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300000002

第2章 汉匈战争

西汉时期,汉政权的最大外来威胁是来自北方的匈奴。汉高帝时,采用刘敬献计,以宗室女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丝絮酒米等财物,约为兄弟,冒顿单于的进犯稍有收敛。刘邦死后,冒顿公然致书吕后狂妄地宣称:“数至边境,愿游中国,”并以极其侮幔的词语戏弄吕后说:“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与娱同),愿以所有,易其所无。”①对于这样露骨的挑衅和侮辱,西汉政府由于国力不足,无法抗击,吕后只得命人答书说:“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日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误也)听,不足以自汗。弊邑无罪,宜在见赦。”②卑躬屈膝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最后还是献马、和亲,以求一时的安宁。

古代演奏文、景之世,冒顿死,其子老上、孙军臣相继立为匈奴单于。西汉政府虽然继续奉行和亲政策,通关市,厚馈赠,但仍无法遏止匈奴铁骑的侵犯和掳掠。文帝十四年(前166)冬,老上单于率骑兵十四万,侵入朝那(今宁夏同原西北)、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纵骑兵入烧回中宫(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前锋直抵雍县(今陕西风翔)、甘泉(今陕西淳化西北),距长安仅二百里。文帝命张相如为大将军。大发车骑前往抵御,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匈奴骑兵逐出塞外。景帝时,著名政论家晁错曾提出“徙民实边”,亦兵亦农,亦耕亦战,以备匈奴的策略,为景帝采纳。吴楚反,匈奴欲与赵王合谋入边。后汉军破赵,匈奴亦罢兵。景帝仍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但直至景帝末年,匈奴始终未能停止对汉朝边境进行小规模的骚扰。

匈奴婢女建元元年(前140),武帝即位后,在西汉前期积累雄厚财富和平定七国之乱后形成的统一力量的基础上,决定对匈奴的侵扰进行大规模的反击。为了作好充分准备,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武帝即位的第一年,即下令全国各地“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③,并亲自向他们策问古今的治国之道。《汉书·东方朔传》亦云:“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之士多上书言得失。”武帝从中拔擢董仲舒、严助、朱买臣、司马相如、东方朔等人,予以破格任用。这样,汉王朝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都增添了新的血液,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在外交上,建元三年(前138),汉武帝得悉月氏王为匈奴所杀,月氏余众遁往西域、意图报复的情况后,决定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月氏夹击匈奴。此行虽然未能成功,但西汉政府因此对西域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为孤立匈奴和尔后沟通西域起了一定作用。在军事上,汉武帝认识到,要想战胜匈奴,非建立一支骑兵部队不可。因为骑射是匈奴的长技,以前晁错在向汉文帝上《言兵事疏》中曾经谈到匈奴骑兵说:“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与犹如)也;险道倾仄(斜坡),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疲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④武帝即位后,针对这一情况,在过去马政建设的基础上,除令各郡县大量扩建骑兵外,中央也直接训练骑兵。当时设置的屯骑、越骑、长水、胡骑、虎贲、射声、中垒、步兵等八校尉,其中有四个是与建设骑兵有关的。在骑射训练方面,也以匈奴的技术为标准,一方面选召许多精于的“六郡良家子”⑤为郎,担任皇帝的侍卫;另一方面,又雇用长于骑射的匈奴人,来担任教官。经过不断的努力,一支强大的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伍终于建立起来,为对匈奴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战,开始于元光二年(前133)。是年夏六月,武帝命雁门马邑人聂宜出塞,引诱匈奴军臣单于进占马邑(今山西朔县),派遣李广、韩安国等五将军率汉军三十余万埋伏在马邑附近山谷中,待匈奴军队入伏后予以歼灭。军臣单于率匈奴骑兵十万人如期入武州塞(今山西左云县),行至距马邑百余里处,见畜群布野,无人管理,心生疑虑。继进至汉“亭”(边防设施)时,‘俘汉巡边尉史,得知汉方诱兵之计,军臣单于大惊,慌忙退归。自此以后,匈奴屡次大规模进攻西汉边郡,汉军也多次发动反击和进攻。在长期的战争中,影响较大的有汉攻匈奴的三次战役。

