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600000011

第11章 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1)

太平军在占领南京以前,采取流动作战方针,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建都天京以后,为巩固革命政权,彻底推翻清朝统治,争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太平军以天京为基地,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一、北伐

咸丰三年四月(1853年5月,癸好三年四月),洪秀全、杨秀清命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为统帅,率战斗力最强的前一、前二、前三、前五、后一、后五、中五、左二、右一共九军二万余人北伐。北伐的目标是攻占北京,推翻清朝统治。北伐军出发前,洪秀全给林凤祥等人的指令是:“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夺地縻时日”①;如遇困难,则“到天津扎住”②,待援兵抵达,再攻北京。四月六日(5月13日),林凤祥等率北伐军前队自扬州出发,乘船至浦口登陆,击溃堵截的山东兵勇和黑龙江马队,相继攻克安徽之滁州,临淮关。后续部队在殿左三检点朱锡琨、殿左十六指挥黄益芸率领下,于四月八日(5月15日)亦在浦口登陆,但误入浦口东北的六合县;夜宿营,不慎失火,弹药爆炸,黄益芸被焚牺牲,将士死伤过半,余众大部退回天京,小部在朱锡琨率领下赶往临淮关与林凤祥等会合。

四月二十一日(5月28日),北伐军克凤阳府。同日,杨秀清接到林、李、吉三人的禀报,当即指示:“尔等奉命出师,官居极品,统握兵权,务宜身先士卒,格外放胆灵变,赶紧行事,共享太平。”并强调:“谕到之日,尔等速急统兵起行,不必悬望。”③随后北伐军即在无后方依托的环境下,朝东北方向进军,连克怀远县、蒙城县、毫州。五月六日(6月21日)北伐军从毫州进入河南,在商邱宋家集击败河南巡抚陆应谷军。次日,归德府(今商丘)人民打开府门,迎北伐军人城。接着,林、李即率五军兵将前往归德城西北四十余里之黄河南岸埠头刘家口,准备渡河取道山东北上。不料清地方当局早已把船只尽收泊北岸,且俟北伐军到来之际,放火将船烧毁。林、李等见在此无法强渡,遂离归德,统兵西上,经睢州、杞县、陈留县,于五月十三日(6月19日),进抵开封城下。北伐军志在渡河,不再攻城,且开封城外有深沟两道,渡口亦无船只,遂撒开封围,自朱仙镇继续西进,经中牟、郑州、荥阳到达汜水、巩县。沿途捻军及广大群众踊跃参加,人员大增。由于挖煤工人协助,他们在巩县洛河口得到运煤船多只。大军遂于五月二十二日(6月28日),开始在汜水口北渡黄河。因船少人众,至:二十八日(7月4日)北伐军尚未渡尽。清军赶到,余众数千人只得反旆南下,经湖北回到安徽,与西征军会合。

渡过黄河的四万余北伐军,急需补充军实,于是乘胜进围盛产兵器火药的豫北重镇怀庆(今沁阳)。清廷急命直隶总督纳尔经额为钦差大臣,理藩院尚书恩华、绥远城将军托明阿为帮办军务,与内阁学士胜保、提督善禄、都统西凌阿等总计约六万多人,分五路援怀庆。经过五十六天的艰苦奋战,北伐军未能破城,乃于七月二十八日(9月1日),主动撤围,本拟从怀庆直趋天津,但遭清军阻击,遂改道经济源,入山西。自八月二日(9月4日)起,北伐军连克垣曲、绛县、曲沃、平阳(今临汾)、洪洞等府县;由此继续北进则可立克太原。但北伐军目标在直捣北京,故出敌不意,舍北而东,经潞城、黎城,越太行山,复入河南,连克涉县、武安,向直隶推进。清廷将山西巡抚哈芬革职拿问,以胜保代纳尔经额为钦差大臣。八月二十八日(9月30日),北伐军击溃纳尔经额、总兵经文岱所率万余清军,克直隶军事重镇临沼关,并乘胜北上,连下沙河、任县、隆平、柏乡、赵州、栾城、藁城、晋州、深州等地。捷报传到天京,东王杨秀清奏请天王洪秀全,封林凤祥为靖胡侯,李开芳为定胡侯,吉文元为平胡侯,朱锡琨为剿胡侯。此时北京则误传北伐军已攻至定州,清廷大震,城内官僚地主外逃者不下三万家,咸丰帝急派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部署京城防务。僧格林沁率京营兵四、五千人,赴京南涿州防堵,胜保则率军北上保定阻截。然而,北伐军并未向北进攻保定,而是兵锋东指,沿运河向天津进发。大军一路连克献县、交河、沧州,九月二十七日(10月29日)入据静海县城和独流镇。此时适值天津大水成灾,天津、静海一带积水成河,旱道断绝。次日,李开芳率军沿堤进抵杨柳青,水路前锋达天津郊外十里的稍直口,随即登岸扑城,为水所阻。十月一日(11月1日),北伐军与天津官府所办团练武装战于城郊,不利,遂折回杨柳青,进而退返独流、静海。此后由于时届隆冬,棉衣、食粮供给又极其困难,加以胜保,僧格林沁率清军主力赶到,北伐军处境逆转,鏖战三月,未能取胜。咸丰四年正月九日(1854年2月6日,甲寅四年正月三日),北伐军放弃静海、独流南撤。大军经大城、献县,于二月十二日(3月10日)进占阜城。二月六日(24日),平胡侯吉文元在阜城作战,英勇牺牲。朱锡琨大约亦在此后不久牺牲。

