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000000010

第10章 庄子与《庄子》(9)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角奇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蔓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狞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一淑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

庄子言说自己思想的主要方式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清人陈寿昌《庄子正义序》说:“庄子达以三言:寄之无端,寓言以悟之;假之无忤,重言以倡之;弥之无迹,卮言以蔓衍。亦虚亦实,亦隐亦障,亦奇亦正,亦谑亦庄!”林云铭《庄子因》说:“庄子只有三样说话:寓言者,本无此人此事,从空蓦撰出来;重言者,本非古人之事与言,而以其事与言属之;卮言者,随口而出,不论是非也。作者本如镜花水月,种种幻相,若认为典实,加以褒讥,何啻说梦!”身处百家纷争的战国之世,庄子知道用一般的辩论者所用的概念据理的说理方式来陈说自己高深的人生道理,对鲁莽之辈来讲,不过是对牛弹琴,他们是无从理解的。况且辩者云集,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许多人是不会接受的。再加上“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无法同他们谈论严肃的人生哲理,纠正他们的固执偏见。因此,欲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避免这些弊病,就必须另辟蹊径,寻找一种既能服人之心,又能服人之口的思想表达方式,而这只能是创造寓言。通过塑形象,用故事寄寓道理,用形象来感染人。可见,庄子大量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决非偶然,其在言说方式上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其运用寓言是有自觉意识的。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文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自觉,文学创作还没有进人自觉的时代,就庄子而言,其自觉运用寓言来进行说理,他也不一定自觉意识到这是在进行文学创作。但可贵的是,他意识到一种思想观念的表达应该选择最能表现其特征的言说方式,并能自觉地加以利用,其中已蕴含了文学创作自觉的萌芽,对后世文学观念的自觉发展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的。如果我们将庄子的寓言创作视为广义的文学创作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庄子的寓言理论和言说方式的自觉选择已昭示出文学自觉的曙光在前了。庄子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寓言”概念的人,也是对寓言本质进行自觉认知的第一人,他的寓言理论虽然还有一定的不足,但他对寓言本质的理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庄子对寓言的认识和他的寓言理论在我国文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贡献,是值得深人研究的。

庄子的文学思想更多地蕴藏在他的有关哲学、社会问题的论述之中,这些地方虽然不是直接地谈论文学,但我们却可以透过其中的一些涉及文艺问题的言论窥见作者文学思想的某个侧面。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崇尚自然美。庄子学派认为,从“道”的立场来看,美、丑是齐一的;从人的角度来看,美、丑是有区别的,因而在《庄子》中不少地方还是谈到了美和丑。庄子认为,自然是最高的美,能体现自然之性的,就是美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刻意》)。因而庄子学派反对人为和矫揉造作,说“圣人推原天地之美而通达万物之理,所以至人顺任自然而无为,大圣不妄自造作,这说的就是取法天地啊。”(《知北游》)有个故事说:南海之神叫倏,北海之神叫忽,中央之神叫混沌;倏和忽时常在混沌那里相遇,混沌对他们非常友好;他们商议要报答混沌的恩德,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饭、呼吸,只有混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开七窍吧。”于是就每天给混沌凿一窍,凿了七天混沌就死了。(《应帝王》)这个故事的用意十分明显,是反对人为的。混沌象征自然,凿窍象征人为,混沌之死象征着人为会摧残自然本性。又有一个故事说:越国美女西施得了心疼病,皱着眉头在村里走过。村里有个丑女,看见西施的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故意捧着心口皱着眉头,可是村里的富人见了她就紧闭着门不再出来;穷人见了她,就带着妻子儿女急忙远远走开。(《天运》)作者评论说:“这个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着眉头很美,而不知为什么美。”这个故事的宗旨显而易见是反对矫饰造作的。自然美是庄子崇尚的最高的美。二,重视精神美。在形与神的关系上,庄子学派是重神轻形论者,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美。《德充符》中记载孔子讲了个故事:“我曾经到楚国去游历,恰好看到一群小猪在刚死的一头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它们都惊慌地跑开了,因为它们发现母亲不再看自己了,不像活着的样子了。小猪所以爱它们的母亲,并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它那主宰形体的精神。”在此篇中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脖子上长着盆一样大瘤的人去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很喜欢他;因而看到形容健全的人,反而觉得他们的脖子太细长了。所以,人只要有过人的品德,形体的残缺就会被别人忘记。”这两个故事的寓意都是要证明人的内在精神美远远超过形体美;有形无神,如同行尸,必然遭到遗弃;健全的精神可以弥补外形的残缺,其征服、感化他人的力量是形全神残者无法比拟的。庄子中塑造的得道真人、至人,多是肢体残缺而内心精神高远饱满的人,其形象塑造的寓言性特征也是此精神美崇尚的具体体现。三、“得意忘言”说。《外物》篇说:“鱼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捉兔的,捉到兔就忘掉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得到了思想就忘掉了语言。我怎么才能找到忘掉语言的人而同他谈论呢?”庄子认识到了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意识到了语言本身的局限性,这在当时无疑是很深刻的见解;但他对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理解得并不完全正确。他认为只要目的达到了,至于用什么手段是不必计较的。不仅如此,庄子还认为“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他说:“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是事物的粗大方面;可以用心意来领会的,是事物的精微方面;至于不能用语言来谈论,用心意来领会的,则是用精粗都不能体现的事物(道)了。”因为“道”是不可闻见,不可言传的,所以语言对表达“道”是无能为力的。庄子说的“忘掉语言的人”是指能体悟大道的人,因道是“不可言”,所以体道之人是不用语言来谈论“道”的。庄子有关言意的这些论述,引发了后世“言意之辩”的历史公案和“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的着名论题,影响深远。四,“虚静说”。庄子认为“虚静”是万物之本(《天道》),人心必须虚静才能体悟大道,因为道是聚集在虚静之中的(《人间世》)。人必须除去富贵名利等各种嗜欲,才能保持虚静的心境,因为各种嗜欲“不在胸中扰乱,内心才能平正,内心平正才能安静,内心安静才能光明,内心光明才能空虚,内心空虚才能进入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也就是‘体道’的境界。”(《庚桑楚》)达到“虚静无为”境界的途径是进行人性的修养,即前面提到过的“心斋”(《人间世》:“虚者,心斋也”),即“疏导你的心灵,洗涤你的精神”(《知北游》)。使自己从世俗的各种观念、偏见中解放出来,进入与道同体,摆脱外物牵累,没有任何负担的自由状态。庄子认为这种精神状态对于为人处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说:“百里奚不把爵禄放在心上,所以他养牛,牛就肥壮,使秦穆公忘了他的卑贱,将政事托给了他。有虞氏不把生死的观念放在心里,所以才能感动别人。”(《田子方》)用这种心态来进行创造,就会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真画者》(《田子方》)、《梓庆为鐻》(《达生》)的故事就是其例。如《梓庆为鐻》:

