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700000020

第20章 小榻琴心展 长缨剑胆舒

本章开篇的名字出自《岁晚恍然有怀》乃元吴莱所作,后人在这两句诗中取了一个词——剑胆琴心。比喻刚柔相济、任侠儒雅、既有情怀又有胆识文武双全的世间奇男子内家拳自有内家拳的风骨,内家剑法也自有内家剑法的风骨!

今日在家休息,遂也仿效古人,自小榻舒展琴心,自长缨处缚剑之“灵”也。桌前小坐、香茗一杯,续写形意剑法之妙,心乃快哉!

今天要说的是形意剑“握剑之法”。

内家剑法,把剑拿在手里是有规矩的,这个规矩不是那个人编造出来的,而是历经战场法则的考验流传下来的东西,剑!只有正确的握在手里,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剑”的威力。

在前边叙述的八大剑式中,我就没有讲这个“握剑之法”,而是把这个握剑的方法放到了后边,不是轩辕凌霄的疏忽,实在是我小时候就是这么学的,这是我家的教法,这个教法从我今天的眼光看来,是大有道理的。

一个小孩子,刚得到了大人给的玩具,他马上就会抢过去,专心致志的玩起来,这时候大人再说什么都晚了,因为他已经进入了自己玩耍的境界,他要按照孩童的眼光和手段去了解自己新到手的玩具。

我小时候也是如此,我学剑的时候,是先学的剑式,也就是先学的五行单剑,然后学五行连环剑,在练习五行连环剑的时候,也是先把剑路完整的学下来,然后在一招一式的练习,最后再把这“一招一式”组合起来,形成一套剑法。

在这个时候,父亲才开始给我讲“握剑的方法”。今天回忆起来,这个教学方式和顺序是有天大的道理的。那时候我就是刚得到玩具的小孩子,我要按照自己的心路和思维去熟悉自己手中的剑,在练剑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再开始和长辈们深究这些标准的东西。这样子学下来,我觉得毕生难忘。

前面的八个剑式,诸君在练习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自己握剑的手法有什么不同?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肯定是有的,只是诸君初学剑法还没有这么细致的心去体味内里的不同。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握剑的方法——正握法。

这个握剑的方法要求,我们的手握住剑柄,手和“剑格”之间没有空隙,这个时候我们的大拇指和食指形成了一个“圈”,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个指节触碰在一起,这个握法在我家也叫“圈握”,这样子握剑可以把剑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在前文我讲述的“推剑式”,就是用这个握法把剑掌握在自己手里,然后“推剑”而出。

这个握剑的手法也适用于“双手持剑”,在双手持剑的时候,我们要把剑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剑柄长度的限制,双手这样握住宝剑,能发出双手剑的最大合力。

诸君回忆一下,我们在练习第一个剑式“撩剑式”的时候,是不是这么握剑的呢?肯定不是的,如果我们很用力的用正握的方法握剑,那我们撩剑的时候难免像机器人一样,动作僵硬了。

其实在练“撩剑式”的时候,诸君是用“崩拳”的手型来握剑的,这样我们在左右撩剑的时候,腕子活动非常灵活,这个剑走的弧线画出来很漂亮,也很赏心悦目。在形意拳中有一个说道,叫“握拳如卷饼”,这时候我们握剑也如卷饼。这个握剑的方法我家叫“摞握”,是取“摞手崩拳”的意思。

练拳要有虚实

练剑也要有虚实

在剑术练习中,我们握剑的手可以握的很实,也可以握的很虚,用腕子的巧劲,用三个指头就能带着“剑”运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初学剑法的时候,握剑不能过度紧张,这是练剑不是杀人,不用过分的紧张。

小小的牧童凭着手中一根软软的绳索,就能做放牛娃,柔软的绳索可以驯服黄牛,我们柔软的手腕和手指也一样能驯服手中的宝剑,这是一样的道理。握剑一刺的时候可以发力,也可以抓牢剑柄,但是在“运剑”的过程中,没必要使出这么大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练剑就像一个优雅美丽的护士小姐一样,在打针灌药水的过程中,面带微笑动作轻柔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般,把针头移动到你屁股上的时候,手腕一沉,针尖的力量直透肌肤锐不可挡。

有刚有柔,这才是内家剑法的真谛。

一个面带愁容举止粗暴的护士是容易被人投诉的,她干不好自己的工作。内家剑法有时候就像一个敬业高尚、举止文雅的护士,该刚就刚、该柔就柔!练内家的剑法,不能丢了内家的意。

在古代大将军出征疆场之前,皇帝是要对大将军参拜的,皇帝要感谢大将军领兵出征对国家做出的贡献,这叫“拜帅”,皇帝要拜大将军,那么大将军拜什么呢?

