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7100000005

第5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

皇家纺织公司,事业草创期间,只有五十名纺织工。设总经理一名、副总一名、厂长若干、车间主任若干。

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状态的工厂基本工资并不高,学徒工只能拿0.5两月薪,熟练工能够拿1.2两月薪。

不过,学徒工做满半年,可以提升为熟练工。而熟练工的工作年限每增加一年,月薪增长0.1两。

当然,这些仅仅是底薪,如果超额完成工作任务,能够获得绩效工资。工作中表现特别优异者,可以提拔为管理人员。

管理阶层的工资,则已经相当可观了。

车间主任月薪5两、厂长月薪10两、副总经理月薪30两、总经理月薪50两。而管理阶层同样有绩效奖金。

整个工厂等级森严,要求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1、按时上下班、工作时候不准偷懒怠工。

2、讲究卫生、不准随地大小便。

3、不准私自拿公司任何财产、一针一线也不许。

4、尊敬领导,服从工作安排。

5、遵纪守法,不需聚众打架。

6、不准贿赂上司,也禁止管理人员收礼。

7、要有保密意识,不准对外泄露公司内部的商业机密。

以上的条款,初次违反,罚10文钱薪水。再次违反,写检讨书,扣50文薪水。三次违反,扫地出门。..

在监督上,总经理监督全公司,副总经理监督厂长,厂长监督车间主任,车间主任监督工人。

除了公司内部的自我监督之外,肖图白更是会派人暗访调查。

公司招聘的大多数是失业的流民,雇佣这些流民做工,不但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大有好处。

工厂运行一周之后,每天生产棉纱160斤,棉布20匹。皇家纺织公司自己织布,只消化60斤棉纱。

剩下的100斤棉纱,向天津城内的织造作坊出售,每斤棉纱能够赚取加工费10文钱。

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财务状况也不断的好转。预计每个月还能够产生10两以上的账面盈余。

虽然,暂时而言,公司还未有赚取暴利。

但是,肖图白已经非常满意。因为这才是16锭纺纱机的效益,将来随着机器的改进,公司效益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的。

工业时代,追求的是量产。

产品量产之后,每件只赚微薄的利润,但是聚沙成塔,最终能够创造的效益,远远超过传统的生意......

————————

肖图白看似在北京、天津忙的热火朝天。实际上,他却是时刻准备着逃往南方......

南逃计划,是要将整个北方的工业生产力也撤到南方,火药厂、兵器厂、铁厂、纺织厂、纸厂、酒厂......

任何先进的设备、能工巧匠,都将会有序的被撤到南方。如此庞大的南迁计划,漕运、陆地运输,成本太昂贵。

所以,海运成为了迁都南京的关键!

崇祯年间的海禁已经很松弛,就连最保守的北方海港也开始闻到了海洋的气息。天津地方志记载——崇祯六年“正月初八,运舟出天津海口,为飓风所覆。”、“六月九日,天津周围地区大风雨伤稼,毁坏海运粮船,损失米105066石,豆65923石。”

虽然是记载海上灾难,带来的经济损失。但是,也在侧面反映,由于大运河漕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北方对于粮食运输的需求,崇祯年间已经重新开启了天津海运。

但是明末重启海运不久,天津的的港口基础设施还是很落后,仅仅是少量的官方海船,运输粮食、物资。而很少有民间的海船,前往天津贸易。

所以,肖图白便以朝廷的名义在天津新开一个市舶司,吸引更多的福建、广州的海船,前往天津贸易,刺激大明海上运输行业的发展。

除了在天津大力发展港口海运产业之外,肖图白也非常重视在天津发展渔业。

经过实地考察,肖图白发现天津捕鱼业,并不发达。整个天津沿海的村镇只有百多条捕鱼小艇。

每艘小艇载重量不到十料,均是两三人操作的小渔船。理论上能够载重两三吨,不过实际上为了安全,每次至多在近海捕捞一两百斤鱼便要返航。

海洋捕捞规模小,渔民数量少,除了因为“海禁政策”阴影之外,更主要的因素是,海上捕鱼并不太赚钱。

这个年代,离海二十里远的地区,鱼价很贱。而离海岸远的内陆城市,海鱼虽然卖得上价格。但是,由于保鲜和运输方面的困难,鱼运到几十公里外,便已经变质腐烂,一钱不值了。

沿海渔民捕捞的鱼,除了自家食用之外,多余部分就在当地廉价卖掉。海洋捕捞赚不到什么钱,所以渔民的捕鱼积极性也并不是很高。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陆地粮食减产严重。为了养活数千万饥饿的大明百姓,必须要从海洋中捕捞更多的食物,弥补粮食缺口!

