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800000011

第11章 从投机商走向政治家的吕不韦(2)

次年,即公元前248年(庄襄王二年),吕不韦乘赵、魏进攻燕国、后方空虚的机会,派蒙骜率军向赵、魏两国进攻。很快,秦军就攻占了赵国的太原(今山西太原)、魏国的高都(今山西晋城北)与汲县(今河南汲县附近)。随后,秦军又在赵国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势,先后取得榆次(今山西榆次附近)、新城(今山西新城附近)、狼孟(今山西阳曲北)等37城。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吕不韦令大将王龅进攻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西北地区),将其全部占领,并重建上党郡。同时,又在赵国故地太原及附近一大块土地上,置太原郡。

从庄襄王死至秦王政亲政这段时间内,吕不韦仍然实施“近攻”的方略,即将韩、赵、魏作为主攻目标。公元前245年(秦王政二年),秦攻取魏国的卷(今河南原武城北),斩首3万。公元前244至前243年,秦军接连攻占韩国13个城邑及魏国的田易、有诡二邑。公元前242年,蒙骜率军大举征伐魏国,一连占领了酸枣、燕、虚、桃人(均在今河南延津、长垣一带)、长平(今河南西华北)、雍丘(今河南杞梁)、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等20城,并在那里设立东郡。次年,秦攻占魏的朝歌(今河南淇县)。至此,韩、魏两国的绝大部分与赵国的西部,都归入秦的版图。

其间,秦国还灭了魏的附庸小国——卫(《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年,……拔卫。”而在其他一些记载中,卫已于数年前被魏消灭)。吕不韦将卫君角从濮阳迁至野王(今河南沁阳),让他在那里继续维持着有名无实的君位。这种处理方法,显然与对东周的处置方式有类似的地方,显示了一种“恩”、“威”并施的统治策略,而与秦国过去一味以杀戮为能事的做法有所不同。不过,在对待卫君的态度上,似乎也多少表露出吕不韦对他故国的一种复杂情感。

公元前241年,为秦国东进的形势所迫,赵、楚、魏、韩、燕五国再一次联合起来,向秦国进攻。可是五国联军不堪一击,遭秦反击后,迅速瓦解。自此,东方诸国再也无力反击,只有等待着一个个被秦消灭。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军又向魏国发动多路进攻,占领了垣、蒲阳(均在今山西境内)、衍(今河南郑州北)。昔日兵强地广的魏国,此时只剩下残兵败将和大梁以东的小片地区。

六、卓有成就的文治

如果说,吕不韦执政时期秦国在军事上赢得的胜利,是借助了以往几十年筑下的基础,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应归功于秦军将士的英勇善战,那么,在这同时,秦国在文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就紧紧地与吕不韦联系在一起了。吕不韦给秦国的思想文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写下了一段辉煌的篇章。可以说,假如没有吕不韦,秦国历史上就极有可能会缺少这么光彩的一页。

吕不韦注重文治,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治国为政方面,除主张严刑峻法的法治以外,还倡导加强礼义教化。由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有《上德》一篇,其中说道:“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意思是,以“德”和“义”来引导天下,可以收到不用“赏”、“罚”手段而使民心归善、邪恶不生的功效。这种德、刑并用的思想,与秦国专任刑罚的传统有着很大的不同。反映到对东方六国兼并的策略上,也就形成了刚、柔相济的两手:如同对待东周和卫国一样,除使用武力彻底消灭,有时还加以笼络、安抚。

2.改变过去的文化封锁政策,大量地引进东方国家的文化,特别是他们的各色人才。秦国虽有任用外来人才的传统,但长期以来,为秦国所欢迎的,主要是持法家观点的人物,这使秦国的文化十分单一而贫弱。吕不韦任秦相后,广泛地从东方吸收、引进人才,诸子百家各派人物都欢迎。一时间,天下之士“斐然(原指五色相错的样子,这里形容一种盛况)争入事秦”。据说聚集在吕氏门下的宾客有3000之多,包括了儒、道、墨、阴阳、法、纵横、兵、农、名各家门徒。这些士人在吕不韦周围形成一个庞大的人才库,并担负着智囊团的作用。像后来为秦的统一和秦王朝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的李斯,最初就投在吕不韦的门下。