一、河南之战

元朔二年(前127)春,匈奴侵扰上谷(郡治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渔阳(郡治在今北京密云县西南),杀掠吏民数千人。武帝采取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避实就虚作战方针,命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出云中,沿河西进,对盘踞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楼烦王、自羊王的军队,风景画鉴赏进行突然袭击,歼灭数千人,获牛羊百余万头,乘胜进至高阙(塞名,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沿黄河折而南下,直达陇西(今甘肃临洮县),夺回河套南部地区,于其地设置朔方(郡治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五原(郡治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二郡,并重新修缮秦时所筑旧长城。同年夏,汉王朝募民十万口徙于朔方,以充实边防力量。

匈奴贵族不甘心于河南的失败,于元朔三年和四年,又先后数次侵入代郡(郡洽在今河北蔚县西南)、雁门(郡治在今山西右玉县东南)、定襄(郡治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上郡(郡治在今陕西延安),杀掠吏民数千人。元朔五年(前124)春,匈奴右贤王又数次侵扰朔方,企图夺回河南地区。武帝为了确保朔方,派将军卫青督苏建等六将军领兵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深入塞外六七百里,乘夜包围右贤王的王庭。右贤王酒醉,突遭袭击,在惊惶中,仅率壮骑数百人突围北逃。汉军虏获匈奴裨王(小王)以下一万五千人,获牲畜数十万头,大胜而归。武帝派使者迎接凯旋的汉军,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统领诸将。这次战役,巩固了汉王朝在战略要地河套南部的统治,不仅解除了匈奴对首都长安的严重威胁,而且构成了反击匈奴的前进基地,开始转入有利地位。

同年秋,匈奴又出动骑兵万人侵入代郡,大肆杀掠。为了进一步打击匈奴主力,巩固边防,武帝于元朔六年(前123)二月,命大将军卫青指挥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李沮等六将军,率领十万余骑,由定襄北进数百里,在漠南歼灭匈奴军数千人。卫青之甥、年仅十八岁的骠姚校尉霍去病,也率领八百精骑,参与战役,在战斗中冲锋陷阵,获得歼敌二千余人的辉煌战果。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云中、雁门,经过短期休整后,于夏四月再出定襄,击歼匈奴军万余人。但苏建和赵信率领的三千名骑兵,与匈奴单于军队遭遇,损失惨重,苏建突围逃回;赵信原是匈奴小王,在失败后又率残部八百余人投降匈奴。赵信向匈奴单于伊稚斜建议,将匈奴军队转移到大漠以北,以诱汉军,待其疲困,然后出而击之。伊稚斜单于纳其献计,决定暂作战略上的撤退,将主力远徙漠北。⑥

二、河西之战

西汉河南之战的胜利,使匈奴在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剩下东面左贤王和河西匈奴的军队。河西即今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义称河西走廊,向为中国通西域的道路。从这两方面匈奴军队力量来看,无疑是左贤王较强。但河西匈奴控扼通西域的要道,对汉朝的威胁,又较左贤王为重。在匈奴主力转移漠北,北部边防趋于缓和的情况下,武帝为了打开通西域的道路和巩固西北边防,于元狩二年(前121)春,命骠骑将军(“骠骑”是骁勇的意思)霍去病率领精骑一万人,由陇西出塞。汉军在霍去病的指挥下,勇猛向西挺进,经历五个匈奴王国(部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千余里,在皋兰山(今兰州黄河西)下,与匈奴短兵相接,击杀折兰王、卢胡王(一作卢侯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以下古代风景画鉴赏八千九百余人,并且缴获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佛像)。浑邪王、休屠王等率败军逃遁。