大将军要拜帅印,要拜自己的宝剑,期盼自己的军队能统一在自己的麾下去打胜仗。在武林中许多门派对练剑也存着恭敬之心,许多门派都有“拜剑”的说法。

在现代许多不练武功的家庭中也有宝剑,把剑悬挂在房间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剑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已经近似人间的图腾了。

前文讲过的“八个剑式”在习练的过程中,剑的基本握法都在里边,需要诸君去认真的发现,认真的总结,在形意剑的练习过程中,我会从五行剑开始一点点的插叙这些内容。

家中长辈认为:右剑乃与左足良配也,剑指乃与右足良配也,乃至心眼如一、脾肺如一、肝筋如一,而后能至头动脚随、身合剑至、身步合一、终能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外三合如一,形意剑道可成矣!

在初学形意剑之时,诸君就当牢牢把握上述的要诀去锤炼自己的剑法,这是形意内家剑法的大方向,现在说出来可能为时过早,但我们只要先记住它,慢慢的再去“反刍”这些文字内里的意义。

剑自有剑的“风骨”,得此“风骨”才为大家,这个章节虽然讲的不是很多,但有很多的“窍要”在其中,因为初学的诸君有时候不宜知道的太多,因此许多东西都是一带而过,随着剑法的深入,我在细细的剖析剑法中的道理,这个章节就先写到这里吧!

同类推荐
  • 职场麻辣烫

    职场麻辣烫

    选录了《鲜花的功劳》、《傻孩子》、《山穷水尽卖自己》、《人生不是演习》、《错的是一味地行走》、《遭遇搅局》、《关照》、《漏水的勺子能舀大鱼》、《模拟应聘》、《招聘条件》、《重金悬赏》、《特殊人才》、《一路贵人》、《不一样的砝码》、《生命的撞音》、《诱惑》、《做一回经理》、《云姐的秘密》等近百篇关于职场的微型小说。
  • 特工也疯狂

    特工也疯狂

    从多年故事作品中挑出最传奇、最精彩。最能打动读者的故事以飨读者。篇幅有长有短,情节曲折离奇,想象力上天入地,这本故事集由故事家於全军先生亲自挑选,时代跨度大,地域涵盖广,能让读者享用到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 情境卷(文摘小说精品)

    情境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你认识何卿卿吗

    你认识何卿卿吗

    小说中对中年事业有成男人的心理危机刻画得传神而到位。他涉险熬到了一把手的位置,功成名就,还保持着反省和谨慎,但在生理和情感上却陷入了双重的困境。
  • 苏醒(天籁文集·小说故事)

    苏醒(天籁文集·小说故事)

    这是一些根据深层回忆发出的短信。它们带着远古的回忆,乘着电波在无形的网上世界寻找心灵的碰撞。在这些文字正式面世之前,我已经听到了那震撼灵魂的回响。
热门推荐
  • 二婚不昏,继承者的女人

    二婚不昏,继承者的女人

    【大宠小虐】她爱他至深。七岁开始,她的心里已经放不下任何人。为了她,她甘愿做小伏低,费心讨好,容忍形形色色的女人出现在他身边。如愿以偿地嫁入高家,却从新婚之夜就独守空房。高锦恒用每一分每一秒来宠爱其他女人,却把每一丝每一毫的厌恶都抛洒在她的身上。“高锦恒,我再爱你,也被你的残忍一寸一寸地磨光了。”“你总算不爱我了?那我是不是该为你不再恶心我而庆幸。”一纸离婚书,她净身出户。此生再无瓜葛。——贺承渊,传闻他身份神秘,只手遮天,无数名媛佳丽一致认为,只是和他对视就会怀孕。可是这样一个360度无死角的完美男人为什么偏偏看上她?在渣前夫回头拼命纠缠她的时候,贺承渊霸道地一把将她拥入怀中。“我的女人,你抢不起。”——“贺承渊,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太爱我了?”他沉默不语,冷峻的面容上忽然勾起了笑意,说:”我对你不是爱或不爱,而是没办法不爱了。”“不怕我吃回头草么?”小女人跃跃欲试地挑衅他。——他们的爱,不是一见钟情,没有悲伤绝望。贺承渊这样的男人,爱上你,便会倾其所有,从一而终。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第一狂凤:朕的皇后太彪悍

