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1700000002

第2章 先贤圣哲(1)

孔子:万世师表的一代文圣

孔子(约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编撰的《春秋》开私人修史先例,他的学说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本源。在中国,2000多年来因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被人们尊为“圣人”。

大约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在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鲁国东南有一座昌平山,山下即古昌平乡,昌平乡东有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名叫尼丘山。父母认为他是尼丘山赐予他们的,便给他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72岁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孀居的母亲只好与年幼的孔子相依为命,在贫困中度日。

当时的鲁国都城曲阜是鲁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典籍丰富,名师众多。因此,孔子自幼就生活在曲阜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接触到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周王朝的典章文献、礼仪制度。孔子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光宗耀祖,继承先圣商汤的业绩,长大后成为有出息的人,教他学习周王朝的《诗》、《礼》、《乐》。因此,他在父亡母寡、家道中落的情况下,仍然发愤学习周礼。

小时候的孔子是个听话又好静的孩子。当他一个人游戏的时候,常爱摆设“三宝”,学祭神的动作。“这孩子与众不同,竟然能做敬神的游戏,真难得。”他的母亲看着幼小的孔子做游戏,常这么想着。尽管他们吃穿都不如别人,母亲还是常给孔子讲孔家历代祖先的辉煌故事。不知不觉中,孔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我要努力,不辱没祖先的荣誉”的信念。

孔子的母亲因终日操劳变得体弱多病。每次母亲病倒,孔子都尽心地服侍左右。当母亲病情严重时,他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她左右。母亲有时看他太辛苦了,便劝他去睡一会儿,可是他一直不肯,并说:“我睡不睡没关系,您的身体要紧!”母亲常为他的孝顺懂事掉下辛酸而幸福的眼泪。

13岁的孔子开始上学,教师都是由村落中的长老担任,当然,他们只是将《诗》、《礼》、《乐》简单地介绍一番。一开始,孔子所学的主要是敬神祭祀的礼节、对待长辈的礼貌和一些修身做人的道理。孔子刚开始只是默默地听老师讲解,从不发问,后来,他常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每一个疑问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的老师和母亲经常被他问得不知如何作答才好。

孔子后来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说他从15岁开始对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孔子好学不倦,博学多识,主张“学而优则仕”。他盼望有朝一日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可仕途的大门却迟迟没向他打开。孔子认为人应该“三十而立”,于是,他30岁时办起了私学,招收了很多学生,据说前后大概有三千多人。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贵族子弟、平民子弟,甚至鲁国以外的青年都慕名而来。孔子培养学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善于循循善诱,教学成效显著,弟子中精通六艺的得意门生就有72人之多。

孔子在教育上是成功的,但在仕途上却屡屡碰壁,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孔子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渴望得到一位贤明君主的重用,出仕从政,以实现自己的“仁政德治”,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救民于水火之中”。

50岁时,孔子终于有机会升任鲁国的司寇。孔子做得很出色,除了取得外交胜利,打击了割据势力,其他方面的政绩也为人称道:商人不敢胡乱涨价,社会秩序大有改善。但邻国齐国担心鲁国强大起来对己不利,就设法从内部进行破坏。齐国君知道鲁定公是好色且喜欢犬马之乐的人,便投其所好,给他送来美女、华丽马车。鲁定公果然陷于其中,难以自拔,不再理会朝政,自然也不再找孔子商议政事了。孔子感到自己已经不能继续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带领弟子们离开了鲁国。

公元前497年,孔子开始了为期14年的周游列国的漫长旅程。他盼望着从中寻到一块能实现自己抱负的乐土,可当时各国诸侯争战不休,纵使他有满腔的学问和治国主张,也没有人对此感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说,犹如丧家之犬,受到驱逐。他周游各国,历尽磨难,最终未被重用。最后,孔子只得返回家乡,这时,他已经68岁了。

孔子为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而伤心失望。最后,他决定为后世留点有价值的东西,也希望借此警告天下的乱臣贼子,能使天下恢复先王之道,于是他决意编写《春秋》。

孔子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文化教育事业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大力提倡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认为“仁”即爱人,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论点。孔子以为做到“仁”就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也会安定。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真正做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刚强、果敢、朴实、谨慎才行;要使天下归仁,就更不容易,首先要厚道,要有敏感的同情心。所以,他主张治国要减税、宽刑,主张以德服人。孔子说,一个人要做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才真正是个仁厚之人。这些话看似容易,要实现它,才知道这其实是至高至难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孔子重视“礼”,反对统治者滥施刑罚、草菅人命,以杀戮来威慑人民。他强调教化的作用,主张用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统治的目的。他特别赞美周礼。齐景公曾问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呢?”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无论是君主、臣子、还是父亲、儿子,各人有各人的职守与本分。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总结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比如他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主张“温故而知新”,“多闻阙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他对保存古代文献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春秋》的编撰,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创造性贡献。孔子办教育,成六艺,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的伟业。孔子对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所作的卓越贡献,奠定了他的“万世师表”的“文圣”地位。

