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6700000007

第7章 隋文帝的武功文治(2)

针对东汉以来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情况,杨坚在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时规定:九品以上官员全部由吏部统一任免,并每年都要接受吏部的考察;后来又规定,刺史、县令三年一换地方,以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县佐不能任用本郡人,以免豪强地主把持地方行政。

为了限制士族门阀把持选举,加强中央集权,杨坚还于开皇年间废除汉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创行科举考试之制。当时科举大体有两种,一类属临时的特科,有贤良、志行修谨、清平干济等科;一类是常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科。隋朝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刘悼、王贞、杜正玄、杜正藏、许敬宗等都是秀才出身,房玄龄、侯君集、孙伏伽等都是进士出身,孔颖达、韦云起等都是明经出身。

北周的刑律十分紊乱而又残酷。开皇元年(581年),杨坚便令高颖、杨素、郑译等人制订新律;开皇三年(583年),又令苏威、牛弘等制成《开皇律》。《开皇律》废除了北周刑律中枭首(即杀头)、轘身(即车裂)等酷刑。将刑罚定为死、流、徒、杖、笞五等;确定了“十恶”罪名(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并规定谋叛、恶逆、不道等十恶者不在赦免之列;优待贵族、官员,对他们的一般犯罪,予以减免,可分别情况享受议、请、赎、官当等特权。《开皇律》在篇章体例上继承了《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的特色,对后世的封建法典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杨坚统治的前期,比较重视依律办事,他本人也有一些不徇私情、秉公执法的事例。

对于北朝以来的均田制等经济制度,隋文帝予以沿用。同时,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所革新与调整。如针对北周以来人民为逃避赋税徭役而隐瞒户口和诈老诈小等情况,实行保(五家为保)、闾(五保为间)、族(四闾为族)的户口编制,在此基础上采取“大索貌阅”(即调查核实户口)和“输籍定样”(即根据财产等情况评定户等,作为赋税的根据)的两项措施,以尽量准确地掌握全国户口和赋役对象。推行均田制中,在尽量多地给一般民户提供一定数量的土地的前提下,对贵族官员实行一定数额的职分田、永业田、公廨田,以节省财政开支,增加国家收入。对劳动人民负担的租、调、力役,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予以适当调整,以尽量公平赋税,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此外,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隋文帝还组织力量开凿了通济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在关东等地广置粮仓,并设立主要用于灾年救济的“义仓”;下令改铸五铢钱,完全废除其他古币和私人铸币,只准五铢钱流通,并统一其他度量衡。以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隋初仍沿用西魏、北周以来的府兵制,战士和家室、土地自成一个系统,不受地方州县辖制,且影响国家的租税收入。灭陈之后,杨坚于开皇十年(590年)对府兵制进行较大改革:所有军人的户籍全部归于当地州县,土地分配和赋税征收也与原来的农民一样,只是他们仍有军人职责,受军府管辖。这种兵归于农、兵农合一的措施,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加强了政府对军人的控制。与此同时,杨坚又下令,除边疆和京师守卫军队以外,其余的兵器等军事装备应停止制造,民间兵器应全部销毁;军人子弟应尽力改从学文,功臣后代应熟读一经,作为做官台阶。开皇十五年(595年)、十八年(598年)又曾严令收缴民间兵器和大船。这些措施,当然含有明显的加强中央集权、严防作乱的政治意图,但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偃武修文的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形成。

在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后,国内政局基本上是稳定的,政府的行政工作是有效率的,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乱。法制建设基本上是健康的,吏治也比较清明。隋文帝还经常亲自审察囚徒,甄雪冤滥,对贪污受贿的官员,严惩不贷,使人知畏法,不敢轻越雷池。他还非常注意身体力行,关心百姓疾苦,倡导节俭之风,并注意发现和表彰政绩突出的各级各类官员,倡导优良仕风。开皇二十年(600年),齐州有个小官王伽,执法办事认真,关心百姓,能使归家的罪犯自己按期到京城报到,隋文帝知道后,深为感动,立即召见王伽,同时敕令全国官员向王伽学习,以诚待民,以增强百姓对国家的信任和对朝廷的拥戴。