为了彻底歼灭河西匈奴有生力量,同年夏,霍去病与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从北地郡(郡治在今甘肃省环县东南)出发,向河西进军。同时,张骞、李广领万余骑兵,从右北平(今河北省平泉县)出发,以左贤王为进攻目标,以策应霍去病的行动。

李广率四千名骑兵先行,北进数百里,为匈奴左贤王的四万名骑兵包围,力战二日,死者过半,杀敌亦过当(超过相抵之数)。张骞率主力赶至,左贤王见不能取胜,乃引兵退去。汉军因疲劳过甚,亦未追击而还。

霍去病和公孙敖由北地出发后,以迅速行动向河西实施大迂回,越过居延泽(在今内蒙古西北部)、小月氏(未西迁而仍留居的月氏人),深入二千余里,在祁连山麓(今甘肃张掖西南)与浑邪王、休屠王的军队展开激战,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计接受匈奴单桓王、酋涂王等两千五百人的投降,俘王子、根鼠潞军、当户、都尉等百余人,歼灭匈奴军队三万二千人。汉军亦损伤约十分之三。匈奴单于恼恨浑邪王、休屠王两次战败,损伤惨重,欲加诛罚。两王连遭汉军重创,士气受到严重挫折,又怕单于降罪,乃于是年秋共谋降汉,派使者向正在黄河沿岸督修城堡的大行(执掌异族归化投顺事务的官)李息接洽。武帝闻奏,恐匈奴诈降袭边,即令霍去病率军前往受降。休屠王临时反悔,为浑邪肇王所杀,部众也被兼并。霍去病率军渡河后,与浑邪王的部队对面相望。浑邪王属下裨将望见汉军,心存疑惧,不欲投降,准备逃走。当此紧要关头,霍去病当机立断,亲率精骑驰入匈奴营中,与浑邪王会晤,斩杀企图逃亡的八千人,并先遣浑邪王乘驲传先至行在所(长安),去见汉武帝。然后亲率匈奴投降官兵四万多人回到长安。其后,汉武帝将匈奴降众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等沿边五郡,因其故俗为“五属国”。西汉王朝在浑邪王、休屠王故地陆续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汉得河西四郡。不但阻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而且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通,这对西汉和匈奴势力的消长,发生了显著的作用。河西水草肥美,匈奴失去河西,在经济上受到很大损失。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马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三、漠北之战

汉军在河西大捷以后,匈奴在军事形势上的右翼力量已经显著削弱;但单于兵力的中坚部分,对汉朝的威胁依然很大。河西之战的第二年,即元狩三年(前120)秋,匈奴又派骑兵数万人侵入右北平、定襄,杀古代山水画掠吏民千余人,并企图引诱汉军深入,乘远道疲困予以歼灭。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除来自匈奴的侵扰,为此目的,他一方面采取整理币制、专卖盐铁、加重商税等措施,以解决战时经济的困难;一方面乘匈奴势衰之际,集中兵力,深入打击其主力。元狞四年(前119)春,他召集众将商议进军漠北说:“翕侯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沙漠)轻留(轻人久留),今大发卒,其势必得所欲。”⑦他利用赵信的错误判断,因势利导,确定集中兵力、深人漠北、歼灭匈奴主力的作战方案。随即集中兵力十万人,组成两大骑兵集团,令卫青、霍去病各领骑兵五万,分东西两路,远征漠北。同时令李广为前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食其为右将军,曹襄为后将军,皆归卫青指挥。由于此次用兵,是准备在沙漠地区与匈奴主力决战,大量人马的物资供应和军需品的运输补给,对于战争的胜负至关重要。武帝在连年战争军马不足的情况下,决定组织“私负从马十四万匹”⑧,随军行动;并以步兵数十万人,紧随大军之后转运辎重,以保证这次军事行动的后勤补给。

