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1900000017

第17章 旷达人生(16)

苏轼略做安排,在六月二十日乘船离开海南。临行前,儋州百姓依依相送,“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别海南黎民表》)。随他同行者,除了三子苏过外,还有他在儋州所畜养的狗,苏轼曾为这只名为‘乌觜’的狗写了首《乌喙诗》,诗中说:“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意思是当乌觜听到苏轼将要北返中原的时候,高兴地摇头摆尾。由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临老得以北返的兴奋之情。六月二十日登船渡过琼州海峡,已是夜深之时,天上万里无云,月光将海面映照得格外澄清明净,他禁不住赋诗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虽然在荒僻的岭南历尽磨难、九死一生,但饱览奇景异俗不也是平生难逢的快事吗?

在海南整整居住了三年的苏轼,本以为将会老死于此,正因如此,他已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将自己融入当地的生活中。他与当地百姓“负大瓢行歌田亩间”,背着大葫芦在田野之间边走边歌,歌声响彻云霄(《侯鲭录》);他向往着“化为黎母民”(《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并引》);他甚至已是误把他乡当故乡:“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别海南黎民表》)而当地的七十岁老媪,问他是否感到“昔日富贵”仿如“一场春梦”,更是让苏轼惊觉“符老风流奈老何,朱颜减尽鬓丝多”(《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苏轼收到内迁的诏令后所作的《儋耳》诗,最能代表他当时的心情: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阑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虽然“放逐臣回”是则“快意雄风”的消息,但此时的苏轼已融入当地生活,成为一个高歌“丰岁语”的野老,加上历经了五年贬逐投荒的艰苦生涯后,苏轼已是六十五岁的暮年老翁,简陋的生活条件损害了他的健康,真可谓身心皆疲。苏轼虽然孤忠不减,但已不复有当年东山再起的雄心壮志,只能感叹“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历经了无穷的苦难和波折,让苏轼对人生、对宇宙、对自然都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思考和了悟。

自从五月接到内迁的诏令后,年迈的苏轼展开了与五年前贬谪边荒时近似的漫长旅程,仍旧是诏令多改,依旧是奔波劳顿。

苏轼在六月二十日离开海南,当时的他心情非常复杂,既有“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对离开海南产生的依依离情,又有“倦客愁闻归路遥”,对前途不明的渺茫之感(《澄迈驿通潮阁》)。但他还是掩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只因“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天上乌云都已散去,加诸在身上的诬词终将除去,所有以前经历的风雨岁月都将结束。

离开海南之后,苏轼在徐闻县与秦观见面。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在绍圣初年“坐党籍”,从此开始遭受接连贬斥的厄运。元符元年(1098)九月,秦观“移雷州编管”(《宋史·哲宗本纪》),与海南的苏轼仅有一水之隔,苏轼在五月接到诏令后,曾写信给他,相约在徐闻县见面。两人临别前,秦观把自己预写的一篇挽词给苏轼看,“其语哀甚,读者悲伤之”(《宋史·文苑传》)。仿佛知道自己大限已近,苏轼看了挽词后,以“齐死生,了物我,戏作此言”(《书秦太虚挽词后》)来安慰秦观,“遂相与啸咏而别”(宋·何蘧《春渚纪闻》)。孰料这一别便是永诀。八月,秦观在藤州(今广西藤县)“出游华光亭”时去世(《宋史·文苑传》)。

苏轼于七月四日抵达廉州贬所,他在《记过合浦》中回忆由海康(今属广东、)前往合浦(今属广西)时的情形,因为“连日大雨,桥梁大坏”,所以苏轼必须改乘小船,傍着海岸而行。六月的最后一天,夜晚小船“碇宿大海中”,天上没有月亮,星星也是疏疏落落。苏轼环顾四周,不禁为自己屡遭劫难而感叹。但当他看到儿子酣睡在他的身旁,看到他视为此生最重要的《易传》、《书传》、《论语说》三本着述时,便也随之释然,就是这种由内而发的成就感,成为他生命航船上的压舱石,让他得以面对狂风恶浪。