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达到空前的程度。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商业,以及文化技术领域,都有新的进步。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当时粮食的储备情况。据史载,主要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收获的增加,同时也由于政府非常注意储积粮帛,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的仓库,特别是一些大的仓库,如洛口仓、黎阳仓、含嘉仓等,经常是粮满为患。有人估计,到开皇末年,天下的储积,可供五六十年使用。库藏之多,亘古未有。到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马周对唐太宗说:“隋家洛口仓的储积,为李密占据,西京(长安)的府库,也为本朝所用,至今没有用完。”马周的言语,颇含对隋炀帝贪婪聚敛而又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讽刺,但隋朝灭亡20多年后,他们储积的粮食布帛还没有用完,库藏之丰,也确实惊人。

晚年的杨坚,所作所为与前期大相径庭,判若两人。他内怀猜忌,对功臣勋将大开杀戒;苛察的本性,使《开皇律》成为具文;自身的不学无术,发展到后来的废除学校;对佛怪的崇尚,反映出他的某些意图和某种程度的无知;节俭的外表中露出了贪婪奢侈的欲望;惧内与不明,导致太子易人。封建专制时代的一代良主,在晚年埋下了乱亡的种子。

隋文帝是凭借祖辈勋业,通过使用阴谋诡计登上皇位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他对自己手下的文武大臣,时时警惕,处处猜忌。到了晚年,猜忌心更重。稍有不合,或弃或杀,毫不留情。如当年帮他讨伐敌对势力王谦的功臣梁睿,只因在益州总管上颇得人心,便使他动疑,终被罢官;平尉迟迥和平陈中数有大功的王世积,在遭受没有任何根据的诬陷之辞后,被立即处死。在安抚突厥和灭齐中曾立大功的虞庆则,后来在讨伐李贤叛乱的回师途中,曾指着一个地方说这里易守难攻,被人告发后,隋文帝即以谋反罪杀了虞庆则。在南征北战中屡立战功的史万岁,被杨素所谗埋没功绩,并被诬告是废太子杨勇的同党,隋文帝召史万岁进朝时,史因蒙在鼓里而大谈自己及所率将领的功绩,言辞直爽而激烈,文帝大怒之下,将史万岁乱棍打死。就连他很早就视为心腹,亲密无间,委以重任,多所建树的高颎,因在易换太子的过程中恪守正道,也遭到猜忌。当有人诬告高颎有谋反迹象时,文帝不做任何核实,就剥夺了他的全部官职。杨广即位后不久,杀了高颎。

开皇初年,文帝令人制定的《开皇律》,取适于时,刑网疏阔,为后世称道,到了开皇末年,他把自己亲手制定的刑律置之脑后,以苛察的本性,肆意法外用刑。他经常派人四处查访,凡稍有过失者,即加以重惩。鸿胪少卿陈延主管接待四方宾客的宾馆,只因庭院中发现有马粪,文帝便令人把专门负责宾馆的主客打死,陈延也被打成重伤。为便于行刑,他让在宫廷中备放杖棒,稍不如意者,当场施以杖刑,有时一天要打死好几个人。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偷窃行为,文帝令天下人相互揭发,凡属实者,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赏给告发者。这个办法实施后,盗窃罪开始很快减少。但不久便引发出另一种现象,即有人故意把东西扔在别人前面,若东西被人捡起来,则捡者被捉送官府,成为人赃俱在古代风景的“窃贼”,他的财产便要移交给故意扔东西让他捡的人。许多人因之破产,一些无赖则因之而发家。后来,文帝干脆发布更严厉的诏书:凡偷窃1钱以上的人都应杀头,还要抛尸示众;凡地方官吏受贿1钱以上者,知情者不去告发,也要处死;4人共偷1只桶,3人合窃1只瓜,只要被抓住,就杀头。开皇初的刑罚适中,到杨坚晚年终于变成严刑苛法,乃至滥杀无辜。

