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800000017

第17章 养士之风与客卿制度(2)

吕不韦在秦养士,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1.他自己并非秦人,却官至丞相。这对秦以外希求功名之士,具有极大的诱惑力。2.吕不韦大权在握,既可为供养食客提供便利,又不致引起别人的嫉恨和反对。3.在兼并战争中,秦国正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出,秦国削平群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没过多久,投到吕不韦门下的食客就达3000人之多。

这3000人的名字,绝大多数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被人所知。但有一个人,却在秦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直到今天,他还时常被人提及,那就是李斯。

五、李斯的心愿:来自老鼠的启示

李斯出生于楚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年轻时做过郡小吏。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他,看够了人间的苦难,也看透了世态炎凉。有一次他上厕所,看见那里的老鼠,吃的是粪便,还要不时地受到人、狗的惊吓,又联想到仓库中见到过的老鼠,一个个肥肥硕硕,吃的是好粮食,住的是宽敞的大房子,也没有人、狗来惊扰,两相比较,不由得发出深深的感叹:“人的命运,不就是和这些老鼠的命运一样吗?所谓‘贤’或者‘不肖’,就看各人所处的位置了!”

怀着爬上社会上层的强烈愿望,李斯去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学。和他一起做学生的,还有韩非。与韩非相比,李斯的理论修养就显得太差劲了。但是他对帝于之学却有着特别的感受,所以在以后的实践中,他可以将其融会贯通,运用得出神入化。

在荀子那里学习结束后,李斯环顾当时的天下形势,觉得自己家乡楚国对自己不会重用,楚王也不足以成大事,其余的国家又都太贫弱,只有仕秦,才能施展抱负,才会有前途。于是他决心投奔秦国。

临行前,李斯去向老师告别,荀子劝李斯不要走的过于匆忙。李斯回答:“常言道,‘得时无怠’。遇到时机决不可错过,否则时不再来。当今各国争雄之时,充当智囊、实际起决策作用的都是士,学生决不可错过这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荀子又问李斯:“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去秦国呢?”李斯直言相告:“形势已经很明朗,秦王有吞并天下的决心,称帝的条件也已具备,所以学生要入秦以求建功立业。”说到这里,多年压抑在心中的酸楚和愤懑也随之溢于言表:“处于卑贱之位而不设法改变自身状况的人,连野兽都不如。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如果久居卑贱的地位,长期生活于穷苦之中,而不图改变,还标榜什么‘无为’、不谋‘利’,这绝不是士的真情,是虚伪骗人的。所以,学生就要西去向秦王游说啦!”

就这样,李斯来到了秦国。其时庄襄王刚去世,吕不韦控制着朝野上下。善于观察风向的李斯毫不犹豫地投到吕不韦的门下。起先,他仅是一名最普通的宾客——“舍人”。没多久,吕不韦觉察到李斯是个人才,就任他为“郎”。这是一份围绕主人左右、帮助处理事务的差事。于是,李斯利用一切机会,在吕不韦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

一次,李斯随吕不韦晋见秦王。李斯不失时机地向秦王和吕不韦提出自己对天下形势的看法。他认为,秦国不断取胜已经有六代了,东方诸侯国已被秦打得服服帖帖,因此要趁势消灭东方各国,早日统一天下。他还提出使用反间计离间各国君臣,以加快统一步伐。

秦王政对李斯的谋略卓识深为赞赏,就任命他为长史。不久,秦王政又拜李斯为客卿。

六、客卿:戴有“光环”的宾客

何谓“客卿”?

客卿是那些头上戴有光环的宾客。“光环”何来?来自于被授予“卿”这个荣誉称号。所以,“客卿”可用一个简单的等式表示:客+卿=客卿。

陶马春秋战国时期,招徕和延聘宾客的现象,在许多国家都不鲜见。而来自异国的宾客,在一些国家得到重用的事例,也不胜枚举。正是在这种引进、选用人才办法的基础上,出现了客卿和客卿制度。

“客卿”一词,始见于《战国策·秦策一》“秦惠王谓寒泉子”条。该条言及:“客卿张仪。”南宋鲍彪注:“(张仪)魏人,仕秦。惠五年为客卿。”这是说张仪在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国被拜为客卿。目前,虽然尚不能确考客卿究竟起于何时,又最先起于何国,但从现存的资料大致可以看出,客卿制度产生于战国中期,盛行于秦国。