在廉州尚未安定下来,苏轼便又接到诏书,“改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宋史·苏轼传》)。七月二十九日苏轼与苏过一起离开廉州,赶往永州(今属湖南)上任。九月六日,经过郁林(今广西玉林)时,惊闻秦观病逝藤州的噩耗,苏轼悲痛不已,“两日为之食不下”(《与欧阳晦夫》),连声悲叹:“哀哉痛哉,何复可言!当今文人第一流,岂可复得!”《与欧阳元老》苏轼为此专门改道前往藤州,想去吊祭秦观之灵,可惜当他抵达藤州时,秦观女婿范冲已经扶柩而去,苏轼为此大感伤恸。

离开藤州之后,苏轼与苏迈、苏迨二子以及全家在广州相聚。随后乘舟北赴永州,十一月中旬途经英州时,朝廷再次下诏,复苏轼为朝奉郎,提举成都府玉局观,外军州任便居住。“提举成都府玉局观”其实是朝廷赐给苏轼的祠禄官名,这是宋代大臣被罢职之后朝廷为示优礼所给予的称号,以道教宫观为名,无职事,仅借名食俸。就是说现在的苏轼可以享受一份七品的俸禄,而且可以随便选择住处。对此,苏轼感到由衷的高兴,此时的他一身疲惫,心中急切地希望能够尽快安定下来。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刚过,苏轼北返到达大庾岭。他在一村店休息,有一老翁问苏轼的随从:“官为谁?”随从回答是苏尚书。老翁问:“是苏子瞻欤?”回答说是。老翁就上前向苏轼行礼,说:“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苏轼笑了,非常感谢老翁,写了一首《赠岭上老人》诗题于壁上: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大庾岭对封建时代的官员而言有着特殊意义,如果官员被贬至大庾岭以南,那就意味着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一般少有北还的希望。当时有所谓“春、循、梅、新,与死为邻;高、窦、雷、化,说着也怕”的民谚,其中“春、循、梅、新”指的是广东的阳春、龙川、梅县、新兴等偏远地区,“高、窦、雷、化”指的是广东的高州、信宜、雷州、化州等蛮荒地带。这就是为何苏轼感叹“曾见南迁几个回”!苏轼曾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九月经大庾岭赴惠州,南迁六年后又过此岭北返,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苏轼的政治生命就要复苏了。

当时的朝廷中有一种舆论,认为既然章悖等人已经被驱除出朝廷,苏轼、苏辙兄弟作为在世的最具影响力的旧党领袖当然会得到重用,这几乎成了当时的士林公论。

不少人写信给苏轼,希望证实这一消息,章悖的儿子章援也是其中之一。那时,章悖已被贬谪至雷州,章援写了一封长达七百字的长信给苏轼,委婉地希望苏轼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援救自己的父亲,或至少不要报复。苏轼在给他的回信中不但未将自己年老投荒、一贬再贬的痛苦遭遇归罪于章悖,更是以“海康风土不甚恶,寒热皆适中。舶到时,四方物多有”来安慰章援。另外他还写了信给章悖的外甥黄师是,要他转告章悖的母亲:“海康地虽远,无瘴疠,舍弟居之一年,甚安稳。”(《与黄师是三首》之二)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胸襟气度。