汉军大出击的消息传至匈奴,赵信向单于献策说:“汉军即度幕,人马疲,匈奴可坐收虏耳。”⑨伊稚邪单于纳其议,将全部辎重转移至远北。以精兵待于漠北。汉军原拟由定襄北进,并由霍去病专力对付单于。但在进军途中,捕得匈奴俘虏,得知单于驻地所在,于是又改令霍去病从代郡出击,卫青仍按原定计划出定襄。卫青率领精兵直趋单于驻地,命令李广与赵食其合兵一处,从东道进发,约定在战场会齐。卫青率军出塞后,北进千余里,渡过大沙漠,望见伊稚邪单于的军队正严阵以待。卫青临危不惧,他下令用武刚车(四周及车顶用皮革做防护的兵车)自环为营,然后派出五千名精骑去向敌阵冲锋。伊稚邪也以万骑应战。这时,天近黄昏,狂风陡起,沙砾击面,两军对面不相见。卫青乘势派出部队从左右翼迂回,包围单于的营阵。单于见汉军人数众多,士气旺盛,自度不能取胜,慌忙骑上善走骡,率领数百名精骑,向西北方古代风景画鉴赏向突围逃去。两军激战至深夜,杀伤相当。卫青发现单于逃走,立刻派出轻骑连夜追击,匈奴人马纷纷溃散。及至天明,汉军深入二百余里,未获单于踪迹,计俘斩匈奴官兵一万九千人。汉军一直挺进到寅颜山(宾音田,寅颜山在今外蒙古纳拉特山)赵信城(赵信降匈奴后所建)。汉军在赵信城缴获匈奴大批积粟,补充了军用。大军驻留一日后,尽焚其城余粟奏凯而还。

根据汉武帝的作战计划,霍去病统率的东路是主力军,因而配备兵力最强,所领骑兵皆“敢力战深入之士”⑩,所属将领,如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卫山,校尉李敢和徐自为等人,都是有名的猛将。他古代风景画鉴赏的部队中还有一部分是先前匈奴的降将,他们熟知地理,惯于在沙漠中行军。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北上行军二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军遭遇,大败左贤王,击溃其主力部队,俘获左贤王属下三个小王,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捕斩七万四百余人。左贤王及其将领弃军逃走,汉军追至狼居胥山(今外蒙古乌兰巴托以东),在其主峰上建立高坛,祭告天地,然后班师凯旋。

这次漠北决战,卫青所到宾颜山和霍去病所到狼居胥山,都在瀚海大沙漠以北,已深人匈奴腹地。汉朝两路大军追击匈奴,出塞二千余里,共歼敌九万余人,夺回了匈奴在大漠以南的所有草地,“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汉军亦有不小损失,士兵死亡数万人,军马十一万余匹。

注释

①②《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

③《汉书》卷六《武帝纪》。

④《汉书》卷四九《爰盎晁错传》。

⑤六郡:陇西郡、天水郡、安定郡、上郡、北地郡、西河郡。良家子:地主官宦人家子弟。

⑥《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注引《西河旧事》。

⑦《汉书》卷五五《卫青霍去病传》。

⑧《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

⑨⑩《汉书》卷五五《卫青霍去病传》。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2

    大汉王朝2

    这个帝国人文灿烂,科技发达。它发明了纸,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完成了农具与兵器的铁器化。中国古代传统的医、农、天、算四大学科,均在这个帝国时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 三国重生马孟起

