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300000013

第13章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历来众说纷纭。由于年代遥远,今日欲考出其确切年月,已不可能。但据有关文献记载,可能大体上确定其在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

古代铜器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开始主要流行于恒河中上游一带地方。到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及其以后,佛教向印度各地以及周围国家传播,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国家;向北传入大夏、安息并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域各国传播。汉武帝打通西域交通以后,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内地。在西汉末年,西域各国到汉的外交使节、侍子以及商人中可能已有一些佛教信徒。三国时魏国鱼豢所著《魏略·西戎传》(《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博士弟子景庐(《魏书·释老志》作‘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日复立(《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文作“复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问、比丘、晨门,皆弟子号。”①大月氏是中亚佛教盛行的国家之一,直接派僧侣来中国首都向博士弟子口授佛教经典《浮屠经》,这说明佛教已引起当时社会上某些人们的注意。这是佛教思想传入中国最早的记录。

东汉初年,在统治阶级上层已有信奉佛教者。当时人们把佛教这种外来宗教看做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中的一种,把佛陀依附于黄老进行祭祀,以祈求祥瑞。《后汉书》卷四二《楚王英传》记载: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诏令天下死罪皆人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代表朝廷主持封国政务之官员)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天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立即将此情况上报皇帝。明帝下诏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即优婆塞——男信士)、桑门(沙门)之盛馔。”并把这个诏书下达给各封国的国傅。

以上记载,是中国正史中最早的佛教掌故。中国人信仰佛教之见于史籍者,楚王刘英是第一人。楚王英为光武帝之子,建武十七年(41)被封为楚王。史籍揭示楚王英信仰浮屠之教为永平八年。其信奉浮屠之始,当更在永平八年之前。由此可知在明帝永平八年之前,中国已有佛教传入,但它只是作为当时流行的重视祭祀的黄老方术之一种,成为当时一部分中国人民之信仰,在社会上没有发生重大影响。可是,从明鼎帝给楚王英的诏令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佛教,已经得到中国政府的默认,甚至给予以支持。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流传着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梦见佛陀而派人到西域求法的说法,并以此作为佛教正式传入我国的开始。这种说法几乎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承认。例如:①后赵著作郎王度上给石虎奏议有:“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②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有:“大教之兴,基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③唐代著名古文家韩愈在其上给宪宗的《论佛骨表》中也有:“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汉明帝时始有佛法……”

从现有资料进行考察,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之说,虽然带有一些虚构成分,但其基本情节还是比较可信的,只不过它不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只能说明印度佛教进一步向中国传播而已。

关于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的记载很多,说法也很不一致。其中最早的记载是著于东汉的《四十二章经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立佛寺,远人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胜数。国内清宁,含识之类(佛教语,泛指一切有生命者)蒙恩受赖,于今不绝也。”

此外,东汉末年的《牟子理惑论》、晋王浮《老子化胡经》、东晋表宏《后汉纪》、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南齐王琰《冥祥记》、梁僧{右《出三藏记集》、粱慧皎《高僧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东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等书,皆有明帝感梦求法的记载,但在时间和细节上各有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东汉以后,佛教与道教的斗争激烈,佛教徒为了抬高佛教的地位,有意添枝加叶,把汉明帝求法的故事尽可能地完备起来的缘故。如佛教徒鉴于传说中汉明帝派遣的使者中有“张骞”的名字,惟恐与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的张骞相混淆,而遭到论敌的攻击,因而便把张骞的名字删除,而易为蔡情,王琰的《冥祥记》就是这样改的。

佛教虽在西汉之际已传入中国内地,但发展极为缓慢。根据现存可靠资料,在东汉末年以前,除传说西汉哀帝时大月氏使者口授的《浮屠经》和东汉明帝时译者不明的《四十二章经》以外,没有其他佛经传译。而到东汉末年,由于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对人们的束缚力量下降,佛教思想有机会与其他各家思想同时传播;而且由于社会长期动乱不定和危机严重,它可以与老庄的消极无为和悲观厌世思想一起受到人们的欢迎。东汉桓帝时,安息僧人安世高来到东汉首都洛阳,译出小乘佛教基本经典《阿含经》的许多单品(章)小经。他是佛教经典的第一个中文翻译家。据梁启超说:“其书传于今者,真伪合计,尚三十余种,其为中国佛教开山之祖,固无待言”④。旧说安世高翻译佛经时住在洛阳,并且还有一位中国人临淮(今安徽宿迁西北)严浮调做他的助手。安世高不仅翻译佛经,而且到处宣传佛教教义。灵帝末年,中原战乱,安世高避乱到江南传教,最后死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从安世高起,那些用古印度文字所写的佛经,才第一次有几种中国文字的译本。