其实苏轼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因为所谓的建中靖国并不就是“元佑更化”,而是新旧两党人物兼而用之。新党立场非常鲜明的蔡京、蔡卞兄弟固然离开了朝廷,但是作为一种政治代价,旧党立场同样非常鲜明的苏轼、苏辙兄弟也不可能回到朝廷担任要职。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当初召回大批元佑大臣的时候,曾布就曾向蔡卞保证,其他旧党人物不好说,但苏轼、苏辙兄弟绝对不会回到朝廷来。他还以“两党得志”后将“怀私挟怨,互相仇害”,任何一方都不得势“则天下无事”劝进徽宗,让他对“元佑、绍圣两党,皆不可偏用”。因此当时就有所谓“左不可用轼、辙,右不可用京、卞”的说法。更何况,向太后与以前的高太后有很大的不同,她本人既不可能也无意长久拥有朝政大权,她虽然晋用了一些受章悖所排挤的元祦旧臣,但对于新党人物的蔡京却也很看重。至于宋徽宗,虽然以韩忠彦与曾布为左右相,但他本人显然更希望继承神宗、哲宗的衣钵,在韩、曾二人之间,他更亲近新党的曾布。况且当时朝中的旧党并无可用之才,正如王夫之在《宋论》中所说:“忠彦虽为世臣,而德望非温公(司马光)之匹。”在这种形势下,旧党的势力日微,曾布与其他新党人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酝酿召回蔡京,复兴绍圣时期的政策。

五月间,苏轼到达金陵。当他听到向太后已去世,曾布得势时,敏锐地觉察到朝廷的动向正在朝着不利于旧党人物方向发展。苏轼迅速打消了原来去颍昌(今河南许昌)与弟弟苏辙会合、并且终老颍昌的打算,因为颍昌距离开封这个政治中心也是政治漩涡实在是太近了!

苏轼自从在英州接到“任便居住”的诏命之后,心中一直为北归养老的住处多有考虑。他所考虑的因素最主要有两点:

1.与弟弟苏辙间血浓于水的亲情:苏轼心中非常渴望在垂暮之年,在历经劫难,九死一生之后,能与弟弟苏辙朝夕相处,重拾天伦,尽享“同归林下,夜雨对床”(《书出局诗》)之乐。

2.应对朝廷政局变化:此时的苏轼对政治“心似已灰之木”(《自题金山画像》),一心只想“闭户治田养性而已”(《与子由二首》其一),他已不想再次卷入政治的漩涡中。

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多次讨论有关归老之地的考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当时心中的矛盾和犹豫。在刚北返时,他曾一心“渡岭过赣归阳羡,或归颍昌”,想要与弟弟苏辙“老兄弟相守,过此生矣”(《与孙叔静三首》其二)。另一方面,秦观因受他的牵连而去世,心中既有不舍,更有自责。为了“安晚节”(《与李方叔四首》其三),所要考虑的归老之处便以远离朝廷为标准。他想住在“土如濡”、“米胜珠”的江南,远离京城,以免再次卷入政治漩涡。

苏轼也曾想过回四川老家,在《与郑靖老二首》其二中他说:考虑到自己身体还算健康,圣上又赦免了自己的罪过,于是就计划着像陶渊明一般当个农夫,以“带月之锄,可以对秉”,他想“归蜀”终老,但若不能如愿,便以杭州为家。

常州亦是苏轼自海南北归,曾经多次考虑度过余生的地方。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与元丰七年(1084),他曾两度在那里买田:“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粥。”(《乞常州居住表》)不至于忍饥受寒。另外,在贬谪惠州时,苏轼只带上了小儿子苏过和侍妾朝云,长子苏迈、次子苏迨已于宜兴安家,所以宜兴是有生活基础的。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当苏轼到达虔州(今江西赣州)后,曾准备住在常州、舒州(今安徽安庆)或真州(今江苏仪征),他在给朋友苏伯固与钱济明的书信中写道,他年事已高,应以退居为要,但归老之地以舒、常、真三州皆可,并且让他们帮他留意是否有适合的房子可以典买。他还告诉钱济明,据虔州太守霍子侔说,常州东门外有裴氏宅想出卖,要钱济明帮忙派人去看看屋子,了解价格如何,如果适合居住,而又是能力可及,他就准备买下。

但心中的亲情再次动摇了苏轼的决心。苏轼收到弟弟苏辙邀他同归颍昌的书信,信中苏辙告诉苏轼:“桑榆暮景,我们两兄弟相聚的时光有限,岂忍再长相别离?”言语酸楚,感人肺腑。苏轼对弟弟的深情厚意“不忍违之”,于是再次改变主意决定归居颍昌。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苏轼感到朝中风气丕变,于是与朋友程德孺、钱济明在金山相见,商量之后,“遂决议为毗陵之居”(宋·何蘧《春渚纪闻》)。苏轼写了一封信给弟弟苏辙,向他解释改变心意的原因。他说:

