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400000018

第18章 贾谊一生不得志

满腹经纶,却无法施展,最后郁郁而终。

少年得志

贾谊是西汉前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少年得志,才华横溢,后遭猜忌排斥,抑郁而死。

贾谊从小精通诗书,18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在洛阳一带很有名,被以爱才著称的河南郡守吴公赏识,招为弟子。后来吴公上调,贾谊也被吴公推荐做了博士。

贾谊年纪轻轻,21岁就当上了博士,深得汉文帝赏识。但是,和许多悲剧性人物一样,他太过于锋芒毕露了,难免引起一些人的嫉妒,给自己埋下了隐患。这时朝廷官员多为年长者,因自汉朝建立二十多年来一些功臣宿将多居要职,一般老官吏也未退休。贾谊入朝时年仅二十出头,在朝廷官员中最为年少。他年轻敢为,思想敏锐,每当朝廷商议国家大事,许多老臣往往无言对答,贾谊却能对答如流。汉文帝赏识器重他,一年之中,三次擢升,从博士提为大中大夫(较高级的顾问官)。

但是,当汉文帝还准备提升他为公卿时,丞相周勃和太尉灌婴等人,十分妒忌他的才能,交相诋毁,说什么贾谊夸夸其谈,意在擅权,不宜重用。汉文帝见这么多大臣反对,就动摇起来,逐渐疏远了贾谊。另外,贾谊虽才高,但不懂人情世故,不知权衡轻重,从统治者及权贵的利益出发。他迫不及待的提出许多改革措施,文帝不但没有采纳,反而觉得他书生气,华而不实。

不懂人情世故

后来贾谊建议为了强化皇上的权力,让列侯离开京城,回到他们的封地去,结果得罪了列侯,招致后祸。

贾谊年纪轻轻就得皇帝赏识,招致小人的嫉妒,又大力提倡改革,得罪权贵,结果上下左右均在文帝面前诽谤他,久而久之,文帝也觉得他人缘不佳,就把他调出京,下诏将他贬往长沙,作了长沙国的太傅。

长沙国在遥远的南方,距离京师数千里。贾谊辞别京师前往长沙,因是被排挤出京,又听说长沙炎热潮湿,担心身体不能适应,心情非常不好,深感委屈,慨叹人心险恶,哀伤自悼,一蹶不振。后来,他在渡湘水时,写了《吊屈原赋》,把自己的遭遇与屈原的命运联系起来,认为同是遭庸人的排挤与迫害,只好远走高飞;并要发扬屈原精神,坚决与庸人对立与斗争。

这篇《吊屈原赋》传入京都后,文帝虽然赞赏其文采,但又觉得贾谊气量小,言过其实,更觉得此人不堪重用。

贾谊流放到长沙之后,每日就这样抑郁寡欢,终日不乐,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不问苍生问鬼神

四年后,文帝忽然想到贾谊年轻有为,是个人才,又将他召回京城。贾谊接到圣旨,喜出望外,立即收拾行李,离开长沙。回京以后,贾谊进宫去拜谢文帝。当时文帝刚刚祭完鬼神,正静坐宣室(即未央宫前殿的正房)休息,贾谊来时,他脑子还不断萦绕着鬼神的事,见到贾谊,便向他询问各种鬼神的由来。贾谊想不到文帝竟会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出意外,但皇上垂询,不能不答,只好将鬼神的起因,鬼神的形象,鬼神的危害等等,一一尽述。文帝听得津津有味,竟忘记了疲倦。贾谊见文帝听得这样入神,也就越讲越长,从下午一直讲到夜色朦胧。内侍几次来请文帝用晚膳,他竟全然不知,却接连三次将身体移近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尽量与贾谊靠得近些,唯恐贾谊说的某一句话未听清楚。待贾谊出宫,三更已过,文帝方才进入内寝,长叹一声道:“我长期信奉鬼神,以为贾谊这方面的知识定不如我,今天一席交谈,才知我远不如他。”