一个名叫庆的木工雕刻木料来做鐻(一种乐器),鐻做成后,见到的人都很惊奇,以为是鬼斧神工。鲁国国君见了问他说:“你是用什么技术做成的呢?”他回答说:“……我将要做鐻的时候,从不敢用别的事情损耗我的精神,必定要斋戒来使我的心神安静。斋戒三天,就不敢怀有庆赏爵禄的念头;斋戒五天,就不敢怀有别人说好说坏说巧说拙的念头;斋戒七天,就连自己有四肢形体都忘记了。当这个时候,忘记了朝廷,技巧专一而外界的一切干扰都消失了;然后进入山林,观察树木的质性,看见形体最合适做鐻的树木,一个完整的鐻的形象就呈现在眼前,然后就动手制作。不是这样,就不去做。这样用我的自然来合树木的自然,乐器被疑为神工,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反之,如果怀有杂念,就心神不定,做事也难以成功。这就像赌博一样,“用瓦块作赌注的游戏,赌起来就心灵手巧;用衣带钩作赌注的,赌起来就有点胆怯;用黄金作赌注的,赌起来就神志昏乱。赌的技巧本来是一样的,由于内心有了顾忌,表现却不一样,就是太看重外物的缘故。凡是看重外物的,内心就一定笨拙。”(《达生》)庄子关于“虚静”的论述,被后世文艺理论家广泛用来说明文学艺术创作的构思阶段的心理过程,成为中国传统创作论的一大特色。如苏轼曾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答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凝)神。”(《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一》)

(2)《庄子》的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的文章风格属于浪漫主义范畴,自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把《庄子》与《离骚》相提并论以后,人们普遍注意到《庄子》、《离骚》在文风上有着共同的特点,用今天的话来说,都属于浪漫主义流派。但是,从文学的角度对《庄子》进行研究,却没有对屈原的研究那样普遍,其深度相差更远。这就造成一种印象:庄子在文学上的成就比不上庄子在哲学上的成就,或者说庄子主要是位哲学家,而不是文学家。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或者说是误解。庄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影响一点也不比其哲学逊色,甚至可以说作为文学家的庄子要比作为哲学家的庄子更加高明,更加伟大。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庄子哲学的意义可能会缩减,而庄子文学的意义则永远不会消退;人们有时可能不喜欢他的哲学,但永远也不会不喜欢他的文学,也就是说,使庄子具有永恒价值的,最终可能是他的文学。宋·林经德《庄子口义后序》说:“《南华》一书,今古之奇笔也。”徐霖《庄子口义后序》也说:“《庄子》雄豪宏肆,以神行万物之上,以心游宇宙之表,至乐极诣,古无斯人。其言辞荡汩变化,凌薄日月,疏决云河,妙密流动,鳞丽羽烂,天昭海冥,《左》缛而不瑰,迁雄而不肆,又文之杰立宇宙者也。”

