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9000000002

第2章 走上历史的舞台(2)

在这篇文章中,柯巴完全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和思想,文章中所认为的可以给工人、农民和资本家以平等权利,是同当时俄国社会主义者的精神相一致的。也许令人吃惊的是,还在早期阶段,即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分裂前几年,柯巴年仅22岁的时候,他的观点就已经是未来的布尔什维克观点了。

1901年11月11日,柯巴被选人第一个俄国社会民主党第比利斯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25名委员组成,委员会委员们要求实行比麦撒墨达西社(第三小组)更激进的政策。两个星期以后,柯巴来到巴统。

巴统,位于黑海沿岸,是个只有3万多人口的城镇,而且约有一半人是土耳其人。这座小城和亚热带沿海地区是在1878年俄土战争以后落入俄国手中的。巴统实质上仍是土耳其人的穆斯林城。然而,由于外国资本的流入,也由于这一地区的石油资源以及与巴库相连的石油管道,使巴统成为俄国的一座新兴的石油工业基地由于高加索地区四分之一的工人都居住在巴统,连接巴库和巴统的外高加索铁路于1883年竣工;那里建起了10个大型工业企业,包括罗思柴尔德、诺贝尔、曼塔谢夫这几家炼油厂,因而迅速发展成为俄国的一个工业中心。

居住在巴统工业区的工人大约有1.1万人,他们干着十分繁重的体力劳动,工资却十分低下,生活条件也非常差。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虽然已经有了社会主义的宣传,但还没有能够建立一个联系紧密、团结一致的秘密组织。柯巴去巴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空白。

革命的笔杆子

柯巴于1901年11月抵达巴统后,立即着手组织和发动工人运动。几个星期以后,1901年12月31日,在一名工人家里,以举行新年晚会为由,召开了社会主义者的代表会议,并成立了巴统的第一个社会民主党组织。

柯巴还设法搞了个简易的印刷所,后来他用从第比利斯带来的设备扩充了这个印刷所。不久,印刷所便印出了传单和宣言书。到1902年2月底,柯巴就在各大工厂的工人中间建立了11个社会民主党组织。所有这些都表明,在巴统这个工业城市中活跃着一种新生的力量。

巴统3月9日发生示威游行,工人们的奋起反抗,接踵而来的流血事件,使外高加索各地的工业中心的工人运动达到了沸点。当局被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吓破了胆,警察也开始采取行动了。他们四处搜捕革命者。年轻的柯巴在他的革命斗争生涯中第一次被捕了。

坐牢,与漉放一样,在职业革命家的生涯中,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沙皇的监狱远离俄国城市,通常是些革草盏起来破烂不堪的房子·拥挤的巴统监狱也不例外。在巴统监狱的一年(1902年4月5日~l903年4月19日)里,柯巴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一清早起来锻炼身体,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

1903年4月19日,柯巴被转到离巴统监狱80英里远的库塔伊斯监狱,他在那里又被关了6个月。一个当时被关押在这个监狱的温和派社盒民主党人后来回忆说,柯巴走路蹑手蹑脚,偶尔也拘谨地笑笑,但从不大声喊叫,也没发过脾气。他的克已和镇静当时已经很突出,在他向着最高权力迈进的过程中,他一直保持了这些特点。

在参加巴统示威游行的人员中,有的人受到审判;有的人(包括柯巴和坎德拉基)的案子则由行政当局判处。1903年7月9日,柯巴被判处3年流放。

柯巴去西伯利亚是取道诺沃罗西斯克,罗斯托夫,察里津,萨马拉,最后去伊尔库茨克。当他到达新乌达村时,已经是11月27日(俄历14日)。他有生以来一直住在炎热的格鲁吉亚,西伯利亚的严冬对他来说无疑是个非常严峻的考验。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逃走,不久他便回到了格鲁吉亚,于1904年2月抵达第比利斯。他直奔社会民主党人米乔·博乔里泽的住所,在那里见到了谢尔盏·阿利卢耶夫,后者在回忆里追述了这次见面。柯巴告诉他,他刚到新乌达村后不几天就想着逃走,然而,他对严寒却几乎毫无准备。他在西伯利亚遇到过一次可怕的暴风雪,差一点冻死。当他及时回到原地后,脸和耳朵都冻坏了,但他终于在1904年1月5日进了出来。

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斯大林(后排左三)大约在这个时候,柯巴与迪迪·利洛村的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结了婚。她是在铁路上傲工的社会民主党人谢菌·斯瓦尼泽的女儿。她的哥哥亚历山大在第比利斯神学院上过学,约瑟夫可髓是通过她父亲或哥哥认识她的。他自己从未谈及过他的婚事。革命者多半都把这种事看成是私事,而且他天性就不爱谈自己的私生活。有荚他第一次结婚的事差不多都悬从伊雷马什维利的回忆录中了解到的。

1903~1904年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也是年轻的柯巴成长历程中的重要阶段。