洪秀全、杨秀清得知北伐军在津南受挫后决定派援军北上。咸丰四年正月七日(1854年2月4日,甲寅四年正月一日),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夏官副丞相陈仕保及冬官副丞相许宗扬统率十五军七千余人,从安庆出发增援北伐。援军经桐城、舒城、六安、蒙城、毫州、豫东永城、夏邑,然后进入江苏砀山、萧县(今属安徽),沿途群众相继加入,总兵力迅速增加到六万人。二月十六日(3月14日),大军在萧县董家口至砀山包家楼,渡过黄河,于丰县刘家庄整顿队伍后,分三路向山东挺进,连下金乡、巨野、郓城,至东阿县张秋镇集中。曾立昌等本拟由此顺运河经东昌取道德州达直隶阜城。与北伐军会合,但侦知善禄驻军东昌,遂决定改道由阳谷、莘县、冠县而北。三月十五日(4月12日),援军攻克扼南北漕运咽喉的临清,此地距阜城只二百余里。然而援军进城后,由于敌人退出前将火药存粮焚毁,加之城外胜保军的围困,给养出现困难,新附群众浮动不稳,其中数干人且于二十一日(18日)在城内哗变,冲出城外。次日,北伐援军撤出临清,拟取道故城人直隶达阜城,但新附群众不听命令,相率南行。胜保率清军往追,援军在李官庄、清水镇相继失利。三月十九日(4月26日),曾立昌乘敌军连获胜仗、警备疏懈之机,于初更派精兵千人各持一种名为先锋包的火毯往攻,清营顷刻延烧,人马溃逃。立昌建议从此返辙往北,直抵阜城,但新附者坚欲南行。故援军休息一日后南退冠县,在此遭团练和胜保军夹击,新附者纷纷逃散。四月九日(5月5日),援军退至江苏丰县北之漫口支河,时河水陡涨,人马陷于泥淖,伤亡甚重;后转至黄河河岸,将士骑马或浮水渡河,敌骑大至,立昌跃马人河死难。余众经苏、豫人皖北,陈仕保于风台县牺牲。部分援军旋南下,返回太平天国控制区;许宗扬被收入“东牢”。天京得知北伐援军败退消息后,于四月将顶天侯秦日纲自安庆调回,晋封燕王,命其统兵再次增援北伐军。秦日纲率兵至舒城杨家店败回,禀奏称:“北路妖兵甚多,兵单难往。”④奉旨仍赴安庆安民。此后,由于西征战事的需要,太平军已无力再派兵北援了。