古代田园风景安世高所译佛经多属小乘佛教。所谓“小乘”是公元前后兴起的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乘”是梵语运载物(如车、船)的意思。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超脱苦海,达到彼岸,而说小乘佛教只能运载少量生灵达到彼岸。安世高所译经籍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中国内地早期佛教信徒可以通过这些经籍加深对佛教的理解。因其所译经典“义理明析,文字允正”⑤,在佛教史上很有影响。

在中国第一次把大乘般若学⑥传入汉地的僧人是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原籍大月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称,讽诵群经,志存宣法”⑦,于汉桓帝建和元年(147)来到洛阳,至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共译出佛经十四(或十五)部。他也有两个中国人做助手,一是洛阳孟福(字元士),一是南阳张莲(字少安)。从此看来,当桓、灵之际,中国已有不少佛经中文译本,这就说明当时的佛教,已经渐渐成为中国人的宗教。

注释

①从魏略对《浮屠经》的解释来看,最早的《浮屠经》大概叫做《复豆经》,引文中的“复立”当按照《世说新语》注的引文改作“复豆”(宋徐铉《说文解字》注,“豆”,“徒侯切”),与“浮屠”(佛陀)同音,而在佛教流行以后才按当时的译法改为《浮屠经》。由于它是早期的翻译佛经,在使用词语方面很不规范。

②梁慧皎:《高僧传·佛图澄传》。

③唐道宣:《广弘明集》卷二二。

④梁启超:《佛教之初输入》,《饮冰室文集》卷五九。

⑤粱释僧秸:《出三藏记集》卷一三《安世高传》。

⑥般若学:魏晋时期与禅学并行的佛学两大派别之一。禅学偏重宗教修持,主要流行于北方;般若学偏重教义的研究,主要流行于南方。

⑦粱慧皎:《高僧传·支娄迦谶传》。

同类推荐
  • 海盗之谜

    海盗之谜

    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是谁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绑架了凯撒大帝?是谁曾使整个欧洲瑟瑟发抖、为之战栗……是神出鬼没的海盗。本书为你揭秘海盗的世界,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让你领略海上冒险生涯的残酷与激情!
  • 晁氏水浒

    晁氏水浒

    “咱也来个煮酒论英雄,先说神力。这江湖之上,要说神力,第一当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两膀若无千斤之力,怎能动的树木。”“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岂不闻小霸王力扛东京数千斤闸门,四路反王这才安然逃出东京,怎是凡人可比。”新书《义气水浒》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
热门推荐
  • 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是各来去无踪、潇洒浪荡的“大盗”,为人侠义、忠诚。风四娘告诉他,武林中人人窥伺的神秘宝物割鹿刀进入中原,一时江湖上烽烟四起,萧十一郎屡屡被人嫁祸,深深卷入这场风波,但也由此结识了武林第一美女、世家公子连城璧的妻子沈璧君,从此萧,沈,连三人开始了恩怨纠缠的一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职场谈星:火象篇

    职场谈星:火象篇

    如果你热情似火,性格奔放、是个急性子,那你可能是个火象星座的家伙,白羊座、狮子座or射手座?这样的你在职场上可能因为勇于开拓、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而受到老板的赏识,也可能因为做事莽撞、容易冲动而惹恼了同事。
  •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从《守身如玉》到《喜欢做情人》再到《非常妩媚》:《守身如玉》是原先定的书名,拟写在浮躁、混浊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别是意识操守的坚持。尚未动笔就感觉有些复杂,意识这种东西不明朗,难把握;转念又改成了《喜欢做情人》,和女友、妹妹多次讨论,写些什么内容?向哪个方向进行?那段时间,母亲回北方过七十岁生日并做“金婚纪念”,我们几个小辈都有些“鬼鬼祟祟”的,生怕被母亲听到,她们那个年龄,特别是她们那种传统意识的女人,是不能接受“情人”这个提法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

