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100000015

第15章 飞箝(2)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国人。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魏中大夫须贾所诬,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对秦国的建树和贡献:“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范雎人秦时,秦昭王在位已三十六年,国势强盛。秦军南伐楚国,力拔鄢、郢两座重镇,幽死楚怀王于秦;又挥师东指,连连大败强齐;并数困魏、韩、赵“三晋”之兵,使魏、韩二君俯首听命。秦廷上下虽人才济济,但“四贵”掌权,排斥异己;秦昭王深居宫中,又被权臣贵戚所包围。再加上活跃在战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谋士说客多如过江之鲫,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一时之间,在秦国上层统治集团中对来自诸侯各国的宾客辩士并没有多少好的印象,以为无信者居多。因而,尽管范雎用尽心机,还是难以跻身秦廷,向秦昭王陈述安邦治国之大计。

有一次,范雎求人向秦昭王举报家门,说道:“现有魏国张禄(范雎为避须贾更名张禄)先生,智谋出众,为天下辩士。他要拜见大王,声称‘秦国势如累卵,失张禄则危,得张禄则安’,然其言只可面陈,不可代传。”显然,范雎此举分明是故作危言,耸人听闻,意在引起秦昭王的重视。然而秦昭王却以天下策士辩客,往往如此,并不去理睬,任你千条妙策,他就是不闻不问。就这样,范雎住在下等客舍,粗茶淡饭,在焦虑烦躁中挨过了一年的时光。

周赧王四十五年,秦丞相穰侯魏冉举兵跨韩、魏而攻齐,夺取刚、寿二地,以扩大自己的封邑陶,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就给范雎攻击政敌提供了借题发挥的机会。他在一年来对昭王内心世界的了解、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果断而大胆地再次上书昭王,阐明大义,直刺时弊,又紧紧抓住昭王的心病,飞而箝之。

他在信中说道:“我听说英明的君主执政,对有功于国者给予赏赐,有能力的人委以重任;功大者禄厚,才高者爵尊。故不能者不敢当职,有能者也不得蔽隐。而昏庸的君主则不然,赏其所爱而罚其所恶,全凭一时感情使然。……我听说善于使自己殷富者大多取之于国,善于使国家殷富者大多取之于诸侯。天下有了英明的君主,那么诸侯便不能专权专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明主善于分割诸侯的权力。良医可以预知病人之死生,而明主可以预知国事的成败。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即使是舜禹再生,也不能改变呀。有些话,在这封信里我是不便深说的,说浅了又不足以引起大王的注意。……我希望大王能牺牲一点游玩的时间,准我望见龙颜。如果我所讲的对于治国兴邦之大业无效,我愿接受最严厉的惩罚。”

范雎的这篇说词,表达了两点颇为可贵的思想。其一,他力主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事功,反对用贵任亲。这在血缘关系纽带又粗又长的早期封建社会里,无疑是闪光的思想。其二,他抨击了权贵专权专利的现象,指出了枝繁干弱的危害,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王的统治地位,无疑是极有见地的。而且,此语击中了秦昭王的心病。秦昭王处在宗亲贵戚的包围中,贵族私家富厚日趋重于王室,早有如芒刺在背之感,对这样的谏词自然十分关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范雎在信末所说“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以收”,故作含蓄隐秘之语,诱使秦昭王浮想联翩,吊起他的胃口;紧接着又信誓旦旦地宣扬其言的绝妙效用,足以振聋发聩,迫使秦昭王不得不召见他。由此可见,范雎不仅胸藏治国韬略,而且工于心计。

可以说,范雎的这篇陈词,正是对飞箝术的有效运用,摸准对方的心理,以言语引诱对方,进而箝制住对方。果然,秦昭王见信大喜,传命用专车召见范雎。

范雎进人秦宫,早已成竹在胸,佯装不知地径直闯进宫闱禁地“永巷”。见秦昭王从对面被人簇拥而来,他故意不趋不避。一个宦官见状,快步趋前,怒斥道:“大王已到,为何还不回避!”范雎并不惧怕,反而反唇相讥道:“秦国何时有王,独有太后和穰侯!”说罢,继续前行不顾。范雎此举,是冒一定风险的。然而,范雎这一句表面上颇似冒犯的话,恰恰击中了昭王的要害,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昭王听出弦外之音,非但不怒,反而将他引入内宫密室,屏退左右,待之以上宾之礼,单独倾谈。

范雎颇善虚实之道,并能恰到好处地一张一弛。秦昭王越是急切地请教高见,范雎越是慢条斯理地故弄玄虚。秦昭王毕恭毕敬地问道:“先生何以教诲寡人?”范雎却一再避实就虚,“唯唯”连声,避而不答,如此者三次。最后,秦昭王深施大礼,苦苦祈求道:“先生难道终不愿赐教吗?”