所以,必须要让鼓励渔民捕捞的积极性,让渔民在捕捞过程中,能够赚大钱。

其实,让渔民赚钱也很简单,只要解决了海鱼保鲜的问题,就足够!事实上,海鱼保鲜问题,解决办法一点也不困难,肖图白就有两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一个办法是将海鱼制成咸鱼,另外一个办法是做成鱼松。

咸鱼制作办法很简单,将新鲜的海鱼洗干净之后,以盐腌渍,在阳光下晒几天,就能够成为咸鱼。

食物变质,主要是由细菌滋生导致的。高浓度盐分,能够杀死细菌,以及抑制细菌生长。而晒干咸鱼的水分之后,脱离了水分,细菌更难滋生。

普通的海鱼,脱离海水之后,一般只能保存两三天,而咸鱼甚至能够保存半年不变质。天津是北方的产盐基地,两斤盐换一斤米。盐价很便宜,所以咸鱼制作成本不会很高。

鱼松的制作方法,是将鱼除去鳞、鳍、内脏、头、尾,洗干净之后,鱼肉放入锅中煮成稀烂。之后,将这些稀烂的鱼肉,炒干,或者蒸干,也可以在阳光下晒干。当然了,想要鱼松美味,也可以加入调味剂。

想到了海鱼保鲜办法之后,肖图白又让农业司在天津卫成为一家“天津海鱼食品公司”,投资规模1万两银子。

食品公司,从渔民手中收购海鱼。

天津当地的海鱼价格很低,每斤价格仅两文钱,一两银子就可以收购500斤海鱼。

海鱼公司从渔民手中收购了海鱼之后,制作成咸鱼、鱼松。这两种食物,主要是向北京贩售,也可以卖给军队作为军粮。

北京的粮食价格,已经达到1斤大米30文以上。两斤鱼晒干能制作成一斤咸鱼,加上盐的成本,每斤咸鱼制作成本大约要10文钱。而三斤鲜鱼能够做成一斤鱼松,鱼松的成本与咸鱼差不多。

如果咸鱼和鱼松,卖成与大米一样的价格,每斤30文。利润将会达到20文钱——200%的利润率。

天津的渔民并不是很多,平时除了自己吃,也就是天津贩卖。而天津的市场非常有限。捕捞多了,也卖不掉。

渔业公司收购价只有两文钱一斤,但是却是无限的收购海鱼。如果一名渔夫,一天能够捕鱼百斤,那么日赚200文钱,月赚6两。

这样的收益,已经远远超过在家耕地种田的收益。所以,渔民的劳动积极性开始被迅速的引爆了。

天津渔业公司,每天从渔民手中收购两三千斤海鱼,都是童叟无欺的付给了银子。先期与渔业公司合作的10多户渔民,已经尝到了甜头,下海捕捞海鱼的劲头更足。

而天津卫的渔民们,所用的船只太小,一次出海只能捕捞几百斤鱼。部分胆大的渔民,甚至还是琢磨着,赚到更多钱之后,采购更大的渔船。大船不但能够捕捞更多的鱼,更重要的是出海更安全。

事实上,这也是肖图白的阳谋所在,用天津渔业公司的采购,诱惑更多的渔民出海。渔民为了捕鱼效率更高,会雇佣更多人手,以及购买更大更先进的渔船。

而渔民人数越多,海军便能够获得更多的水手、船长。而造船业的发展,也是有利于未来海军的发展.......

同类推荐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汉末,赤菟画戟吕奉先;一统三国,霸绝天下唯战神!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本书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以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为佐证,综合前人研究,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体制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盛衰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力图将本书写成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历史知识读本。
  •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讲述了明朝(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晚清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作者肖雄依据翔实的史料,重建了战时四川省办驿运的史实,在国民政府主办“战时驿运”对传统运输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四川省办驿运的特点、地位及其对抗战作出的贡献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独到见解。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四川省办战时驿运,虽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毕竟在战时交通运输困难之际,承担大批军需民用运输任务,毫无疑义地成为打破日军战略封锁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热门推荐
  • 水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暗帝