在这段时期里,有两件事对柯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件事是1903年7~8月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使党分裂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另一件事是大约在1904年初,柯巴阅读了列宁撰写的小册子《怎么办?》,这本小册子对柯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03年7月30日,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后因警察的威压,会址迁至英国首都伦敦,并于8月10日闭幕。在这次会议中,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孟什维克(少数派)两派。柯巴在从西伯利亚流放地回到格鲁吉亚以后,了解了党代会的全部情况,并且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站在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一边。

柯巴支持布尔什维克的主要原因是,他坚信这是俄国进行革命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列宁在《怎么办?》中已经从理论上阐明了什么是他所坚信的正确的行动方针。在柯巴看来,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德、马尔托夫、查苏利奇等侨居国外的知识分子,并不了解俄国工人和农民的现状,所以他们常常喜欢空谈政治觉悟的自发增长,而柯巴却深深懂得:如果没有党的正确领导,俄国的工人和农民很难自发地行动起来进行革命,即使起来革命,也未必能取得最后胜利。当时在党内,只有列宁才可能有所作为,与喜欢空谈的知识分子相比,列宁及其支持者才是唯一积极的、可靠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党内意见分歧的时候,柯巴总是立场坚定地、毫不犹豫地站在列宁一边。

柯巴对普列汉诺夫写文章攻击列宁的《怎么办?》一事非常气愤。列宁认为,不能依赖工人阶级自发地产生革命觉悟,工人必须接受党的教育和领导而普列汉诺夫则对列宁的这一观点表示怀疑。普列汉诺夫在当时得到了大多数社会民主党人的支持,而柯巴这位年轻的格鲁吉亚社会民主党人的态度却不一样,他以辛辣的笔锋写道:

此人不是完全发了疯,便是心怀仇恨和敌意。我想这两个原因都是有的。我觉得普列汉诺夫是落在新问题的后面了。他以为在他面前的还是旧时的论敌,所以他总是唱老调,说“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现在我们关心的是,怎样把各种思想创造一个思想体系(社会主义理论)……究竟是群众向自己的领导者提供纲领和纲领的根据呢,还是领导者向群众提供呢?

像列宁一样,柯巴认为,党消极地等待工人觉悟到自己的革命作用,这是不能想像的。后来几个月发生的事件证明了列宁以及列宁的支持者柯巴的看法是正确的。

在俄国各地,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和少数民族掀起的风潮越刮越猛。各地区的政治事件、罢工、暴力以及纵火和破坏活动次数更加频繁。沙皇和他的大臣们一筹莫展,他们也和老百姓一样,感到国家将面临着一场大风暴。

1904年2月爆发的对日战争,加剧了人民这种一触即发的情绪。帝国陆军的惨败以及次年5月海军的惨败,极大地损害了民众对沙俄政府的信任。

俄国处在黑暗势力束缚之中。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中,俄国各大政党都组织起来参加杜马(新的国家议会)的竞选。立宪民主派(立宪民主党员)要求制定宪法或基本法,其中有些人要求仿效英国的模式实现完全的议会民主,甚至要求建立共和国。十月党人却没有提出过激的要求。

社会民主党人和社会革命党人陷入一片混乱。他们全都激烈反对新成立的自由党派,反对议会,反对十月宣言。但他们不得不承认,所发生的事件降低了他们的信誉,他们得不到人民的真正拥护。但是,社会民主党人中少数核心分子都没有气馁,他们抱着顽强的信念向前看。

柯巴显然游离于这几个月的大事变之外。他在西伯利亚过了一段为时很短的流放生活,于1904年初回到第比利斯,这时格鲁吉亚社会民主党有了新的发展。外高加索的各个党组织于1903年3月召开了一次选区代表大会,建立了一个由9人组成的“高加索联盟委员会”,负责领导运动。柯巴在返回第比利斯后过了一些时候,被补选人该委员会。

1904年,柯巴作为高加索联盟委员会的委员积极开展活动。6月,他来到巴库,建立了一个新的布尔什维克委员会。夏天他又周游外高加索各地,主持讨论会,并坚持不懈地与孟什维克党人进行斗争。9月,《无产阶级斗争报》(联盟委员会用格鲁吉亚文和亚美尼亚文出版的“非法”报纸)刊登了他写的一篇题为《社会民主党怎样理解民族问题?》的文章。这份报纸的前身是《斗争报》,即柯巴3年前发表文章的报纸。它在停刊一个多季度之后,改为现名重新出版。

1917年“二月革命”中,起义士兵在冬宫前合影。1905年1月,柯巴又在《无产阶级斗争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柯巴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斯大林全集》第1卷,第55~64页),政党是“战斗的领导集团”。

同年5月,柯巴撰写的小册子《略论党内意见分歧》用俄文、格鲁吉亚文、亚美尼亚文出版。他在这篇文章中,坚决维护列宁的基本论断,即工人阶级只有通过党的教育和领导才能取得革命觉悟。他批评诺依·饶尔丹尼亚,因为此人批评过这个论断。饶尔丹尼亚在报上著文答辩,《无产阶级斗争报》8月15日又刊登了柯巴写的两篇反驳文章。