    三国重生马孟起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
  • 三国之妖才

    三国之妖才

    中午,太阳晒着吕睿的屁股,掌门令牌被吕睿的脚趾勾着!徐庶在门外说:“大人,丞相又找你了。”房内,曹节摇晃着吕睿说:“夫君,快起来,父亲又派人找你来了!”“爹爹,曹丕舅舅找你上朝呢!”“咳咳,苦命啊,又要上朝,哎,没办法,为了家人,谁叫一个是我岳父,一个是我大舅子。”曹操:吾婿多谋,孤百年后,可为托孤之人!诸葛亮:大魏鬼才郭嘉,毒士贾诩,智计荀攸,王佐荀彧,狼顾司马,吾皆不惧,唯妖才吕睿乃我大患!孙权:江东基业,毁于一江湖游侠!陈寿:文信侯,吕睿,字不凡,性懒惰,智计百出,天下俊杰!80后吕睿穿越三国,当个妖才谋士,弄个掌门玩玩,搞个候爷当当,没事弄下发明,欺负千古风流人物........等等,更多精彩,尽在三国之妖才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热门推荐
  • 七丫头

    七丫头

    一朝穿越,睁眼便是一老婆婆哭哭啼啼,说些莫名奇妙的话,可悲的是还失了记忆。同是大将军的女儿,一个却能嫁自己心爱之人当太子妃,一个却只因姐姐的不愿意,父亲不忍大女儿伤心硬被塞给三皇子,独守空房不说,到头自己的夫君还将自己送出当公主的陪嫁丫鬟,却又因皇帝不忍心公主伤心,从陪嫁丫鬟,变为代嫁丫鬟。赤国三皇子轩辕南风:只因掉包一事怀恨在心,看自己心爱的人儿与自己的皇兄比翼双飞,心头之气难平,一再将她从自己身边推开,从陪嫁丫鬟到代嫁丫鬟。直到她真嫁去了齐国,才知道自己早已将心遗失。只是,一切已为时太晚,她与他早已成了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齐国太子端木无痕:从赤国的公主到大将军之女,娶谁都无关,他要的不过是一个可遮他断袖之癖的女人。与她日日假秀恩爱,不过是掩人耳目,他爱的只是那罘水河畔的温润男子。只是,他自己也未曾料到,竟有朝一日为她舍了那温润男子。谛君宫宫主冷傲天:他心中没有任何感情,亲情也好,爱情也罢,没有任何人可以真正信任,从他还在襁褓中便被遗弃起,自幼同这山中的野兽为伴,在他眼中,这山中的野兽尚比人有情有义。她的意外出现,特别的菜肴,贴心的照顾,一步步替了他多年得力的管家,心中那道坚硬如铁的筑墙也渐渐化去,那丑陋面容下竟藏着张惊人天颜,只是她终究与世人一样,只是为那稀世珍宝而来。是运?是劫?是归宿?青雨不会写简介,亲们只能将就着看了。谢谢lessina的两颗大钻,嘻嘻谢谢sq307472956的鲜花,么么谢谢我是七月舞魂的鲜花,么个。。谢谢diqiu5202009的鲜花,一个长么。。。谢谢玄月的花花,一个超长么。。。。谢谢yangjh996816的花花,么个。。。。青雨新建的小屋——小憩轩(群号:28619342),敲门砖:文名。欢迎亲们的加入。嘻嘻推荐好友文:难伺夫君下堂夏侯十七穿越之夫君个个很极品糖糖可儿残欢洛欣晨妖精不好当兰若惜邪医雨默琴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重生之弃妇桃花开

    重生之弃妇桃花开

    不分日夜辛苦赚钱供养到大学毕业的丈夫背信弃义的另娶富家千金,一朝变成弃妇的苏袖被害得失去了七个月大的孩子,葬送了自己的命!带着尚未开启的金手指重生,苏袖咬紧牙关拼了命的往上爬,只为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复仇路上,所有阻挠她的障碍全都必须清除!
  •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遇到低谷期,你就得努力克服,而且还得一路走过来。在一路走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这样问自己:低谷期是否含有某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低谷期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它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和尝试呢?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把脚步放慢点!干任何事情,实际上都不可能做到一帆风顺,决策一个比一个英明,措施一个比一个得力。该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风平浪静、一路平坦的,会遇到许多的坎坷和困难,若不去正视与克服这些关隘,就会彻底地堵塞通往成功的大路,而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我们自己争气,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 洛少的倾城影后