老子:道家学派的始祖

老子(约前580—前500)生活在春秋时期,原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老子的母亲因食下杏子怀了九九八十一年的身孕,从腋下产出老子。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点化函谷关总兵伊喜,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老子》、《老子五千文》)沿传至今。老子曾写经文的地方,现称楼观台,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300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8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老子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关于老子的姓名,历来说法不一。《庄子》称他为老聃,书中的内篇《德充符》,外篇《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都把老子视为前辈,这是战国中晚期道家学派笔下的老子。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其中的《曾子问》篇也把老子视为与孔子同时代的知礼守礼的长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体上把老子描写为道家,其中掺入老莱子和太史儋两个名字。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解释说,“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可见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人。至于太史儋,司马迁说,自老子死后百二十九年,有周太史儋见秦献公云云。清代到近代学者汪中、梁启超等把老子世系同太史儋联系起来研究,认为老子就是太史儋,战国时人,是《道德经》的作者。也有学者认为可能“老”是老子的姓或氏,其名为聃,故称老聃。他们提出,《庄子·天下》曾综述关于老聃的学说,《吕氏春秋·不二》也称“老聃贵柔”,名字与思想一致,故老聃就是老子。但是《道德经》书中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传说中孔子问礼于老聃有矛盾。《道德经》中有些词句不可能出现在春秋时期,如“万乘之主”,当时并没有万乘的大国,也不见于战国以前的著作;另有一些文字也存在类似情况。所以,《道德经》一书是否为老聃所作也有疑问。当今学术界不少人认为老子其人可能生活于春秋末年,《道德经》一书却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但探讨老子哲学,只能以《道德经》一书为依据。

《道德经》成书于战国前期,有人认为它基本上是春秋时期老聃思想的记述,然后经过后人的加工和补充。关于《道德经》一书的作者,学术界争论较大。韩非认为是老聃,司马迁指出也可能是太史儋,但后来很少有人从后说。还有人认为李耳与老聃并非一人,老子是李耳而不是老聃。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就是老聃。近人高亨考证,老聃亦即《左传》中的老阳子,可备一说。从汉初崇尚黄老以来,历代对《道德经》一书的研究和注释之多,仅次于儒家的《论语》,其注本就有六七百种。

关于《道德经》的性质,有人说是“兵书”,也有人说是讲“南面之术”,即政治统治理论的书。这正表明该书是一部哲学著作,能被应用于各个方面。《道德经》一书中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道”本来是具体的道路,但在老子后,已成为表示客观规律和人们处事原则的哲学概念。当时思想家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弄清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广泛谈论“天道”、“人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等等。《道德经》的巨大功绩就是把这些具体领域中的“道”概括为普遍的、不带具体规定的“道”,并且对“道”的性质和内容作了多方面的阐释。

长沙马王堆帛书《道德经》甲本(部分)老子说,道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是和具体物根本不同的东西。他认为,具体物是有对立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而道是无对立的,它“混而为一”。万物都有生有灭,“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因而是“不常”;而道是“常”,是永恒存在的。他反对人们争胜斗强,有所追求。他还认为具体的事物都要向其反面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只有得道才能使人长生久视。得道的人要像无知的婴儿那样减少欲望的追求,“不言”、“无为”,这样不仅能保全自己,使大家免于斗争,也能把天下治理好。但是人们被具体事物所迷惑由来已久,不知“物壮则老”,这是不合乎道的。不合乎道就会很快灭亡,所以人们应像水那样,甘心处于柔弱、卑下的地位,无所追求,也不和人争执。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曾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魏晋时期政治混乱,战争频繁,玄学家们感到人生无常,也从《道德经》中寻找安慰。《道德经》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以它为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和儒家对立的道家学派。

《道德经》的传本颇多,较著名者有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本及唐傅奕的《老子古本篇》。现今通行的是河上公注本和王弼注本,其顺序为《道篇》在前,《德篇》在后。1973年马王堆汉墓发现帛书本,则是《德篇》在前,与《韩非子》所引文句顺序一致。《史记》称道家为“道德家”,并有“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的记载,似乎司马迁所见《老子》传本仍是《道篇》在前,可能该书当时就有两种顺序不同的传本。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其内容主要见于《道德经》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一书在国际上影响也相当深远,其国外版本有1000多种,是被翻译语言种类最多的中国书籍。