正当曾立昌等率援军从临清南撤之际,北伐军也于四月九日(5月5日)从阜城突围南走,至东光县连镇坚守待援。不久,闻援军抵山东,李开芳又率骑兵两千余人离开连镇,南下接应。五月三日(5月29日),李开芳等到山东高唐州,得知援军已败,乃据州城守御。从此,北伐军被分割两地,军势更加孤危。林风祥在连镇,立木栅,掘深壕,决计坚守。僧格林沁统清兵在连镇周围,挖三壕、筑三垒,对北伐军实行围困。两军交锋,北伐军连战皆捷,但终因弹尽粮绝,无法久守。咸丰五年正月十九日(1855年3月7日,乙荣五年正月三十一日),清军攻破连镇北伐军阵地,林风祥被俘,槛送北京,英勇就义。时李开芳在高唐州与胜保所率清军相对抗,已历时九月。至连镇陷落,清帝因胜保师久无功逮京治罪,命僧格林沁移军进攻高唐州。李开芳见僧格林沁兵到,始知林凤祥军已败,决定突围南归。二月一日(3月18日,二月十一日),李开芳率军行至茌平县冯官屯,为清军追及,遂据屯迎拒。北伐军在此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清军久攻不下。僧格林沁引运河水灌冯官屯,北伐军粮草火药尽湿,而屡次突围又均未成功。四月十三日(5月28日),李开芳派将士百余人出城诈降,谋作内应;僧格林沁用小船将他们渡出。李开芳以为敌已中计,乃于十六日(31日),带领余众亲至清营,准备里应外合,突出重围。但僧格林沁并未中计,太平军百余人被杀害;李开芳等九人也槛送北京,英勇就义。至此,长驱六省,历时两年多的北伐,由于孤军深入而英勇悲壮地失败了。

二、西征

北伐开始不久,太平天国又派军队西征,目的在于夺取长江中游沿岸各省,扩大根据地,并确保天京。咸丰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853年6月3日,癸好三年四月二十九日),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殿左一检点曾天养等率近万名太平军,乘千艘战船离天京西上。西征军进占安徽和州后,以破竹之势,于五月四日(6月10日)占领安庆。胡以晃留安庆指挥西征战事,赖汉英等率军向江两挺进。大军经彭泽、湖口、南康(今星子县)、吴城镇,于五月十八日(6月24日)进围南昌。在此前夕,新任帮办江南大营军务、湖北按察使江忠源自九江率楚勇一千三百人先期赶到南昌,与江西巡抚张芾共同据城防守。在南昌城下,太平军与清军展开多次激战,未分胜负。为加强军力,清廷从两湖、贵州和江南大营紧急调军增援;天京方面则派国宗石祥祯、韦志俊、石镇仑、石风魁等率军万人,船只近千艘抵南昌城外。由于强攻难于奏效,赖、石等乃采取先占附近州县,断其接济,然后再合力攻城的策略,于是丰城、瑞州(今高安)、铙州(今鄱阳)、乐平、景德镇、浮梁、都昌等地,都先后为太平军攻克,南昌也成为一座孤城。但正在此时,杨秀清以久攻不下,决定撤南昌之围,转攻皖、鄂。八月二十二日(9月24日),赖汉英、石祥祯等离南昌,北上渡鄱阳湖,出湖口,入长江,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曾天养率领,沿长江东下回安庆与胡以晃部会合,经略皖北;一路由赖汉英、石祥祯率领,沿长江上驶,进攻湖北。

西路军于八月二十七日(9月29日),攻占九江,以殿右八指挥林启容率军镇守。赖汉英因久攻南昌不下,被召回京革职,部众由石祥祯、韦志俊率领继续西征,挺进湖北。九月十三日(10月15日),太平军在广济田家镇半壁山,大败湖北防军和前来支援的江忠源所率楚勇。十八日(20日),太平军一举攻克汉口、汉阳。时天京以扬州方面军事紧张以及集中兵力经营安徽,决定调回西征军回援,故太平军于十月五日(11月5日),退出汉口、汉阳,以部分兵力留驻黄州、蕲州间,余众分回天京、安徽。

安徽战场的主攻目标是进占临时省城庐州(今合肥市)。西征军占安庆以后,因主力转向江西,故一连四个月在皖未展开大规模进攻。八月二十三日(9月25日),翼王石达开奉命从天京抵安庆,主持西线军政全局。他抵皖后,积极布置军事,组设地方行政机构和乡官组织,安定民生,征收赋税,“所到之处迎壶浆,耕市不惊民如常”⑤。九月中旬,石达开派胡以晃、曾天养等率军经营皖北。大军于九月二十三日(10月25日)克安庆北门外之集贤关,十月十四日(11月14日)占桐城,二十九日(11月29日)占舒城,进逼庐州;清督办安徽团练、工部侍朗吕贤基兵败自杀。时清廷命防守南昌之江忠源为安徽巡抚,回防庐州,又从河南陈州(今淮阳)、江苏徐州、安徽定远等地调兵万余增援。太平军从十一月十二日(12月12日)开始攻城,至十二月十六日(1854年1月14日),以地雷破城,清知府胡元炜投降,江忠源投水自尽,庐州为太平军占领;城守由胡以晃主持。接着,太平天国在安徽20余州县建立政权,成为天京的西部屏障,西征的后方根据地。稍后,石达开回京复命,顶天侯秦日纲驻安庆代其主持军政。