3.采撷诸子百家的精华,建立博采众长的理论体系。吕不韦执政时期,全国统一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朗,当时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在研究完成统一中国的军事和政治策略,以及统一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统治的问题。吕不韦也在思考。不过,他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方法,来构建他的理论体系。他以为,“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吕不韦知道,人和物,都有其短与其长。只有善于吸取和利用别人之长以补己短者,才能成功,才会得天下。所以他组织手下的宾客,发挥各人的所学之长,著书立说,集百家为一家,编写出了先秦杂家的代表性著作《吕氏春秋》。

秦国早先地处岐山以西,为戎、狄杂居之地。由于地理和种族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迥别于中原的社会风习:民性强悍、崇尚武功。加上地处西陲,与其他国家交流较少,也就造成了思想文化上的落后状况。比如,战国诸子百家的著名人物,没有一个是在秦国的土壤上培植出来的。所以,吕不韦延揽各国人才,对各种学派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实在是秦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一件盛事。而反映战国末期各派思想互相渗透、百家合流特点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出现在秦国,更是为秦国的统一做了思想文化上的准备。由于吕不韦在文化上进行的这项工作,使秦国可以毫无愧色地担当起统一的大任。

下面,就着重地谈谈《吕氏春秋》。

七、《吕氏春秋》的由来和概貌

《史记·吕不韦列传》是这样记述《吕氏春秋》的编纂缘起的:“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倾:向往,钦佩)。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号称战国“四公子”,他们都以礼贤下士、豢养众多食客而著称于世。吕不韦任秦相后,意识到秦国虽然强盛,但多的是武士,文士却奇缺,所以与东方诸侯国相比,有不如的地方。他遂广招宾客,又仿效当时著书立说的风气,让他们编撰了20多万字的《吕氏春秋》。《史记》中的这些记载,使我们对《吕氏春秋》成书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过,有必要补充两点:

1.“四公子”养士主要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而吕不韦养士,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图(比如让其编撰《吕氏春秋》),这是“四公子”所不如的。汉代王充说:“六国之士出齐齐轻,入楚楚重,为赵赵完,叛魏魏伤。”(《论衡·效力》)。意谓战国之时,士人的向背,对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重大。来自东方的吕不韦,当然明了在争夺人才的这一“战场”上,秦国并不占据优势,因而他要广泛罗致文士以弥补秦国文化上的不足,为统一做文化和人才的准备(当然,吕不韦也有吸引人才以扩大自己势力的意图)。从以后的历史看,吕不韦所网罗的人才,也确有为秦始皇所用,成为秦的栋梁之材的。

2.在《吕氏春秋》成书以前,虽然已有诸子百家的许多著作问世,并流传天下,但是像吕不韦那样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写文集的,却是第一回。而且,在现存的先秦诸子著作中,像《吕氏春秋》这样的体裁,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意义上,《吕氏春秋》的编纂和问世,实乃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大创举。

《吕氏春秋》分“十二纪”、“八览”、“六论”3个部分。由于是有计划组织编写,所以在形式上十分整齐。它的原来面貌为:“十二纪”以“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12个季节为“纪”,每一“纪”有5篇文章;“八览”是“有始览”、“孝行览”、“慎大览”、“先识览”、“审分览”、“审应览”、“离俗览”、“恃君览”,每“览”有8篇文章;“六论”为“开春论”、“慎行论”、“贵直论”、“不苟论”、“似顺论”、“士容论”,每“论”有6篇文章:再加上《序意》(即序言),共有161篇论文。可是,后来在流传中发生了夺佚错落的现象,所以,现存《吕氏春秋》中的“有始览”只有7篇,《序意》也仅余残文。