范雎见昭王求教心切,态度诚恳,可见已经完全控制了他,这才婉言作答:“臣非敢如此。当年吕尚见周文王,所以先栖身为渔父,垂钓于渭水之滨,在于自知与周王交情疏浅;及至同载而归,立为太师,才肯言及深意。其后,文王得功于吕尚,而最终得以王天下。假使文王疏于吕尚,不与之深言,那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王、武王难与之共建王业。”范雎有意把眼前的秦昭王与古代的圣贤相连,既满足了秦昭王的虚荣心,又激励他礼贤下士。范雎还以吕尚自居,把自己置于贤相的位置。昭王却之,即等于自贬到桀、纣行列,这无疑能使对方就范,谈话自然会按着他的意思进行下去。这也是对“飞箝术”的运用。

接着,范雎谈到自己,说道:“臣为羁旅之臣,交疏于王,而所陈之词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虽然愿效愚忠,却未见大王之心,所以大王三问而不敢作答。臣非畏死而不进言,即使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也在所不辞。然而,大王信臣,用臣之言,可以有补于秦国,臣死不足以为患,亡不足以为忧,漆身为癫,披发为狂不足以为耻。臣独怕天下人见臣尽忠身死,从此杜口不语,裹足不前,莫肯心向秦国。”这番慷慨悲壮之词更进一层,先是披肝沥胆,以情来感召昭王,接着说以利害,以杀贤误国震慑昭王,给自己的人身、地位争取了更大的安全系数。

经过充分的铺垫,范雎最后才接触到实质问题,点出了秦国的弊端隐患:“大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谄,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终身迷惑,难以明断善恶。长此以往,大者宗庙倾覆,小者自身孤危。这是臣最恐惧的。”

其实,上述之弊端虽确有之,但并非治理秦国的当务之急。范雎所以要大论此事,意在用“强干弱枝”来迎合昭王。与此同时,也借以推翻范雎将来立足秦廷的政敌,从而确立自己在秦廷的地位。只要地位确定了,其他一切都可以顺理成章。谋略家们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正因如此,才使范雎言必有中。秦昭王推心置腹地答道:“秦国僻远,寡人愚下。如今得以受命于先生,真是三生有幸。自此以后,事无大小,上至太后,下及大臣,愿先生悉教寡人,万勿疑虑。”

昭王罢免了穰侯魏冉的相位,命其回到封邑。又驱逐其他“三贵”,安置太后于深宫,不许与闻政事。又拜范雎为丞相,封之于应城,号为应侯。至此,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政权更为集中了,而范雎也终于位极人臣。

范雎之所以能够立足于秦国,并成为一代名相,与其聪慧之智、善说之功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范雎游说秦昭王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飞箝之术,使君主为其所控制,接受其谋略,而最终也使自己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诸葛亮舌战群儒

鬼谷子对语言的运用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如果用诱导之术还达不到目的,就先给对方来一个下马威,然后再反复试探;或者先反复试探,然后使对方窘迫而一吐真情。或者在试探中夹杂着凌厉的语言,或者以凌厉的语言反复诘问。”

三国时,诸葛亮舌战群儒,采用的就是鬼谷子的上述“兵法”。

且说诸葛亮随鲁肃来到东吴规劝孙权连刘抗曹。诸葛亮来到朝堂之上,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齐集一堂,峨冠博带,整衣端坐,鲁肃引孔明人内,逐一介绍完毕,各自就座。张昭打量孔明丰神潇洒,果然名不虚传,谅他必是来做说客,遂先用话挑他:“我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有这话吗?”

孔明微笑点头说:“是有此说。”

张昭像是抓到了诸葛亮的小辫子,立即追问:“听说刘玄德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欲席卷荆、襄,今又却已被曹操占领,不知先生作何解释?”