太平军取得庐州后,其主力再次沿江西上,国宗石祥祯、韦志俊、韦以德、石镇仓、石风魁、秋官又正丞相曾天养、地官副丞相黄再兴、春官又副丞相林绍璋、丞相张子朋等齐集黄州前线,总兵力逾四万人。咸丰四年正月十五日(1854年2月12日,甲寅四年正月九日),太平军大破驻黄州北二十里之堵城清军,湖广总督吴文镕兵败自杀。十九日(16日,十三日),太平军第三次进占汉口、汉阳。在此,又兵分两支;一支由韦志俊、石凤魁等统率围攻武昌,分军攻取四周州县;一支由石祥祯等统率进攻湖南。南路军于二月一日(2月27日,正月二十四日)克岳州,六日(3月4日,正月二十九日)占湘阴,九日(7月,二月一日)陷靖港,十三日(11日,二月五日)据宁乡;此地距省会仅数十里,长沙大震。但在此太平军遇到曾国藩所建湘军的顽抗。

同类推荐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又名《五虎平南狄青后传》)承续《征西》故事,叙述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率兵南征,平定广源州依智高叛乱的经过,以及狄青的两个孪生子狄龙、狄虎在出征中与敌方女将段红玉、王兰英之间的爱情纠葛,同时也穿插了包拯、狄青与朝中奸佞斗争的线索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中国古代皇陵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显示自己无比的尊贵,不惜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天下之能工巧匠,多则四五十年,少则几年来营建自己的陵园。皇陵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其奢侈豪华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此,它成了吸引盗墓者的诱饵,成了历代盗墓者的最爱。
热门推荐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长江传

    长江传

    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俏皮小书童

    俏皮小书童

    一个月色怡人的夜晚,长安城的大街上已经没有了行人,百姓们也都已安然入睡,只不过再城中某处的大宅院里,却是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妖孽王爷极品妃

    妖孽王爷极品妃

    (全文已完,放心收藏)她,本是二十一世纪师父门下最宝贝的徒弟,天生一身灵力,世所罕见。一朝穿越,居然变成了名不见经传的废柴?被欺负、被抛弃?天下笑谈!从来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何时轮到别人欺负她。她会让世人看到,什么是废柴的崛起,天才的陨落。本是无心无情的她,无意中惹上一个邪肆妖孽,自此,甩也甩不掉,逃也逃不掉。他邪魅一笑,“宠一生,爱一世,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想要也得要!”当妖孽遇上腹黑,冷酷对上无情,是谁应了谁的劫,而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 春醪集

    春醪集

    本书是才子作家梁遇春珍藏版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及书话、书信,是梁遇春26年短暂年华的丰富结晶。王蒙推荐,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中国的兰姆”昙花般的青春絮语。
  • 瑰妃娘娘要翻身

    瑰妃娘娘要翻身

    装神弄鬼,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带着小鬼闯天涯。皇后,太子,不幸穿越到了一枚疯子身上,王爷,大娘,大姐,小妹,想要她的命?哼,放马过来,从此她双眼见鬼,她有一群鬼兵伺候你,吓死的你屁滚尿流不偿命!什么,她的夫君是个人人嘲笑的傻王爷?傻子夫君被人欺?那个有种的,站出来,她一定将他打的连鬼都做不成!可谁知道当那傻王爷转身一变,变的不傻,【已完本】她是二十一世纪灵媒,试问世上可还有比的上他的绝代风华和才情?答案:没有!当天不怕地不怕,随心所欲的她,寻找自己一世良人,碰上这个腹黑傻王爷,是她征服他?亦是他征服她?
  • 六月歌声

    六月歌声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