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刚到燕国时,还没有机会见到燕文侯,于是,他广交朋友,结识社会名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得以拜见燕文侯。他对燕文侯说:“贵国乃是天府之地,没有战争之患,人民也安居乐业,这样的和平环境是中原哪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可是,大王可知道为什么燕国没有受到西方强大的秦国的侵略吗?”
燕文侯坦诚地承认道:“寡人不知道。”
“这是因为中间有一个赵国作为屏障,挡住了秦国。试想,秦国怎敢历经几千里,越过赵国来攻打燕国呢?可是,赵国要打燕国,那就再容易不过了。只要赵王一声令下,赵国的几十万军队就会马上渡过滹沱河,涉过易水,不到四五天,就可抵达燕国的都城。因此,鄙人希望大王能同赵王亲善,燕、赵两国结为一体,然后再联络中原各诸侯的国家共同抗秦,那么,燕国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燕文侯听后,高兴地说:“先生的主意实在是太好了。寡人知道吾国弱小,西面与赵国交界,南面与齐国交界,而齐、赵都是两个大国,您打算合纵而使吾国安宁,寡人愿意以国相从。”
苏秦见燕文侯接受自己的主张,心里也非常高兴,便毛遂自荐地试探道:“大王如果愿意与赵王结盟,鄙人愿去赵国说服赵王。”于是,燕文侯资助他一些车马和金银丝帛,并封他以燕国的使者的身份去跟赵国联络。
苏秦辞别燕文侯后,踏上了去赵国的旅途。经过十几天的日夜兼程,来到了赵国。这时秦阳君已故去,赵肃侯听说燕国的使者到来,亲自到郊外去迎接,谦恭地向苏秦请教。
苏秦开始对赵肃侯着力地拍了一通“马屁”,很快转入正题道:“国家安定的根本大计,在于选择盟友。当今列国纷争,诸侯并立,盟友选择得当,自己的国家才能平安无事,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否则,必然祸患无穷。大王,恕臣直言,赵国现在的外交政策就不大妥当,赵国是不应该臣服于秦国的。”
赵肃侯感叹道:“秦国太强大了,吾国无力与之为敌呀!”
苏秦说:“固然仅靠赵国一国之力,当然是无法战胜秦国的。臣仔细研究过,中原列国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军队比秦国多十倍,诸国若能结成为一个整体,合力向西攻打秦国,秦国是一定会被打败的。可是,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想要各国割让自己的土地拱手让给秦国,以贪图一时之安宁。他们似乎忘了,这样做只会使秦国越来越强大,而中原各国被一一吞并的危险也就越来越大。所以,依臣之愚见,各国莫如用合纵联盟统一中原六国的步伐,合力去抵抗秦国。无论秦国攻打哪一个国家,六国便一起出兵讨伐秦国。这样,孤立的秦国就一定不敢轻举妄动而危害中原各国了。”
赵肃侯也完全赞同苏秦合纵抗秦的主张,于是,他慷慨资助了苏秦一百辆马车,二万两黄金,一百双玉璧,上千匹精美华丽的丝绣品,请他继续去联络其他各国的诸侯。
苏秦辞别了赵肃侯,又先后拜见了韩宣王、魏襄王、齐宣王、楚威王,也向他们详细说明了向秦国割地求和的危害和联合抗秦的益处,使这四个君王也赞同他的合纵联盟的意见。至此,他完成了合纵联盟的游说。不久,六国诸侯在苏秦的安排下,云集在赵国的洹水开会,正式签订了合纵抗秦的盟约,并且公推苏秦为“纵约长”,还把六国的相印都交给了他。
苏秦回到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苏秦还没忘报当年秦王轻蔑他之仇,派人将合纵盟约送一份副本给秦王,好长时间,秦国的军队果然不再敢轻举妄动了。苏秦遂完心愿,自然感到十分快活和自豪。
古语云:“良禽择木而居,贤臣择主而事,”高明的谋臣要善于看清形势,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君主,才会建功立业,成就大事。一代纵横家苏秦在周、秦得不到重用后,转而说燕王,终被启用,进而谛结了合纵之盟,其对“忤合术”的运用已到极致。
