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300000011

第11章 赵充国招抚西羌

羌族是我国西部古老民族之一,散居在今甘肃、新疆南部,青海、西藏东北部和四川西部。远在先秦时,羌人已见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两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出游谷,以产牧为业。”①羌人有火葬习俗,“羌人死,燔而扬其灰”②。战国初年,羌人无弋爰剑(羌人谓奴为无弋,以爰剑尝为奴隶,故因名之),称雄于河、湟问,爰剑及其子孙,从此即成为羌人世袭酋长。以后羌人人口逐渐增殖,分为很多部落,“或为氂牛种,越离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电;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③。

西汉初年,匈奴强大,羌人臣服于匈奴,一部分请求内迁。汉景帝允许研种(爰剑五世孙研时武力最强,固以为种号)留何率族人迁于陇西郡狄道(今甘肃临洮)、安故(今甘肃临洮南)、临洮(今甘肃岷县)、氐道(今甘肃西和西北)、羌道(今甘肃岷县南)。为了反击匈奴侵扰,汉武帝在河西列置四郡,以隔绝羌人与匈奴的联系,并派军队进入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一带),在今甘肃永登县境筑令居塞。羌人曾与匈奴连兵十余万攻令居塞,围袍罕(今甘肃临夏西南),汉遣李息等率兵十万征服了羌人,并设护羌校尉统领。昭帝时,又置金城郡,辖地西及湟源,等恐怒,遂联络小种背叛犯塞,围攻城邑,杀汉长吏。安国为羌人所击,失亡车重兵器甚重,退至令居,将上述情况上报朝廷。时赵充国年已七十余,自荐将兵到金城,解决西羌问题。

赵充国(前137—前52),字翁孙,原为陇西郡上邦(今甘肃天水)人,后徙金城郡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早年为骑士,以六郡(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大略,熟读兵法,明晓周边少数民族事务。武帝时,赵充国以假司马从式师将军李广利进击匈奴,为匈奴骑兵包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甚多。赵充国率百余名壮士陷阵突围,身被二十余创,式师大军因此解围。以战功拜为中郎,后迁车骑将军长史。昭帝时,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将兵击定武都氐人,迁中郎将,还为水衡都尉。又领兵出击匈奴、俘西祁王、擢升为后将军兼水衡都尉。后与大将军霍光定策尊立宣帝,封营平侯。本始年间(前73—前70),又以蒲类将军征匈奴,斩获数百级,还为后将军、少府。

是年六月,赵充国至金城,其时虽有骑兵一万余人,可以渡河进击,但为慎重计,他当夜派遣三名校尉衔枚先渡,渡河后,即建立营阵,大军相继于天明前依次渡河完毕。羌骑约百人来至汉军营旁,赵充国疑为羌人诱兵,不许军士出击。至夜,充国率军登上落都山(今青海乐都县附近),召集诸军校司马说:“假如羌人派出几千人马拒守四望陋(今青海乐都县东南)中,我兵岂得进入,以是知羌人不晓用兵之道。”赵充国率军出征,无论行止都能随时保持戒备状态,并且常以远斥侯(侦察兵)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先计而后战。由于他能够持重,爱惜士卒,因此士兵都乐为其效力。羌人虽然几次派兵挑战,但充国坚守不动。先是罕(同罕)、开(jiān坚)首领靡当儿使其弟雕库至金城向汉西部都尉告密说“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有不少种人在先零军中,都尉乃扣留雕库以为人质。赵充国欲以威信招降罕、开及被劫掠者,以瓦解羌豪阴谋,俟其疲剧,然后出兵进击。乃遣归雕库使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仍以功大小赐钱有差,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⑤