庄子:返璞归真的道学逍遥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他崇拜自然、蔑视权威、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他的文章想象丰富、气势恢宏、机智辛辣,是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瑰宝,他是战国中期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庄子生于战国时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顺河清凉寺),曾在蒙地做过漆园小吏,但不知是因他不善管理而被罢免,还是他不愿做官,他很快就不做了。为了维持生计,他以打草鞋为业,经常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有时不得不靠借贷度日。但是,贫困的生活并没有使他颓废,相反,他自寻其乐,以追求身心的解脱。

庄子为人清高孤傲,对人世间的功名利禄非常淡泊。他忘情山水之间,逍遥遨游,怡情乐性。在肉体上逃避现实,免受动乱的残害;在精神上则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超凡脱俗,翱翔于幻想的精神世界之中。庄子每每从他的遨游山水中感悟人生。

庄子学识渊博,对当时各派学术都有研究,他尤其深入地探索了宇宙本源和万物产生的问题。他认为,世间万物皆出于“道”,“道”能生化万物,它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并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能自动产生并且永不会毁灭的东西。他认为“道”不但无形,还“无为”。他还认为,天道自然,主张人也应该顺应自然,否则就会违逆万物的本性。

庄子的妻子去世的时候,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坐在地上边敲瓦盆边唱歌,就说:“你的妻子跟你过了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辛苦一生,现在她死了,你不哭就够可以了,还唱歌,这恐怕太过分了。”庄子说:“并非如此。当她刚死的时候,我怎能不哀伤呢?可是后来一想,她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现在又变而为死。这样的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当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的时候,而我却还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做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啊!所以才不哭了。”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庄子的世界观,即视人的生死为自然规律,生不足乐,死不足悲;蔑视权贵,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庄子生活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兼并对方互相混战不休,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都超过以往的时代,因此庄子的超脱厌世思想也更趋极端。他甚至认为人兽杂处的时代是至德之世。

《逍遥游》、《齐物论》是庄子留给后人的哲学巨著和文学杰作,是珍贵的古代文献。

同类推荐
  • 世界地理未解之谜(大全集)

    世界地理未解之谜(大全集)

    本书集合了众多的地理未解之谜,我们为喜欢和爱好追问未解之谜的朋友挑选最精彩的奇谜,荟萃世界上最令人匪夷所思、极具探索价值的谜团,再配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对其进行生动的展现和说明,试图为读者创造了一个诡异而又神秘的想象空间:星空世界、地球探秘、天象奇观、地理地貌、江河湖泊、神秘地域、洞穴岛屿、文明遗迹、失落宝藏、神秘海洋、怪兽之谜、自然灾难和南北极谜团。我们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种种神秘现象客观、公正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期启迪读者的心智。
  • 我家的月光电影院

    我家的月光电影院

    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这些精品佳作的过程中,得以获取精神的愉悦和人生的体验!同时,我们也衷心感谢为这套书系制作了精美插图的绘画作者以及其他所有为这套书系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是一套荟萃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精华的大型书系,感谢他们慷慨地将自已最为精彩的篇章奉献给孩子们,我们将陆续推出更多的名家名作,在此我们衷心感谢这些为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辛勤耕耘的作家们,我们真诚地欢迎更多热爱儿童文学创作家与我们共同构建这一书系,我们将竭诚做好各种服务工作,“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第一辑)终于呈献在广大读者面前,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思想和灵魂的桥梁
  • 科技前沿(走进科学)

    科技前沿(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中小学校园安全关乎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关乎学校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关乎学校的事业发展和稳定,关乎教育的形象和行业作风;关乎“三个代表”思想的落实,关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因此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与防范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还有40万至50万左右的学生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学校有关的。编著此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安全预防知识,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面临危险时能够逃生。
  • 让女孩受益一生的成长故事100篇

    让女孩受益一生的成长故事100篇

    本书主要内容有:木兰从军、东施效颦、小山羊和大灰狼、伞的故事、小娇的蓬蓬裙、 地鼠之劳、 蛤蟆的友谊、 打开另一扇窗户、公主的胸针(上)、公主的胸针(下)、杜图瓦:美丽的金枪鱼、跳蚤和绵羊、蝴蝶与火焰、伪装成牧羊人的狼等。
热门推荐
  • 天香引

