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500000013

第13章 春游峄山循序渐进(1)

却说孟轲将自己的人才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招生原则和方法公诸于世之后,天下青年纷纷慕名而来,先后于子思书院就读者达数百人之多,其中造诣很深,当时名扬天下,后世被封谥、祀于孟庙者十八人,他们是:

1.乐正克,复姓乐正,名克,鲁人,曾为鲁臣,学古之道好善,优于天下,封利国侯。

2.万章,齐人,博学好问,封博兴伯。

3.公孙丑,齐人,勇武好学,直爽磊落,封寿光伯。

4.陈臻,齐人,性格内向,颇有心计,封蓬莱伯。

5.公都子,能言善辩,长于哲学,封平阴伯。

6.陈代,温文尔雅,长于伦理之学,封沂水伯

7.屋庐子,曾着书言老子之法,封奉符伯。

8.高子,一称高齐,曾向孟轲学诗,受道未明而去,学于他术,封泗水伯。

9.孟仲子,孟轲从弟,一说其子。亦游学于鲁,后又学于孟轲,为人豪爽耿直,封新泰伯。

10.充虞,出自周官克人之后,以官命氏,封昌乐伯。

11.徐辟,为徐偃王之后,以助人为乐,封仙源伯。

12.彭更,敏而好学,好标新立异,常失之偏颇,封雷泽伯。

13.成丘蒙,出自鲁大夫食邑成丘,为齐之隐士,封须城伯。

14.桃应,常深思而远虑,富有钻研精神,封胶水伯。

15.季孙子,鲁季孙氏之后,倔而拗,封丰阳伯。

16.子叔疑,为鲁叔孙氏之后,桀骜不驯,封承阳伯。

17.浩生不害,齐人,兼治儒墨之道,执弟子问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封东阳伯。

18.盆成括,复姓盆成,名括,曾学于孟子,闻道未达而去,封莱阳伯。

除此以外,还有陈良,滕更等一大批人,均系孟门弟子中之佼佼者,像那陈良,生于楚,北游中国,虽无封谥,然有豪杰过人之才,同学中未有能出其右者。

路总是坎坷泥泞,山总是崎岖峻险,江河总是波浪翻滚,天空总是风雨雷霆,人生和社会,总是充满着苦辣酸成,孟轲的子思书院,虽说英才云集,令有识之士垂涎,然而,这里绝非是一匹平滑的锦缎,美丽而闪光;绝非是一泓清池,波澜不惊;绝非是秀丽的园林,花香鸟语,而是一条东去的长河,有激流,有漩涡,有险滩,有污泥和浊水。这里的成员来自天南地北,四面八方,虽说他们都是为谋求学习而来,但不是提炼的纯净的元素,而是埋于地下的矿藏,无不混有杂质,很少有四年前孟轲游学于鲁那样的单纯与专一。特别是那些出身于豪门贵族的纨绔子弟,俱都染有不良习气,且自命不凡,自负自傲,目中无人,每每骄奢淫逸,放荡无度。子思书院诞生不到半年,迟到旷课者有之,游山玩水者有之,不辞而别者有之,横行不法者有之,打架斗殴者有之,偷鸡摸狗者有之,聚徒赌博者有之,嫖妓宿娼者有之,总之,社会上所有的一切,这里几乎是应有尽有了,就差尚无杀人放火者。面对这芜杂的现实,怎么办呢?言传身带,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先贤古圣的金玉之言,英雄豪杰的光辉榜样,等等,凡能用的办法,孟轲都用过了,样样有效,但效果却并不显着,不持久,不巩固。对此,孟轲并不灰心丧气,他经常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慈母三迁其居,断机喻学,妙趣横生的四基山狩猎,等等,一个人欲望发生质的转变,外界环境、客观条件,固然十分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自身认识的根本转变,犹如一辆指南车,它之所以会永指南方,是因为它的腹部装有不同于一般车辆的机关。为了改变弟子们的心灵,孟轲经过一番煞费苦心的思索之后,决定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带学生游峄山,让雄奇的大自然陶冶弟子们的情操,扩大学生们的视野,开阔大家的心胸,以便能够主动地自强、自律、自立。二是组织学生们进行社会考察,使他们了解社会的每一个侧面,激起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从而以天下为己任,勇敢地承担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

