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1600000018

第18章 匪夷所思,大陆在漂移地球在变脸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1620年的一天,德国的哲学家、政治家弗兰西斯·培根在看地图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然而,培根毕竟不是科学家,尽管他将自己关于两块大陆的想法说了出来,却没有试图去寻找证据,来证实两岸曾经是相连的。

但是培根之后将近300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一个科学家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大洋两岸的陆地竟可以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许多人也许在心里有过疑问,但是却都没有去行动。最终,历史将此荣誉授予了一位德国人。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凝视一幅世界地图时无意间发现,大西洋西岸、南美洲的巴西东北凸出来的地方,刚好能嵌进大西洋东岸非洲几内亚湾凹进去的地方。也就是说,如果把欧洲和非洲大陆的西海岸与南、北美洲大陆东海岸拼在一起,就能拼成一个基本吻合的整体。

这一发现启发了魏格纳,后来他提出,中生代时的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这个泛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两亿多年的漂移,形成了现在的海洋和陆地。这就是“大陆漂移说”。

但是,当时许多人对“大陆漂移说”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人们不相信庞大的大陆可以在水中就可完成漂移。另外,限于当时的研究水平,魏格纳的理论也存在许多破绽和缺陷。比如,有人就质疑巨大的大陆是怎么漂移的?驱动大陆漂移的力量来自何方?

魏格纳认为硅铝质的大陆漂浮在地球的硅镁层上,即固体在固体上漂浮、移动。对于推动大陆的力量,魏格纳猜测是海洋中的潮汐拍打大陆的岸边,引起微小的运动,日积月累使巨大的陆地漂到远方;还有可能是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再根据硅铝质岩石与硅镁质岩石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么大的力量。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

魏格纳死后不久,一系列新的科学观测资料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证据。例如,古地磁学的研究证明,磁极在地球历史中的变化是很大的,如用大陆固定论就无法解释这种变化,而用大陆漂移说来解释就容易多了。新的科学观测资料还证实,大陆现在仍然在移动之中。

如今,大多数人都已接受了魏格纳大陆漂移的观点。

青藏高原每年都在移动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享有“世界屋脊”和“地球之巅”的美誉。但它竟然以每年7毫米~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是科学家在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帮助下惊奇地发现的。那么研究者是如何观察到青藏高原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的呢?青藏高原又是怎样移动的呢?

根据专家们的2009年研究报告,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块以每年约30毫米的速率向北东38°推移;中部的昆仑地块以每年平均速率21毫米的速度向北东61°推移;再向北到祁连山地块,以每年7毫米~14毫米的速率向北东约80°推移。也就是说,青藏高原整体正以每年7毫米~30毫米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对于高原移动的原因,专家们一致认为比较复杂,涉及到地球动力学各方面的因素。不过据推测,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挤压,除此以外还有像地幔动力学、地热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种原因。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曾发表一篇名称为《破解青藏高原的东移之谜》的文章,对移动的原因进行解释。赵文津院士从球面数学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处于高纬度的两个相邻地块分别沿其重心所在经度线向低纬度作南北方向的离极运动时,由于经度线间的距离不断增大而逐渐相互分离。反之,处于低纬度的不相邻两地块分别沿其重心所在经度线向高纬度作南北方向的向极运动,由于经度线间的距离不断减小而逐渐相互靠近,最终导致青藏高原向东移动。

如果青藏高原一直运动下去会怎么样呢?是否会产生新的地形地貌?它会给这个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大陆的生态和气候环境带来什么变化?专家说,这与地热活动增强、应力积累现象不同,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不能轻易地下论断。这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探讨。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研究员张纪淮也认为,从板块移动的角度来说,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洋板块和东亚板块底部相互挤压形成的。如果板块向东向北移动,肯定会对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产生影响。至于这种缓慢的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应当把它放在一个很长的气候年代里去表述,短期内是观察不到什么变化的。由此看来,短时间内,科学仍不能解答青藏高原移动的谜题。

喜马拉雅山是地壳上升的结果

说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出来的,看起来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披着冰雪的铠甲、威严的世界屋脊,怎么能和大海联系起来呢?

事情确是这样的。当我们攀上喜马拉雅山陡峭的崖壁,或是在幽深的山谷里,仔细观察那里的岩层,就能找到许多古海洋动植物化石,包括三叶虫、笔石、腹足类、珊瑚、苔藓虫、海胆、海百合等都能证明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涌现出来的。

那么,茫茫的一片古海,又怎么会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呢?这是地壳上升的结果。在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5700~5900米的地方,发现了生长在百万年前的高山栎和毡毛栎化石。这些植物现在仍生长在我国西南海拔2200米~3000米的高度范围内的广大地区。虽然百万年前的气候状况和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高度与现在不完全相同,但是可以粗略估计,该地百万年来大约上升了3000米,平均每1万年约上升了30米。根据类似的资料推算,我国西藏定日县南某地在近20万年来上升了约500米,可见在这里地壳隆起多么强烈。喜马拉雅山从大海里升起来成为“世界屋脊”,现在还不断地上升着。只不过上升的速度不易被人们注意罢了。