    洛少的倾城影后

    【温情似水卷】看到他和女人过度亲密的走在一起,她在拍卖会上一郑亿金,发泄怒火,事后她弱弱的问他:“我是不是太败家了。”某人微笑的答:“不会,我挣钱不给我老婆花给谁花,老婆不生气了吧,要是还生气,再拿我的卡去刷,刷爆为止,只要你高兴。”某女感动的扑进对方怀中,某男美人在怀,一夜涟漪。【娇妻如虎卷】“小洛洛,今天你家青梅出马找上门,说你们曾经海誓山盟、私定终身。”某女语气不善。某男正在愉快的啃着某女人的脖子,漫不经心道:“哦,你怎么回答的。”“我说你是我孩子的爸,早被我吃抹干净,让她有多远滚多远。”某男骄傲的道:“老婆回答的很好,那我们再给儿子添个妹妹吧。”说完,果断的扑倒、吃抹干净。
  • 王爷走着瞧

    王爷走着瞧

    她,是大家族中的一名小姐却是备受冷落……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位坚强的娘亲,还有一个淡薄的性子*十四载年华,在冷清破旧的后院度过,从未见过自己的爹爹第一次出府,为了受伤的陌生男子,出府购药第一个朋友,温柔忧伤的年轻管家,偶然闯进第一桩生意,俊美无铸的店铺老板,无偿相送第一次离家,逃离不属于自己的命运,离开没有人情的“家”*带上娘亲的遗物,掩去绝世的容颜只身来到了一个陌生京都成为逍遥王府那默默无名的丫鬟*常胜将军,见她第一面,就要纳她为妾只是为了那双眼眸,与他的亡妻相似!*经历之后,蓦然发觉,逍遥王府也并不逍遥情动之时,亦是离府之日*再次的相遇,将何去何从?怜儿的抉择,又将会是谁?“此生,我的心,只属于一人!”对着众人,怜儿这样说道。*娘说:爱是世间最厉害的毒药所以,怜儿可不可以独自一人轻舞飞扬在人世间?推荐新文《绝色逃妾》【妖的连载文】【罪宠】——连载中【妃占妾身】——连载中【妖的完结文】【狂女】——完结文【王爷,走着瞧】——完结文【养个奴隶做老婆】——完结文【一个娃娃两个爹】——完结文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大全集)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大全集)

    说话是一门情理交融的艺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要用不同的言辞去表达。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本书从“道”和“术”两个层面,为读者阐明讲话的技巧和原则,帮助读者尽兴讲谈,又不失分寸。
  • 孽爱也缠绵

    孽爱也缠绵

    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却成了杀父仇人!!云若初从没想过,她跟梁奕宸会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收场,别无选择地让所有的情爱怨恨——灰飞烟灭!*三年后,云若初送父母的骨灰盒回归故里,惊愕地发现梁奕宸不仅活着,日子过得流光溢彩——茂阳集团的继承人……重逢的刹那,她正巧被人轻薄辱骂。“小姐,需要我报警吗?”梁奕宸看着她,仿若未识。狼狈不堪的她不敢置信地盯着那道高高在上的身形,“不用…”*当梁奕宸对着她说出“我愿意”三个字时,他看着那个纤瘦飘摇的身影儿站在角落里,想到她对自己报仇时,浑身散发的冷漠和恨到极致的决然,她会痛吗?*“为什么要出现在我面前?为什么不离我远点?”梁奕宸嘶哑的声音带着几分难以压制的痛苦,几乎是咬牙切齿在她耳边狂乱的质问,那双在黑暗中绽放着寒光的冷眸牢牢锁着她的眼,让她无处可逃。云若初挣扎不开,奋力扭着身体,“梁奕宸,你放开我!”握在她双手上的力度越来越紧,一时间让她有种错觉,他再多一些力道,几乎能将她捏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