秦国的客卿制度有如下几个特点:

1.客卿是一些具有荣誉头衔的高级宾客,有事时请出来,给以带兵、办外交、谋国政、决疑难的种种权力。但客卿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也未作为一个等级列入秦国的爵秩。

2.客卿按需要而设,没有数额限制。像秦昭王时,在秦国做客卿的人,见之于《史记·秦本纪》、《楚世家》、《穰侯列传》的,就有通、寿烛、错、胡伤、灶、司马梗、范雎、蔡泽、造9人。

3.给草介之士求仕提供一个阶梯。张仪、范雎、李斯之辈,大多布衣出身。他们以自己的才华或一技之长,被任命为客卿而加以擢用。秦王根据他们各人所建的功绩,再决定究竟何时授予何种官职,像张仪,惠文王五年拜为客卿,惠文王十年正式任相。范雎也在做客卿数年之后,转拜为相。也有快的,像蔡泽由客卿登相位时不逾年。当然,不能排除有些客卿会因种种原因不能迁转为官。所以,国君任命客卿,带有试用的性质。

客卿制度是战国时期国君为选用异国人才而特定的一种制度。其中秦国的客卿制度,发育得最为完善,实施得也最有力,从而为广泛接纳四方睿俊超特之士、选用各色异国卓荦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秦国客卿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真正做到了不论门第选拔人才。给人才以特别的尊崇和礼遇,同时又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和甄别,将所识之才安排到最适当的位置上。

前面说过,一直到吕不韦出任秦相以前,秦国不流行养士。但是,秦国一直有任用异国人为官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到战国中期又形成了客卿制度。这不仅吸引了六国人才源源入秦,也使秦国走出了一条与东方国家存在一定差别的选拔、任用人才的道路。

七、“逐客令”与《谏逐客书》

正当李斯按照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向上攀登的时候,平地里掀起了一场风波,几乎葬送了李斯的远大前程,而且还差点毁弃了秦国几百年来招揽宾客的传统。

原来,秦国挖出了一个奸细。奸细名叫郑国,从韩国而来。他针对秦王喜欢大兴土木、修建工程的心理,劝说秦国建造一条庞大的水渠,引泾水入洛河。韩王让郑国实施这一“阴谋”,是想用浩大的水利工程,消耗秦国的国力,滞缓秦军东进的脚步,从而可以给自己多一点苟延残喘的时间。

韩国“疲秦”计划一经识破,立即引起秦国统治集团的不安。尤其是那些王室贵族,他们眼见东方各国的才俊之士纷至沓来,抢夺自己的饭碗,谋取本属于自己的利益,早就嫉恨在心。这时更压抑不住忿忿不平的心情,纷纷叫嚷:将外籍的宾客一律驱逐出去:他们都是奸细,是派来从事间谍活动的。

年轻的秦王政也按捺不住了,他生怕那些外来的宾客坏了他的统一大业。于是,一道“逐客令”从他手上签发了出去。此命令限期将秦国所有的外来宾客全部驱逐出境。

秦国的这次逐客,迫使不少山东的人才离秦而去。李斯也打点好了行装,准备出发。可是,他思之再三,觉得不甘心。终于,他下定决心,为了秦王,也为了自己,他要站出来说上几句话。李斯拟了篇奏章《谏逐客书》。

在这篇奏文中,李斯从秦史上举出一系列典型事例,说明秦国历代由于能够信任、擢用非秦人才而使国家发展、昌盛。如秦穆公信用百里奚;秦孝公信用商鞅;秦惠文王信用张仪,秦昭王信用范雎。他说,如果这四位君主不任用外来的贤士、客卿,哪里会有今天强大的秦国呢?所以客卿没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