孟轲做事,素来是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在经过充分的动员、酝酿和必要的准备之后,仲春一日,师生一行数十人便像踏青的熏风似的吹向了峄山。

峄山,孟轲并不陌生,他曾先后来游过多次,但今日登山跟以往不同。欲以这峄山为课堂,用山上的奇石、岩洞、佳景作教具进行教学活动,出发之前,就已经向弟子们讲述了关于峄山来历的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大地上虽然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但却没有人类。女娲感到世间荒凉寂寞,她自己也生活得十分孤独,于是不畏艰辛和劳苦地抟黄土而造人。女娲创造了人类,又替他们建立了婚姻制度之后,许多年来,天下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不料有一年,半边天空坍塌下来,天上露出了许多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在这场大变动中,山林燃烧起了熊熊烈火洪水喷涌,波澜滔天,大地变成了海洋,人或为鱼鳖,幸存者则往往为鸷禽猛兽所食。女娲目睹人类遭此惨烈的灭顶之灾,心痛得肝肠寸断,便又辛辛苦苦地来修补残破的天地。这是件十分艰巨的工作,可是慈爱的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人类的幸福,一点也不怕艰难和辛劳,勇敢地独自挑起了这副重担。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拣选了许多五彩石,架起火来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用它来把苍天上一个个丑陋的窟窿填补好。她怕补好的苍天再坍塌,便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了四只脚,用来代替天柱,竖立于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像帐篷似的支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空再也没有坍塌的危险了。可是,女娲拣的石头太多,留下乱右滚滚,危及人间。玉皇大帝闻讯后,派了六位神仙,将这些多余的石头移置一处,堆积成一座山这便是峄山。

醉翁之意不在酒,孟轲讲完了故事之后,让弟子们思考回答一个问题:女娲造人补天这两件事,说明什么问题?问题很简单,老师的话音刚落,弟子们便脱口而出道;“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她以天下为己任。”

回答得很准确。培养学生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是孟老师正在组织和将要组织的活动的主要目的,一个青年,只要有了这种博大胸怀,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泰山的特点是巍峨高大,峄山则是小巧别致,风光秀美,玲珑的奇石,深邃的岩洞,构成了峄山独特的风格,天下无匹。正因为它是积石而成,所以便孑然一身,突兀于天地之间,无牵连的兄弟姐妹,无绵延的子孙后裔。经过半天的跋涉,孟轲师徒绕至峄山前怀,抬头望去,它像一个昂然挺立的巨人,脚踏平川,仰面朝天,口吻日月,一身葱茏。师生们由峄阳攀登,遍山奇石异洞犹若漫天星斗,晶莹闪烁,顽皮逗趣,神韵无穷。一石一洞,一胜一景,无不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一则妙趣横生的故事。子孙石赐人多子多福,将军石敌邪祟、卫贤良。桃花洞内落英缤纷,一个花瓣一处石洞,庇护着青年男女们的纯真情爱;盘龙洞中洗耳泉,以此泉沐浴,人则耳聪眼明。

孟轲带弟子们在钟石下逗留多时,指点学生观其雄姿,诱导学生思其深义:它高悬于盘龙洞上,仿佛正在摇身轰鸣,振聋发聩,唤起人们的觉醒。什么是人世间唤起人们觉醒的洪钟呢?只有知识和学问,而掌握知识和学问的人,便是敲钟者。

雪花石遍体白皑皑,如冰似玉,不染一点杂质。每一个人都要努力修养自己,求仁,求义,向善,纯洁无瑕。石尚且能够凝脂丽质,霜掩雪埋一般,万灵之长的人类,为什么竟不能够呢?

