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7300000001

第1章 挖塘子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老槐树下,王石微眯着眼躺在躺椅上,恬淡闲适。

“庄子他老人家都辨别不清真与幻,我操那份闲心干嘛?既来之则安之。这里的天是那么的蓝,空气是那么的新鲜,山清水秀,乡人淳朴,比之那高楼密布、钢铁丛生、人情冷漠、尔虞我诈的时代好了不止一万倍...”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三月有余,孑然一身的他到现在才算有个安乐窝。

这院子是从老村正手里买下来的,据老村正说,还是他祖父那个时候修建的。这几十年来,大汉朝时局动荡,老村正家起起落落,家境慢慢破败,加上家里又人丁不旺,全家都住在祖屋里,这院子也就废弃了。

原本老里正要把院子送给王石的,但王石却不愿。

为啥呀?

老里正家太穷了。

应该说整个王家村都穷的叮当响。

村人们尽都黄皮寡瘦,浑身上下没二两肉。才四十多岁的里正看起来像七十岁一样,还要称个‘老’字。王石心中不忍,心想再怎么的也不能亏了这收留他的恩人。

为了获得启动资金,王石客串了一把江洋大盗,把几十里外廉县的大户们俱都光顾了一次,待得荷包鼓囊囊的,这才心满意足。

手里有钱,心头不慌。手头充盈的王石付了老里正家二十吊买院子的钱,又置办家具,请村人修葺院墙,等等一系列事儿下来,花费不小。

既然安了家,自然就不能还死皮赖脸的在村正家混吃混喝,要自力更生。于是王石又花了大价钱从村人们手中买下了挨着自己院子的十亩地。

正值春耕,便又马不停蹄侍弄田地,翻地播种锄草施肥。本想请人帮忙,但村人们也要忙着播种,只好自己动手,昏天黑地忙碌了接近一个月,到今天才算闲了下来。

“恩,还要挖个池塘,开条水渠...烦!”王石嘟囔了两声,还是决定休息两天再说。

和煦的微风吹得老槐树飒飒作响,清淡的槐花香让人心旷神怡,一股子倦意席卷心头,王石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不一会儿竟打起鼾来。

“石头,石头在家吗?”

周公家的大小姐正要脱衣解带,哈喇子都快流出来的王石被这声音惊醒了。

“谁呀?”砸吧砸吧嘴,一把抹掉嘴角的口水,王石起身,一边揉着朦胧睡眼,一边往门口走去。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王大牛。

王大牛是老村正的儿子,还不满三十,却一脸的风霜,眼角都有了皱纹。他身量极高,怕不有一米八几,身架宽大,但却皮包骨头。

“哦,大牛哥哇,啥事儿?”王石打了个哈欠。

“呵,还睡觉呢,就你小子悠闲。”王大牛笑呵呵的道:“前些日子你不是说要挖池子,开沟渠吗?我看大家伙儿手头的事儿了都忙完了,就过来问问,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王石一听,耸了耸肩,脸上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得,还想休息两天呢...那这样,大牛哥你去跟大家伙儿说,今天上午就算了,下午开工,工具自备,工钱跟以前一样。还有,跟嫂子和婶儿说一声,来帮我掌管厨房。”

“好嘞!”大牛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小跑着走了。

这荒僻无比的王家村,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到几个铜子儿,也就是王石这大户舍得花费,所以大家伙都惦记着呢。

王石也不关院门,转身往侧屋走去。

按照一贯的习俗,请人帮忙,得负责吃喝。前阵子买的粮食还剩下不少,这不用费心。但下饭菜还得去准备准备。

不一会儿,王石走出侧屋,手里提着鸭蛋粗细的大铁叉,腰间缠了几圈拇指粗的麻绳,关了院儿门,往后山而去。

这王家村隶属北地郡,在廉县西约莫六十里的山坳子里。村子背后就是贺兰山,村旁还有一条大河流过,端的是依山傍水。

王大牛回了家,先跟老村正说了这事儿,又给媳妇、老娘提了醒,这才往村口走去。

村口有棵大枣树,也不晓得哪年栽种的,两个人牵着手都合抱不过来。枣树枝叶繁茂,树冠极大,遮掩了好大一片,大河也从枣树下流过,水汽弥漫,很是清爽。

正是村里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这时候,大枣树下已经聚集了四五十号人,都是村里的青壮。

见大牛来了,大家伙儿都涌上前,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大牛,事儿成了没?”

“成了成了。”

“哈哈,俺们就知道,大牛出马,一个顶俩!”

