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300000011

第11章 赵充国招抚西羌

羌族是我国西部古老民族之一,散居在今甘肃、新疆南部,青海、西藏东北部和四川西部。远在先秦时,羌人已见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两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出游谷,以产牧为业。”①羌人有火葬习俗,“羌人死,燔而扬其灰”②。战国初年,羌人无弋爰剑(羌人谓奴为无弋,以爰剑尝为奴隶,故因名之),称雄于河、湟问,爰剑及其子孙,从此即成为羌人世袭酋长。以后羌人人口逐渐增殖,分为很多部落,“或为氂牛种,越离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电;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③。

西汉初年,匈奴强大,羌人臣服于匈奴,一部分请求内迁。汉景帝允许研种(爰剑五世孙研时武力最强,固以为种号)留何率族人迁于陇西郡狄道(今甘肃临洮)、安故(今甘肃临洮南)、临洮(今甘肃岷县)、氐道(今甘肃西和西北)、羌道(今甘肃岷县南)。为了反击匈奴侵扰,汉武帝在河西列置四郡,以隔绝羌人与匈奴的联系,并派军队进入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一带),在今甘肃永登县境筑令居塞。羌人曾与匈奴连兵十余万攻令居塞,围袍罕(今甘肃临夏西南),汉遣李息等率兵十万征服了羌人,并设护羌校尉统领。昭帝时,又置金城郡,辖地西及湟源,等恐怒,遂联络小种背叛犯塞,围攻城邑,杀汉长吏。安国为羌人所击,失亡车重兵器甚重,退至令居,将上述情况上报朝廷。时赵充国年已七十余,自荐将兵到金城,解决西羌问题。

赵充国(前137—前52),字翁孙,原为陇西郡上邦(今甘肃天水)人,后徙金城郡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早年为骑士,以六郡(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大略,熟读兵法,明晓周边少数民族事务。武帝时,赵充国以假司马从式师将军李广利进击匈奴,为匈奴骑兵包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甚多。赵充国率百余名壮士陷阵突围,身被二十余创,式师大军因此解围。以战功拜为中郎,后迁车骑将军长史。昭帝时,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将兵击定武都氐人,迁中郎将,还为水衡都尉。又领兵出击匈奴、俘西祁王、擢升为后将军兼水衡都尉。后与大将军霍光定策尊立宣帝,封营平侯。本始年间(前73—前70),又以蒲类将军征匈奴,斩获数百级,还为后将军、少府。

是年六月,赵充国至金城,其时虽有骑兵一万余人,可以渡河进击,但为慎重计,他当夜派遣三名校尉衔枚先渡,渡河后,即建立营阵,大军相继于天明前依次渡河完毕。羌骑约百人来至汉军营旁,赵充国疑为羌人诱兵,不许军士出击。至夜,充国率军登上落都山(今青海乐都县附近),召集诸军校司马说:“假如羌人派出几千人马拒守四望陋(今青海乐都县东南)中,我兵岂得进入,以是知羌人不晓用兵之道。”赵充国率军出征,无论行止都能随时保持戒备状态,并且常以远斥侯(侦察兵)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先计而后战。由于他能够持重,爱惜士卒,因此士兵都乐为其效力。羌人虽然几次派兵挑战,但充国坚守不动。先是罕(同罕)、开(jiān坚)首领靡当儿使其弟雕库至金城向汉西部都尉告密说“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有不少种人在先零军中,都尉乃扣留雕库以为人质。赵充国欲以威信招降罕、开及被劫掠者,以瓦解羌豪阴谋,俟其疲剧,然后出兵进击。乃遣归雕库使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仍以功大小赐钱有差,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⑤