田园山庄贾谊回家之后,觉得这次谈话,虽使文帝高兴,自己却感凄然。原来他以为文帝召他入京,是要与他商议国家大事,谁知却与他大谈鬼神,使他十分失望,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不禁喟然长叹一声,真有不胜唏嘘之感。

这次论鬼之后,贾谊本来以为从此会留在京城了,谁知汉文帝又把他派去作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刘胜(又名揖),是文帝的小儿子,非常受宠爱,而且还喜好读书,所以文帝才把学问渊博的贾谊派去辅导他。

梁怀王与贾谊相处很好。过了几年,梁王刘胜从马上坠下而死,贾谊本来没有什么责任,但他害怕文帝追究,又追悔自己疏忽,没尽太傅的责任。从此更加郁郁寡欢,哭泣不已,经常为此而感到伤感。过了一年多,也去世了。他死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终年仅33岁。

贾谊在其短暂的政治生活中,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察觉当时社会存在严重矛盾,政策有着不少过失,反复思考国家长治久安之计,或著书立说,或上书建议,发表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政论,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治安策》。《过秦论》的主要论旨,就是如何安民的问题,认真地总结了秦朝兴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汉初的政治改革提供了历史根据。而《治安策》则是在揭露现实矛盾的前提下,提出治国安民的方案。他的这些论点在当时虽然没有引起封建君王的足够重视,但是却成了我们今天学习古文的经典篇章。第19章汉文帝听冯唐的话

当着众人不给皇帝面子,只因为有理有据。

亲征的想法

汉文帝可谓是守成君主,尽管他在为人处事上难免错漏,但重要的是他能够虚心纳谏,过而能改。在汉文帝时期,有一个名叫冯唐的人,就是这样一个能令汉文帝改过的人。

汉文帝刘恒自外藩入主朝政,他对封地故国的眷恋和关注就十分强烈。再加上匈奴趁当时汉室政权更迭之际,大肆掠夺,杀人越货,边疆地区秩序混乱,百姓生活不得安宁。所以,汉文帝即位后的第三年,就亲临太原,他有两种考虑,一是自己以九五之尊,亲临边疆地区,可以威震匈奴,安定民心;另一方面,他想借机安抚自己藩国的旧臣,论功行赏。

在当时代王府的旧臣之中,有一个名叫冯唐的人,他的祖父原是赵国人,后来迁居到代地。冯唐以孝而闻名,曾是代王府中的中郎署长,在汉文帝归故国封赏时,冯唐已是一位暮年老者。汉文帝和旧臣们闲聊叙旧,听说了冯唐的身世,就问他当年赵国的大将军李齐的情况,汉文帝一直很欣赏李齐的才能。当他得知廉颇、李牧比李齐还要贤能时,不禁脱口而出,感慨现在没有这样的英雄了。汉文帝认为,如果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攻打匈奴就并非难事,何足挂齿呢。可冯唐却给在兴头上的汉文帝泼了盆冷水,他说,陛下虽然有廉颇、李牧之才,却不得用也。汉文帝被冯唐激得大怒,过后责怪冯唐,不该当着众臣的面,让自己下不来台。

可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困扰汉文帝的心腹大患,即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依然存在。而边关又缺少良将镇守,这使得汉文帝坐卧不安。过了不久,汉文帝依然惦记着冯唐的话,就召见他,问道,怎么知道自己不能任用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呢?这一次,冯唐细细地将一番道理讲给汉文帝听,从而成为载于史册的一段佳话。

