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500000003

第3章 明朝统治的强化

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即皇帝位,是为明太祖。明朝建立之初,官僚机构设置基本沿袭元朝,于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初称相国)总理礼、兵、刑、工六部事务。地方则设行中书省,总理地方军政事务。另于中央设御史台,为监察机构。

朱元璋在认真总结元朝灭亡原因时,认为“委任权臣,上下蒙蔽”①是导致元朝统治衰败的重要根源。为此,他着手对所承袭元朝的现行官制进行重大的改革。

洪武九年(1376),强化明朝统治的改革首先从削弱地方权力开始。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罢免平章政事及左右丞,而将全国分为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十二个布政使司以及南京直隶区,共计13个行政区划,洪武十五年(1382),又增置云南布政使司(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原北平布政使司治所],后遂改北平布政使司为北京直隶区,寻复增置贵州布政使司,于是便为两直隶区、十三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于布政司分置承宣布政使,职掌地方民、财两政;提刑按察使,职掌地方司法刑狱;都指挥使,职掌地方军事防务。三职互不统属,各自直属朝廷有关机构。三职合称“三司”,将原来无事不统的行省权限,分为军、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以此避免地方官长的事权专擅,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集权。

布政使司区划之下,简化为府(或直隶州)、县(或属州)两级,分设知府、知州、知县为长官,均由朝廷任免。县以下划分为里甲,凡110户编为一里,设里长主管钱粮之事,里甲主管差役派征之事,里书主管税粮等事。里下设甲,一甲10户,轮流充任甲长。城镇都市中则分坊、厢,有坊长、厢长。里、甲、坊、厢长皆由官府指任或选派。明朝由此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十分严密的统治网,有效地将臣民百姓控制在网中。

废置行中书省后,地方军、政、财及监察司法诸权悉收归朝廷,皆集中于中书省,于是作为总领中书省的丞相之权益发膨大,这与朱元璋的本意相悖,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随之突出,且日趋尖锐。朱元璋认为丞相的设置弊端尤甚,“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②。出于这种考虑,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以“谋逆”之罪,将专肆威福,招权纳贿,生杀黜陟,不奏径行的左丞相胡惟庸处死。旋即下令罢废中书省,罢丞相一职不设,而将中书省及丞相之权分属于六部,而令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此形成朝廷内外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的统治格局,自秦朝以来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自隋唐以来沿袭700余年的三省制度,终于结束于朱元璋之手。朱元璋还把废除丞相作为“祖训”,告诫子孙后代:“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③。宰相制度的废止,标志着中央专制集权统治的高度强化。

丞相罢置之后,朱元璋又对监察机构——御史台进行改革。洪武十五年(1382),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职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备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④。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以及十三道(一布政使司为一道)监察御史,分掌十三道,监察、检举各级官吏的不法行为。朱元璋赋予都察院极大的权力,“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⑤。尤其是监察御史,虽只是正七品官,却“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⑥,权力极大。朱元璋此举旨在以小制大,以内制乱。此外还专设六科给事中,以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成为专事六部的监察机构。理刑审狱时,都察院须和大理寺、刑部共同进行,合称“三法司”,避免“专于一司”的弊端。

军队建置。朱元璋于洪武初置大都督府,由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洪武十三年,又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然只掌兵籍、军政,不能直接统领军队。选授军官之权则由兵部掌管,而调遣、发兵指挥权则握于皇帝手中。军队的编制为卫所,“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⑦。大体每卫5600人,置指挥使统领。每卫下辖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1120人,置千户为指挥官。每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长官为百户。其下设二总旗,每总旗下辖5小旗,每小旗10人。府县各卫归各布政使司的都指挥使司管辖,其上归统于五军都督府。军士另立“军户”之籍,且世袭,不得随意脱籍。每逢征战,由皇帝下旨,兵部佥发调兵之令,都督府长官则奉命统卫所兵出征。战事结束,总兵归还将印,兵士返归卫所。军制上的改革,极大地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

朱元璋分置行政、监察、军事机构,使之各自相对独立,不相统摄,却互为制约,其目的正在于“我朝罢丞相,置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⑧。由此将朝廷内外大权独操于皇帝一人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此得以空前强化。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在其它方面采取了诸多的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洪武三十年(1397),正式颁行《大明律》。《大明律》前后经历20多年,其间朱元璋曾亲自裁酌,有过三次大的修订。律文计30卷,460条,分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内含五刑、十恶、八议各款。《大明律》简赅,然严酷无比,充分维护了君主集权的利益和需要。在此之前的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曾亲自编撰并颁行《大诰》,之后又颁行《续篇》和《三篇》。洪武三十年,从中择重选出有关条例,附为《大明律》例。其中汇集有惩治官民贪赃受贿、侵吞税粮、偷逃赋役、流亡逃匿等案例和凌迟、枭示、族诛等重刑。这些法典的颁行,体现了朱元璋“治乱世,用重典”的治国之术。他要求“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臣民熟视为戒”⑨,甚至规定《大明律》和《大诰》要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师生必须背诵。这从法律上确定了君主的绝对权威。