是时,汉宣帝已经征集内部兵屯边者六万人,准备进攻西羌。酒泉太守辛武贤为希功邀赏,奏请朝廷于七月上旬进兵,攻打罕、开,“夺其畜产,虏其妻子,复引兵还,冬复击之”⑥。他认为汉兵频繁出击,羌人必然因震惊而破败。汉宣帝将辛武贤的奏疏交与赵充国,令其与校尉以下吏士知羌事者共同研究,是否可行。充国及长史董通年以为,汉军迂回千里,深人击羌,大军粮草转输困难,羌人如据险守隘,以绝粮道,必有伤危之忧。辛武贤以为“可夺其畜产,虏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计也”⑦。赵充国提出宜“捐罕、开闇昧之过,隐而勿章,先行先零之诛以震劝之”,罕、开当能悔过反善,因而赦免其罪,再选择良吏进行抚集,这样可全师保边,实为上策。宣帝乃下其书与公卿大臣讨论,议下者咸以为先零兵盛,而又凭借罕、开之助,如不先破罕、开,则先零亦未可图。于是宣帝乃拜侍中许延寿为强弩将军,拜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古代人物图羌将军,并赐玺书表扬其进攻之策。同时以诏书责备赵充国“欲以岁数而胜微(久历年岁,乃胜小敌)”,令其引兵与辛武贤并进击羌。充国以为将任兵在外,宣便宜从事,以安国家。乃上书谢罪,并向宣帝陈述攻守利害,以为先零首帅杨玉欲为背叛。故与罕、开解仇结约。如果先击罕羌,先零必然来援。击之并无必胜把握,反使先零得以施德于罕羌,以坚其约。羌兵联合,兵马增多,“诛之用力数倍,臣恐国家忧累由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⑧。为今之计,宜“先诛先零已,则罕、开之属不烦兵而服矣。先零已诛而罕、开不服,涉(到)正月击之,得计之理,又其时也”⑨。宣帝览毕奏书,批准赵充国的计划。

赵充国率汉军来到先零屯兵处所。羌人由于屯驻日久,不见汉军动静,不免懈弛,望见汉军,皆惊慌放弃车重,欲渡湟水逃走。由于道路险狭,赵充国命令军士徐徐追赶。有的部属认为宜急行追赶,赵充国喻诸军校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回顾),急之则还致死(返还尽力死战)。”⑩在汉军追击下,羌人赴水溺死者数百人,投降及被斩杀者五百余人,汉军虏获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大军到达罕地,赵充国下令军士不许焚烧居所及于田中樵采放牧。罕人闻知,喜相谓曰:“汉果不击我矣!”羌帅靡忘前来归服,充国赐给饮食,欲遣其归谕种人,充国部属皆认为“反虏不可擅遣”。正在争论间,汉宣帝玺书到来,准靡忘将功赎罪。由于汉政府及赵充国对羌人的政策得当,罕羌竟不烦兵而下。

古代风景画其年秋,充国病,宣帝赐书慰问,并命破羌将军辛武贤至屯所,作为赵充国副手,诏令十二月进攻先零羌。当时羌人降汉者已达万余人,充国料其最后必然败坏,欲撤还骑兵进行屯田,以待羌人之敝。奏未及上,会得进兵玺书。充国子中郎将赵印忧惧,恐拂宣帝意旨,使客谏充国因疾昭屯。不必上书争论。充国叹息说:“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为忠言。”遂上屯田奏,大意说:“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臣愿罢骑兵,留步兵分屯要害处,人二十亩,益积蓄,省大费,谨上田处及器用簿。”宣帝览奏,报曰:“皇帝问后将军,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即如将军之计,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熟计其便,复奏。”充国上书陈述说:“今虏亡其美地荐(稠也)草,愁于寄托远遁,骨肉离心,人有叛志,而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虏,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因条陈“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九部),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地,贫破其众,以成羌虏相叛之渐,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从水上运粮)至临羌,以示羌虏,扬威武,传世折冲(击退敌人)之具,五也。以闲暇时,下所伐材,缮治邮亭(古代递送文书歇宿的馆舍),充人金城,六也。兵出,乘危侥幸(言不可必胜);不出,令反叛之虏窜于风寒之地,离(遭遇也)霜露、疾疫、瘃堕(因寒冷而堕指,瘃音竹)之患,坐得必胜之道,七也。无经阻(经历险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问之势,九也。又无惊动河南大开、小开(皆羌种名)使生他变之忧。十也。治湟眍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伸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桥成军行安易,若于枕席上过也),十一也。大费既省,徭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宣帝对充国所奉仍有疑虑,再次赐报曰:“兵决可期月而望者,谓今冬邪,谓何时也?将军独不计虏闻兵颇罢,且丁壮相聚,攻扰田者及道上屯兵,复杀掠人民,将何以止之?将军熟计复奏!”充国奉命复奏曰:“先零羌精兵,今余不过七八千人,失地远客,分散饥冻。……臣愚以为虏破坏可日月冀,远在来春,故日兵决可期月而望。……骑兵虽罢,虏见万人留田为必禽之具,其土崩归德,宜不久矣。”他最后恳切地向宣帝表明心迹说:“臣窃自惟念,奉诏出塞,引军远击,穷天子之精兵,散车甲于山野,虽无尺寸之功,蝓(苟且也)得远嫌之便(即无违旨之嫌),而无后咎余责,此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