兄在真州,与一家亦健。行计南北,凡几变矣。遭值如此,可叹可笑。兄近已决计从弟之言,同居颍昌,行有日矣。适值程德孺过金山,往会之,并一二亲故皆在坐。颇闻北方事,有决不可往颍昌近地居者。事皆可信,人所报,大抵相忌安排攻击者众,北行渐近,决不静尔。今已决计居常州,借得一孙家宅,极佳。浙人相喜,决不失所也。更留真十数日,便渡江往常。逾年行役,且此休息。恨不得老境兄弟相聚,此天也,吾其如天何!

然亦不知天果于兄弟终不相聚乎?士君子作事,但只于省力处行,此行不遂相聚,非本意,甚省力避害也。……兄万有一稍起之命,便具所苦疾状力辞之,与迨、过闭户治田养性而已。(《与子由二首》其一)

由信中所言,我们可以得知苏轼终于下定了退归常州的决心。他虽然非常渴望能与弟弟苏辙朝夕相处,尽享“同归林下,夜雨对床”(《书出局诗》)之乐,却又因时势所逼,不能达成愿望,心中的遗憾难以名说,只能感叹此乃天意,天命不可违!

除了避开政治纷争之外,当时苏轼举家已在舟上度过多日,正值六月酷暑,急需一个安息之所,要早做决定。而且苏轼心知弟弟苏辙的经济情况也不如以前宽裕,不忍心再带着一大家人前去投靠他,增加他的负担,因此归老常州已成定案。

度岭以来,苏轼受到沿途各州县官员的热情款待,老百姓们的反应尤为热烈,所到之处无不是人接人送,前呼后拥。根据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六月中旬,当苏轼所乘船只到达常州时,苏轼头戴便帽,身披短袖坎肩,坐在船舱中,“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之”--运河两岸有成千上万的百姓追随前行,争睹这位当代伟人的风采。苏轼对身边的朋友说:“莫看杀轼否?”邵博在记述了这一动人场景之后,情不自禁地议论道:“其为人爱慕如此。”苏轼所说的“看杀”出自《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说卫玢是有名的美男子,弱不胜衣。他从豫章来到建康,大家久闻他的容止美名,想来一睹其风采的人围成一道道人墙。卫玠本来就体弱多病,不堪其劳,最后成病而死。苏轼之所以引用此典故,一方面是因为他当时已染暑热,身体不适,另一方面也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自谦之意。更何况此时的苏轼实在不愿意再引起朝廷的过分关注,民间百姓对他的热烈关注、关心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中则未必是什么好事。苏轼当时已是年过六十的老翁,即使不是鸡皮鹤发,也自然不是和卫玠一样的“璧人”。运河两岸千万人随观,为的是他绝世的文采风流,这自非卫玢的容止所能够比拟的。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当苏轼终于决定归老常州时,他其实已身染重病。

自元符三年(1100)六月离开海南,从瘴疠之地内返,苏轼途中已身染瘴毒;加上这一年以来行走道途,生活不定,已过花甲之年的苏轼,怎能抵受如此的折磨?他早已精力衰颓。再加上多以舟楫为家,所行之处,河道熏污,秽气袭人,五六月间又正是暑夏之时,江浙地区天气炎热、气候潮湿,白天骄阳似火,夜晚暑气蒸腾,郁闷湿热。六月,六十六岁的苏轼终于病倒,他向朝廷“请老,以本官致仕”(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同类推荐
  • 沃伦·巴菲特全传