叔孙通大显儒生的作用
世界上“趋合”与“倍反”是普遍存在的,运用到不同的事件上有不同的方法,而且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也应用不同的方法。“趋合”与“倍反”有时又互相转化,圣明的人应该掌握这一规律,把握反忤之道,或者合于此忤于彼,或者合于彼忤于此,这种反忤之术大而言之可以协四海、包诸侯,小而言之可以运用到与人的交往。
叔孙通对人类文化和封建政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叔孙通是秦始皇征召的文学博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各地文化名人收罗到咸阳,组成了相当于现代国家元首身边的智囊团。焚书坑儒时,这个智囊团的多数成员被杀害,叔孙通却逃过了劫难。史书没有讲到他劫后余生的原因,但从中可知道,他与一般儒生不同;也许有侥幸的成分,却是一种不该亡的气数。
秦二世即位后,陈胜、吴广造反,秦二世胡亥召集剩下来的三十名博士问:“听说有人造反,是吗?”其他博士答“是”,并献计献策。唯独叔孙通说:“不过是些小毛贼。郡守正在捉拿他们,不足为虑。”秦二世听了很高兴,下令追查“造谣”的博士,对叔孙通反而嘉奖。无端遭殃的博士们回到舍馆后责问叔孙通:“先生怎么可以这样昧着良心说话呢?”叔孙通说:“诸位不明白,我是虎口逃生啊!”
看见秦王朝没有希望了,叔孙通赶紧收拾行装溜之大吉。
后来叔孙通投奔到刘邦帐下。刘邦本是粗人,历来看不起读书人,拿儒生的帽子当便壶,见到读书人就大骂。叔孙通刚到的日子里,连饭都吃不饱,什么气都受。刘邦看见叔孙通一身儒服就生气,叔孙通马上换成楚人的短装,刘邦才露出了笑容。
跟随叔孙通投奔刘邦的,还有他的100多个弟子,他只拣那些出身强盗的健壮之徒加以推荐,弟子们偷偷抱怨:“跟从先生这么些年,却不推荐我们,一味举荐那些强盗,这是怎么回事儿呀?”叔孙通听到后说:“汉王在冒死打天下,你们手无缚鸡之力,能打吗?会打吗?现在还用不着咱们读书人。大家耐心些,会有办法的。”
公元前201年,刘邦统一天下后,分封了20多个功高劳苦的武将,未得封赏的开始争论不休。刘邦在楼上望见大小将官坐在宫中沙地上指手画脚,情绪激昂,问张良:“他们在争论什么?”张良说:“陛下还不知道?他们在商量造反。”刘邦很奇怪:“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为什么要造反呢?”张良说:“封赏的都是你的亲近之人,这些人没得到封赏,心中不服,又担心你计较他们平生的过失,害怕性命难保,所以就想聚众谋反。”“那该怎么办呢?”“选一个你平常憎恨而大家又都知道的,马上封赏他,大家就安心了。”刘邦就封了功劳大、又最不满意的雍齿,众武将才平静下来。
论功封赏的事解决了,但朝政秩序混乱,大臣们乱七八糟的,喝了酒就说胡话,甚至拔剑砍破柱子。刘邦深以为忧。
叔孙通见时机已到,去见刘邦,建议制定礼法规矩。刘邦立刻呵斥他:“我在马上得来天下,你们读书人算什么东西?”叔孙通没再像以前那样畏缩,反而顶撞道:“从马上得来的天下,可以在马上治理么?”刘邦一听有理,问叔孙通该怎么办。叔孙通提出了制定上朝礼仪的计划。刘邦说行,命他去操办。
叔孙通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把他规划的“朝班”礼制演习好,请刘邦出来坐朝。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朝拜仪式就开始了。准备上朝的文武百官按照官职大小,在宫外排队等候。宫门外立着刀枪铠甲雪亮齐整的卫士,飘着各色彩旗。传令官发出号令,大臣们肃穆恭敬地按着顺序快步上殿,跪拜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刘邦见到这等声势,这等壮观,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乐趣和威风,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从此改变对读书人的态度,任命叔孙通为太常,赏黄金五百两。追随叔孙通的那些儒生也苦尽甘来,各有封赏。