八、有所选择的杂家之言

在整齐的形式下,《吕氏春秋》包容了相当繁杂的内容。汉代历史学家班固说它是“兼儒墨,合名法”,清代学者汪中以为它是先秦“诸子之说兼而有之”。确实,参加编写《吕氏春秋》的学者来自各方,带来了各种不同学派的观点。但是,仔细分析《吕氏春秋》的内容,可以看到它还是有自己鲜明的倾向的。它并不是机械地照搬儒家、道家、法家、农家、兵家与阴阳家等的原有观点,而是按照当时的政治需要有所选择和改造。当然,拼凑的痕迹,也是有的。

鼎这里介绍其中的一些观点。

《吕氏春秋》赞同儒家提倡的“君臣之义”,它举了两桩史实来说明这一道理。其一:

春秋时代晋国的贵族智伯被赵襄子所害,晋国的一部分也被赵瓜分。智伯的臣下豫让决心为智伯报仇。他把自己的胡子眉毛全剃光,全身涂黑,又弄得断肢残手,穿上破烂衣服,回到家中向妻子行乞。

其妻见来人模样像讨饭的,可开口说话的声音却像自己丈夫,十分生疑。见此。豫让离开后又吞吃木炭,把嗓子搞坏,让妻子也分辨不出他的声音。伪装成功后,豫让准备去暗杀赵襄子。

这时,豫让的一个好朋友见他如此残害自己,就问他:“你怎么想出这样的主意?”豫让回答:“我要替智伯报仇。”“可是,”这位朋友说,“你这样办简直是白受罪,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你的精神固然可嘉,却极不明智!”这位朋友继续劝道:“以你的才能去投奔赵襄子,赵襄子必定会重用你。到那时,你再采取办法杀死他,不是便当得多么?”

“此言差矣!”豫让反驳说:“照你说的这么去做,简直是出卖新朋友报答旧朋友。为旧君而害新主,违背君臣之义,还有比这种事更严重的吗?这和我报仇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我所以要为智伯报仇,正是为了维护和发扬君臣之义,而不是要走什么捷径。”

其二:

春秋时莒国的柱厉叔为莒敖公的大臣。柱厉叔发现莒敖公并不怎么信任自己,就知趣地辞官而去。然而有一天,有消息说莒敖公被敌人围困,十分危急。柱厉叔立即向友人告别,准备去莒敖公处与其同死。有人劝他:“当初,因为莒敖公不信任你,你才离开,现在你却要去与他同死,这岂不是对你信任和不信任都没区别了吗?”

“不然!”柱厉叔严厉地驳斥道:“以前,因为他不信任我,我才离开他。现在他有难,我若不去,那就恰恰证明他当初不信任我是对的。我就要在这个时刻去与他共患难,用这种行动警示那些不能识别忠臣的君主,让他们内疚、自责。这样,后世的忠臣就不会像我一样被误解。忠臣不为君王所误解,那么,君王的地位就会永远稳固了。”

《吕氏春秋》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做了发展和运用。它说:“古之王者,其所为少,其所因(因袭)多。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审分览·任数》)《吕氏春秋》还认为,君主只要在用人上下功夫,别的事就可“无为”:“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季冬纪·士节》)

《吕氏春秋》还有许多墨家的观点,宣扬了“尚贤”、“非攻”、“节葬”等思想。

法家提倡求实,“法后王”(即注重当前现实),反对空谈“法先王”(效法先王)。在《吕氏春秋》中,《离谓》、《当务》、《察今》、《不二》等篇都阐发了这些观点。法家主张法令划一,君主必须控制权柄和谙熟权术。《吕氏春秋》的《有度》、《慎势》、《具备》、《任数》、《勿躬》、《知度》等篇,就专门谈到以法治国及人君南面之术。