古代风景画鉴赏冯唐的道理

冯唐首先提到的是古时君王命将领出征,君王跪着推车为之送行,反复说明宫廷之外的军国大事,就拜托将帅负责了。军功奖赏都在外决定,只要回宫后上报就可以了,照章批准。李牧当赵国将军戍守边疆时,就是这样做的。他在军营中设立市集,把市场的租税都用来犒赏士卒,赏赐由他自己决定,无需请示朝廷。赵王非常信任李牧,让他专权行事所以可以尽其智力,施展才华。李牧率军队北逐单于,东破匈奴,西御强秦,南使韩魏。当时,几乎使赵国称霸。可惜后来赵王听信了谗言,杀害了李牧,从此赵国再无良将。这也就是六国破灭的原因中,赵国败亡的重要原因。

说到这里,冯唐话锋一转,指出现在的云中郡守魏尚,很有古人之风,率兵打仗都很过硬,他也在军中开设市场,把租税用来犒劳将士,还拿出自己的俸禄,五日一杀牛,慰劳军中。于是,魏尚的将士们,个个奋勇杀敌,主动请战,所以匈奴在他的守卫区远远地散去,不敢接近云中边疆。可惜这样的人,只因为在一次战斗后,所上报的杀敌数量和实际的略有差池,就被朝廷罢免了官职,还判了刑。魏尚功大于过,赏不行而罚必用,有李牧那样的贤能却不被重用。由此可以得知,汉文帝即使拥有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能用。汉文帝被冯唐的话说得心悦诚服,即刻派冯唐持节,赦免了魏尚,并让其复任云中郡守。

冯唐这样有违恭敬地和汉文帝说话,其意在激励汉文帝,放权用人,用而不疑。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能因为小的过错而掩盖一个人大的功德,如果赏罚失衡,将士们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就不会竭尽全力,报效国家。在人才的使用这个问题上,君王应该唯才是用,唯善是从,充分地支持、理解和信任臣子,这样才能使臣子各尽其能,各展其才。臣下就会竭智进谏,举贤不避仇,举过不讳君。这样一来,君臣相得,如鱼得水,齐心协力,国家的政治才会有清明的局面。冯唐这样举贤,直言面对,汉文帝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愧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汉文帝以藩王入主朝政,很快就稳定了局势,巩固了政权,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这和他的虚心纳谏、及时调整用人政策是密不可分的。而冯唐的一番论述,能让汉文帝改过,这段佳话,一直被后世传诵。古今有很多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忠良志士,他们不禁扼腕叹息,自己何日能遇到汉文帝这样的明君?的确,自古以来,像汉文帝这样虚心纳谏,诚恳改过的君王并不多,而遭受冤屈的忠臣良将则是不少,他们之间缺少的是像冯唐这样敢于为忠臣良将鸣不平,向君王推心置腹进谏的人。不过,这也正是汉文帝得以合乎民心,顺平民意,赢得天下人的支持,大力发展经济,开创治世的原因所在。只可惜,像冯唐这样的人并不多见,这也是其他朝代的悲哀吧。

饿死的富翁

邓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富甲天下,但是最后却冻饿而死。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 极品农民三国游

    极品农民三国游

    为钱财小农民盗墓,无意中穿越到英雄辈出的三国,面对狡诈的曹操,满嘴仁义的刘备和勇武过人的小霸王,还有娇美如花的貂蝉、大乔、小乔,他能在这乱世中存活吗?看当代农民耕种三国,最终抱得美人归的另样穿越!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婆,难伺候

    老婆,难伺候

    叶晓秋,香港最大的黑帮组织麒麟门当家大小姐,一直不愿继承黑帮,直到父亲莫名丧命,且当天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嫂子卖给了人贩子,她一夜蜕变。当她强势归来,查清父亲的死因,她才明白原来她心目中的他居然是父亲死因的策划人。真是可笑,她甚至为了他还想要脱离黑帮。但是她带回来的拖油瓶是怎么回事?想方设法的讨好她,甚至一句话就能挑起她的怒火。片段一:“老婆,咪咪小。”褚晏指着叶晓秋的胸部,一脸的嫌弃模样。“你再说一遍。”叶晓秋凶神恶煞。“不说了。”褚晏害怕的缩了脑袋,摇着头。片段二:“老婆,送给你。”褚晏献宝般的从背后拿出一束花和一盒巧克力献给叶晓秋。“哪儿来的?”叶晓秋狐疑的看着他。“一个妹妹送的,她说今天是情人节。”褚晏老实交代,对老婆他从不撒谎。“扔了。”叶晓秋气急攻心。片段三:“先生,夫人偷潜入境被海关的警察扣押了。”褚晏从座位上弹跳而起,继而又坐了下去。“海关警察?”褚晏笑了笑。“去把海关总署的署长请过来,我们要叙叙旧。”“明白。”当晚,叶晓秋便被无罪释放且由署长亲自护送回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观人无隐私