叔孙通制定的“朝班”礼制延续了两千年,直到清末才结束,可以说他对封建礼制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叔孙通可以说很好地运用了“忤合”之术,他首先没有对失道的秦二世一味愚忠,而是另择明主而事,转投到刘邦帐下。在与刘邦的交往中,他也有效地使用了“忤合术”,先是苟合于刘邦,取得刘邦的好感,保持自己,进而寻求变化,终于在朝政秩序混乱之时发现了机会,先是忤逆刘邦之意,而最终通过礼法扭转了刘邦的态度。
鲁肃多次比较择明主
鬼谷子认为,谋臣应该根据具体的事物和对象,确定具体的应对方法。实事求是,灵活应变,“反复相求,因事为制”。在正反的比较中求得自己合适的位置。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公元172年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中,生下来不久,父亲就不幸逝世。鲁肃的祖母和他住在一起,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孙子,经常给他讲各种各样的故事。鲁肃最喜欢听的,是那些关于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
大概是因为没有父亲的严厉管教,鲁肃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狂放不羁、轻财好义的性格。到了十七八岁,鲁肃已长成一个英俊潇洒、魁伟不凡的男子汉了。他拜名师,学剑术骑射,招聚了上百名青少年,供给他们衣服和食物,经常去南山打猎,把豺狼虎豹等猛兽当作敌人一样进行围歼,讲武习兵,号令严明,就像军事演习一样。为了将来干一番大事业,鲁肃还刻苦读书,广泛地学习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尤其喜爱研究《孙子兵法》。
像鲁肃这样的豪杰,虽然有非凡的才能和一定影响,但在社会上并没有很高的地位,还不足以号召天下称雄一方。因此,选择英明的君主,是他们能否实现理想和施展才能的一个关键问题。
当时势力强盛的是袁术,一听说鲁肃的名声,就派人请他出来代理东城县长,鲁肃见袁术做事没有一套原则和办法,而且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认为不值得跟这样的人共事,便毅然加以谢绝。然后,带着全家老小和归附于他的具有侠气武艺的青少年共三百余人,南来居巢县投靠周瑜。
周瑜东渡长江,投奔“威震江东”的孙策。鲁肃跟他同行,把家小留在曲阿。恰逢祖母去世,鲁肃就护送灵柩,回到东城老家安葬。这时有个叫刘子扬的人,与鲁肃平时很有交情,写信给鲁肃说:“当今天下的英雄豪杰纷纷崛起,像您这样的匡世之才,正好可以大用于今日,望您赶快把堂上老母接来,不要滞留在东城。近来有个名叫郑宝的人,在巢湖聚众起兵,手下已有一万多人,占据的地方又很肥沃富饶。庐江很多读书和闲散的人都去依附他,何况咱们呢?我看郑宝的发展势头还很兴旺,时机不可丢失,您还是赶快去吧!”
鲁肃觉得刘子扬的话很有道理,但究竟投靠谁,他还在犹豫。将祖母安葬完毕,鲁肃回到曲阿,正巧碰上周瑜已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东吴去了。于是,鲁肃也到了东吴。他把听到的事情告诉周瑜,征求周瑜的意见。
这时是公元200年,孙策被人刺死,孙权还住在吴郡。周瑜劝鲁肃不要听刘子扬的话,鲁肃听从了周瑜的劝告,没有去投奔郑宝,而是留在东吴。过了不久,郑宝果然兵败,被刘哗杀死,这是后话。
周瑜向孙权说:“鲁肃是个难得的匡时佐世之才,您千万不能让他投向别处去啊!”
