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200000018

第18章 走向世界的汉帝国(1)

当汉高祖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时,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正在进行。公元192年,罗马皇帝康茂德被杀,前期帝国告终。这一年是东汉初平三年,献帝被劫持,国内陷于分裂战乱,东汉帝国实际已经崩溃。

东西两大帝国在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如果出现某种同步,只能是历史的巧合,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能找到的两大帝国交往的证据非常之少。

在西汉以前,秦国故地与西方的联系可能已经存在,但没有形成稳定的交通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华夏诸族与外界隔着众多非华夏族,从中原通向西方必须经过戎人、羌人、匈奴、西域诸族的地区,向西南则要经过西南夷诸族的地区,在各民族间还处于隔绝或仇杀的状态下,利用和穿越对方地区自然是非常困难的。直到汉武帝初,这样的条件还没有改变。

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从匈奴降人口中得知,大月氏原来生活在敦煌和祁连山间,后在匈奴的攻击下被迫西迁,匈奴将大月氏王的头割下,制成盛酒的容器。在乌孙的驱逐下,大月氏又迁至妫水(今阿姆河)。大月氏恨透了匈奴,但因无人援助,无法报仇。汉武帝得知后,就产生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想法,下令招募出使大月氏的使者。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县)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率领甘父等一百多随行人员出使,从陇西郡出境。在经过匈奴地区时,张骞一行就被扣留了,送往单于驻地。单于说:“月氏在我们北面,汉朝怎么可以派使者去呢?要是我派使者到南越去,汉朝能让我过吗?”风景画鉴赏他将张骞留下,还给他娶妻,以便他不再离开。张骞虽然有了妻儿,但始终保持着朝廷颁发给他的使节,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甘父是匈奴人,在汉地时是堂邑侯的一名家奴,他善于骑射,以射猎鸟兽帮助张骞度过困境。十多年后,匈奴人已放松了监视,张骞和甘父等人终于得到了逃脱的机会,继续西行,经过几十天的艰难跋涉,终于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到达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一带)。大宛王早已听说汉朝十分富强,却一直无法交往,对张骞的到来很欢迎。张骞说明出使的意图,请大宛王将他们送往月氏,答应回汉朝后将给予厚礼报答。大宛王派向导和翻译,将他们送至康居,又由康居送至月氏(今阿富汗北部)。这时月氏人已打败了大夏,在此安居乐业,对向匈奴复仇毫无兴趣,张骞逗留一年多仍不得要领,只好返国。他们经河西走廊,想通过羌人地区回国,但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多后单于死,匈奴内乱,张骞带着匈奴妻子和甘父逃回汉朝,于元朔三年(前126年)回到长安。

尽管张骞没有能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使命,但他为汉朝提供了大量的前所未闻的信息,也在西域传播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有关西域的记载,就是根据张骞的见闻编写的。

张骞直接向武帝报告了他在西域的见闻,介绍了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支、大夏的情况,使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闻所未闻,大开眼界:

大宛产蒲陶(葡萄)酒,多好马,马出的汗像血一样,是天马的后代。

于阗以西的河流都向西流,注入西海;于阗以东的河流向东流,注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暗流,向南流出地面后就成为黄河源。这一带盛产玉石,黄河流入中国。

乌孙与匈奴风俗相同,能弯弓射箭的有几万人,勇敢善战。以前服从匈奴,现在强大了,对匈奴不即不离,不肯再去参加朝会。

安息在大月氏西数千里,百姓定居,从事农业,种稻麦,产蒲陶酒。像大宛一样有城市,大小有数百个,疆域有数千里,是那一带最大的国家。在妫水(阿姆河)流域,有市场,百姓用车、船做买卖,贸易的国家远达数千里。用银币,上面铸着国王的像,国王死了银币也要更换。文字写在皮革上,都用横写。安息西面是条枝,北面有奄蔡、黎轩。

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面临西海(地中海),气候湿热,百姓种稻。有一种大鸟,产的蛋像瓮那么大。国人善于变幻术。安息的长老传说条枝有弱水和西王母,但没有见过。

但由于匈奴还挡在汉朝与西域之间,武帝一时难以有所作为。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向武帝提出招引乌孙人回河西故地的建议,他说:“现在匈奴刚被我们击败,河西的昆邪王旧地空着,‘蛮夷’都贪图汉朝的财物,如果此时能够花大钱笼络乌孙,招引它东归故地,与汉朝结为兄弟,它肯定乐意听从,这样就断了匈奴的右臂。一旦与乌孙结盟,它西面的大夏等国就都可以招来当属国。”武帝封张骞为中郎将,派他再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300人,每人备马两匹,携带上万头牛羊和价值为数千万的金币、丝织品,还有多名副使随行,准备在交通方便的情况下,分别派往周围各国。张骞到达乌孙(今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一带),正值该国内乱,乌孙人也不愿与匈奴为敌,但愿意与汉朝联系,派使者随张骞于元鼎二年(前115年)回长安。张骞派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扦弥等国(今中亚哈萨克斯坦等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新疆西部),一年多后也陆续带各国的使者返回。此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使者、商人往来不绝。