甘泉洞内淌甘泉,躬身掬水入口,如糖似蜜,清凉透骨。伏下身去尽情地喝个够吧,解渴消暑,滋润心肺。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比这更为宝贵的甘泉,这便是书籍和知识,也让我们伏下身去尽情地喝吧,它会给你勃勃生机和所向无敌的力量。

金龟钻天石像一只蹒跚钻上青天的金龟,它放眼望去,天地竟是如此之辽阔,无边无垠,迷迷茫茫,它真后悔当年在水底夸下的海口。人之读书,犹如金龟钻天,钻得愈高,视野愈广,心胸愈宽,反之,不登高山,则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则不知地之厚也。有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但他们却每每自暴自弃,这种人其实愚蠢得远不如一只钻天的金龟。

“何谓自暴自弃?”公孙丑问道。

孟老师解释说:“自暴者,不能与之谈出有价值的言论;自弃者,不能与之做出有价值的事业。出言破坏礼义,谓之自暴;自认为不能以仁居心,不能由义而行,谓之自弃。仁系人类最安适之住宅,义乃人类最正确之道路。舍弃最安适之住宅不居,最正确之道路不走,岂不比龟鳖之辈更蠢吗?这是多么可悲之举呀!”

守仓石昂然持戟,勇武赳赳,民以食为天,它守卫住仓内的稻粱黍稷,严防抢劫和偷盗。为了守护好这粮仓,它不避严寒酷暑,不畏雨雪风霜,精神实在可嘉,值得敬佩。但孟轲认为,守仓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守护住每个人自身的善性,不丧失其“仁义礼智”四德。天下俱为仁人君子,仓禀何需护守!

大通岩是高悬的宽阔石壁,相传这是孔子讲学的南杏坛,孔子曾在这里讲诵弦歌,传授礼乐诗书。孟轲将弟子们集于岩下,自己登上了石壁,效法着当年孔子杏坛讲学那样,给弟子们讲起了仁义之说,修养之学。

人们有句口头禅,叫做“天下国家”,可见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而家的基础则是个人。这就是说,每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不单单是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天下和整个人类的命运。修养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反身以诚。假使有一个人,他爱别人,可是别人并不亲近他,那他就要反身自问:“他为何对我如此冷漠,大约是我的仁爱还不够吧?”他欲管理别人,结果没有管理好,那他就要反身自问,“是否是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呢?”他有礼貌地对待别人,但却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他就要反身自问:“大约自己的恭敬还不够吧?”——任何行为,如果未得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反躬自责,自身的确是端正了,天下的人自会归向于你。《诗》云:“与天意相配的周朝万岁呀,幸福都得自己寻求!”

修养的最高标准是仁人君子。孟轲说,不仁者难道可与之议事吗?他们见别处有了灾难,或无动于衷,或趁火打劫,或投井下石;他们把足以导致亡国败家的荒淫暴虐当作乐事来追求。倘可与不仁者议事,何以会发生亡国败家的事情呢?从前有个孺子唱道:“沧浪的水清呀,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呀,可以洗我的泥脚。”孔子听了这个孩子的歌很受启发,他对弟子说:“你们听着,水清就洗帽缨,水浊就洗泥脚,这都是由水本身决定的。”所以,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然后人侮之;家必先有自取毁灭的因素,而后人毁之;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而后人伐之。《尚书·太甲》篇说:“天作的罪孽,犹可逃避,自作的罪孽,则难以逃脱。”

修养的光辉榜样是古之圣君贤哲。孟轲要求学生们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舜是人,我也是人,但舜是天下人学习的典范,名声传于后世,而我却仍不免是一个普通的人,这难道不是值得忧愁的事吗?忧愁又怎么办呢?努力向舜学习就是了。