大家伙儿都笑了起来,心情都放松了。

大牛看着这一张张喜笑颜开的脸,心中不免有些唏嘘。定了定心神,又道:“老规矩,工具自备,工钱照旧,今天下午未时(1到3点)开工。”

“好嘞!”村人们吆喝起来,呼啦啦几个呼吸走了个干净。

还是巳时,离开工还有两个时辰,王大牛也不急,回了家,准备好了工具,眼瞅着午时将过,吃了块面饼打底,一大家子这才一道往王石家而去。

老远的,王大牛一家就看见王石正在开锁,准备进屋。脚边放在一大堆事物。

老村正仔细一看,眼睛不由得一亮:“好家伙,今天有口福了。”

王石开了门,转头就看见了老村正一家,连忙迎了上去。

“老叔,婶儿,都来啦。”

王石笑呵呵的,摸了摸王大牛的儿子山娃子的头,引着一家子,走到门边,一把提起铁叉。

铁叉一头拴着只大野猪,另一头是一摞山鸡兔子,正是王石这两个时辰进山的收获。

“呵,好家伙,这东西怕不有三四百斤!”老村正伸手弹了弹野猪的耳朵,看着王石,眼中闪过一丝惊奇:“有本事!”

这可不是老村正乱夸王石。

先不说这三四百斤的大野猪有多厉害,单单那根纯铁打造的大铁叉,至少就有五十斤重。铁叉两头担了几百斤的猎物,王石仅一只手提着,还能与他们一家轻松说笑,可见王石力气有多大。

“呵呵,”王石含混道:“天生有把蛮力,不算啥。”

老村正笑呵呵的,看出来王石不想说这个,便扯开话题,道:“有些年头没吃过野猪肉了,今天老头子当大厨,给你们露两手,免得说我老人家吃白食。”

“看你老说的...”

进了院子,把一干猎物交给了老村正料理,王石便扛着一把铁锨和大牛从侧门出了院子,来到地里。

王石拄着铁锨,指着院子旁这块空地,对王大牛说道:“就是这块,估摸着有三四亩地。其他的都种了粮食蔬菜,专门留下这块,就准备挖个塘子。”

“这么大?”大牛皱了皱眉:“要挖多深?”

“一丈。”王石答道。

“这工程不小。”王大牛道:“村儿里五十几户人家,青壮最多六七十人,加紧干,至少也要半月才能完工。”

王石心里早有计较,点了点头,笑道:“除了塘子,还要挖一条沟渠。”

说着,王石伸手指着从院子另一侧流经的大河,道:“从河里引一条渠,穿过后院,注入这边塘子。然后从塘子右上角那边开道口子,引水绕那么一圈,从另一边回到塘子,这才算完。”

按照王石的说法,这沟渠分两段。一段引水,从大河到塘子。一段灌溉,从塘子右上角开始,绕着其余的田地围上一圈,最后回到塘子里。

“恩,这水沟六尺宽就够了,至于深度嘛,也六尺。”

王大牛听完,吸了口气:“不比挖塘子耗时短。”

两人说着往地里走去,走走停停,用铁锨做了不少记号。

直直花了半个时辰,两人才做完标记,一道回了院子。

这时候,村人们六七十号青壮已经基本到齐了。

王石放下铁锨,笑呵呵的跟村人们聊了几句,承诺包吃喝,工钱当天结算,便把其他的事儿一股脑儿交给了王大牛。不管什么事,交给专业人士来做总要好些,王大牛作为村里的泥瓦匠,肯定要比王石专业,所以王石也不打算指手画脚。

村人们得了王石承诺,心情高涨,各自扛了工具,跟王大牛下地开工干活去了。

虽然事儿交给了大牛,但王石也不是闲着啥都不干。他还要为后续的事儿做准备。

塘子挖好了,要用青石围一圈,固住坎子上的泥土。当然,用砖也行,但这个时代还没有烧砖的行当,即便王石知道怎么做,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砖窑,烧砖要用的炭,都是很麻烦的事。

而且这时代煤炭还没开始被广泛使用,连烧制瓷器基本上都是用木炭。要烧制几万、十几万块砖所耗费的木炭可不在少数。如果想要买,恐怕还找不到卖家。北地郡虽然在后世被称为塞上江南,但这个年代的北地人口稀疏,这些年又战乱连连,根本就没有人干卖炭的营生。

而要自己烧炭,却又是个麻烦事。须得先上山砍了木材,伐成块状,再通过一系列手段烧制成炭,才能用来烧砖。

想来想去,王石只好把这问题丢给老村正。

老村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两人合计了一下,只得分一批人就着后山石场取些石料来用。

打定了主意,王石也不耽搁,又下地里和大牛商量了一下,分出二十个人,到石场叮叮当当干起活来。

石场就在王石家土地旁侧,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坡,这一侧已经被开了道大口子,像是被咬了一口的模样,往年里村里需求的石头都是从这里开采的。

因为距离很近,又是斜坡,所以开采的石头很容易就能弄到塘子里——只须搭上两排平行的圆木,让石头从圆木上滑下来即可,费不了太大的力气。

时间走得飞快,做完这些,已经到了酉时中,也就是下午六点多的样子。王石抬头看了看天色,吆喝道:“大家伙儿收工了,准备吃饭啦!”