    暗帝

    那时,她是徒,他是师.情,犹如飞蛾扑火,义无反顾.为他做尽一切,杀人,挡刀,甚至失去了女子最重要的容貌.为他身负重伤,坠落涯底.九死一生,再度归来时.换来的却是一杯忘情水,看着曾经至爱的他拥着一名绝色女子,一双壁人狠狠的撕裂了她的心.此时,她是灭他满门的仇人之后.“喝了它,从此陌路.再见时,刀剑相对.”冷漠的话语没有丝毫温度,出自他口.她无声低笑,隐忍着最后一丝希望,问,“你可曾对我动过心么?哪怕只有一分?”“未曾.”短短的两个字狠狠扼住她的呼吸,再度抬头,泪湿容颜,“你既无心我便休.”语必,再无一丝留恋,仰头饮尽忘情之水.三年后再度相遇,伊人如昔,情意不再.噬骨的悔恨让他面色如纸,颤声道,“绾绾,还记得我么?”女子娇俏一笑,梨窝浅浅,却道,你是谁?此时,他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西楚王国的暗帝。上穷碧落下黄泉,生死相同.你逃不掉的!她是他的徒,亦是他的心,囚禁在身边生生世世!………………………………………………………………………………………………………强力推荐亲亲小妹火儿的文文《娘子走错房》一声闷响之后,一室黑暗。怎么回事?地下室里,从两个不同的隔间出来一男一女,同时扬眉,“你是谁?”“水儿,爹给你们俩下了鸳鸯散,春宵一刻值千金啊!”带着开心的男声逐渐消失。地下室中的两人如遭雷击,异口同声的低咒,“该死的!”半刻一过,两人皆是变了脸色,呼吸逐渐紊乱…“喂!你…你别过来啊!”女子带着的声音带着娇软,却是直接的拒绝。男子闻言,嘲讽的扬起薄唇,“这句话应该由我来说罢!”女子闷声不吭,却银牙紧咬,该死的!美男在前,却不能吃,天下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了!她走错房间了!欲哭无泪!一刻钟后男子忽然站起身,直直的走过来,“我知道鸳鸯散的另一个办法,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死!”“什么?!”“鸳鸯散,其中一人死了就无效了!”“你死!”女子立即接口,没有丝毫停顿。“所以,就剩一个办法了!”话未说完,男子强健的身躯猛然扑了过去……霍水,四国首富万茶山庄大小姐,五岁便已臭名昭著,带着一众俊美小厮,骑着小红马,耀武扬威的穿梭在大街小巷。路人甲:色!色!色啊!路人乙:美!美!美啊!路人丙:有钱!有钱!太有钱了!路人丁:邪恶!邪恶!太邪恶了!总结:人如其名,祸水!若问:谁愿娶万茶山庄大小姐?众人…
  • 深度忧郁

    深度忧郁

    作者雪屏以他个人的病房生活为蓝本,力图透过主观的感觉来关照现实生活的某些侧面。他在这部小说中,更刻意地描摹瞬间的感受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为无法再现的青春岁月画上了一个句号。走出病房的雪屏,其作品对人性、人道和人心均有了更多的思考,强化了人物的塑造和内心的刻画,而尽量淡化戏剧冲突和情节的展开。他的身边,精明狡诈的,不离不弃的,背叛的,纠缠的,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来过,他们又离开,他们的故事逐渐逐渐飘散在风中……他用自己患有忧郁症的状态来消化这些人这些事,一切就从这个角度变得仿佛哈哈镜里的影像,扭曲、混乱、诡异而荒唐。
  •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3-4岁)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3-4岁)

    本书介绍了开启3-4岁幼儿智商和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让孩子拥有演说家的口才、让孩子拥有科学家的逻辑、让孩子拥有艺术家的气质、让孩子拥有交际家的手腕、让孩子拥有道德家的品性、做好孩子的营养师、让孩子在游戏和玩具中激发智慧。
  • 老婆跟我复婚吧

    老婆跟我复婚吧

    她和他老公是商业联姻,注定是一段不能了结的婚姻,老公一次次的背叛让她死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委婉但不忸怩,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奔放但不夸张,打开历史的卷轴,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
  • 英雄信条

    英雄信条

    厄运酒馆的女妖老板果然是个善解人意的好人,一杯‘午夜’灌下肚后,唐顿开始抱怨,为什么我这个圣殿骑士,要带着一群黑暗阵营的部下?“偶尔冒充下死亡骑士,说不定还能见到遗忘者女王!”女老板言不由衷的安慰了一句,随即呵斥着几个不断往唐顿身上蹭的女妖侍女。“没有人愿意整天和不死生物打交道,带着他们出门连个小妞都看不到。”唐顿诉苦。“食尸鬼军团除了生肉不在乎任何东西,每天的绅士修养课必定缺席,憎恶军团最近迷上了绷带,认为略带黄色的亚麻布才是超时尚,于是一个个裹成了木乃伊,甚至连魅魔女仆军团都开始公开要求带薪假期了!从大陆五大神秘传说流浪商人手中买到了全知全能的上古魔典,平民少年唐顿踏上了他的征服之路!
  •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不找借口”是每个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而遇到问题或困难总是找借口推脱者,必定是失败者。本书围绕“不找借口”展开论述,利用24堂课的承载方式,为读者详细阐述了“不找借口”的理念。
  • 卓越管理者的365堂必修课

    卓越管理者的365堂必修课

    通 过本书,从管理 者内在的素质到外在的形象,你可以使你的管理生涯更富有活力,从决策、战略到危机、创新 等, 极大地提升你作为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并 总结了中外著名企业经典的管理案例,本书是为每一位有志成为管理者或正在任职 的管理者量身打造的管理成功教程,迅速 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由浅入深地阐述了每一位管理者从平凡 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365堂必修课,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 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从用人、授权 到激励、协调。提炼 出世界一流管理者的管理箴言,提供了管理 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