孔明心想,这张昭乃是孙权手下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服得了孙权?于是,提高了声音说:“据我看,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基业,不料刘琮孺子,听信妄言,暗自投降,使曹操得以猖獗,现时我主屯兵江夏,别有长远计划,非等闲之辈可知。”

张昭对孔明的解说并不服气,而且,最后那句话,更使他冒火,他立即反击说:“像这样,就是先生的言行相互矛盾了,先生既然自比管、乐,但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的燕国,下齐七十余城,两人都不愧为济世之才;而先生在草庐中,笑傲风月,抱膝危坐;如今既从事刘豫州,则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大展长才才:是。”

“阁下何以见得我不如此做?”孔明反问。

张昭哈哈大笑说:“刘豫州在未得先生之前,尚能纵横寰宇,割据城池,得先生之后,人皆仰望,虽三尺童子,也说是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必灭,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拯斯民于水火,措天下于泰山之安;不料一遇曹兵,竟望风逃窜,弃甲曳兵,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管仲、乐毅就是这样的吗?”

张昭的这一阵唇枪舌剑,毫不留情地讥笑孔明,在座的一般谋士,纷纷交头接耳,都为张昭的话感到痛快淋漓!并传出轻慢的冷笑声音,以为诸葛亮可能难堪得无词以对,不知该如何下台了。

孔明听罢,却冷淡地报以哑然一笑说:“鹏飞万里,其志岂是燕雀所能得知?譬如人患重病,当先饮用糜粥,服以温和药物,使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进补,服以猛药,方可拔除病根,保全生命;否则,假设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要治病保身,就很困难了。”孔明打过比喻,把话题转入正题说:“我主刘豫州,不久以前,兵败于汝南,寄迹刘表时,兵不满千,将止关羽、张飞、赵云而已,正如同人生重病状态;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缺乏,不过暂借容身,岂能长期坐守?在城郭不坚、甲兵不完、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的极差条件之下,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悖、曹仁大军心惊胆裂,虽管仲、乐毅用兵,也不过如此吧!”孔明在辩解中侃侃而谈,不愠不火,显得非常镇静;他继续辩驳张昭的指责:“至于刘琮降曹,刘豫州实不知情,且不忍乘乱夺取同宗之基业,乃是大仁大义的胸襟。当阳兵败,是因为刘豫州见数十万扶老携幼跟随的义民,不忍绝情舍弃,宁肯每日护行十里,不取江陵,甘愿兵败,这也是以仁义为怀;寡不敌众,胜败乃兵家常事,前高皇帝曾经数度败于项羽,垓下一战而成功!国家大计,社稷安危,贵在有长远主谋,不是像夸辩之徒,以虚誉欺人,空谈议论,无人可及,临事随机应变,却百无一能,为天下耻笑罢了!”

这一番话,把稳占上风而洋洋得意的张昭,弄得毫无反击的余地,灰头土脸,一言不发。

当张昭被孔明反驳得无话可说的时候,席间忽然有人大声问:“如今曹公率兵百万,上将千员,虎视眈眈,正将并吞江夏,不知阁下以为如何?”

孔明一看,那人原来是江东谋士之一的虞翻,他遂回答说:“曹操收袁绍蚁聚残兵,及刘表的乌合之众,虽有数百万也不值得害怕!”

虞翻听了,发出一串冷笑说:“兵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居然还说不害怕,真是说大话欺骗人啊!”

孔明仍然保持一副镇静而从容的态度说:“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如何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是为了要等待时机!可是你们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天险可守,还想劝使孙将军屈膝降贼,不顾天下人耻笑;由此看来,刘豫州才真是不怕曹兵的人呢!”

虞翻听孔明这么一反驳,一时却想不出对答的话来。有一位名叫步骘的谋士,突发冷箭问:“孔明是想学张仪、苏秦之流,卖弄唇舌,来游说东吴的吧?”

孔明说:“你以为苏秦、张仪仅是逞口舌的善辩之徒,不知苏秦、张仪也是豪杰人物;苏秦曾佩六国相印,张仪两度相秦,他们都有过匡扶人家国家的政绩,不像那些畏强凌弱,贪生怕死之徒。你们听到曹操文书上虚声恫吓的话,便吓得要投降,还敢耻笑苏秦、张仪吗?”