九、杂家的意义

身为秦国丞相的吕不韦,竟又以杂家的形象出现,说明他认识到单纯地用某一家一派的观点来治理国家,是有缺陷的;而秦国只用法家的主张进行统治,也是不行的。所以他提出兼采各家,尤其倡导融汇儒、法两家的政治策略,以有利于统治和管理。《吕氏春秋》其实是吕不韦的一个施政纲领。

可惜,《吕氏春秋》问世没多久,就被秦始皇打入冷宫。原因之一,是吕不韦的施政纲领与秦王政的思想存在严重的分歧(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面《嬴政亲政与独治其民》一篇中论及)。

不过,正如现代史学家郭沫若所指出的:“假如沿着吕不韦的路线下去,秦国依然是要统一中国的,而且统一了之后断不会仅仅十五年便迅速地彻底崩溃。”(《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这固然属于推测,但从汉代统治思想的变化看,此话有一定的道理。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显赫政治地位,并在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惟一一位商人。因为商人出身,又以政治投机起家,所以历来对吕不韦多有诟病。然而,从吕不韦为相,和他的《吕氏春秋》看,他无疑是先秦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今人所要清算的,反而应是那些传统社会对商人的偏见。

同类推荐
  •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徐大成编著的《康乾盛世》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有关内容。 《康乾盛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南湖故事

    南湖故事

    龙脉绵延、凤凰振羽、唐王东征、士林传奇……不觉入梦。我梦见南湖变成了童话世界。美丽的凤凰仙羽飘飘、文彩斑斓,在南湖湛蓝的天空翱翔。碧绿的湖水里耸立着晶莹剔透的龙宫,龙王的夜明珠放射出灿烂光芒。威武的唐王身披战袍,携曹妃在南湖漫游。花径上跑着灰姑娘坐的南瓜车,游乐场里传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喧闹……
  • 隋唐洛阳

    隋唐洛阳

    本书以通俗流畅的白话文,化解诸多艰涩的古籍,叙述和分析隋唐时期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唐人韦应物咏洛阳云:“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洛阳作为隋朝、唐朝的东都和武周武则天的首都,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跸,利用洛阳来临制东夏、统驭全国。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来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经济繁荣,技艺精湛。
热门推荐
  • 看清经济新常态

    看清经济新常态

    聚焦两会,看清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全面深化改革路在何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丫头的青春日记

    丫头的青春日记

    都说,青春是充满无限色彩的,可她却只生活在黑色的阴影下。爸爸为了躲债抛弃了整个家,她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压力重如泰山的她几乎是从悲伤中走过来,常常受妈妈虐待,姐姐排斥……可,万幸的是,她遇到三个疼爱她的男人,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给了她温暖和依靠!可是,她该选择谁,陪她走完这一生呢?
  • 数学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数学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武林外史后续

    武林外史后续

    如果把沈浪当成是赌注,也只能有一个结局,让白飞飞和朱七七来一场公平的PK,那么最后,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拥有沈浪的人将会是谁?,即使不是你想看到的那种!当我看到白飞飞倒在沈浪的怀中慢慢地死去;当我看到宋离愁眉紧锁;当我看到最终沈浪和朱七七在一起时。一切都好像结束了,一切又都好像是一个新的开始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对不起,我爱你!

    对不起,我爱你!

    她家公司面临破产,人前,只得口是心非的说出“心甘情愿”。她被仇人追杀,她的弟弟妹妹遭遇绑架……他设下陷阱,她是懦弱的落魄千金;人后,她是步步为营的复仇女神。,她撞了不该撞的故人——裴湛。凌晨的机场,诱她步步深陷;她无路可走,人人尊称他一声‘三哥’
  •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岗位是一个人脱离平庸,走向卓越的支点。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轻视工作岗位只会让你的人生“贬值”。认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你就会更快地迈入卓越者的行列。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