接着,李斯又用酣畅的笔墨,进一步劝说秦王:“现在,君王得到了昆山的美玉、随侯珠、和氏璧,挂着明月般的珍珠,佩着太阿的宝剑,骑着纤离的骏马,张着翠风羽毛装饰的旗帜,支着灵鼍皮的大鼓,这些珍稀宝物都非秦国出产,但君王却十分珍爱。如果只有是秦国产的才能用,那么,夜光璧就不能装饰在秦国的朝廷,犀角和象牙制成的器具也不能成为玩赏的东西,郑、魏两国的美女也不能在后宫侍奉您了,外来的骏马也不能在您的马厩中供您使用了,江南的金、锡,西蜀的丹青也都别运来了。还有那宛地的珠,阿地的绢帛,各地的锦缎,窕窈的赵国女子,也都不能为大王享用了。现在,秦国宫内流行的是极其好听的郑、卫之音,如果按照秦国以外的东西都不要的原则,这些音乐也不能听了,还是演奏秦国的瓦器、竹筝拍大腿吧。可是大王还是喜欢听悦耳的郑、卫之声,不愿听敲击瓦器的声音。这是什么原因呢?无非是为了称心、快意。然而,大王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此人才能如何,为人怎样,只要不是秦人,就一律驱逐出境,这岂不是把人看得比珠玉和声色都不如吗?这种做法哪里像制服诸侯、统一天下的君主呢?”

最后,李斯向秦王政提出忠告:“土地没有国界,人民可以自由来去。三皇、五帝之所以无敌于天下,就是由于百姓都向他们投奔。现在君王却反而抛弃百姓,驱逐宾客,这不是资助敌国,让他们去为别的诸侯国建功立业吗?这样一来,使天下的有识之士,不敢西来,真所谓‘给寇借兵,给盗送粮’。要知道,不生于秦国却对秦国有用的物品不少,而不生于秦国却愿为秦国效力的士更多着呢!君王的‘逐客令’一下,势必将秦国的宾客赶走,这对内损害了百姓,对外结怨于诸侯。这样一来,国家就有危险啦!”

不久,《谏逐客书》送到了秦王政的案头。

八、与士人携手:秦王政的选择

早年的嬴政,尚能听取不同的意见,有时还勇于纳谏。当他一口气读完《谏逐客书》后,不由得被深深地震动了。他既欣赏和佩服作者生动、形象而又富于韵致的语言,以及入情、入理而又精辟、透彻的分析,更为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所折服。他立即决定改变排斥客卿的政策,撤除“逐客令”。

同时,他下令召见李斯。这时,李斯已经启程,准备到别的诸侯国另谋出路。因为,秦王下令逐客的时限就要到了。秦王的专使骑着快马,在咸阳以东数十里的骊邑(今陕西省临潼境内),将李斯追上。秦王宣布,李斯官复原职。自此以后,秦王更加倚重李斯。

秦王政为秦国追回了一个难得的人才:这个人才——李斯,则矫正了秦王“逐客”的错误决定,这使得秦国能将广开国门、延揽人才的政策继续执行下去,进而为实现统一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逐客令”废止以后,东方国家的宾客源源不断地西向涌入秦国,其中不乏有才干、有见识的精英人物。后来为秦国统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尉缭,就是其中的一个。

尉缭(尉是官名,缭是他的名字)是魏国大梁人,公元前236年来到秦国。秦王政对他十分敬重,和他行平等的礼节,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亲密得好比兄弟。然而尉缭对秦王政的性格有所认识后,认为他“少恩而虎狼心”:事业未成,肯屈居人下,但一旦得志,就极易吃人;假如哪天他统一天下,天下的人都要成为他的俘虏。缭意识到不能与秦王政长期相处在一起,就设法逃跑。

秦王政发觉,力加劝阻,并任命缭为国尉,加以重用。

国尉是秦国最高的军事长官,辅助国君策划和指挥军事。在这个位置上,尉缭为秦国最后扫平群雄,建立了巨大的功勋。他曾建议秦王政继承范雎“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还进献了离间六国诸侯的计策。他指出,同强大的秦比,诸侯犹如郡县的臣;但是,如果他们实行合纵,出其不意地对付秦,秦就很可能招致危险。他要秦王政不吝惜财物,出重金贿赂各国的“豪臣”,阻止六国合纵,这样就可以灭掉六国。

以后的事实证明,尉缭的这些建议,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

尉缭还著有《尉缭子》一书,这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系统地总结了尉缭对战争和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经验、观点。

在嬴政统一天下和统治天下的时代,被他委以重任的非秦人士,除了李斯、尉缭,还有一大批,其中包括:王、茅焦、桓、王翦、昌平君、昌文君、王贲、李信、王绾、冯劫、王离、赵亥、隗林、赵婴、蒙恬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奔走效劳,嬴政才能取天下、坐天下。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两部分。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逍遥侯