是时,汉宣帝已经征集内部兵屯边者六万人,准备进攻西羌。酒泉太守辛武贤为希功邀赏,奏请朝廷于七月上旬进兵,攻打罕、开,“夺其畜产,虏其妻子,复引兵还,冬复击之”⑥。他认为汉兵频繁出击,羌人必然因震惊而破败。汉宣帝将辛武贤的奏疏交与赵充国,令其与校尉以下吏士知羌事者共同研究,是否可行。充国及长史董通年以为,汉军迂回千里,深人击羌,大军粮草转输困难,羌人如据险守隘,以绝粮道,必有伤危之忧。辛武贤以为“可夺其畜产,虏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计也”⑦。赵充国提出宜“捐罕、开闇昧之过,隐而勿章,先行先零之诛以震劝之”,罕、开当能悔过反善,因而赦免其罪,再选择良吏进行抚集,这样可全师保边,实为上策。宣帝乃下其书与公卿大臣讨论,议下者咸以为先零兵盛,而又凭借罕、开之助,如不先破罕、开,则先零亦未可图。于是宣帝乃拜侍中许延寿为强弩将军,拜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古代人物图羌将军,并赐玺书表扬其进攻之策。同时以诏书责备赵充国“欲以岁数而胜微(久历年岁,乃胜小敌)”,令其引兵与辛武贤并进击羌。充国以为将任兵在外,宣便宜从事,以安国家。乃上书谢罪,并向宣帝陈述攻守利害,以为先零首帅杨玉欲为背叛。故与罕、开解仇结约。如果先击罕羌,先零必然来援。击之并无必胜把握,反使先零得以施德于罕羌,以坚其约。羌兵联合,兵马增多,“诛之用力数倍,臣恐国家忧累由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⑧。为今之计,宜“先诛先零已,则罕、开之属不烦兵而服矣。先零已诛而罕、开不服,涉(到)正月击之,得计之理,又其时也”⑨。宣帝览毕奏书,批准赵充国的计划。

赵充国率汉军来到先零屯兵处所。羌人由于屯驻日久,不见汉军动静,不免懈弛,望见汉军,皆惊慌放弃车重,欲渡湟水逃走。由于道路险狭,赵充国命令军士徐徐追赶。有的部属认为宜急行追赶,赵充国喻诸军校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回顾),急之则还致死(返还尽力死战)。”⑩在汉军追击下,羌人赴水溺死者数百人,投降及被斩杀者五百余人,汉军虏获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大军到达罕地,赵充国下令军士不许焚烧居所及于田中樵采放牧。罕人闻知,喜相谓曰:“汉果不击我矣!”羌帅靡忘前来归服,充国赐给饮食,欲遣其归谕种人,充国部属皆认为“反虏不可擅遣”。正在争论间,汉宣帝玺书到来,准靡忘将功赎罪。由于汉政府及赵充国对羌人的政策得当,罕羌竟不烦兵而下。

古代风景画其年秋,充国病,宣帝赐书慰问,并命破羌将军辛武贤至屯所,作为赵充国副手,诏令十二月进攻先零羌。当时羌人降汉者已达万余人,充国料其最后必然败坏,欲撤还骑兵进行屯田,以待羌人之敝。奏未及上,会得进兵玺书。充国子中郎将赵印忧惧,恐拂宣帝意旨,使客谏充国因疾昭屯。不必上书争论。充国叹息说:“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为忠言。”遂上屯田奏,大意说:“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臣愿罢骑兵,留步兵分屯要害处,人二十亩,益积蓄,省大费,谨上田处及器用簿。”宣帝览奏,报曰:“皇帝问后将军,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即如将军之计,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熟计其便,复奏。”充国上书陈述说:“今虏亡其美地荐(稠也)草,愁于寄托远遁,骨肉离心,人有叛志,而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虏,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因条陈“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九部),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地,贫破其众,以成羌虏相叛之渐,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从水上运粮)至临羌,以示羌虏,扬威武,传世折冲(击退敌人)之具,五也。以闲暇时,下所伐材,缮治邮亭(古代递送文书歇宿的馆舍),充人金城,六也。兵出,乘危侥幸(言不可必胜);不出,令反叛之虏窜于风寒之地,离(遭遇也)霜露、疾疫、瘃堕(因寒冷而堕指,瘃音竹)之患,坐得必胜之道,七也。无经阻(经历险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问之势,九也。又无惊动河南大开、小开(皆羌种名)使生他变之忧。十也。治湟眍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伸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桥成军行安易,若于枕席上过也),十一也。大费既省,徭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宣帝对充国所奉仍有疑虑,再次赐报曰:“兵决可期月而望者,谓今冬邪,谓何时也?将军独不计虏闻兵颇罢,且丁壮相聚,攻扰田者及道上屯兵,复杀掠人民,将何以止之?将军熟计复奏!”充国奉命复奏曰:“先零羌精兵,今余不过七八千人,失地远客,分散饥冻。……臣愚以为虏破坏可日月冀,远在来春,故日兵决可期月而望。……骑兵虽罢,虏见万人留田为必禽之具,其土崩归德,宜不久矣。”他最后恳切地向宣帝表明心迹说:“臣窃自惟念,奉诏出塞,引军远击,穷天子之精兵,散车甲于山野,虽无尺寸之功,蝓(苟且也)得远嫌之便(即无违旨之嫌),而无后咎余责,此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

