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9500000013

第13章 辩论的主体(6)

怎么培养听众的参与意识呢?我们要从听众参与辩论活动的兴趣、责任感和主动发挥作用等方面来考虑。

一、培养听众的兴趣

要培养听众对辩论活动的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听众参与到辩论中来。正因为他们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对辩论比赛的内容有把握,才可能主动参加法庭公开审讯的旁听,才可能主动当好辩论比赛的观众。

二、培养听众的责任感

听众要对辩论活动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听众应该认识到,参与辩论活动是为了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认识能力,更好地探寻真理,并以此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地促进辩论活动的开展。

三、培养听众的主动发挥作用

听众应该意识到自己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辩论的宣传、教育和影响,还能施影响于辩论,听众的支持或反对,对辩论活动是举足轻重的。听众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所在,就会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接受听众的选择

辩论者由于观点主张、辩论技巧和辩论风格的不同,对听众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层次、背景不同的听众,对辩论者的辩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接受,有的拒绝,这都是正常的反应。

听众要对辩论影响作出较好的接受,必须对辩论的内容具有准确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辩论技巧和辩论风格要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听众的选择会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呢?我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听众的知识水平;

②听众的认识层次;

③听众的心理素质;

④听众的审美能力。

对非语言因素的理解能力

这是在辩论中,对在场的直接听众在素质方面的特殊要求。辩论中,辩论主体往往借助一些非语言因素来强化表达效果,增强其感染力。辩者的一颦一笑,一蹙额,一凝视……形形色色,千变万化,皆有蕴意。听众若能准确把握辩者所用非语言符号的含义,就能作出正确决策,从而表现出支持力量。非语言符号大多是中性的,它并无固定的含义,如凝神这一无声静姿,既可以表示“专注”,也可以表示“呆滞”;挥手这一无声的动姿,既可以表示肯定、赞成,也可以表示否定、反对。因此,听众要想准确理解辩论者的非语言符号,就必须对辩论者所处的文化背景、所属社会群体的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的习惯,以及辩论的整个环境有充分的理解。这样也有利于辩论者和听众的沟通。

如果自己的能力很难说服听众,我们可以借助权威的力量。引用名人的话或者借用权威人士的形象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引用名人的话

在辩论中,有时候用自己的话很难说服对方,因为作为常人,其影响力自然是十分有限的,可是如果能够使用引言证理的方法,说服的效果就会好得多。

魏晋之际,有一位叫马钧的发明家,革新了纺织机,还制造了指南车和连弩车等。但是,马钧有一个弱点,嘴巴笨,不善于表达。就因为这一点,不仅朝廷不重视他,就连当时一些文人也讥讽他,甚至认为他无才无能。如著名的地图学家、文学家斐秀因为同马钧辩论时,马钧张口结舌,斐秀便到处对别人说马钧无才。

当时,哲学家傅玄在朝中做官,见许多人嘲笑马钧,特别是斐秀到处对别人说马钧无才,很是不平。

这天,他找到斐秀质问道:“斐先生,听你到处说马钧无才,这样做很不好。先生同马钧,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能言善辩是你的长处,是马钧的短处;而手艺灵巧则是马钧的长处,你的短处。可是你用自己的长处攻马钧的短处,他必然会输给你;如果以你的短处去比马钧的长处,你一定会败给他。因此,我们应多看到马钧的长处,不必计较他的短处,更不要让他难堪。”

听了这话,斐秀低着头默不作声,知道了自己的不是。

不久,傅玄又去拜访安乡侯曹羲。这位侯爷也认为马钧口齿笨拙,全无才能。傅玄便想出了引经据典的说理方法,使这位侯爷口服心服。

他说:“侯爷,想圣人孔子选人时,并不限于用一种标准,而是重在一技之长。孔门的得意弟子中,颜渊的长处是德行好;宰予、子贡的长处是口才佳;冉有、季路的长处是富有政治才干;子游、子夏的长处是精通文学……尽管圣人通达事理,但也不是万能。就文学而言,他只好去问子游、子夏。作为圣人的孔丘是这样,更何况不如他的人呢?而今马钧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造发明,并能立见成效,对国家有益。可是斐秀等人抓住一点,不顾其余,随便嘲笑马钧口拙无才。如此下去,朝廷又怎么能出优秀的人才呢?”