村人们应了声,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先到河边洗去一脸尘泥,这才进了王石家院子。

院子很宽敞,十几张八仙桌摆的整整齐齐。

这时代,从贵族到贫民,吃饭用的是案,就是很矮的小桌子。吃饭的时候跪着吃,这让王石很不习惯,所以早就自制了桌椅板凳。这里已经是第二次拿出来用了,第一次还是当初请村人帮忙修葺院子的时候,所以大家伙儿已经不觉得惊奇——毕竟嘛,自家也已经效仿王石,用起了这种新式的家具。

桌上已经盛满了菜,一股子香味飘荡开来,一群人肚子都咕咕叫了起来。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着上了桌子,准备吃饭。

这时候王石抱着一大蒸子麦饭从厨房里出来,放在地上,招呼道:“大家伙别客气,敞开了吃,管饱!”

村人们自然不会客气,各自打了饭,咽着口水动起了筷子,哗啦啦,整个院子里都火热起来,大家伙吃的是不亦乐乎,连喊过瘾。

可惜有肉无酒,平添了一丝遗憾。

这也没办法,这年头,口粮都不够,谁还敢用来酿酒?取死之道。

同类推荐
  • 大明王朝2

    大明王朝2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
  • 扬帆大明

    扬帆大明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术的奸臣;有人说,他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贤臣。沈崇名笑着说:No,咱只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喜欢数银子、爱好泡美女的实在人。风云莫测的官场、神秘狠辣的无为教、凶残自卑的倭寇,喜好打劫的俺答,再加上无敌幸运星主人公,让大明天下热闹非凡。
  •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当我们以惊叹的目光回望这段遥远的历史时光时,我们发现,这里有高贵优雅的汉谟拉比王,正以恢宏的气势写就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法典;这里有从容安详的释迦牟尼佛祖,正端坐在菩提树下凝思;这里有聪明睿智的阿基米德,用纤细的杠杆撬起地球。
  •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本书讲述了上起公元前 9世纪的行吟诗人荷马,下迄20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领袖毛泽东。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开国元勋的王者风范,思想家的深邃睿智,政治家的宦海浮沉,文学家的沧桑人生,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科学家的智慧灵感及施行探险家的神奇经历……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1)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狠辣毒妃:狂傲大小姐

    狠辣毒妃:狂傲大小姐

    她是病弱,深居简出,无才无能,傲娇愚蠢的丞相大小姐。他是俊美不凡,丰神俊朗,才华横溢,富甲天下,武功盖人的绝世公子。谁又知道,他竟然是她。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惊才绝绝,绝色倾城,回眸一笑,试问,谁可比拟?
  • 智慧的积累(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智慧的积累(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无限之虫族降临

    无限之虫族降临

    虫族,横扫无限世界。 现实中死亡后,带着虫族主宰的血统,王尘来到一个名为死亡空间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个恐怖奇异的幻想世界,有数不清的奇幻物品,高科技造物。 在这里,只要你有奖励点,一切皆有可能。************************************************新书《虫族修士》《虫族修士》《虫族修士》《虫族修士》《虫族修士》《虫族修士》《虫族修士》《虫族修士》已经发布! 有兴趣的兄弟可以去看看。 另外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打赏啊!!!!
  • 穿越之美女厨神

    穿越之美女厨神

    初夏,从小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至于胆小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会怕人不相信,20出头的人,从来不敢一个人睡,即使一个人睡也要开着灯,顺便在枕头底下放吧刀,据说放刀能够辟邪,不让恶梦缠上自己……
  • 郡主娘娘要逃跑

    郡主娘娘要逃跑

    请大家支持我的新书《我有外挂三千》^O^穿越了,身边的丫头忠奸难辨,家里的后妈和妹妹弟弟心思歹毒。唯一还算有点良知的老爹又摆明是个头脑简单的甩手掌柜。什么?居然还有一个太子未婚夫?
  • 耕耘记

    耕耘记

    穿越到古代,她的家里穷得连一根针都没有;没有爹娘,没有田地,只有两个饥瘦的兄弟。穿越回古代,要的是什么呢……一方田,一个家,再来个相互欢喜的儿郎。这就算是美满的种田人生了吧?
  • 盗贼王座

    盗贼王座

    一个冷血技能,就是100%的暴击效果,这可是双倍的伤害一个潜行让我来去无踪影。让你对我毫无所觉。天才?妖孽?全都是我的垫脚石!,我是一名盗贼。在这个宗门林立,世家繁杂的世界里,他们珍藏着的珍宝、丹药、高级战技,无一不被我视为囊中之物。质疑我的实力?愚弄我是废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集合了托马斯·曼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迷失威尼斯》、《托尼奥·克律格》、《特里斯坦》等四部中篇小说。追寻美,追求爱,期盼逃离现实的藩篱,渴求外在世界与内心的平衡等等都是艺术家们永恒求索的话题,在《迷失威尼斯》中,或许会有一些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