珠穆朗玛峰能长多高

珠穆朗玛峰是中国最美的也最令世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它地处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东段,北坡在中国西藏,南坡在尼泊尔。

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着无数含海洋生物化石的石灰岩和砂岩。约3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喜马拉雅山开始逐渐升起。2000多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又经历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山脉被快速抬升。到800万年前时,喜马拉雅山已上升到了3000米以上。最近400万年来,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不断增加,其主峰珠穆朗玛峰逐渐成为了世界最高峰。

关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世界各国曾经公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于1975年测定的8848.13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种说法。200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又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为8844.43米。并且,珠穆朗玛峰还在继续不断升高,捍卫其世界第一高峰的地位。据计算,在过去数百万年中,它平均每1万年上升10米。在1966年至1975年间,它每年以4.1厘米的速度升高。之后,增高速度逐渐减缓,每年平均只抬升3.3厘米。现在,它仍在以不易察觉的速度缓慢上升。

原来,地球表面是由很多板块构成的,板块与板块之间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当一个板块朝另一个板块挤压时,邻近的陆地便会因此而相撞,强烈挤压时会挤出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就是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挤压隆起而形成的。这两块大陆板块现在仍在不断挤压,使喜马拉雅山还在继续隆起。珠穆朗玛峰作为喜马拉雅山的主峰,当然也会跟着慢慢长高。

但一些地质学家认为,珠穆朗玛峰不可能无限制地永远升高。因为山脉的升高就像“叠罗汉”一样,山体不断抬升的同时,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散架崩塌。珠穆朗玛峰最终能长多高,这也是令人无法测知的事情。

罗布泊在漂移吗

罗布泊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是中国著名的咸水变迁湖。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千里迢迢来到罗布泊考察,从沙漠南部进入该地区,途中死了3个帮手、7峰骆驼,他本人死里逃生,狼狈不堪地爬到和田河畔,被当地农民救了性命。他身历了罗布泊的危险,捡了一条命回国。回国后,他写了《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记述了那次去罗布泊的可怕经历。一年后,他语出惊人,向世界宣布罗布泊是一个会移动的湖。从此以后,神奇的罗布泊究竟是否会移动,引来了百年的争论不休。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在塔里木盆地湖区间来回游移的。而当时的喀拉和顺湖就是南移的罗布泊。他认为移动的原因主要是由气候的周期性吹蚀,导致了罗布泊的来回移动。之后,很多科学家也成为了这一理论的追随者。1906年,美国人艾·亨丁顿提出了“盈亏湖”的理论;1931年,中国学者陈宗器也提出了“交替湖”的观点;1953年和1955年,两位苏联学者先后发表论文论证罗布泊是个游移湖;1992年,中国学者奚国金提出,罗布泊的特征就是游移等等。这些理论虽然各不相同,但都论证了“罗布泊是游移湖”这一观点,罗布泊会移动似乎成为了一个定论。

然而,一百年来,罗布泊是否会移动,还是没有能够说服所有人的解释,罗布泊不是游移湖的观点也有拥护者。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学家相继从不同侧面论证了“罗布泊不是游移湖”。后来,中科院罗布泊环境科考队在对罗布泊地区进行综合地质考察中发现了罗布泊不是游移湖的直接证据。考察队队长方小敏说:“如果罗布泊能够迁徙,湖水干涸的话,那么这个地方的沉积物就会产生间断。现在我们从钻孔里没有发现这种间断的存在,那么至少从沉积物里面来推断,这种游移湖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实地考察,证实了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那么湖水就不会倒流,短期内湖底地形不会剧烈变化,而且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所以说,游移说是不切实际的推断,只是对塔里木盆地中曾出现的与罗布泊临近的其他湖泊的地理错觉,而并非真正的“移动”。

那么,罗布泊究竟会不会移动?众多学者观点不一。如今,罗布泊依然还是个神秘的危险之地,这个“移动”之谜也就成了科学家、探险家继续探索和研究的焦点了。

地壳运动才形成我国今天的地形

在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着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型。

翻开我国彩色地形图,可以发现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地形是用褐色、棕色来标示的,只在东部地区的地形上才分布着连片的绿色。这就说明,我国西部的地势高、多高原和高山,东部地区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平原是高度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东部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我国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和高山,这是地质历史发展的结果。现在的地势轮廓,形成于距今7000多万年以前的地质时期。那时,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西,地壳有大幅度上升,特别是青藏大高原上升最为强烈,约上升了400米~6000米。西部地区的古老山地均发生断块上升,加上风、雨流水的侵蚀和割切,所以地势高峻、起伏较大。上升幅度较小的地区,便形成了许多广大的盆地,如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个别地区有下陷到海面以下的,如吐鲁番盆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东也发生大面积的升降运动,但这里上升的幅度不及西部强烈,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中等山地和丘陵,而东部大面积下降,如华北平原下沉了800米~10000米,承受了大量河流泥沙的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大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这些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耕作农业区。