傅玄接着说:“毫无疑问,斐秀是当今英才,可他带头否定马钧,说明心胸狭窄,文人相轻,同行相忌,这是很不应该的。传说春秋时期,楚国有位叫卞和的人,他找到一块未经雕琢的宝石,两次献给楚王,楚王却轻信谗言,反诬美玉为石头,一怒之下,砍去了卞和的双脚。后来,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这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痛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知道后便派人将这块玉石雕琢,果然是一块宝玉。这就是‘和氏璧’的由来。这个典故说明衡量是美玉还是石头,应以考察结果为标准,切不可轻信谗言,不要标准。人才的选择也是这样。”

傅玄在这场劝说中,引经据典,力排众议,使马钧得以重用。傅玄所用的就是引证辩论。

引证具有引用言论的科学性、确切性和典故的喻理性的特点。它会产生一种权威效应心理。引证辩论有极为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其引用的名人名言、哲人哲语、方言民谣,都是令人无可辩驳的。其权威性有一种慑服力量,使对手无法回击。

借助权威的具体方式

借助权威术就是借助权威形象或权威言论来取得论辩胜利的方法。在论辩的双方对垒中,根据人们对权威信赖的心理定势,借助于权威的形象或权威的言论,可以使我们的语言具有不可抗拒的雄辩力量。

一、借助权威形象

权威形象式是借助权威人物形象本身来取得论辩胜利的方法。

诡辩家鼓唇摇舌,指鹿为马,辩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但只要一抬出封建社会皇帝这一至高无上的权威,对方就无可再辩了。

北齐高祖的时候,有位法师极喜诡辩。一次,他立了个“无一无二“的诡辩命题,声称世界上既无一的东西,也无二的东西,难住了许多著名的儒生学士。

这时,一个名叫石动筒的人被高祖请来了。石动筒在座前把衣服提起,问法师:“看弟子有几只脚?”法师说有两只。石收一脚独立,另一脚后翘,又问有几只脚。法师说有一只。石问:“刚才是两只,现在又是一只,怎么能说无一无二呢?”

法师回答:“如果说有两只脚是真的,就不应该有一只脚;如果说有一只脚,那两只脚就不是真的。”

石动筒紧逼不舍,追问道:“如果你认为你的论题能站住脚,那我再往下问你,你可不能不回答呀!弟子听说一天不会有二日,一国不会有二君,你能说无一吗?卜有乾坤,天有日月,皇后配天子,这就是二人,你还能说无二吗?”

法师只好嘿嘿一笑,不再说什么了。

二、化用原意

借助权威人士言论,有时也可以体现为化用其中意思。

《世说新语·贤媛篇》说到,许允和阮家之女结婚,行礼;以后,发现新妇奇丑。许允不肯进房,桓范劝他进房,许允又想逃走,新妇拦着他,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辩论。许允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新妇此时化用孔子所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话,大帽子一压,许允感到惭愧,就接受了她。

权威是永远具有魅力的。信仰权威是人们最自然的一种心理倾向。使用借助权威言论术时,必须注意不要断章取义,不能篡改歪曲,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另外要注意的是,借助权威时要注意适可而止,防止逆反心理,掌握时效,以充分发挥权威效应。所谓适可而止,是指不能字字句句皆权威,而失去辩者自己。借助权威的目的在于表现辩者自己,可以适当地靠拢权威,到足以证明辩者观点的正确为止。所谓防止逆反心理,是指防止利用权威效应不当而引起听众厌恶的逆反心理,如果辩者张口“某专家”,闭口“某领导”,必然引起听众的厌烦,甚至反感,如此便适得其反了。

不同的时间地点,有不同的权威模式。所谓掌握时效,是指权威模式并非固定不变,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听众,均有不同的权威模式。知识分子所敬仰的权威大多是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等;公务人员所信任的权威大多是党政领导干部等。

辩者可以利用地域、亲缘、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的近似去接近听众,使听众感到辩者属于或者接近自己的社会群体,从而更容易沟通交流。

怎样才能接近听众呢?

一、利用时间接近听众

辩者在辩论选材时,应力求时间接近听众。也就是讲求选材的时效,尽量使用最近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最近出现的新人物、新经验、新成就。这样就能靠近听众的生活、工作,使听众感到辩论所涉及的就是现在的自己、自己所处的环境。在亚洲大学生辩论比赛中,辩论“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这一辩题时,我国代表队引用东西方各国著名领导人、政治家的言论,特别列举了当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近期言论,在时间上很好地拉近了和听众的距离。

二、在空间上接近听众

辩者在辩论选材上所涉及的人和事,在考虑其典型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接近听众生活、工作等特点。比如亚洲大学生辩论比赛在新加坡举行,我国大学生代表队在辩论发言中,注意列举东南亚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人和事;引用权威言论,注意选用上述国家和地区权威人士的言论,因为辩论赛场的观众大多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这样他们自然感到亲切,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产生“自己人效应”。于是,辩者与听众在空间不由自主就接近了。

三、在心理上接近听众

比如说某局长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起先工人们很拘束,没有人说话。这时局长开始拉家常,说自己也是工人出身,讲了许多干活的事,“咱们都是干活的,有什么话都好说”。于是工人们感到与局长的距离缩短了,成为“一样的”了,大家打开了“话匣子”,畅所欲言,局长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调研材料。

在辩论活动中,辩者如能紧紧抓住与听众心理上的相容点展开自己的辩论,就可以达到心理上的接近和情感上的交融,使听众产生亲近感,从而全力支持自己。

四、在语言上接近听众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越亲切,越容易被人接受。有人曾拟出这样三句话来分析,看看哪一句更能使人感到悦耳:

“整理屋子去!”