赵充国的奏疏每次送达朝廷,宣帝辄令群臣讨论。初时同意充国奏田园风景议者不过什三,后什五,最后则至什八。宣帝诘问前时反对赵充国的大臣,皆顿首服。丞相魏相说:“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指充国)数画军策,其言常是,臣任(保也)其计必可用也。”宣帝于是赐书充国,嘉纳其议,并令其上报留屯田及当罢者人马数字。同时,考虑罢骑兵后,恐羌人乘机进犯,亦以破羌、强弩将军数言当击,于是两从其计,诏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与中郎将赵印出击。结果许延寿降羌四千余人;辛武贤斩首二千级;赵印斩降二千余级;充国所降复得五千余人。宣帝下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

神爵二年(前60)夏五月,赵充国奏言:“羌本可(大约)五万人军,凡斩首七千六百级,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溺河湟、饿死者五六千人,定计(以定数计算)遗脱与煎巩、黄羝(皆羌小种)俱亡者不过四千人。羌靡忘(羌首领)等自诡必得(言自己可以承担追回逃亡之责),请罢屯兵!”宣帝同意他的奏请。赵充国整军而还。

同年秋,羌首领若零、离留、且种、儿库共斩先零大豪犹非、杨玉首级及诸羌豪弟泽、阳雕、良儿、靡忘皆率煎巩、黄羝之属四千余人降汉。汉朝廷封若零、弟泽二人为帅众王,其余皆为侯、为君。始设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汉政府的以上措施,促进了羌族地区的发展和羌、汉两族的融合。终西汉之世,我国西部边境地区比较安定,与赵充国的绎略有一定关系。

注释

①《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

②《太平御览》卷七九四引《庄子》。

③《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

④《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

⑤《资治通鉴》卷二六,汉宣帝神爵元年。

⑥⑦⑧⑨《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

同类推荐
  • 吕布是我

    吕布是我

    三国梦,梦三国,梦醒来,一片迷茫。岁月流逝,匆匆几何,问谁雄霸天下,最终化作尘土。江山美人,豪情壮志,纵然风光无限,也被历史掩埋。血雨腥风,刀光剑影,转瞬身首异处,生命廉如草芥。划过历史长空,若是重新来过,问君何为。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赘婿

    赘婿

    武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金辽相抗,局势动荡,百年屈辱,终于望见结束的第一缕曙光,天祚帝、完颜阿骨打、吴乞买,成吉思汗铁木真、札木合、赤老温、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秦桧、岳飞、李纲、种师道、唐恪、吴敏、耿南仲、张邦昌,忠臣与奸臣的较量,英雄与枭雄的博弈,胡虏南下,百万铁骑叩雁门,江山沦陷,生灵涂炭,一个国家与民族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先行者的哭泣、呐喊与悲怆……而在这之前一点点,江宁城中,暗流涌动,一个商贾家毫不起眼的小小赘婿,正在很没责任感地过着他那只想吃东西、看表演的悠闲人生……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热门推荐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是一部融爱情、亲情、民族情于一体,诗文井茂的爱情史诗。该书通过近百个爱情历史故事,歌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夫妻互爱、情侣忠……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家常营养套餐

    家常营养套餐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营养套餐》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亲朋欢聚套餐等两大菜系,其中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中包括:日常速配套餐、两菜一汤一主食、芹菜炒肉丝、木耳拌黄瓜、白萝卜虾皮汤、米饭、葱爆羊肉、海米冬瓜、紫菜黄瓜汤、家常饼、酱牛肉、拍黄瓜、芹菜叶粉丝汤、家常炸酱面、三菜一汤一主食等。
  • 仙尊,你别跑

    仙尊,你别跑

    他看着自己的小徒弟温柔的对着小白兔说话,微微一笑默想到,女孩子就该这样善良有爱心。却不知小徒弟温柔的对着小白兔说的是,今天终于可以吃到新鲜的了。他看着小徒弟被人欺负,因自己却不能出手而心怀愧疚。却不知小徒弟半夜溜出,将所有欺负她的人都剃了眉毛。别人的女徒养小猫,他的女徒养小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