同类推荐
  • 公主千金的故事

    公主千金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一见你就逃(好看系列)

    一见你就逃(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身体里的那点事:奇妙而有趣的生理常识

    身体里的那点事:奇妙而有趣的生理常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我们的身体到底是什么样子、身体是怎样构成的、身体里面有什么、我们的身体从哪里来、“种瓜得瓜”的秘密、“照顾自己”——保护自己的身体、“身体升级”——提高身体性能等等。
  • 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机智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机智故事

    本书精选了许多典型的事例,内容包含古今中外的各类蕴藏着智慧的故事。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入的生动有趣、紧张而又有章法的故事情节,是关于孩子们如何动脑筋的方法的总结。通过多元的阅读,以多元的智慧,触动自己对事物、道理的思考与领悟,从而构建自己在成长路上知识与智慧的坐标。
  • 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

    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

    福尔摩斯的侦探推理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令无数小朋友为之倾倒。当然,你可能不是个侦探迷,也不想成为什么推理高手,然而,拥有一种用洞察力穿透事物表象的天资禀赋、一种用推理力挖出事实真相的识别能力,对你而言是大有好处的。《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精选的侦探推理故事,不但有助于大脑思维的系统锻炼,有助于吸收智慧的精华,还能够培养孩子对推理的兴趣,献给他们一个趣味十足的世界。
热门推荐
  • 人性寓言全集

    人性寓言全集

    触摸真实的人生,解读成功的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读本,成就大事者必备的成功指南,在轻松的阅读中,洞悉人性弱点,领悟生存方略,在丰富的哲理中,提升人生境界,赢取成功智慧。本书在独特阐释人性的同时,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等融为一炉,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之后获得成功的心法!
  • 春风十里,不如你

    春风十里,不如你

    被赶出了娱乐圈,她只想找个老实普通的人嫁了。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笑话中的经济学

    笑话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学问。具体说来,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本书可谓是雅俗共赏。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可以借助一个个笑话所蕴涵的道理,轻松地理解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满足“学点几经济学知识”的愿望;对于经济学的专业人士来说,读这本书则可以增加一个新的认识角度——原来经济学也可以如此“演义”,如此“娱乐”,权当闲暇之余的休闲阅读。
  • 心态决定人生

    心态决定人生

    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王牌天后

    王牌天后

    不辣不江湖,有狠不王牌,娱乐圈的是是非非,潜规则的时明时暗,选秀活动的内幕,明日之星的养成,究竟谁才是天后,究竟谁才是王牌!她是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她为你揭秘台前幕后!
  • 虐恋情深之替身

    虐恋情深之替身

    她爱了他十年,他恨了她十年。结婚十年,才发现,她不过是一个替身。
  • 穿越之寡妇难为

    穿越之寡妇难为

    一朝穿越竟然成为他人妇身躺在产房里产子,可喜的是意外得一女一子,夫君早已一命呜呼。夫家的大伯、婶子们、眼红她小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人,一个个伸出脖子盼望着她能早日升天,田产归他们所有。唯一真心待她们母子三人,只有原装货的亲大哥,无奈大哥的婆娘视她为眼中刺,恨不得跟她马上回苏州卖咸鸭蛋。哼,想谋算老娘的家产,盼老娘早死,那得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看老娘怎么把家里的薄产弄成月朝最富有的地主寡妇婆。、、、、、、、、、、、、、、、、、、、、、、、、、、、、、、、《穿越之快乐妇家妇》、、、、、、、、、、、、、、、、、、、、、、、、、、、、、、、、好友文文《敢动我妈咪试试》
  •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的深处》,更像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涵盖了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爱。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背后,都充满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工作与生活的由衷感激。
  • 不等到泪倾成海

    不等到泪倾成海

    —☆—爱情有两种,一种是你想牵他手,在街上,超市里走,你们做.爱,做饭,你们看电视给对方夹菜,你们在一起,像头驴子,转啊转,把时间磨成粉末,然后用粉末揉面,做包子饺子面条,吃下去心满意足,还有一种,是远远的,用一点微弱的想象,给这暗下去的岁月,涂一抹口红。—☆—她实在是有够衰,男朋友前脚劈腿,后脚父亲就出了车祸躺在医院里被诊断成了植物人。为了医药费,一纸契约把他和她绑在一起,本来是各取所需,谁知道前男友携未婚妻重新出现在她面前,她无意拉他入戏,他却将她狠狠压在身下,告诉她作戏要做全套。她其实不太敢爱他,他太优秀,太耀眼,于她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她怕一切不过是他的一时兴起,怕成为他的弃如敝屣,所以,假装不爱他,假装不在乎。忘记有人曾说过的,不要因为害怕受伤害,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因为,在这场爱情里,用情深的那一个人,从来都不是她。—☆—ps:如喜欢本文,请【动动】小指头让言的文进入你的【书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