步骘像是被打了一记闷棍,低下头默默无语。

谋士群里,又有人发问说:“孔明以为曹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孔明一看,认得发问的人是薛综,他回答说:“曹操乃是汉贼,又何必多此一问?”

薛综说:“阁下的话错了!汉朝传到今天,天数将终,今日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心皆望风归顺,刘豫州不识天时,逞强与曹公抗争,正如以卵击石,怎么能不败呢?”

孔明听完薛综的话,顿然把脸色一沉,厉声呵斥:“你怎么说出这种无父无君的话来?人生在天地间,应该以忠孝为立身的根本。你既为汉臣,见有不臣之人,便该誓必予以诛戮,才是为臣之道;今日曹操祖先食汉朝俸禄,不图忠以报效,反有篡逆阴谋,使天下人共愤,你居然说天数归曹,真是一个无父无君的叛徒,不配跟我交谈,请不要再说话了!”

薛综被孔明骂得面红耳赤,不敢答话。座上又有一位青年,大声抗辩说:“那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也是相国曹参的后人;刘豫州虽然说是中山靖王苗裔,但是无可稽考,我们所见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卖草席草鞋的人罢了,怎么能与曹操抗衡呢!”

孔明打量一下说话的青年,不觉失笑说:“你不就是在袁术座前,偷橘子揣在怀里要留给母亲吃的娃娃吗?请你安坐听我说句话。”其实,孔明根本不给陆绩说话的机会,竟自接下去说:“那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是世为汉朝臣子了,如今他专权横行,欺凌君父,是不唯无君,也是蔑祖;不唯是汉室的乱臣,也是曹氏的贼子。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怎可说是无可稽考?况且高祖出身为亭长而有天下,织席贩卖草鞋又何足为辱呢?你乃是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谈话。”

陆绩被孔明抢白了一顿,无话可答了。谋士严峻插嘴提出质问:“孔明所说都是强词夺理,皆非正论,不必再说了!我倒要请教孔明,研究什么经典?”

孔明的脸上现出一股不屑的神情回答说:“寻章摘句,是一般腐儒的行径,怎么能兴邦立事?古代在有莘乡野种田的伊尹,有渭水河畔垂钓的姜子牙,以及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弁之辈,都有匡扶宇宙的才能,不知道他们生平研究什么经典?难道说也学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吗?”

这一下又把严峻反驳得垂头丧气,无话可答。

原籍汝南的谋士程德枢,对孔明仍然不服气,大声地向孔明说:“阁下好说大话,未必真有实学,恐怕正为儒者所笑罢了。”

同类推荐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卑鄙的圣人:曹操1

    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用洗练的文字,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倾城萌妃

    倾城萌妃

    她是隐世大家族的出了名的废材三小姐。一本梵经彻底改写她的命运,丑女逆袭,空间相伴,灵力暴涨,容貌更是艳绝四方。凤凰山初遇,他重重吻她“等我回来娶你!”哪知,一场阴谋却险些让两人错过……【片段】“主子,娘娘去春风阁了,据说那里迎客的人全是漂亮的男子。”“嗯。最近宫里缺太监……”是夜,全城百姓看到了一副春风阁美男集体出逃的场景……某男站在高处,却是笑得深沉,他的女人,多看一眼的人都是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盛宠庶妃