    天香引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无良儿子邪魅爹:盛宠惹火妖妃

    无良儿子邪魅爹:盛宠惹火妖妃

    !穿越了!穿就穿呗,还被某黑衣男给强了,强就强呗,还怀上了一个囧宝,囧就囧呗--还是个超能囧宝!初吻没有了,初¥也没有了,剩下的都是些什么?美男!权势,古武学的最高境界等等,当然,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那个囧宝。为娘的欺负老爹,脾气火爆,超级极品,作为儿子的囧宝,更是节操碎了一地,节操无下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奴家不是祸水

    奴家不是祸水

    他狠狠道:“叶安然,你这辈子都休想离开瑞安王府,你记住,就是死了你的墓碑上也要刻着瑞安王妃。”很久以后,当他们再一次巅峰对决,身份却已俨然不同。她头戴九凤金冠对他魅惑一笑:“王爷别来无恙。”他脸色阴沉不得不低声行礼:“皇后娘娘吉祥。”
  • 倾本佳人:夫君太冷酷

    倾本佳人:夫君太冷酷

    落难才女,薄情官人,一见彼此误终生,不见彼此终生误。她曾说:大官人放心,一入楚宅,妾自本分,不慕荣华,不慕君心。可后来,妻妾倾轧,她只能以虚情,谋他真爱,以他滔天财势,复她心中血仇。而他明知她无心无情,却还是将一腔信任,倾情相付。最后,当他用匕首抵着她的颈,哭诉:“庭深与绾心不能生相守,那便死同心,绝不受生离之苦!”最后,当她流出血泪,浸湿他的衣,他终究是划破手指,用血写就一封休书。绝对宅斗,斗的凶猛,谋生谋情,不输宫斗。绝对情深,步步为营,此情至深,深不可解。
  • 绝色赌医

    绝色赌医

    赌是她的爱好,医得看她心情,创建神女帮派只是一时的兴趣,却夺得武林中第一大帮派的头衔。皇帝是她哥哥,愿把江山拱手相让。魅影帮的帮主愿听从她的号令。药谷的药王愿教授他毕生所学,只愿她能留在身边。赌坊、青楼、酒坊的开业为的只不过是让她过上一个有输不完钱的日子。虽然前度珑玥荒淫成性,后度珑玥嗜赌如命,一样臭名远昭。就算如此,她珑玥也有让兰月国翻天覆地的能力,有魅惑世间男子的能力,谁能耐她何?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下)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下)

    《萧十一郎》问世三年后,因古龙不满意结局,又作《火并萧十一郎》以续之。全篇故事极尽离奇曲折之能事,但前后照应,环环相扣,皆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却绝不荒唐无稽,是一部“讴歌至情至性、鼓舞生命意志的超卓杰作,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在《火并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再次出现在风四娘和沈璧君面前,但他却从不修边幅的落拓浪子,摇身一变,成了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萧十一郎是不是还是从前那个萧十一郎?在敢爱敢恨的风四娘和为他舍弃一切的沈璧君之间,他究竟会作何选择?
  • 娘亲来自现代

    娘亲来自现代

    她来自现代,却多了一个莫名身份的儿子……在这古代之中,她的姓氏与皇家重叠,弄得她必须得‘隐姓’……算了,不就是不说自己的姓氏吗?到时候就说自己叫什么名儿不就行了嘛~可是,连名字都跟皇家犯了冲!这,她还得‘埋名’呀……----“娘亲,我叫啥名字?”某个一脸单纯实际腹黑的小鬼问道。“你啊,好像是叫……”韩金凤犹豫了半天,她儿子到底叫啥嘞?“叫啥……”一群‘衣冠禽兽’在一旁等着答案。只要知道了这小娃姓甚名谁,说不定就能够找到他爹,然后……请君休妻!他(们)好接收啊……等了N久之后,韩金凤一拍大脑,这才对着自家儿子说道:“儿子啊!我决定了,你就跟我一样……叫韦卓!”“砰!”一群人跌倒不起。
  • 旷世情缘:腹黑冥王追妻记

    旷世情缘:腹黑冥王追妻记

    逗比版文案:主线就是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雌性荷尔蒙分泌过于旺盛的女子一心想要压倒古代美男子,却没想到被腹黑的美男子反压倒的故事副线就是各种身份,各种属性的人物之间发生的各种风花雪月,爱恨情长。狗血喷一脸。,纠结版文案:她是21世纪的天才少女,她是昊月王朝的绝色郡主,她是跨世而来的彼岸花仙,同时她也是命定的倾城冥后。他是下凡历劫的冥王,他是不愿做皇上的当朝太子,同时他也是幻灭的当家主上。两个人巧合的相遇,又因着共同祭活了玄觞镜,不得不走到一起。两人策马江湖,看尽一段段爱恨嗔痴。历劫结束的他却发现爱上的她不是最初的她,这份横生枝节的爱情该何去何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