在这些激烈的论战中,表明柯巴已经完全了解马克思主义和列宁的观点。当时外高加索最著名的社会民主党人饶尔丹尼亚竟与他公开论战,这件事本身就说明柯巴已不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无名小辈。7月,柯巴在《无产阶级斗争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武装起义和我们的策略》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革命的火焰燃烧得越来越猛烈”,并强调指出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这篇文章有力地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党人组织和训练“战斗队”、使革命斗争有秩序有纪律的必要性。

柯巴的文章不仅在外高加索而且在国外都受到了重视。1905年7月,克鲁普斯卡娅以列宁的名义写信索取一本《略论党内意见分歧》的小册子,并要求定期寄送俄文版的《无产阶级斗争报》。列宁对这本小册子以及《无产阶级斗争报》登载的文章和直截了当阐述布尔什维克政策的做法感到高兴。柯巴驳斥饶尔丹尼亚对小册子的答辩使他尤为满意。列宁在谈及这篇论文时说它是“出色地阐明了关于‘从外部灌输觉悟’这一著名论点的问题”。

尽管这本小册子和文章都没有署名,但是列宁大概了解作者的身份。柯巴第一次引起他的注意是1904年底通过从库塔伊斯写的信。直接联系是从1905年5月开始的,柯巴作为高加索联盟委员会委员写信给列宁,向他汇报了该地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力量对比的情况。列宁正在物色这种类型的支持者,大概不会忽略这个活跃的格鲁吉亚人。

柯巴利用“十月宣言”后当局放松对新闻检查的机会而办了《高加索工人新闻报》。1905年11月出版的第一期刊登了他写的一篇短文,措词强烈而有力,表明了他反对自由派和孟什维克以及反对参加杜马(议会)选举。像他写的其他文章一样,这篇文章也表现出柯巴坚定的布尔什维克立场。柯巴以坚决拥护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形象在高加索地区出了名,而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人在本地区寥寥无几。

从1902年到1913年,柯巴先后被沙皇政府6次流放到西伯利亚,其中有5次他都只在流放地待了很短时间,就设法逃了出来,并迅速地来到秘密工作地点,以旺盛的精力和极大的热情夜以继日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到1905年的时候,由于杰出的才干和勤奋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作为一名党的实干家和组织者,柯巴在布尔什维克党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一年的12月,作为党的代表,柯巴出席了在芬兰坦默福斯召开的党代会。

出席党的代表大会,无论对柯巴本人,还是对布尔什维克党以及俄国革命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次代表大会上,26岁的柯巴与党的领袖列宁第一次见面了。柯巴早就十分敬仰列宁,自从他读了列宁的《给一位同志的信》和《怎么办?》等著作后,革命的目的更加明确,从而使他成为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这次会见列宁,更使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坦默福斯代表大会以后,俄国革命处于低潮阶段。1906年初,年富力强的柯巴回到了他生活、革命的地方——高加索。

“莫斯科十二月武装起义”被镇压之后,孟什维克责难工人的武装起义,并且反复宣称“本来不需要动用武器”。他们尖刻地责难武装斗争这种革命途径,提出应当放弃武装起义。与孟什维克失败主义的叛卖立场针锋相对,布尔什维克则对工人阶级的“十二月武装起义”给予了高度的赞扬。1906年1月7日,柯巴在《两次搏斗》一文中,对孟什维克的失败主义观点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无产阶级绝没有被击溃,因为无产阶级被击溃就等于无产阶级死亡,恰恰相反,它仍旧像从前一样活着,并且日益强大起来。它不过是退却了,为的是聚集力量来同沙皇政府进行最后的搏斗。

年轻的柯巴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风范,他坚信,俄国无产阶级绝不会放下血染的革命旗帜,绝不会把起义的领导权让给任何人,无产阶级将是俄国革命唯一胜任的领导阶级。

1906年,柯巴发起成立了巴库石油业工人联合会。这个联合会按照不同的产业部门把工人们组织了起来,并把各民族的工人联合成统一的国际主义的大家庭,以无产阶级的团结精神来教育他们。

同类推荐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他将技术与人性结合,追寻内心的直觉,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许乔布斯的强大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和超凡品味无可复制,世上也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是从乔布斯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要素。乔布斯创造的,不只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思维,乃至潮流。他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下为聘:废材敛财记

    天下为聘:废材敛财记

    前世,她是别人手里的刀,一切只凭握着她的人的心意。结果,她被背叛,被舍弃。重活一世,她不再是刀,却依旧奋勇直前。她再不要被任何人掌握,一切由已不由人!她要做人上人!实力是她追逐的目标,敛财是她的手段和消遣!变成尼姑不怕,顶着废物的名头不怕,被家人舍弃也不怕。她有空间,可种出千年灵药。有能力,强到无人能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杀人玩具

    杀人玩具

    有一天,玩具不再甘心受人们摆弄,悄无声息地向人类实行复仇,我们怎样才能察觉它的异常,及时对擂?
  • 你管得太宽了

    你管得太宽了

    天上还真有掉馅饼的时候,莫名其妙被一个大公司所录用,又莫名其妙被老板“罩着”,还莫名其妙被高富帅接送,她这是被哪个神仙看上了,得到这么多恩宠?拨开迷雾,却发现,原来是他在背后搞鬼,我说小子,你管的也太宽了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