    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

    本文是女变男的穿越文,不喜勿入!!美丽的夜空下上演着血腥与凄凉的一幕,一个身着紧身黑衣,身材高挑的绝色佳人站在了悬崖边,身后的海浪叫嚣着冲打着崖下的礁石。冰冷的海风吹散了她那柔美的青丝,一双鲜血淋淋的纤纤玉手紧捂着左胸口,对面的男人们对她这个夺命精灵充满了仇恨,而那美丽的容颜玲珑的身姿又禁不住被她吸引。那张绝美却异常冰冷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终于可以结束了,一滴璀璨的晶莹从她的眼中滑落,“妈妈,蓝夜终于可以回家了。妈妈一定要牢牢握住蓝夜的手,不可以再让蓝夜走丢啊!”她笑了,笑的好美!此时的她更是毫无任何留恋的向那黑色的深渊倒去。夜空仍是美丽的,而她却消失在了这份美丽之中。在另一时空一个叫做夜蓝的国家中,国中唯一的亲王府内紧张与焦躁感染了府中每一个人,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男子紧握着双手,焦急的徘徊在房门外,这期间不断有仆人进进去去,气氛也越来越紧张。经过了一整夜的期盼与煎熬,屋内传出来的仍是让他心疼无比疼痛的叫喊声。随着第一缕霞光降临府中,一声响亮的啼哭声打破了所有沉闷,男子终于如释重负般焦急的向房内张望着。那天清晨一个被唤做“夜蓝城”的小王爷降生在了这个令所有人瞩目的亲王府中,那会是一个怎样八面玲珑的小人儿,能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而他又将展开怎样灿烂的人生之路呢?暴力、阴谋、爱与恨时刻交织在他的生命之中。夜蓝城,城蓝夜,蓝夜?蓝夜!是她吗?的确是前世的她,而如今却成了真真正正的他,一个被至亲之人视为珍宝;一个被敌人视为魔鬼;一个被万千女人仰慕;一个被千万男人嫉妒与无可奈何,一个未来纵横天下的夜蓝城!本文有别于以往的穿越文,是一部穿越后女变男的作品,让前世的蓝夜以一个崭新的身体显赫的身份在这一世逍遥天下!!倾力打造正剧大戏《破颜》强力推荐逍遥的新坑《妾狂》《不良丫头》第一部穿越作品《逍遥天下之任逍遥》已完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希腊文学大家,古罗马文学大家,意大利古代文学大家,英国古代文学大家,法国古代文学大家等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一顾倾城:齐少的甜美娇妻

    一顾倾城:齐少的甜美娇妻

    【已完结,请放心阅读!】一纸婚书,一无所有的寂静成了豪门阔少齐默然的新婚妻子。婚后,丈夫的冷落,小三的步步紧逼,是什么成就了她的义无反顾?情景一:寂静:“齐默然,你想用我们的孩子去救你和她的孩子?你不觉得你太残忍了一点吗?”齐默然:“残忍,哼……寂静,我告诉i你,要说残忍,我都不及你们的母女的千分之一!”情景二:寂静:“你非我爱人,怎知我情深。难过亦过,难道嫌我伤得还不够多?”齐默然:“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只能是你。”
  • 凤凰斗:妻貌不扬(全本)

    凤凰斗:妻貌不扬(全本)

    有她这么倒霉的穿越么?“其貌不扬”也就罢了。嫁人,是代嫁。相公,是个傻瓜。却总在无人的时候坏坏地跟她说:“你不觉得我们该生个宝宝吗?”谢家家大业大幺蛾子大,俊男美女斗得不亦乐乎。她是谢家的长孙媳,更是遭人白眼的薄命女。她可不怕,步步为营,她精明强干,泼辣聪慧。别管什么老的乱来,小的胡搞,她照样能整成五好家庭。不就是当家主母么?舍她其谁!妻貌不扬,却依旧遭人嫉妒,惹人爱慕。而她依旧怡然自得:“有人讨厌有人喜欢才是正常人。都喜欢那是神,都不喜欢那不是人。”小媳妇修炼守则:聪明、精明、心明、情明、志明凤和凰的你争我斗,谁与称雄!
  • 抱月行

    抱月行

    新婚之夜,他放着漂亮的新娘梅香不要,却追到船上要拜师学月琴。一个简单的抉择,拉开了半个世纪社会变迁、家族兴衰的历史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