赵充国的奏疏每次送达朝廷,宣帝辄令群臣讨论。初时同意充国奏田园风景议者不过什三,后什五,最后则至什八。宣帝诘问前时反对赵充国的大臣,皆顿首服。丞相魏相说:“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指充国)数画军策,其言常是,臣任(保也)其计必可用也。”宣帝于是赐书充国,嘉纳其议,并令其上报留屯田及当罢者人马数字。同时,考虑罢骑兵后,恐羌人乘机进犯,亦以破羌、强弩将军数言当击,于是两从其计,诏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与中郎将赵印出击。结果许延寿降羌四千余人;辛武贤斩首二千级;赵印斩降二千余级;充国所降复得五千余人。宣帝下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

神爵二年(前60)夏五月,赵充国奏言:“羌本可(大约)五万人军,凡斩首七千六百级,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溺河湟、饿死者五六千人,定计(以定数计算)遗脱与煎巩、黄羝(皆羌小种)俱亡者不过四千人。羌靡忘(羌首领)等自诡必得(言自己可以承担追回逃亡之责),请罢屯兵!”宣帝同意他的奏请。赵充国整军而还。

同年秋,羌首领若零、离留、且种、儿库共斩先零大豪犹非、杨玉首级及诸羌豪弟泽、阳雕、良儿、靡忘皆率煎巩、黄羝之属四千余人降汉。汉朝廷封若零、弟泽二人为帅众王,其余皆为侯、为君。始设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汉政府的以上措施,促进了羌族地区的发展和羌、汉两族的融合。终西汉之世,我国西部边境地区比较安定,与赵充国的绎略有一定关系。

注释

①《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

②《太平御览》卷七九四引《庄子》。

③《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

④《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

⑤《资治通鉴》卷二六,汉宣帝神爵元年。

⑥⑦⑧⑨《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

同类推荐
  •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大明如何跑偏了?皇帝不靠谱儿,大臣很变态,太监很强大!彻底颠覆了你对权力游戏的一切想象!明朝皇帝不靠谱——成祖朱棣能夷灭他人“十族”;正德皇帝不爱当皇帝却爱当大将军;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成仙儿”;天启皇帝整天鼓捣木工活儿……大臣很变态——内阁首辅给皇帝看色情图书;御史们没事骂骂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屁股挨顿臭揍;太监很强大——司礼监能够代替皇帝处理公文;东厂特务让举朝上下闻风丧胆,一些太监居然还能带兵打仗;满朝公卿争着喊他们“干爹”。最要命的太监干政甚至成为一种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是一个跑偏的帝国。它让一切关于君臣关系不可能的想象成为现实,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行的一般认知。
  • 宫闱贵女,得君独后!

    宫闱贵女,得君独后!