    沃伦·巴菲特全传

    重点讲述巴菲特怎样成长为一代“股王”的传奇一生;也通过他人眼中的巴菲特,细致阐述他在投资经营中的魅力。阅读《股王之道——沃伦·巴菲特全传》,相信正在股市迷茫的你,本书从“巴菲特的风采”、“巴菲特投资传奇”、“追踪巴菲特投资思维轨迹”、“股神的现在进行时”四个部分着手,会有很大的收获,收获巴菲特的投资股票经,提高自己在股票市场的必胜信心
  •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是一本评介民国早期总统的通俗图书。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和缔造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共6位总统。书稿以视角独特勾划出了这几位人物,全书兼具客观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使读者看到一群鲜活的面孔。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青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他用十六年,完成了这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他用不抛充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器时代的梦。每个梦想皆能成真。王宝强独家陈述关于命运,关于机缘,关于成长,关于情感,关于亲情的全方位思考。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毒夫难驯:腹黑公主很嚣张

    毒夫难驯:腹黑公主很嚣张

    穿越成了公主?公主府居然蓄了七十二侍从?府中蛇蝎毒夫皆是狠角色!醒来后,云浅歌发现周围的人视自己若猛虎。原来那个残暴无度、面容可怖的公主是自己?不行!她要恢复容貌!她还要找回自己的名声!当她荣华归来,便倾覆了世间光华。大殿之上,文武百官之前,是谁用匕首抵上她修长秀美的脖颈:“云浅歌,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每当午夜梦回,又是谁在她耳边轻语:“歌儿,你若要这江山,我便为你杀出一条血路。”美人如斯,江山如画,是谁为她倾了天下?又是谁陪着她行走天涯?
  • 女配闯仙缘

    女配闯仙缘

    赵子雅身背巨剑,怀里揣着小狐狸,眼睛看向面色不善的黄之雨。“你究竟想怎样?”黄之雨手扶飞云发髻,面露一声娇笑。“呵呵。我想怎么样?你拿了我的机缘,还问我想怎么样?”黄之雨发狂似的大笑,接着手中的剑就刺向赵子雅的胸口。在这危急关头,只见赵子雅怀中的狐狸,金光一闪幻化成人,挡住黄之雨的剑。妖皇璞玉,抬起此时此刻怒气阴霾的双眼,说出让黄之雨惧怕的字眼。“黄之雨,你伤了子雅一毫,我要你还一百。”黄之雨眼中终于露出害怕的神色,发狂地说道。“不可能,为什么人人都帮着你。你,明明是你赵子雅你抢了我的机缘,抢走了我的一切。为什么你们都要不帮我,要帮她。哈哈哈……”赵子雅看着发狂的黄之雨,面露不忍,如果不是黄之雨一而再对赵家和她出手。她也不会被逼到忍无可忍。于是赵子雅对妖皇璞玉说道。“现在还不能杀了她,我们走吧。”黄之雨眼里露出一抹厉色,赵子雅,你今天不杀我,日后可别后悔。
  • 棋中局:妃常使命

    棋中局:妃常使命

    末日之时,暮景颜深陷棋局,一场现代版的密室逃脱由此展开。神秘人突降其来,一个个任务攻略逐渐指向通关矛头。最后关头,任务却突然无故中断,她被迫回到现代,却一心寻求解答没有完成的任务谜题。一场扑朔谜题任务考验,一群群消失的现代人类,还有神秘之人究竟为何将她扣在棋局之上?是阴谋还是陷进?然而,正当她得到最后一个任务提示的时候,她被迫卷入了另一场风波之中?暮景颜究竟能不能逢凶化吉?待神秘之人脱下面具之时,居然是会是他…
  • 浮光