    第一狂凤:朕的皇后太彪悍

    她没有显赫的家势,她不是富二代,她有的只是一段“离异”的婚姻。她就是汉景帝的王皇后王娡。一个“抛夫弃女”的离婚女人,在今天这个宽容开放的社会,再婚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王娡却以二婚身份,从后宫地位较低的美人,一路升任为大汉后宫最高行政长官——皇后。她有何超人之处,能在强手如云的后宫众妃中脱颖而出?她又是凭什么取得强势婆婆窦太后与刁蛮大姑子馆陶公主的青睐的呢?汉时不识君是君,静无言;今日识君,君不识我,又无言;一丝柔情,两段孽缘。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重生名门童养媳

    重生名门童养媳

    “拿掉!”两年的婚姻结束在这冰冷的两个字里。金童玉女,商界伉俪?原来不过是一个无聊讽刺的笑话。当叶瑾年签下离婚协议书走出南宫家大门,爱情这东西,就再也不是她生活的必须。一场预谋的车祸,她从顶着南氏少奶奶头衔的悲惨弃妇,重生邵氏集团媳妇年乐乐,自此,叶瑾年的生活完全颠覆。“年乐乐,不要以为自己长得有点可爱,就能勾引到本少爷。”正处于换牙期的邵家二少爷板着一张粉嫩嫩正太脸,模样很欠揍。“放心,我对你没兴趣。”叶瑾年表情很严肃的声明。“你对本少爷没兴趣?”某小少爷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她,然后,小嘴一瘪,“哇呜呜呜.你竟敢对本少爷没兴趣.呜呜呜…”哭的很伤心。“…”“乐乐,你们班主任说你申请了跳级,被我否决了。”邵家大少爷靠在椅子上,神态很悠闲。“为什么?”叶瑾年咬牙问道,她好歹也曾经是经济高材生,让她整天跟着一群孩子读初中课本,简直是折磨!“因为…我怀疑正是我们家乐乐的头脑发育的太快了,才影响到了其他方面的成长…”邵大少爷上下打量着叶瑾年的短小身材,似笑非笑的停在她胸前某处道。叶槿年的童养媳生活,怎一个乱字了得?当然,混乱之余,她也不会忘记‘赐予’她重生的一对男女。看着荧屏上那个假意伤情的前夫,叶瑾年笑得森凉。南明旭,敬请期待,我的谢礼…
  • 明宫绝恋

    明宫绝恋

    她,四岁入宫,经历过皇朝四代,从宫女到贵妃,看尽了后宫翻云覆雨;她从一个小宫女跻身于集至尊荣宠和权力于一身的贵妃,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美貌如杨贵妃、妖娆如赵合德,功夫不亚于潘金莲?她大她的皇帝夫君十七岁,但他却对她宠爱了一生;他虽然没有为她争得一“皇后”名分,但他却给了她一生的宠爱。她一死去,他也紧跟着离世,这是怎样一个痴情的皇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本文有点戏说,但没有违背历史框架;存在虚构,但基本符合史实。请勿对号入座!……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加我的qq群:487412177加入时请报作品任意一个角色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钱多多备嫁记

    钱多多备嫁记

    钱多多答应了许飞的求婚之后,两人进入恋爱结束准备结婚的时期,钱多多在婚姻与事业之间矛盾,最后决定这一次由她来牺牲,辞职成全许飞的事业发展。不曾想这个想法真正付诸实施之后,随之而来的种种不如意却让钱多多后悔不迭。许飞却在工作的忙碌中无暇顾及备嫁新娘的情绪。正在这个时候,钱多多的前男友从新加坡来到上海,坦言要重新追求钱多多……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