张骞两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军事上的目的,但建立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直接联系,他“凿空”(开通)西域的功绩受到朝野的高度赞扬,张骞在西域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各国都知道“博望侯”(张骞的封爵)的大名。“丝绸之路”从此开通,将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

丝绸之路的名称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是指两汉时期与中亚河中地区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以后的研究成果又将这条道路的西部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

中国的特产丝绸传入中亚和印度,远在秦汉之前,但直接的贸易道路却开始于张骞第二次从西域返回以后,不过直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建立后才保持畅通。

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西上陇坂,通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达今罗布泊西北的楼兰。至此分南北二道:北道向西沿今孔雀河至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市),经乌垒、轮台、龟兹(今库车县)、姑墨(今阿克苏市)至疏勒(今喀什市);南道经鄯善扜泥城(今若羌县),西南沿今车尔臣河经且末、扜弥、于阗(今和田市)、皮山(今皮山县一带)、莎车(今莎车县)至疏勒。东汉迫使北匈奴西迁后,开辟了“北新道”,即由敦煌北至伊吾,西经柳中、高昌壁、车师前部交河城(均在今吐鲁番盆地),越天山经焉耆、龟兹,再循北道至疏勒。自疏勒西行越葱岭,经今费尔干纳盆地,渡阿姆河,直到地中海滨。由此沿地中海西南行,可达犁轩(黎轩,今埃及亚历山大)。自疏勒直接西穿阿莱高原,经今阿富汗,也可与上述一路会合。另一条沿南道从皮山西南,经悬度(今达丽尔)、睘宾(今阿富汗喀布尔)至乌弋山离国(今锡斯坦),东汉时称为“睘宾乌弋山离道”。以下或沿陆路西行至波斯湾,或南下至今巴基斯坦卡拉奇出海。

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丝绸之路不仅用于丝绸贸易,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蒜、胡桃、香料、珠玑、皮毛、良马、橐驼等源源东来,中原的工艺品、金属制品、铁器、纸由此西运;西域的音乐、舞蹈、杂技、佛教和佛教艺术以及中原的打井、铸铁、农技都由此而传播交流。

但汉朝与罗马帝国的直接联系却失之交臂。东汉永元九年(97年),西域都护班超派他的下属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从西域都护府驻地它乾城(今新疆新和县西南)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条支国的海滨(今波斯湾)。就在他准备渡海时,安息国(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船员对他说:“海面非常辽阔,遇到顺风也要三个月时间才能渡过,如果遇到逆风就得两年,所以入海的人都要备足三年的粮食。而且在海上航行很容易患思乡病,经常有人死在海上。”听了这话,甘英不敢渡海,只得返回。就这样,汉朝和罗马帝国失之交臂,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的直接交往至少推迟了70年。要是甘英能有张骞那样的冒险精神的话,中国的官方使者到达欧洲、非洲的历史就应该开始于公元1世纪末,而不是一千多年以后。

安息人阻止汉朝与罗马帝国直接来往的目的,是为了垄断丝绸转口贸易的利益。但当时汉朝击败了北匈奴,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慑于汉朝的威力,安息人不敢直接阻拦,偏偏甘英被这一番话吓住了。

张骞在大夏时,曾见到过产于今四川盆地的邛杖和蜀布,并得知这些物品是通过身毒(印度)运到大夏的。这说明这一交通路线至迟在公元前126年就已存在了。汉武帝曾派使者从蜀地分四路寻找通往身毒的道路,但由于当地民族不合作,只到达了滇(今云南滇池一带)。以后,由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道路开通后,汉武帝对西南的道路不再发生兴趣。

实际上,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派頞整治了由四川盆地通往今云南的道路——“五尺道”。“五尺道”所经是崎岖险峻的山区,能在短期间开通只能是利用原已存在的便道、小道,这说明这条交通线的存在已有很多年代。由“五尺道”而下,就可以连接“身毒道”,即民间一直在使用的由云南经今缅甸通向印度的交通线。邛杖和蜀布并不是十分贵重的物资,如果运输成本过高,商人就会无利可图,所以这条交通线应该是比较畅通和便利的。

同类推荐
  •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本书详细讲述了从北洋军阀掌权到抗日战争初期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爱恨忠奸,是非不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 血宋

    血宋

    宋朝,一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避战求和的皇帝,忠奸互斗的臣子,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被血侵染过的河山,愤怒与绝望并存,战斗与信念共进,还我河山!多少忠贞义士为此血染疆场!多少的等待多少的奋战,一切都将慢慢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浮出……
热门推荐
  • 医色天香