为了稽查臣僚及百姓中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威胁自己皇权地位的言谈举止,朱元璋更采取公开的恐怖措施。他于即位前后,曾派遣心腹或检校、佥事等下级官吏,侦察、打探臣僚暗地的言行,及时上报。洪武十五年(1382),改而设立锦衣卫,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个镇抚司,除负责侍卫、缉拿盗贼奸宄外,还“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太祖知之”⑩。锦衣卫镇抚司设有法庭和监狱,可随意捕人、审讯,所用酷刑,如刷洗、抽肠、剥皮、锡蛇游等,多达数十种。锦衣卫的设置,有效地强化了君主对臣僚、百姓的控制。

与设置特务机构一样,廷杖亦是朱元璋威慑公卿,维护皇权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滥用无度。凡朝臣有过失,或进谏触怒皇帝,即于殿上杖责大臣。据《明史·刑法志》所载,朱元璋之侄、大都督朱文正、工部尚书薛祥等人皆被廷杖致死。不仅如此,为巩固自己的皇权地位,朱元璋以各种罪名加害于开国功臣,胡惟庸、蓝玉两狱,受株者多达5万余人。翦除这些与自己同生死的功臣,“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但却为朱元璋的独裁彻底扫除了障碍。

朱元璋即位之初,十分重视兴办学校,自中央至地方分置国子学、州县学、民间社学3类。洪武十五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置祭酒、司业、博士、助教、学正等学官。监生分官生与民生两种。每年由州县学按规定名额保送入国子监,主要学习《大明律》、《大诰》、四书、五经等。结业后可直接为官。与此同时,朱元璋大兴尊孔,以此作为约束臣民思想言行的手段。

不仅如此,朱元璋大兴文字狱,望字生义,曲解文意,而后罗织罪名,加害于人。如浙江府学训导赵伯宁为海门卫撰《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被认为“则”近“贼”之音而遭诛杀。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知”,亦因“生”“僧”谐音而被杀。凡此种种,知识分子稍有不慎,即于文字上惨遭横祸。

朱元璋在兴办学校的同时,也重视科举制。洪武四年(1371),始设科取士。考试分3级:未入学的童生先参加州县级考试,合格者入州县学,称为生员;省级考试为“乡试”,每3年一试,中试者称“举人”;中央一级的考试为“会试”,于乡试的次年进行,中试者再参加“殿试”,及第者即为“进士”。进士分3等:一甲赐进士及第,取3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人数不等;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人数亦不等。所有进士皆可任官。“卿相皆由此出”。然而科举又以“八股取士”,即规定考试专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题则以朱熹的注为依据,不允许擅自发挥。到明中叶以后,这种答题的格式便严格规定为排偶分股的文体,即“八股文”。“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自明初开始推行的科举取士之法,极大地禁锢了人们的头脑。

朱元璋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从他即位之始,逐步加强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统治,最终达到高度集中的皇权统治。

注释

①《明太祖实录》卷五九。

②黄佐《南痈志》卷一○《谟训考)。

③《明史》卷七二《职官志一》。

④⑤⑥《明史》卷七三《职官志二》。

⑦《明史》卷八九《兵志一》。

⑧《明律汇编全集》卷一。

⑨大诰·颁行大诰第四十七。

⑩刘辰《国初事迹》。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二《胡蓝之狱》。

《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

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卷一《明太祖论》。

同类推荐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
  •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弱小的在野党,如何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不拿薪饷的队伍,如何战胜了拿着高福利的正规军?全新的角度来诠释红色历史,隐秘资料首次公布,颠覆你的革命观!全书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对我党从1921年到1927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纪实性的叙述,展示了真实的货币与战争之间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
  • 大宋海贼

    大宋海贼

    海盗?那可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何况是在大宋时代!当然,前提是别被官府抓住!想纵横天下,想啸聚大海吗?想不要官府的束缚?不成问题,当海盗好了!加入这个一片光明的职业吧!这是一本波澜壮阔的大宋海盗奋斗史,一个小船员到了大宋落为海盗,他能带给这个时代什么改变呢?东进袭扰扶桑,北上直击高丽,南下占据台湾,横扫整个海上,当金兵铁蹄踏入中原之后,他又该如何选择?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写下这首诗词的那位忠烈又该有何命运?所有全在此书之中!海贼群:68155719疙瘩群:85300589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历史写满了沧桑,印记着民族步履的繁艰。后人看历史,鲁迅看到了吃人;柏杨看到了酱缸;有人看到了一种毒素的沉淀;也有人看到了历史传承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满心荣辱与欢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以上的说法都因他们只看到了历史的一个侧面。难免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之嫌。 历史其实是一个过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绝不应该有任何亵读的举动。然而沉淀的历史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热门推荐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所以读后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能使你掌握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可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强烈的年代,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吧!握紧赏识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勇敢地说声:孩子,你真棒!
  • 本草纲目花草养颜经