《庄子》散文是古代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是一般的浪漫主义作品无法比拟的。构成《庄子》文学浪漫主义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深奥的哲理与奇特的形象融为一体。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并不是《庄子》独有的特点,先秦诸子大都如此。但是,把深奥的哲学思想与奇异的艺术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却是《庄子》独有的特色。在别家的文章中,寓言往往是“事实论证”的例子,带有明显的比喻的性质,这是寓言的本色。而在《庄子》中,寓言本身往往就是文章主体,删除寓言即无文章;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隐藏在寓言背后,作者并不明确揭示,需要读者反复体会才能理解。因此,《庄子》寓言往往不是比喻,而是象征。寓言是哲理的载体,思想是寓言故事的灵魂,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也就是说,没有《庄子》的寓言,也就没有《庄子》的哲学,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逍遥游》,全文用一系列寓言故事连缀成篇,作者出面说理的话仅有文中插入的“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至人无名”几句,其具体含义亦无进一步的解释,需要读者从寓言中仔细领悟才能明白。这种情况在别家的文章中是不多见的。由于庄子的哲学思想非常深奥玄妙,尤其是作为其哲学体系中最高范畴的“道”,带有某种神秘色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不能用概念、推理、判断的形式逻辑方法来论证,所以必须诉诸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就是《庄子》思想的化身,是活的有灵性的思想符号。作者就是驱使这些形象为自己服务,通过他们的活动和语言来同读者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感染读者,使之接受作者的观点。《庄子》中的寓言人物形象,或来自神话传说谨为历史生活故事,但更多的是来自神话故事和动物世界,甚至某些自然现象,什么天帝鬼神,虫蛇鸟兽,风云魍魉,无穷混沌等等,在他的笔下,都可以被拟人化,成为生动活泼、呼之即出的形象,大家凑在一起,演出一幕幕奇妙的、引人人胜的戏剧,有时令人幽思,有时令人愤慨,有时又让人忍俊不禁。比如:

寄生在猪身上的虱子,自以为生活舒适,安全,却不知一旦猪被杀了,在火燎猪毛时它们也会一起被烧焦。(《徐无鬼》)

建立在蜗牛左角上的触氏国与建立在蜗牛右角上的蛮氏国,为了争夺地盘而打仗,每次都要留下数万具尸体,追赶败兵十五天后才能返回。(《则阳》)

养猴的人给猴发橡籽,对它说:“早晨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们都发怒;于是又说:“那么早晨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们都很高兴。(《齐物论》)

苟且偷安、盲目乐观的人,读了虱子的故事,能不引起深省吗?蛮触之战的故事,难道不足以使人对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利而牺牲广大人民生命的现象而感到气愤吗?养猴的人狡诈固然可恨,然而猴子的愚蠢不是很令人发笑吗?这些趣味盎然的寓言寄托着作者的人生观、社会观和哲学思想,耐人寻味。作者就是凭借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将自己深奥的哲学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取得了既能服人之口,又能服人之心的效果。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两岸三地最知名女主播吴小莉首部高端商业访谈录,与中国企业界领袖级人物柳传志、马云、马蔚华、宗庆后、刘永好、常小兵等畅谈“管理经”“生意经”,关注热心话题,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大势,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为创业者和经营者指点迷津。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热门推荐
  • 给自己的情书

    给自己的情书

    我的世界,你不在乎;你的世界,我被驱逐。我真的喜欢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终没有骗到自己。只有将这样的感触,写一封情书,给自己祝福。
  • 落实背后的落实

    落实背后的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没有人会注意过程的酸甜苦辣,荣誉只会给予执行到位、落实实效的英雄。把落实的种子植入员工的血液,将落实化为最强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也许下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你。
  • 邪肆王爷苦情妃