    医色天香

    时隔五年回归故土。医术高超,及笄之年喜嫁,为了守护稚儿,昔日恩怨渐渐揭露;是破镜重圆还是覆水难收,叶桑萸唯有一身医术及幼儿伴生。那些魑魅魍魉,叶桑萸,阴谋阳谋,是守得月明还是咫尺天涯她,无所畏惧!,只一年有余便被休弃;
  • 女人每天读点幸福禅

    女人每天读点幸福禅

    本书是一本教给女人感受幸福、领悟幸福的书,让女人在忙碌的人群中找到自己休憩的港湾,在人生的这条河里掌控自己的航舵,在得意的时候从容,在失意的时候振奋,在迷茫的时刻找到自己希望的灯火。
  • 部长与国家

    部长与国家

    本书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会战的传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活动,翔实叙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领袖们为了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全面封锁、毅然决策开发松辽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层活动内幕。
  • 藏地情人

    藏地情人

    在古老藏地,明妙被一把锋利的腰刀拦住,挥刀人是木雅藏人桑青,他们成为情人。深爱过,猜忌过,委屈过,放弃过,这烈火般的男子,让她吃尽苦头,却是世间最好的情人。有一天,他突然神秘消失。她写下这故事:桑青,我在找你,请联系我。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胭脂殇之:乱世伊离

    胭脂殇之:乱世伊离

    在复仇的路上揭开一层层真相,自小习武练字,遇到生命中几个重要的男人。却未曾想真相竟如此的血淋淋···,从出生就未见过生父,五岁母亲病逝,就被收养,当体会被心爱之人不信任的痛苦时,天生绝色,虽生来没有大家小姐的好命,但是命运却也不凡,即使手握生杀大权却也未尝得一点快乐。,也是改变了自己不平凡命运的几个男人
  • 今生注定赖上你:野蛮女友

    今生注定赖上你:野蛮女友

    “林少龙,你给我站住,这辈子我是要定你了。”一对恋人在海边戏耍追逐着,说这话的是个女孩。文欣是一个近30岁的单身剩女,既没固定工作,也没恋爱对象,她简直像一个十足的男孩,哪个男人见到都会怕,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自己喜爱的服装设计工作,却没想到自己的上司竟然是面试那天的倒霉鬼,上班后,她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逼她离开昌盛服装公司,天天都要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对付他,居然私底下还跟他签了一年的“奴隶”协议,发生一大堆的搞笑趣事,这一切都在一个女人的出现后改变了,变成刀子嘴豆腐心的两人,情感的纠葛,利益的旋涡,如何上演一个单身剩女爱情与工作的双丰收?
  • 许我千秋万代

    许我千秋万代

    当心黑毒舌女遇上叛逆不羁的少年,十七岁那年,黑暗的仓库门被踹开,光明袭来。他像天神降临般走过来,不同的是他的嘴角肿了一大块,头也破了,他走到她面前说:“宋小姐,若我毁了容,你可要包养我……”
  • 王爷也敢玩:王的女人太狡猾

    王爷也敢玩:王的女人太狡猾

    现代歌星倒霉穿越到古代,附身在一个又丑又哑的女人身上,成为了一个爹不疼,娘神秘,姐妹厌恶,下人也欺负名叫哑疤的女人。又倒霉的逃跑路上遇上个难缠的将军王爷,说什么她身上有他要的东西,卑鄙的他用一直猴子威胁自己不得不低头跟他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低头不代表服输,生性抠门小气,对金子有异样执着的她变相的在王爷府赚钱了起来。顶着张丑陋脸又发不声音的喉咙,却还是照样有办法把王爷府给弄的鸡飞狗跳。无厘头的坑钱,没道理的整人,就连一向以冷酷闻名的王爷都被气红了脸,只差没晕倒。可忽然某一天,某哑疤忽然神秘的就发挥奇功,带着猴子,离开了王爷府,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一次气得王爷发誓要把这惹到她的女人逮回来,好好的教她怎么做人……
  • 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

    小说以我对初中女同学苏兴华的追求为线索,记录了求学这几年坎坷的感情经历,也记录了自己一步步,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中学时代,走向大学校园,从校园学生向社会工作者逐步过渡和蜕变。年华本可流逝,并永不回来,生命中本就充满了遗憾和错过。如今,我已经退出了许多人的回忆并不再联系。而我,却希望能够用文字永远的记下,那些流逝的年华,那些我追过的女孩,那些曾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人和事。即使多年以后,我不回忆,回忆无香,但用心写下的东西,也足以让自己感动。那些人,在我的记忆长河中,历经岁月的沉淀,仍旧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