要刘备让出荆州时,却遭到婉言拒绝。刘备说:“我现在正计划夺取凉州,等凉州拿下后,便把荆州全部交给你们。”诸葛瑾见刘备话虽客气委婉,但占有荆州之意却非常坚决,也没有私下与弟弟诸葛亮会面。他知道,刘备的态度,也反映了诸葛亮的态度,他不会为兄弟之情而牺牲自己集团的利益。与之私下会谈。不但公事办不好,恐怕还会影响与诸葛亮的兄弟之情。于是,诸葛瑾便返回江东复命。

孙权听到诸葛瑾的回复后勃然大怒,说:“刘备这番话,分明是不想归还荆州,用空话欺骗我们,拖延时间。”他觉得已与刘备没什么好商量的,便决定用强硬的办法收回荆州。他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官吏,并派他们前往赴任。这些官吏刚一到任,便遭到刘备荆州守将关羽的驱逐。孙权更加恼怒,派大将吕蒙督率鲜于丹、徐忠、孙规等两万兵众进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派鲁肃率一万人屯巴丘抵御关羽,自己则亲驻陆口任总指挥。吕蒙攻下长沙、桂阳二郡,却受到零陵太守郝普的顽强抵抗。刘备听说孙权进攻荆州,率兵五万到达公安,派关羽率三万兵将进驻益阳(治今湖南益阳)。孙权闻讯,急忙调吕蒙还助鲁肃。在离开零陵前夕,吕蒙又用计降服了郝普,拿下了荆州南三郡,接着率兵回师,与大将孙皎、潘璋等人与鲁肃合兵,与关羽相持于益阳。正在这个时候,传来了曹操进入汉中(治今陕西汉中)的消息。汉中是益州北部的门户,曹操打败张鲁,进入汉中,直接威胁着益州的安全。刘备唯恐益州有失,便派人向孙权求和。于是孙、刘双方达成协定:以湘水为界,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属东吴,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

也许有人问:第三次重分荆州,孙权必欲夺回荆州而后安,为什么还要答应刘备的求和呢?这是因为:第一,如果孙权在东部死缠住刘备,使他无力西顾曹操,一旦曹操占领益州,刘备固然处于窘地,而孙权却也直接处于曹操的攻击之下。第二,此次重分荆州,刘备也确实做出了重大让步。历来人们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刘备借荆州不还,理在孙权一方。事实并非如此,清人赵翼就对此论进行辩驳,他说: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热门推荐
  • 山下风影

    山下风影

    山下风影是用记实的一种口吻叙述“我”异怪却又平淡无奇的一段经历。本文着于一种山土清野的风格,文中几个小故事虽各为一段,不局限于时间空间,但总体上都属同一系列。
  • 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

    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层次生产力的发展局面。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首先是开发创新能力的差距,也就是创新的差距。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最有力的“武器”。历史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轮回牵绊十尾十情

    轮回牵绊十尾十情

    第一世,她只有一条尾巴,还未修炼,对他确是一见钟情。第二世,她有了两条尾巴,而他却从未嫌弃过她。第三世,她有了三条尾巴,他为了保她周全,甘愿失仙身。第四世,她有了四条尾巴,他为了见她一面,千万轮回也罢。第十世,他们记起了前九世,萧萧熙攘……这一世,她有了八尾,他已是仙界最高战神。尘埃落定,但这一世她凭一己之力保护了他,元神毁灭也罢!轮回牵绊!十世十情!十尾十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案追踪

    重案追踪

    犯罪,这个行为具体应该追溯到何时,估计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只知道从有人类的时候开始,这个行为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走到了今天。可以说,它的生命力比世界上任何的生物都顽强,蟑螂、老鼠或许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早晚会有灭绝的一天,可是犯罪行为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也同时在进步着,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或许这也和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是密不可分的。本书收录了近年来中国最为刺激、惊险、复杂的真实案件,以档案小说的形式,深度剖析犯罪动机,完美演绎犯罪情节,并对罪犯的心理做了深入的解剖探讨,最完整地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复杂案情。此书作为犯罪记录的范本,将给研究犯罪这一课题提供最具权威性的参考借鉴价值。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男儿国历险记

    男儿国历险记

    一个都市大龄单身女青年,突然间走进了另一个充满绝色帅哥的世界里,多少有点让人羡慕嫉妒恨!平日里被人不喜欢的一面,却得到了天生的解放与理解,让她有点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快感!到底她此次来所谓何事?这段时间让她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地主

    小地主

    2019,胖子新书《大田园》在起点中文网发布,回归乡土,好好种田,大伙多多支持!回忆过去那点事,其实就是这个味。
  • 仙炉.A

    仙炉.A

    天生石障者,经脉不通,法力不存,终身难以踏上修炼之途!顺行成人,逆行成仙,且看一名天生石障者在得到一个神奇的火炉之后如何倒转乾坤,逆乱阴阳,焚遍诸天万界!
  • 孕产妇菜谱

    孕产妇菜谱

    本书主要讲述孕妇在产前、产中及产后坐月子时所需的各种营养搭配的各种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