隋文帝本是个不学无术的人,这一点,他自己也曾承认。在他当皇帝的前期,虽然不得不重用一些有学问的贤德之士,但骨子里是看不起读书人的。由于他认为文化无用,便不大重视建立学校。仁寿元年(601年),他下令全国只保留供王公贵族子弟读书的国子监,废除郡县的所有学校。

与不重视文化教育相反,也可以说是相应的,是他非常迷信佛道、符瑞、阴阳五行和各种鬼怪。他在北周初任丞相时,便表现出对佛道的高度重视。称帝之年,即下令听任天下百姓出家做和尚、道士,在各地大建佛寺,当时民间的佛经比儒家的六经还要多出10倍。开皇二十年(600年),又令凡毁坏佛像及其他神像者,一律处死。仁寿元年(601年),还大张旗鼓地派员到30个州送佛骨,建佛塔,大做道场,令州、县停止办公,专门做佛事。主要出于维护自己皇位的需要,他对符瑞之说大加提倡,本是学者的王劭,看准了杨坚的心事,便编造、搜集了种种“符瑞”,撰写出多种图谶纬书,受到文帝的赏识,一大批效仿者因此而升官发财。

早年的杨坚,是以节俭和仁慈闻名的,史籍中也载有不少这方面的典型事例,但这种节俭的外表,终于掩饰不住他奢侈、贪婪的本性。杨坚做皇帝的第二年,便嫌旧长安城规模太小,且宫中经常“闹鬼”,下令在旧城西北修筑新都城,并于年底完工,因他最早的封爵是大兴郡公,新城就名“大兴城”(今西安市)。到开皇十三年(593年),他对大兴城失去了兴趣,又以杨素为总管,宇文恺为主要设计者,在岐山(今陕西凤翔南)营造仁寿宫。杨素为讨好文帝,督促民工非常紧苛,两年时间,死者数万人,仁寿宫在民夫的白骨上完成。文帝初次去验工,听说杨素把大量死掉的民工埋在这里,表示很不满意,觉得有伤自己“仁慈”的面孔。他的老婆独孤氏却说:“我们年纪已老,没有其他可以娱乐的地方,如今是太平盛世,这点享受也不算罪过,杨素能为我们设想,是个忠臣。”他一听,态度马上转变,赏赐杨素铜钱百万,锦绢3000段。开皇十八年(598年),他又在仁寿宫和大兴城之间,修筑行宫12座,专供往返途中娱乐休息。后人读史到此,评说道,文帝在那个时候,北边筑长城,东边巡泰岳,又修仁寿宫和行宫12座,丁夫死者数以万计,接二连三地大兴土木,役使百姓丁壮,就是没有炀帝后来的骄淫,老百姓也几乎没有求生的余地了!

杨坚的老婆独孤氏,是北周重臣独孤信的女儿。杨坚由专权而称帝,与独孤氏家庭的地位和影响有很大关系。独孤氏有些本领,又比较强悍,且嫉妒心很强。杨坚对自己的这位皇后,一直心存畏惧。为了讨独孤氏欢心,他曾发誓不与其他女人生孩子。杨坚称帝后,独孤氏经常参与政事。杨坚上朝,独孤氏与他同车相随,停在宫门外,并派宦官跟着他上朝,发现他对朝政处理有失当之处,便出来报告,独孤氏便把自己的意见转达进去,杨坚须马上改正。杨坚退朝,二人再同车回到寝殿。由于杨坚处处听从独孤氏,独孤氏成了不是皇帝的皇帝,当时宫中把二人合称“二圣”。平时,在独孤氏的严密监视下,杨坚与后宫的嫔妃根本不敢亲近。一次,杨坚在后宫偶然发现一个宫女很有姿色,心血来潮,亲热了一番,很快就有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独孤氏,独孤氏便暗中派人杀掉了那个宫女。杨坚非常窝火,又不敢公开发作,为发散闷气,骑马在野外瞎跑。高颎等人把杨坚找回后,在劝说中说了一句“你岂能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自己治理天下的责任”的话,传到独孤氏的耳中,她很不高兴,便经常在杨坚跟前说高颎的坏话,终于使高颎被罢官。