    浮光

    当一个小摄影师爱上了大明星,他们恩怨纠缠,他们爱恋牵扯,鸭毛一堆,狗血一升,大团圆收场。可是,可是,你见过这样的大明星吗?你见过这样的摄影师吗?习惯了被人注视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戴上面具。习惯了用镜头观察别人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寻找那面具上的微小裂痕。但凡热爱光影,关心传言,那便都与明星最近。近到用手触及报刊画片,就能亲密端详。所以摄影师谢明朗并不曾期许过能与言采有更多接触,对方太过璀璨,反而并非合情的交叉线。然而总是如此,有人长存在闪光灯下,就需得另一人为他按下闪光。或你,或他,或面目模糊芸芸众人,只为那仅有的一人在瞬间打上最夺目光华。他不巧要为他打出一束光。他不巧被拉近,得以窥知那束光背后,有怎样的今日和过往。二十四帧的美未必真实,编织出美梦的人未必流连梦境。太过入戏的好演员,大约总难能有真正的好人生。所幸,当浮光散去,长存在流光溢彩之中的浮华人影,终有一天,也能尘埃落定。留予他们的,并非仅仅只是爱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这本书便是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件中精选出来的最重要的108件世界大事。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史的浓缩本。本书通过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重温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知晓它发生后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获取有益于人生的经验。
  • 临时应急会话宝典

    临时应急会话宝典

    本书主要是为英语口语学习者准备的,以句子的形式表达各种情况。句子中包括了实用的词汇及短语。对于有相同说法的词语或句子,书中也做了说明。本书以主题划分,分为十大主题,主题以下又划分为具体的状况,比如:逛街购物时如何讨价还价,挑选衣服;面试找工作时,应聘者如何自我介绍,面试者如何提问;身在外国时需要去药店、去医院等等,涉及日常生活、工作、出国等方方面面,读者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应急的那句话。同时还配备MP3,让你听到原汁原味的英音。
  • 小兽相公很有爱

    小兽相公很有爱

    小白版简介:受?兽?初见时,她费力的趴在墙头偷窥她未来的丈夫只一眼,她便下了结论——‘受’型谪仙洞房中,他不住的后退湛蓝的双眼中盛满了惶恐,贝齿咬紧了下唇她看到他的睫毛在烛光中蝶翼一般的轻颤这样绝世的男子放在眼前佛祖这可是在考验她的自制力?家宴上,她与他的哥哥琴箫合奏回到座位之后相视而笑却不想,下一刻他便揽过了她的身子对在座的皇室成员说道:“请众位转过头去,非礼勿视!”再下一刻,她便明白了,其实他也可以很‘兽’的!+++++++++++++++++++++++++++++++++++正剧版简介:那年,她穿着一袭华美的衣袍对她轻笑:“言姐姐,真的很谢谢你的挺身而出,否则,要嫁给那个蓝眼睛的人就是我了。”言微茫挑眉笑道:“我也得谢谢你,要不我也嫁不到这个世上最好的男子。”当年的一字一句,言犹在耳可却在这日,她笑得刺眼至极“今日不仅是七皇子纳妾之日,侧妃也诊出了喜脉,言姐姐你可有的忙了。”而后,她的话锋突转:“对了,七皇子可是世上最好的男子,大概不会让言姐姐忙的。”‘世上最好的男子’!这几个字她咬的极重。言微茫咬牙,眼中却还是一片坚定“对,他是世上最好的男子,根本不忍心让我受累。”这个男子太让人心疼,不管别人怎么说,她从始至终都这样坚信他的一切!他们不知道的,她却知道,所以,她能做的只有尽力维护。+++++++++++++++++++++++++++++++++++++++本文一对一,伪小白,结局不悲。【莫言染】43488489【怡橙院】117482192(加群时,敲门砖写“染的读者”)++++++++++++++++++++++++++++++++++++++++++++*****自己的文文*****姊妹篇:又名《禽兽相公伤不起》【《妾乃浮云》】片段:某女蹬鼻子上脸,玩完侍女玩王爷,众目睽睽之下跳上了王爷的身,骑在王爷身上数他的睫毛。心里不断默念:休了我吧,休了我吧,冷家禽兽,冷大爷,我真不想跟你玩儿了。冷家禽兽迈着优雅的步子过来,伸手轻轻一拎,许家小狐狸的爪子就怎么也抓不住身下那个倒霉蛋儿了。只见冷家禽兽作哀痛状,继而深情款款道:“夫人,为夫知道自己一直忙于国事,没有时间顾及你,你才会出此下策引起我的注意,为夫不怪你。”。。。。。。你怪我吧,冷大爷我求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