    逍遥侯

    李中易,本是最牛的中医,因车祸到了五代十国,附体在一个文不能科举、武不能提刀的废柴身上!这时候,儿皇帝石敬塘刚刚卖掉燕云十六州不久。后蜀国主孟昶,正在与花蕊夫人嬉戏。南唐后主李煜,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周世宗柴荣,做梦都惦记着北伐。北宋太祖赵匡胤,正琢磨着黄袍加身。这是混乱的时代,却也是李中易的时代!逍遥侯书友一群:75206776,欢迎兄弟们进群讨论!
  • 三国重生马孟起

    三国重生马孟起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
  • 无双猛将

    无双猛将

    散打高手遭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任你笑傲群雄,所向披靡,难逃我手中霸戟!任你阴谋诡计,奇策迭出,我自一力降十慧!我便是这天下最强的男人,便要掌握这天下最强的权势!且看霸气无双的乔玄如何谈笑间纵横天下,挥手间枯骨成山!为了生存,为了爱人,他踏上了一条铁血不归路......
热门推荐
  • 采桑子

    采桑子

    这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民国以还,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痴迷一生,次子因萧墙之祸无奈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败落,一群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令人掩卷三叹
  • 田园喜嫁

    田园喜嫁

    作为苏家的三女儿,苏槿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被娘亲乱点鸳鸯谱。她只想种种田挣挣钱,过自己的小日子。什么?你想要与我结发同枕?本姑娘既然不是你想要的贤妻,为何还要与你永结同心?
  • 腹黑王爷:定国王妃十三岁

    腹黑王爷:定国王妃十三岁

    瑶始创世之初,为保苍茫大陆后世子民,留下一块神骨,千年后神骨化神玉,天下三分而立。一个可使天下归一的传说,令世人开始争夺瑶始之神仙骨——定国神玉。她是21世纪异能特工——白瑜,散气分身,化水为冰。一次执行任务时的意外,穿越到了永乐王朝将军府痴傻的二小姐身上。好不容易破束力恢复异能后,却被指婚给永乐王朝的疯子王爷。他是永乐王朝的疯子王爷——萧梓哲,为了报生母之仇,掩藏身份装疯活在妖后眼皮之下,神功练成归来,却要娶将军的痴傻女儿。永乐王朝,妖后当道,阴谋重重。一个身份后隐藏的是一个面具,一个面具下遮盖的却是是另一个身份。天下注定大乱!烽火连烟,他和她携手共进,乱世英雄,他为她许下一世柔情。当女强遇上腹黑,异能撞上神功,强强联手称霸天下,浮华过后,且看天下,谁与争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魔道

    魔道

    一个21世纪的倒霉修魔者流落到了异世界,他要如何回到地球呢?是从魔界还是修魔界,还是深渊界,亦或是神界和灵鬼界?哪里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前路不可知,孤单上路的他会遇见些什么呢?什么是神?什么是魔?修真是道,修魔也是道,看我修魔成神。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破苍穹之无上巅峰

    斗破苍穹之无上巅峰

    斗气大陆,帝王为尊,传承血脉,无上永存!为了自己的后代,为了拥有更强的实力,还有自己的身世,一代帝王,飞升异世。斗帝变成斗低,真正的强者,无上之巅峰。术,并非武术武技,它是一个特有而让惊叹的字,术者,代表一个超越斗之帝的强者!无上,触不到,摸不着…然而,我们的主角,他却做到了,萧炎再创辉煌……
  • 驴友入门宝典

    驴友入门宝典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基础知识类的驴友入门书籍,是写给全国几千万初、中级驴友看的书。这是一本作者参加户外活动7年多、带队出行200余次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的是短程、低海拔、低难度的户外活动,向大家介绍关于驴友的基础知识、户外装备、安全知识、户外小经验、特种户外、省钱攻略、带队常识等等。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涉及的都是初、中级驴友最关心的、实用的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级驴友快速成长,更安全、更开心、更省钱的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 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侦探推理游戏

    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侦探推理游戏

    本书收录了全世界500个顶级侦探推理故事,涵盖面广,包罗万象。以训练侦探迷们的思维能力为目的,按照观察能力、综合思维、创造思维、排除思维、类比思维、逆向思维、迂回思维、空间思维、数理逻辑、科学思维十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展开推理,《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侦探推理游戏》力求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深度剖析,最大限度地锻炼读者的各种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读者的智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