“请整理屋子!”

“来,我们整理屋子去。”

只有第三种的说法,使人亲切,听众很容易附和,而且听众会产生赞同的认同感。辩论同此理,辩者在辩论中尽可能地使用贴近生活、接近听众思维表达习惯的语言,而这语言又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那么听众感到亲切无比,这样听众自然会支持论辩者。

好的仪表、体态通常能吸引大众的注意。辩论中,辩者需要运用非语言符号,在增强表达效果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对在场听众的吸引,这主要侧重于情感方面的激励与诉求。辩者非语言因素的吸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良好的体态

体态语与仪表均是非语言符号。辩者使用体态语要有吸引力,无论是使用无声的静姿还是无声的动姿,辩者都应努力做到:

1.姿态要美观

辩者使用体态语来帮助说话时,要做到姿态优美、举止大方、风度潇洒、气宇轩昂,让人感到英姿勃发、智慧过人、理直气壮、充满信心,使听众一看便心悦诚服,这样才能更好地唤起他们的情感支持。

2.所表达的含义要明确

使听众一看即懂,即使体态语的含义复杂丰富,比较朦胧,也应当让听众能把握其基本含义;不要使用让人无法理解的体态语,这样不但不能吸引听众,反而使听众感到莫名其妙,莫衷一是,甚至引起误会,而适得其反。

3.要符合听众的习惯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听众,其体态语的表达习惯不尽相同。比如西方人无可奈何时喜欢耸耸肩,如果用拇指和食指做成圆圈,另三指伸直并列,表示“OK”;而信仰佛教的一些东方人双手合十,可以表示虔诚、尊敬、友好、忍耐等复杂的含义。在辩论中,辩者使用体态语表达某种含义,要充分考虑到符合在场听众的习惯,使他们易于理解、接受。

二、展现良好的仪表

服饰打扮能使辩者具有仪表美,使听众愉悦的同时,还能给人以精神鼓舞。

辩者的仪表要大方庄重、色彩和谐、服饰得体,才能给听众以美感,才具有吸引力。

1986年亚洲大学生辩论会,中国代表队的服饰打扮大方美观。为了适应赛场的灯光条件,四名参赛队员的面部化了淡妆,身着合体的深灰色西服。女同学将白衬衣领反衬出来,端庄大方,精神焕发;三位男同学都系斜纹领带,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四位同学在台上一亮相,就使听众感到一种生气勃勃的诱人的魅力。

同类推荐
  • 善待人生

    善待人生

    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经典之作。
  •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自己又不知道障碍在哪里,如果你的人生事业屡遭挫折,你将从本书中获得答案;如果你目前正值春风得意,好运连连,那么书中的方法和技巧更会使你如虎添翼,你的人生将更上一层楼。《做事做人枕边书大全集(超值金版)》为你的奋斗之路铺出了一条平坦的大道。书中的一招一式都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泣,它也会给你摆出苦脸;你对它微笑,它便会对你展开笑脸。无论多苦,都试着给生活一个微笑,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你才能乘风破浪,尽快突破困境。本书通过十章的讲述,将人生的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阐述了一个人的成长、成功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甚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和他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有些人很有才华和能力,却经常失败,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好人缘。人际关系专家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人越是懂得人际关系,就越能适应社会,其人生成就也会越大。那么,如何获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人的良好的本性,能够让人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完美地解决事情的习惯和能力,简单地说,无外乎会做人而已。这些人处理事情不急不躁,自然能井井有条;对待朋友热情诚恳,自然能左右逢源;看待事情冷静客观,自然有真知灼见;面对挫折勇敢坚韧,自然能百折不挠。
  • 人生谋略全书

    人生谋略全书

    当代社会如滚滚洪流,竞争激烈,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每一个人寻求自我提升的最高境界。
热门推荐
  • 河自漫漫景自端