    观人无隐私

    本书通过对人们外貌特征、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社交表现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探讨,更深层次挖掘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潜在心理意识,从而发现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下潜藏在人们的语言、行为之后的真正心理活动,进而总结出这种人在工作、与人相处和爱情等方面可能会做出的行为和怀有的意图,从而做到在与人相处时择其长处而用之,择其短处而避之.最终使得我们在社会上打拼时能够及时恰当地做到趋利避害。
  • 幸福敲错门(全本)

    幸福敲错门(全本)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pgsk.com/fengshang/————是谁说了白头偕老,共赴末世,许是夸口倾颜。是谁应了路远马亡,各安天涯,终是情深缘浅。在婚姻这场战争中,林落轻易就失了阵地。当那个高傲的女子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知道自己终是毫无反击的余地了。她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会爱了,谁知却遇到了记忆中的葵花少年。因为一个偶然的碰撞,他将她从尴尬的境地带走,他细心地呵护她受伤的每一寸肌肤。她的心因为他的一个小举动而柔软下来,一夜的放纵却成了一世的纠缠。他是她不该亲近的人,可是她还是忍受着良心的强大谴责毅然和他在一起。她不是他的天使,亦不是伟大的治愈师。她不过是一个不甘心的蝴蝶,竭尽全力地想飞到沧海的彼岸。去看看那里,会不会有那个他?【冉把前面几个章节修改了一下,个人感觉修改后更加真实更加精彩,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冉!】群号:111233127敲门砖,书中任一角色名新文《因为爱情》,希望大家继续支持!http://m.pgsk.com/a/286870/
  • 卓越方法探寻(人生高起点)

    卓越方法探寻(人生高起点)

    人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许许多多,如果你想把握住未来的人生,那末,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就会裨益多多。这套《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将精彩的人生哲理、实用的人生途径、最有说服力的人生经验,尽收囊中,送给广大读者,目的就是启迪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智慧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重生之孟洛

    重生之孟洛

    重生在古代,竟然是众所周知的傻郡主!年满三岁,不通人事,不懂人言,满脸痴呆…… 老爹虽是皇帝的儿子,无奈身子病弱,不过胜在对她疼爱有加。便宜娘不得爹心,待她也是不错;再加上有长公主的姑姑疼,三个亲亲表兄一个表姐对她甚好,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那该有多好啊。可是,病弱弱的老爹死了,便宜娘竟然有奸夫,奸夫还是杀害老爹的凶手,还想着斩草除根,要她的命…… 怒起……杀了她的老爹,还要她的命,她偏不死,不仅不死,她还要帮老爹一点一点讨回那些原本属于老爹的东西……谁敢拦她复仇之路,她遇神杀神,遇佛弑佛!
  • 这样做事没压力

    这样做事没压力

    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这样的感慨:唉,真累。确实,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年龄大小,也无论处于什么阶层,累,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有人说:能不累吗?中小学生要应付学业,大学生愁于就业,工作的人谋求更高的工作岗位和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更别说复杂的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困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

    当她重新活过来又将展开怎样的报复?背叛她的人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一场灭国的屠杀,身为将军之女的她不堪受尽折磨和背叛。五年前她是位嬉皮在父亲和哥哥膝下的无忧小女孩。且看落魄的将军大小姐是如何变成一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