孙权听了周瑜的推荐,马上举行宴会接见鲁肃。两人一见面就谈得十分投机,孙权心中大喜。宴会结束时,群臣纷纷告退,鲁肃也起身准备告辞。孙权却单独把他留下,合并坐席,面对面地继续饮酒。孙权与鲁肃密议道:“现今汉朝危机四伏,天下大乱,我继承父兄遗业,很想建立像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的功业。您既然来到我这里,打算怎样辅佐我呢?”
鲁肃回答说:“过去汉高祖刘邦一心想拥戴义帝,最终不得实现,原因就在于项羽起破坏作用。今天的曹操,犹如往日的项羽,您怎么能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拥护天子、号令天下的霸业呢?我私下分析,汉朝皇室不可能再复兴,曹操也不可能立即铲除。替将军您打算,只有立足江东这块地方,观察和等待天下局势的变化。江东的规模虽然不大,但也不要嫌它太小。为什么呢?北方现在是多事之秋,曹操自顾不暇,我们就可以趁机铲除黄祖,进伐刘表,把整个长江流域统统纳人我们的版图,然后打出帝王的旗号以谋取天下,这正是汉高祖的功业啊!”
孙权想了一下,说:“如今我在东南一隅竭尽力量,只是希望辅佐汉室而已,您刚才说的话,不是我所要做的。”这时孙权控制的地盘不大,只有会稽、丹阳、吴、豫章、庐江等五郡,而其中比较偏远和险要之地,还没有完全归附。哥哥孙策刚死不久,由他继承遗业,尚未完全站稳脚跟。当时东吴不少士大夫,对局势都持观望动摇态度,各自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只有周瑜、鲁肃、张昭等人坚决拥护孙权。
鲁肃的一席话,对当时全国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了一个首先巩固江东,然后夺取荆州,最后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这同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决策,在基本精神上可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只是各为其主,立足点不同罢了。孙权起先只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拥护汉室的前提下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鲁肃却指出汉室已不可能再复兴,明确提出要孙权学习汉高祖刘邦,成就统一中国的大业。这就显示出鲁肃的见识和眼光,比孙权略高一筹。当时在孙权和文臣武将中,明确提出逐步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的,只有鲁肃一人。这时鲁肃年仅29岁,第一次见孙权,就为东吴未来的发展规划了一幅宏伟蓝图。虽然统一全国的愿望最后没能实现,但巩固江东,夺取荆州,孙权在吴国称帝的战略目标毕竟都达到了。这些足以显示鲁肃作为一个谋士的远见卓识,以及运筹帷幄的政治军事才能。
也许孙权当时确实没想到要当皇帝,也许想到了故意不露声色,所以才说出相反的话来。不管怎样,反正从此以后孙权对鲁肃确实格外赏识,另眼相看。
鲁肃最终效力于孙权也是通过反复比较、权衡才做的决定,这一系列过程正是对“反忤术”的运用。
范睢用计,智取长平
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军大举北进,进攻赵国。老将廉颇率赵兵迎敌,秦、赵两军对峙于长平。秦兵虽然勇武善战,怎奈廉颇行军持重,坚筑营垒,等待时机与变化,迟迟不与秦兵决战。这样一来,两军相持近两年,仍难分胜负。秦国君臣将士个个焦躁万分,却又束手无策。
秦昭王问计于范雎,说:“廉颇多智,面对秦军强而不轻易出战。秦兵劳师袭远,难以持久,战事如此久拖不决,秦军必将深陷泥淖,无力自拔,为之奈何?”范雎早已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出色的谋略家,他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对赵国文臣武将的优劣了如指掌,深知秦军若想速战速决,必须设计除掉廉颇。于是,他沉吟片刻,向昭王献了一条奇妙的反问计。
范雎遣一心腹门客,从便道进入赵国都城邯郸,用千金贿赂赵王左右亲近的人,散布流言道:“秦军最惧怕的是赵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有为且精通兵法,如若为将,恐难胜之。廉颇老而怯,屡战屡败,现已不敢出战,又为秦兵所迫,不日即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