    本草纲目花草养颜经

    自古人们就习惯用花来形容女人的美丽,每个女人也都梦想如花般娇艳。在古代,没有任何的化学方剂,女人养颜之材全部源于天然之物,花草是用得最多的美容材料,历代医家为女人创造了许多美肤养颜的天然本草配方。桃花、红花、芦荟、玫瑰花等被制成香粉、面脂、沐浴香汤等美容用品,用来对付色斑、皮肤粗糙、肤色暗沉、皱纹等各种美容难题。本书集结了历代医家的花草美容养颜妙方,无需担心化学物质对身体的伤害,轻松拥有健康美丽。
  • 重生:第一废柴大小姐

    重生:第一废柴大小姐

    这是一场劫持引发的爱恨情仇。12岁时他将我劫走,一路上,我吃尽苦头,熬尽风霜,受尽欺凌。然而在他的眼中,我就是一个娇生惯养,刁蛮任性,缺乏教养的富家子弟。三年后,再次重逢。为报当日劫持之辱我想尽办法,处处刁难,步步戏弄。终于,他对我避如蛇蝎,我却因此碎了一颗心。执子之手,将子拖走!为了挽回,我脱下男装,恢复女儿身。为他放低姿态,为他义无反顾……
  • 重生之盛世清雅

    重生之盛世清雅

    【本文一对一】因为一次意外,年近三十的刘清雅回到了她八岁那年。在那个刚刚将全民所有制,改为自主营业的年代。面对着年轻的父母,年幼的弟弟,她无声的笑了…想起前世,因为家里的贫困而备受冷眼的父母,狗眼看人低的亲戚…因为没权没势,被人随意践踏的尊严…既然老天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她怎么能够辜负呢?一颗王者的心,加上随着重生而出现的异能,她注定颠覆黑白两道,震撼商界政途,成为打破这世界制定的规则,至高无上,俯视众生的神话般存在!片段:迎宾小姐接到电话,说是有位大人物刘总要到,让她注意形象,马上打起精神,面带微笑的等待着,突然看到门口来了一个穿着随意,肩上搭着个洗的泛白的单肩包却长的非常漂亮的女孩,摸了摸自己的脸,皱了皱眉,“哪里来的野丫头?真是没规矩,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保全!赶紧过来把她轰走!”刘清雅耸了耸肩,掏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黄老板,可不是我不来哦,谁让你们这儿门槛太高,咱小老百姓攀不起啊。”说着就要挂电话走人。“刘总!刘总,请留步…”接着就看到门口飞快的滚出来一颗“球”。迎宾小姐诧异,老板这是怎么了?不是说有贵客吗?怎么这么没形象的跑出来了…等等,刘总?老板叫这小姑娘刘总!看着老板点头哈腰的把那小姑娘迎了进去,迎宾小姐的脸色霎时一阵惨白…本文爽文,异能、赌石,掏宝捡漏、扮猪吃老虎,各种帅哥美男,爽点YY…喜欢的抱走,不喜绕道,谢绝人身攻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时空纵横

    时空纵横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他遇见了它——“什么,你是六千年前的……超级电脑,能穿越两个世界,操控时间?”身怀异能闹都市,手揣手机闯仙门。穿梭现世与异界间,寻找过去与未来路。
  • 像他们一样:激情·团结·执行

    像他们一样:激情·团结·执行

    本书以激情、团结、执行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腹黑王爷精明妻

    腹黑王爷精明妻

    她是学富五车海归的学子,她是丞相家的小千金,虽同名同姓,但两人绝不会出现交集,一场意外的救人事故,她无缘无故坠入了一架空时代,穿越成了她,她自信,她大胆,她相信自己在古代同样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他是一闲散王爷,不管朝政,但却深受皇帝的宠爱,他表面风流浪荡,实则才华俱佳。当腹黑的他遇上精明的她,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精彩小片段(一)“喂,你是不是应该道个歉再走?”少年脚步微顿,并不理会,目不斜视,继续向前。某女怒,俗话说得好,庶女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推之得,嫡女很生气,后果更严重。上前一记飞来一扫,某女迅速带着自己的小丫鬟逃之夭夭。座右铭其一:此时不逃,更待何时。(二)“你四我六。”某人应该没有理解错。“错了,本来我是想你三我七的,念在相识一场的份上,打个折,你四我六。”某女开口了。“......”某人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原来你是属狮子的!”“不,我是属老虎的。”某女一本正经。座右铭其二:脸皮厚才是王道!(三)某人优雅地坐下,挑了挑好看的眉,嘴角习惯性地扬起一抹邪魅的笑容,“丫头,嫁给我吧。”某女淡定地放下手里的茶杯,这才转向他,无辜的眨了眨眼“说说看吧,你看上我哪里了?”某人沉思了会儿,“你很坏。”“......”座右铭其三:女人不坏,男人不爱!◆◇◆◇◆◇◆◇◆◇◆◇◆◇◆◇◆◇◆◇◆◇◆◇◆◇◆◇◆◇绝对的宠文,1V1。。。。。。友情链接:谨啄米《病弱世子,别太宠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有桃花

    世有桃花

    从《诗经》初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桃花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绵延不绝,遮蔓、轮回,人们很容易弄清松竹梅兰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但不是很容易弄明白桃花这样东西的文化内涵。桃花在中国,太复杂,但凡想起,先有一言难尽的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