    【尔虞我诈,爱恨情仇的清宫古文】鸳鸯戏水,淹死。比翼双飞,摔死。青梅竹马为夺嫡,娶了太傅之女,她被众人唾弃。成亲当天,她本想搅弄这番婚事,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将她阻拦,将她绑架并骂她愚蠢。她气结,咬了他耳朵却被他夺了初吻,事后他说是惩罚。缅甸和亲,她被选定,他却百般设计阻拦并在远嫁前一夜强行占有了她,事后他称是意外。她看不懂他的心,读不懂他的情,殊不知他是背负着血海深仇,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嫁,他撕碎了她的嫁衣却并未碰她。二嫁,她怀了他的‘意外’逃之夭夭。当他们的‘意外’在她腹中时,他却...
  • 祸害大清

    祸害大清

    卢一峰是我大清第一祸害!不杀此贼,朕誓不为人!——某个自称在一天之中射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而被誉为兔子终结者的小麻子如是说。卢一峰是个大祸害!这个祸害不除,我们大清永无宁日。——包衣奴才和铁杆汉奸们都如是说。卢一峰就是祸国殃民的千古奸臣典范,吃着我大清的禄米,拿着我大清的薪俸,可是每干一件事,都是为了挖我们大清王朝的墙根,掘我们大清王朝的屋基,祸害我们大清王朝的每一位良善臣民,忠心奴才!强烈建议当局给这个奸臣贼子铸一座跪像,跪到我大清太祖太宗陵前,让我们大清子民鞭笞唾骂!——某个无比吹捧大清酋长的清史砖家痛哭流涕的这么说。卢胖子是好人。——普通老百姓这么说。
  • 悍戚

    悍戚

    愿以天下独步之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武者,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幸也!就以我大汉皇叔之名,前方便刀山火海,亦将铁蹄踏平之!我是刘闯,这是我的故事!+++++++++++++++++++++++++三国三部曲最后一部《悍戚》,2013年隆重登场,让我们重温那一段铁与血交织一起的沸腾年代。
  • 擎国

    擎国

    穿越不可怕,穿越后从零开始也不可怕,但如果有个前辈比你早穿越,而且人家还当上了皇帝,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健康成长6商树

    青少年健康成长6商树

    编者把影响人生发展的心病、德商、智商、情商和财商的理念生动地比喻成六商树,通过古今中外名人典故、案例或寓言故事,让青少年认识到现代社会环境下如何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开发智力水平;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逆境如何承受压力、失败和挫折;如何理财、提高收益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以感恩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位人!以责任感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感恩,唤醒了内心的驱动力,孕育了责任感,工作中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爱心对待每个人,你就能够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学会感恩让你做人成功,担当责任让你做事出色,怀有感恩心才能踏踏实实做人,抱以责任心才能勤勤恳恳做事。感恩和责任,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获取能量的途径!是实现成功人生最无价的宝贵财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奸商养成记

    奸商养成记

    什么叫寸土寸金?什么叫寸金难买寸土地?万丈高楼平地起,左看右看买不起。存折上几个零算什么,比不上房产证上一个名。原本欢欢喜喜去看房,谁知天上掉下一块天花板,吧唧一声,人穿了……人世间最悲哀的事是什么?答:房到手了,人却穿了……既然上帝给了我穿越的机会,我就用它来捣腾房、地、产!
  • 萌妻在逃:误惹BOSS大人

    萌妻在逃:误惹BOSS大人

    谁说BOSS就该英姿飒爽冷酷无情?他就是这么死皮赖脸,不服你咬他呀!谁说爱一个人就该忽冷忽热?他偏偏要时刻粘着她!只是,老婆不耐烦了,一巴掌将他拍飞“你丫的给老娘滚远点!”某只狐狸卖萌打滚,厚颜无耻“好啊好啊,咱们回房间滚到地老天荒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历史探谜

    历史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腹黑王爷蓝灵妃

    腹黑王爷蓝灵妃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穿越变成了一只蓝色巨鸟,人生何其的惊喜,身负两个灵魂,一来就给人做了小后妈,可杨可儿不是乐天天,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她更不会跟乐天天去抢,那个潇洒不羁的大将军,才是她心中的所依,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他竟然就是那颗苦苦寻找的风寻珠,如果他死了,自己在古代还有什么意义,原来所谓的蓝灵珠,就是为了风寻珠而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