古之贤君圣哲,他们的作为虽有不同,甚至千差万别,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仁,他们都有一颗仁爱之心,因而都以天下为己任。例如,禹、稷处于政治清明时代,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称赞他们。颜回处于政治昏乱时代,居陋巷,箪食瓢饮,一般人都受不了那样苦难生活,颜回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孟轲说:“禹、稷和颜回虽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所行都是仁道。禹思天下有遭洪水淹没者,好似自己使他们淹没了一般;稷思天下有饥饿者,好像自己使他们挨饿一样。倘禹、稷和颜回互换其位,颜回亦会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稷亦会自得其乐,因其所行之道一也。”

前边是龟豚奇遇石,孟轲将滕更与季孙子叫到身边,命他二人分析这奇石的意趣、神韵和寓意,先各自领会,然后二人讨论,将讨论得出的统一意见讲给同学们听。孟门弟子不愧是天下英才,心窍个个较常人为多,两个人经过一番深思与低语,迅速拿出了满意的答案:龟居东海,豚住河边,鸿雁为它们传书,两个方得以相遇在峄山。素不相识的一对,一旦相逢,拥抱接吻,情绵意牵,相见恨晚。它在昭示人们,彼此相处,不可无情,不可无义。

同学们听了,欢呼雀跃起来,都为滕更和季孙子的出色回答高兴,而他们自身却面红耳赤,羞愧得低垂了头,显出无地自容的样子。原来十天前他们发生过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后来虽被孟老师制止了,并加以教诲,使其各自认错,但彼此间仍耿耿于怀。

是呀,龟豚乃兽中之蠢者,尚且如此知情重义,更何况是人呢?……

桥,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几乎人人见过桥,走过桥,知道它的作用和意义,而峄山之阳的片石桥,却别有一番景致,乃至天下独一无二。万丈峡谷之上,悬崖峭壁之间,一片石板凌空其上,故称片石桥。桥上烟笼雾罩,桥下云滚浪翻,阴森森,寒气逼人,人在桥上走,好似鱼在水中游。孟轲要弟子们学习桥的精神,任千人踏,万人踩,横越于激流和深沟险壑之上,让人们踏着到达理想的彼岸。

梯子的特点有二,一是陡,二是分磴分级,天梯除此则又突出了一个“高”字,不高何以能够攀上青天呢?峄山天梯九十九,非勇者则难以攀登而上。其实,求知、治学乃至整个人生,何尝不是在攀山,在登梯呢?怯懦之徒,懒惰之辈,只能望而兴叹,或半途而废,只有不畏劳苦,不惧崎岖和险峻的勇敢攀登者,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峰。孟轲带领弟子们登天梯,触景生情,便对弟子们进行这人生哲理的教育。

在孟轲的心目中,知识和学问几乎是万能的,因而,知识丰富、学问渊博者,便无往而不胜。此番登山,孟轲就曾把它比作东方砥柱石,天欲坠,赖以柱其间;比作天表石和插天石,壁立万仞,直插九天,镇邪压祟,鬼蜮生畏;比作裂天刃,无坚不摧,直刺青天,将蓝天削作两半……

峄山上有许多以“神仙”命名的奇石异洞和巨峰,如仙桃石、仙境幻峰、隐仙洞、聚仙桥、五老棚、玉皇洞、飞升台、甘露池、老君洞、静灵台、仙人棋迹、丹丸蜂等,孟轲均带弟子一游,并讲述它的来历和有关的奇妙故事。神仙的生活也许是美好的,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邪恶炎凉,无压榨盘剥,无尔虞我诈,无征战屠杀…他们饥有仙桃可食,渴有甘露可饮,寒有霓裳可衣,闷有玉箫可闻,广袖可观,行有鹤凤可御。众弟子群星拱月般地将孟老师围于聚仙桥中央,听他讲那神仙的生活,神仙的故事,听着听着,仿佛自己也都变成了神仙。然而这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聚会而难能成仙,还得回到冷酷的现实中来。孟轲自己不欲成仙,也不愿他的学生们成仙,他要直面惨淡的人生,改造悲苦的现实,措施是施行仁政,力量便是眼前这群弟子。他们匆匆步下聚仙桥,奔向祖龙洞。