    盛宠庶妃

    穿越成一名小小的庶女,秋明月既不自怨自艾,也不悲天悯人,而是悠闲的过着她的小日子。她的愿望很简单,只是保护母亲和弟弟平安长寿。可为毛那些人就不那么见不得她好呢?嫡母刻薄,处处找茬。嫡姐刁蛮,针锋相对。嫡妹伪善,处处算计。还有各位叔叔婶婶,堂姐堂弟堂兄堂妹,个个不省心。终于某一天,某女怒了。我靠,老虎不发威当老娘是病猫?嫡母陷害欲毁清白?我李代桃僵,让你抱着你的宝贝女儿在角落里哭吧。嫡姐颠倒黑白,强加罪名,欲害她失宠。我让你打掉牙往肚子里吞。嫡妹笑里藏刀,借刀杀人,我让你自食其果。姨娘算计、庶妹帮凶...小小宅院里每天上演不同好戏,热闹非凡。为了应付这一群三姑六婆,秋明月既费脑力又费心力,还得想尽办法求得圣旨把母亲升为平妻。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天降厄运。什么?要她嫁人?嫁给荣亲王世子?那个从六岁起就坐在轮椅上据说活不过二十岁且不举的残废?可嫁过去她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王妃面善心恶,不怀好意。太妃精明狡诈,心思狠毒。大伯心机深沉,欲夺权位。妯娌小姑小叔冷眼相对,各谋算计,处处打压...这些也就罢了,可...妖孽夫君不举?我靠,谁说的?那老娘肚子里的孩子哪儿来的?他身中剧毒活不过二十岁?我靠,那抱着她的人是谁?精彩片段一:“世子,世子妃的嫡母要对她施以家法。”“来人,砍了那女人的手。”某人满面黑线!!!!!!!!又一日。“世子,世子妃不小心打碎了王妃精心培育的墨菊。”“嗯,母亲闻起来就说是我打碎的。”“...”“哦,对了,派人到宫中去说一声。我记得上次苏州太守进贡的一盆凤凰振羽,既然世子妃喜欢,就去内务府吩咐一声。”某人嘴角抽搐,“可那凤凰振羽已经被皇上赏给淑妃娘娘了...”“告诉淑妃,那盆花本世子要了。”某人风中凌乱了!!!!!!!!!精彩片段二:某侍卫急匆匆而来,“世子,太妃说要给你选侧妃,人已经在门外了。”“赶走。”“可是...”“滚!”一块砚台瞬间飞了出去。侍卫堪堪躲过,擦去额头上的汗珠。“世子妃听说后带着丫鬟回娘家了...”话还未说完,眼前一阵风闪过。眼前哪还有人影?精彩片段三:太后寿宴,琳琅满目,觥筹交错,酒过三巡,邻国皇子提出和亲。“陛下仰承天恩,仁义天下,我皇敬重,愿与大昭联姻,结为秦晋之好,永不开战。”大昭朝臣面露喜色,皇上面色不改,眼中含笑。
  • 雷人俏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雷人俏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潮女,不走寻常路是她的习惯,雷人是她的爱好!不寻常的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异世界,变成了一个六岁的小屁孩,还有了一对让人看到就赞叹的绝色爹娘,和一个长得像魔兽世界母牛的巨无霸奶娘!一夜之间,无父无母的她突然成了‘西奇国’独一无二的公主!既来之,则安之,在这里做做古人,当当公主,有人宠,有人爱也不错!可可可……这个西奇国也太神奇了吧,居然是中西结合,古代与现代的交接点,看到一个穿着古人衣服骑着摩托车过去的人,她的脸瞬间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囧’字。这到底是一个怎样雷人的世界啊?难道是要她这个‘雷人公主’把雷人进行到底?他是大中朝的三皇子,他是正义的传播者,光明的带领者,到处宣扬‘正义’,就快赶上法那什么功的宣传了,表面看上去文文弱弱,实际是个深藏不露武林高手,平时装得很弱,不轻易展露武功。因为不想继承他老爹那无聊的皇位,被逼来到‘西奇国’准备娶城主的女儿为妻,他和他的三个兄弟,谁要是娶得慢了,谁就得回国当皇帝,那他也只好努力了,但但但……这个,他未来的娘子,也太雷人了吧,居然要创建什么‘板砖帮’,拉帮结派,非法聚众,这还了得!他一定要好好纠正下这个小妮子的邪恶思想,给她来个彻底的洗脑!
  • 猎滟大小姐

    猎滟大小姐

    他权柄在握,沉默寡言,却可以抱着她说一整夜的情话并且百般讨好。他腹黑,狠辣,深沉,痴心。得罪他,或许他会直接让你去死,但是得罪她,他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只因,他所有柔情似水的眼神只落在她的身上。他说,他是她的守护神,而她,却是他的命!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披羊皮的废材美男:爷,我罩你

    披羊皮的废材美男:爷,我罩你

    一朝穿越,金凌便嫁了一个五手货的美男,美男长年恶病缠身,克母克妻,任兄妹欺辱,却半声不吭,天下第一废柴。殊不知,此废柴羊皮之下,嗜血天性,杀人于无形,一曲琴音,天下恐之。日夜相处,究竟是她罩了这废柴,还是这废柴罩了她……
  • 明月出天山

    明月出天山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