也幸亏在独孤氏的威逼下,杨坚在独孤氏死前(独孤氏死时杨坚已62岁),没有走上荒淫之路。只是由于独孤氏喜欢次子杨广,杨坚本来就惧内,加之听信谗言,废除了长子杨勇的太子资格,立次子杨广为太子。虽然据史传,在他临终之际,发现杨广种种不善行为,并有重新恢复原太子杨勇地位的意图,但为时已晚。他自己晚年埋下的种种不良种子,在炀帝杨广时期广为生发,终于结出了衰亡的恶果。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一次偶然重生到三国时期,看看男主马超是如何驰骋三国战场,打造自己的天下。
  • 极品女婿

    极品女婿

    穿越到女人床上?还能更狗血点不?离谱的成了白家的上门女婿,岳康意外的发现他的小娘子被毁了容,郁闷的是有个带刺的小姨子性情刁钻蛮横,幸好貌若天仙的大姨子相对比较矜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位学士要跟我岳某比试?好吧!那我先给你背诵一遍唐诗三百首,至于宋词那是我跟你师傅过招时才用的法宝。粉墨登场且看岳康如何在这个世界大展宏图。
  • 尽显繁荣(1990-1999)

    尽显繁荣(1990-1999)

    本书主要介绍了1990年到1999年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涉及我国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党的政策,经济发展,港澳回归等等。
热门推荐
  • 无双狂神

    无双狂神

    一个五岁时被截断心脉的废材,他受尽屈辱,但从未放弃!一个倒霉的半吊子炼器师,炼什么废什么,却一直希望炼出最棒的神器!一块黑玉残片,却让这个几乎一事无成的废柴,华丽逆袭,成为不败战神!一段波澜壮阔的百族争霸拉开序幕,在这段争霸中,这个原本该注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就了一番无双霸业!
  • 犯罪心理档案(第2季)

    犯罪心理档案(第2季)

    善与恶的殊死角逐背后,也囊括了所有人性的丑陋,充满着绝望、怨恨、嫉妒、贪婪、傲慢。公安厅最隐秘最不可告人的档案完全揭露,你将深入犯罪现场,每一起凶案都让人头皮发麻,直面最令人恐惧、最沉重难解的人性之恶!一连串神秘莫测的死亡,一系列最诡异的犯罪手法。真凶一直躲在我们背后黑暗的角落,与我们同眠共餐。人与恶魔之间,一部书囊括了几乎所有犯罪元素,其实只隔着一步的距离。天黑了,请不要闭眼!
  •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人生中有许多得与失,都需要选择与放弃,要想拥有辉煌的人生,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解决好人生的困惑,生活才会更加亮丽多彩。“观钱塘潮者,赏其潮头也;著奇文者,一波三折也;伟大在世羡煞后生者,三起三落也!”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去批判生活,因为失意也是一种收获。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世间的人或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为情所困,忙忙碌碌,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我们以为,拥有自己想要的就会快乐。但是,正是这些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为何不停下脚步,阅读《禅是一种人生态度》,给自己的心灵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看看禅能带给我们什么…… 禅能带给我们一种真正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大无畏的生命勇气,一种看穿迷雾直透本质的眼光。禅能给我们提供智慧,解决我们内心的烦恼,把我们迷失的生活转变为觉悟的生活,把我们平淡的生活转变为艺术的生活,把我们染污的生活转变为清净的生活,让我们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别来无恙,各自安好