游峄山者欲攀上峰顶,必先穿过这祖龙洞,这是上山的惟一通道。洞很窄很扁,经过者必须贴地爬行,不仅如此,全身着地以后还要屏息凝气,挤三挤,靠三靠,晃三晃,摇三摇,纵三纵,跃三跃,需肯屈尊匍匐,甘历万险者,方能从这巨石狭窄的夹缝中穿过。不过,一旦超脱了这巨石的钳制,便顿感乾坤朗朗,心胸荡荡,可一鼓作气地直上青天了。

同类推荐
  •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为你讲述的不是一个纯粹的励志故事,它力图为读者打开一扇嘹望残疾人心灵世界的窗子,让读者再次审视人性、生命的价值和爱情这个神圣的主题。1981年8月23日下午,一个孩子攀爬上放置变压器的水泥台。一声巨响,电将他烧成了一段火后的木头,医生截去了他的双臂。从此,他甩着两只空空的袖管来往于村子里,然后上学、辍学、贩牛、放羊、帮大人守小卖店、到城里摆残棋挣钱。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精选了毕加索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热门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告诉你百味人生,百趣百题。足部犹如人体的一个微缩景观,完整地联系着全身各个脏腑器官。足部保健妙法可以防治各种疾病,促进全身健康。
  • 刀马旦

    刀马旦

    周海亮,《读者》、《思维与智慧》等杂志汁签约作家,《新锐作家》、《小小说火山屏》、《月明中》等文学刊物顾问,最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之一。周海亮的文笔很细腻,很温馨,文章虽短,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 女人婚姻纠葛

    女人婚姻纠葛

    小说讲述三个年轻女人婚姻生活,她们是对方的闺中密友,性格截然不同,却又无话不谈。婚姻生活中,她们彼此羡慕。在婚姻的潮水中,她们失望,守候,追寻。兜来兜去,却发现现有的生活根本不属于自己,于是她们身在婚姻的围城中,追求围城外的幸福。
  • 恶魔弟弟他吃肉

    恶魔弟弟他吃肉

    【新文《妖孽校草,给我站那!》已经发表,男女主角是本文主角的下一代哦!】听说过冤家宜解不宜结,但你们听说过冤家宜结不宜解?因为在饰品店里淘选一件礼物,林相依和一个突然闯进她世界里的俊美少年起了争执,气急之下,她拿出一颗石榴砸中他的脑袋,最后逃之夭夭。本以为会相安无事,没想到等到爸爸结婚当日,林相依又碰到了那个少年,而此时,骚年的嘴角上却噙着一抹不怀好意的浅笑:“林相依,你往哪里逃?”
  • 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世界战役秘闻(世界军事之旅)

    世界战役秘闻(世界军事之旅)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不仅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军事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真实地展现人类军事活动,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一场军事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我们可以把军事百科作为模拟战场。本丛书从不同角度阐述军事的相关知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红楼戏梦之黛玉

    红楼戏梦之黛玉

    孟恬儿,今年23岁,是戏剧学院的一名学生。平时酷爱看《红楼梦》,喜欢里面的诗词,常常为林黛玉的命运落泪。虽不是国色天香,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的那种。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这要归功与她亲爱的妈妈,从小就逼着她参加各种补习班。一头乌黑顺直的长发,一袭白色的连衣裙,也有一丝大家闺秀的味道。追求恬儿的男生也不少,可她喜欢上了科技大学一个叫林宝玉的男孩儿。这个宝玉还真是个被长辈宠坏的小白脸,身边的花花草草不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墨子清谈

    墨子清谈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