    邪肆王爷苦情妃

    她,倾国的美貌,如水的纯清,爱着自己喜欢的人,却因为一次偶然,遇上了他,一个霸道而又狂邪的男人,开始了她的苦情人生.他,她的挚爱,她不顾一切的与他私奔,却没想到,在他们两人拜堂成亲,她把自己的初夜给了他的第二天,他竟将她卖给了她所要逃离的那个人,竟眼睁睁地看着她被他......他,狂傲邪肆的王爷,本要为她放弃江山,放弃一切,她却与别的男人私奔,他决不会如她所愿,她,只能在他的身边,就算是毁了她,也决不会放开她......他,一个如春风般的男子,是她第一个去勾引去利用的男人,几经背叛与折磨,他的心,渐渐迷茫.他,一个沉迷她的身体的君主,让她成为自己的性奴,却为此亡了国.几度漂零,几度沉浮,真与假,情与仇,爱与恨,她将情归何处.
  •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强烈推荐;不甘平庸、追求卓越者的修炼宝典。你现在是如老黄牛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还是如蚂蚁般,终日忙忙碌碌,无暇看路;还是如罗宾汉般离群索居,我行我素……无论是哪一种,都请翻开本书吧,阅读此书将让你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迅速走向成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 王爷,放过我吧

    王爷,放过我吧

    跟王爷相敬如宾能不过一辈安稳生活,只可惜这个王爷真是。。。。。潇墨离穿越之后就变成了王妃,真是太神奇了。和古人相爱的话,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潇墨离说,我是不会出现在历史之中的,王爷却说,有我就会有你。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相爱了呢?好吧,既然这样,我就老实当个王妃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健康生活的909个禁忌

    健康生活的909个禁忌

    你是否有以下的经历:感到渴了才喝水,用浓茶醒酒,边饮酒边吸烟,开水冲鸡蛋,牛奶加糖同煮,水果不削皮就吃,涮羊肉要涮得很嫩,为求长寿只吃素食,先喝酒后吃菜,湿着头发就睡觉,晨练后睡个“回笼觉”,炒菜省事不刷锅,室内常用芳香剂除异味,浑身大汗去冲凉,为了美丽常穿高跟鞋,趴在桌子上睡午觉,病好了立即停药……也许这些行为你早就习惯了,或者根本不觉得这是问题,可是健康专家提醒你:生活习惯与健康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入手,抛弃那些看似正常实则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能让我们离可怕的疾病远一些,让健康常伴左右。
  • 坏坏首席,你敢再靠近!

    坏坏首席,你敢再靠近!

    他像一团谜,身世成谜,性格是谜,就连他的爱情也是一团谜。她猜不透他,却无法自拔的爱上他,掉进了爱情的深渊。任何人的话,她都可以无视,但她亲眼看见的又是什么?他和别的女人在床上翻滚,他的甜言蜜语,说给多少女人听?真象浮现,原来,他真的把她当作诱饵。他变成了一个买主,买走了她的第一次,残忍的继续扔下她一走了之。灯红酒绿,他恕罪般的拥她入怀,答应给她一辈子的幸福。她忍着心痛,巧笑将手伸到他的面前:“好啊,给我一千万,我人就是你的了!”“你怎么会变成随便的女人?”他怒吼。“你比我更随便!骗子!”她甩下一巴掌,转身离去。面前的他伤痕累累,把最后的生存希望留给她:“不准出来,待着就不会死!”“谁信你?”她甩开他,将自己暴露。“我不准你死!”“这句话,我同样要跟你说,要么不死,要么都死!”她绝美一笑,大义凛然。*******************妃精心制作了一个视频,喜欢的亲们可以看看哦!视频地址:&pstyle=1强推好友小楼飞花的现代虐文《私藏玫瑰小娇妻》精彩简介:这个男人是妹妹带回家的,却在浴室调戏了她,恶梦,从这一刻开始,她成了家里不容的“妖精”妹妹甩她一巴掌,恨恨的说:“你敢嫁给他,我就去死!”最后,她没有去死,却把她一直暗恋的男人带回家开着门做了一晚。他是资产过亿的总裁,因为妈妈花名在外,他度过了一个灰暗的童年,他一边报复着女人,却一边渴望着找到纯洁安定的妻子。白琉璃,一个和名子一样透明的女人,他要娶她,不是爱她,只是因为她很干净,很文静,不会招蜂引蝶。他折断了她的梦想,用华丽的房子困住她,粉碎她的前途,把她当成流浪小猫捡回家,做他的保姆娇妻,用手段证明她是属于他的。可是,为什么她像保姆一样的低微,像空气一样的透明,却依然给他竖了四个情敌?那些男人看她的眼神,让他恨不得把她藏起来。但,脾气好,不代表没脾气,被他切断人生,她怒了,而这一刻,他渐渐慌乱。推荐好友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邪魅首席的禁锢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总裁,你敢不敢再靠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