    别来无恙,各自安好

    我亲眼看着时光将身边的一切变得苍老又模糊,想要伸手碰触,却只是冰凉一片,那些如冰般清凉的记忆,在最炙热的年华里,失却了原有的坚执,一点一点的幻化成一汪水,只映射出你那最是落寞的姿态,最终,却连原有的轮廓都消失不见。一段不解之缘。各自安好。。。。
  • 先秦诸子军事思想

    先秦诸子军事思想

    分六章介绍孟子、孙武、孙膑、吴起、尉缭、墨子等先秦诸子的军事思想,重点在军事理论、战略谋略方面的研究。并对诸子军事思想的异同和特点作出了分析研究。观点与材料结合,史论结合,内容有所创新。
  • 启蒙三书

    启蒙三书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厚德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蒙学传世典籍:这里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美丽传说,这里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袅袅余音,这里还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循循善诱……
  • 重生之将门烈妃

    重生之将门烈妃

    前世她是将门光芒万丈的嫡女,他是不起眼的皇子。一见倾心,为他,她舍弃红妆,半边凤凰面具掩面,万里沙场马革裹尸无怨无尤。为他,她倾尽所有,只为那一句,‘我护你一生一世’。却不想,当他终于问鼎皇位时,不日却以‘通敌叛国’大罪将她三族夷尽!那夜,她血染未央宫,着一袭华贵龙袍的他护着的却是她最好的姐妹!至死,她方醒悟,原来他那句“我护你一生一世”,从来都不是对她而言!她不甘!一腔痴情,换来的竟是自己身死,三族夷尽下场。决绝以身祭阵时,她怆然对天发誓,若能重来,定不入朝堂,定不对皇家之人动心,否则,愿堕入阿鼻地狱,永不超生!片段一宅斗篇☆“上官莺,你这个小白眼狼,十句话有九句话是假的,那唯一一句真的还是掺了水分的,我见过那么多女子,就没见过第二个与你一样的。”大师兄以慵懒之姿斜倚在房梁,看着刚才在人前还虚弱得仿佛只剩下一口气,现在却已经悠哉逗弄小狼的她,目光十二分的鄙夷。“这才说明我独一无二,值得你生死不弃嘛。”将欲探出小脑袋的焰拍回去,她逗着它玩,明明是一副微笑的模样,那深幽的桃花眼里却是神色变幻莫测。“不过,你真打算把这个人情送了?”一品诰命夫人的称谓,就这么送出去,他都觉得可惜了。“大师兄。”她低低轻唤一声。“嗯,怎么做?”他应一声,看向她。她抬头,娥眉紧蹙,他担心不已,还没开口她却忽而灿烂一笑,顽皮道,“你猜!”大师兄,“……”片段二恋爱篇☆一旨诏令,她被赐给战功赫赫的烈王为妃,洞房花烛夜,一柄长剑,一杯鸩酒,侯君归。“自己切还是死,二选一,可别说为妻待你不好。”红烛摇曳,她笑靥若花,明媚的桃花眼里却闪烁着冰冷的杀意,那一张绝艳芳容泛寒,更显冷艳无双。一身喜袍的烈王不惊不怒,挥退部下,顽皮道,“花是野花香,娘子还是自家的好,啊呀,天色已晚,咱可不能浪费这大好时光,亲亲娘子,侍寝吧!”话毕,他迎着她出的剑招,无耻的直往她怀里钻。外面喜意正浓,新房内刀光剑影。片段三惩贱人篇☆皇权更迭,外敌强悍入侵朝堂里忧外患时,她解红妆再披戎装。一场战役中,箭矢乱飞,凤子君以身为她挡箭,看着怀中人,眸中深情不减:“莺莺,我说过,我会护你一生一世。”上官莺不屑的看着他,伸手,箭身又向前推进一寸,在他不敢置信的目光中,轻启朱唇,声音凉薄:“我也说过,我不屑!除非,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