    河自漫漫景自端

    她为了家族名誉,他权衡前程利害。一对婚戒,套牢了他们,也稳固了两个家族。她自有她梦中的清俊少年;他也有他的心底明月……她和他,顽固又顽强,抵抗着记忆,抵抗着彼此——关爱,抑或伤害。在长久的、寂静的岁月里,他们还是慢慢的长进了彼此的生命;当他们想要剥离,才发现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实体书名《你是我左上角的心跳》,已上市。当当卓越均有销售。签名本地址:http://m.pgsk.com/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本书系佛教人生哲学通俗读物。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安抚心灵、启迪智慧的佛家小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展现了佛学的博大精深。
  • 光影之歌

    光影之歌

    本书讲述了中国第一代“电影艺术家”何云的光辉革命事业。上战场,杀敌寇,洒热血,学电影……历尽艰险、磨难、挫折、生死,收获爱情、亲情、友情……在这光与火、血与泪的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何云为新中国的解放、电影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他的行动给我们展现出一颗璀璨明亮的赤子之心,表露出中国第一代“电影艺术家”敦厚大度的思想品格以及崇高光辉的革命精神。
  • 渔妇

    渔妇

    穿越了,寄人篱下,婶母不喜,叔父不爱,还要逼她替堂姐出嫁。无奈,那就嫁吧!嫁到偏僻渔村,从此婆婆妯娌小姑一箩筐,吵吵闹闹过日子。无所谓,做个渔妇也不错。抓个鱼,捉个虾,采采紫菜,捞上来,全是银子。只是,只是夫君,你身上的那块玉佩到底是谁家的传家之宝?新书《锦医归》已经上传,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入坑!
  • 科学进化史

    科学进化史

    本书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全景史,是在英国BBC电视系列节目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追溯了科学的发展,并将科学视为人不同于动物园的主要特征。书中历数不同时期人类的得大发明,从结绳记事儿到几何演算,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作者认为知识的进步均可视为人类试图理解自然,并控制自然的努力。作者对每一重大思想理论,均予以深刻的评价,并力图将自然背后的规律以常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展现出来。本书不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科学世界,而且还将读者带入一个全新的文明世界。
  • 大牌助理:豪门老公不靠谱

    大牌助理:豪门老公不靠谱

    以廉价的租金住进了豪华的公寓,她本以为是拣到了大便宜,却不想是误入狼窝。神秘的帅气包租公,腹黑又毒舌。阴差阳差的一次,她留下几个月的房租欠条带着腹中的宝宝落荒而逃。六年之后再次相遇,他化身帝国集团大BOSS,却伪装成她的跟班小助理,养狼为患,步步为营,她却终究逃不出他的魔掌。欠了六年的租金,连本带利,他要的可不是那么一点点。
  •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名人,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161位世界名人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 我和你暖暖的爱恋

    我和你暖暖的爱恋

    江筝妈妈袁湛离开的时候拉着女儿的手,只留下一句话:“是妈妈的好孩子就坚强的活着,要微笑要快乐,不要去求你爸爸。”江筝记得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再难再苦哪怕在外婆家被人排挤,从来没有想去找过亲生的父亲江耀年。江筝九岁的时候,外婆看着江筝的脸,那眼神如同刀刮一般:“我要你发誓,你要是去找你爸爸,你就不得好死,出门被车轧死。”外婆的脸上决然。江筝十六岁的时候,外婆眼睛中的神色和煦,拉着江筝的手:“听外婆的话,给你爸爸打个电话……”为的却不是她江筝。舅妈的态度柔雅拉着江筝的手:“你跟你小妹同时上的大学,你说家里这个条件,筝筝不是舅妈不叫你念,而是家里没钱……”*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他就像是圣诞老人,满足你所有的愿望,但是你却从来没有遇见过他。每一次受伤,都有一个长腿叔叔出现在她的身边,但是他们却不相识……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到。
  • 神巫之爱·一个天才的通信(沈从文小说全集)

    神巫之爱·一个天才的通信(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一个天才的通信》《沈从文甲集》,发表于1929年7月至1930年6月。作者的短篇创作趋向成熟,无论是对话,还是心理刻画,包括对人物所处的周遭环境的烘托,无不体现出沈从文满腔的热情。
  • 半世仙

    半世仙

    雪晴岚,不足月便被父母遗弃。无父无母的乞儿顽强的在危险的修真世界里挣扎求生。为了生存,她行乞,她设局,无所不用其极的她成为了一个诸技傍身的骗术大师,行走于光暗的边缘。奢望修仙者光鲜的生活,雪晴岚不甘于自己碌碌无为的宿命,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走向强者之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她遇见了一个名为风御天的修仙者,故事从这里开始了……--------------------------QQ粉丝交流群:253715515新书《逆天仙途:追魂小萌仙》已经上传,恳请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