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斗争关系到大清江山的安危,康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冒险撤藩
所谓“三藩”:是指顺治年间清廷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后由其子耿精忠袭爵)。三藩之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他十分骄横,不但掌握地方兵权,还控制财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里,直接威协到清朝的统治。为此,康熙不得不考虑撒藩的问题。
康熙皇帝在正式撤藩之前,康熙已开始逐步削减“三藩”权势,限制其不法行为。而三藩对此也有察觉,吴三桂和耿精忠(耿继茂之子,已经袭爵位)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七月假意奏请上交藩王印信,以试探朝廷的意向。康熙立刻召集会议研究撤藩。大臣们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不撤藩;另一种认为应该撤藩,反对撒藩的意见占了上风。康熙却认为,三藩手握重兵,财政自成体系,特别是吴三桂拥兵自重,若不早除,必酿成后患无穷。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康熙决定撤藩,并将三藩全部撤往山海关外。
吴三桂发动叛乱
吴三桂接到撤藩谕令,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他自认为劳苦功高,而且又有军队,上这个折子本来就是试探康熙的口气,心里认为康熙必然不会同意。不料康熙这个年轻的皇帝却决意撤藩,连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他几十年苦心经营的一切将付诸流水,无论如何也不甘心,于是决意造反。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命令麾下官兵蓄发易服,发动叛乱。
吴三桂举兵叛乱后,闽、粤两藩也蠢蠢欲动,各地的吴氏党羽纷纷响应,各地告急文书频频传至北京。
康熙分析局势后认为:吴三桂是三藩的首领,消灭了吴三桂,其余乱党不攻自破。因此他采取了分化诱降、各个击破的方针。他先召回闽粤撤藩使;对耿、尚两藩暂行安抚,拆散他们与吴三挂的联盟;而对吴三桂采取重点打击的战略。康熙先派都统巴尔布等率三千精骑由荆州驰驻常德;都统珠满率兵三千由武昌进驻岳州,扼住湖广的咽喉要道;西安将军瓦尔喀率骑兵赴四川,形成了对吴三桂的包围。都督尼雅翰、赫叶、席布根特等率兵分往西安、汉中、安庆、兖州、郧阳、汝宁、南昌等要地,以保关中和中原后方的安全,诸路兵马均听从宁南靖寇大将军勒尔锦节制。第二年又特派刑部尚书莫洛进驻西安,会同将军、总督商议,便宜行事,巡抚、提督以下地方文武悉听节制。
长期的拉锯战
战争初期,吴军气势汹汹,一些清军将领贪生怕死,长沙、岳州、衡州等要地先后失陷,吴军直抵湖北、四川。迫使瓦尔喀退守广元,勒尔锦和珠满困守荆州、武昌,都无力反击。吴三桂一面猛攻川楚,一面通过西藏的达赖喇嘛致书康熙,要求划江而治,被康熙断然拒绝。吴三桂和议不成,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挂帅,从长沙进江西,连续攻克30多座城池;另一路由悍将王屏藩督率,由四川进陕西,接应吴三桂养子王辅臣的叛军,攻克平凉、兰州、延安、绥德等地。一时间京师人心震动,吴三桂气焰嚣张,扬言进攻北京。
王辅臣本来是忠于康熙的,他的叛变使得形势骤然紧张起来。为了应对恶化的局面,康熙传谕总督哈占,要他保护好王辅臣的妻儿家产,又派王辅臣儿子王继贞携诏前往劝说,表示“往事一概不究”,只要及时回头,便可官复原职。六月,王辅臣兵败投降,王屏藩部也节节败退,逃回四川,陕甘全境告平。
两线战场传来捷报的同时,清军与吴军在湘、鄂、赣一带进行长期的拉锯战。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清军平定闽粤,耿精忠、尚之信先后投降,湘鄂一带吴军已成孤军。吴三桂怕部下解体,赶忙在衡阳草草修建了庐舍当宫殿。三月二十八日,吴三桂即位称帝,国号为“大周”。此举使他的政治处境更加不利,前线清军攻势日益猛烈。这年八月,吴三桂急病交加,死在衡州。
八年的内战
吴三桂死后,“皇太孙”吴世瑶即位,这时的吴军已兵无斗志,一路溃退云贵。为了加快平叛进程,康熙下令:协从叛乱,缴械投降者,宽大处理,反正立功者,将功折罪,论功行赏。这项决定从政治上瓦解了叛军士气,除少数顽固分子坚持与清军决战以外,大多数叛军接战即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很快落入清军之手。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吴氏叛军彻底被平灭。
康熙从开始削藩直到吴三桂败亡,历时八年。在这场平叛战争中,康熙显示出超凡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指挥才华。他坚持擒贼先擒王的战略,始终把矛头指向吴三桂,对耿、尚二藩实行剿抚兼施的政策,分化瓦解三藩联盟,各个击破。这次关系大清江山安危的斗争,康熙赢得了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