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6700000002

第2章 鼎盛的隋唐概述(1)

凡是对中国古代史有所了解的人,大概都不会怀疑,隋唐是极为鼎盛的时期。时至今日,在国外许多地方,仍习惯将华人称为“唐人”,并有专门的“唐人街”。可见隋唐特别是“盛唐气象”的影响力,有多么深远。那么,“盛唐气象”是怎样出现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后世可引以为鉴的东西是什么?这些,是本书想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在开篇中先做一个概括的介绍。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高峰时期。与秦汉相似,隋唐也是在长期分裂割据之后出现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隋唐王朝在重建和维护统一、改革封建制度、发展经济文化、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多有建树,为后世称道。

统一帝国的重建

自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后,中国社会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之中,长达400年之久。在长期的封建割据之中,孕育着重新统一的条件,并且逐渐向统一的方向迈进。

造成汉末分裂割据局面的一个主要社会原因,是豪门士族势力的强大。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备提到的一大堆英雄之中,大都是当时的豪门望族的代表人物,如袁绍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孙策是祖居江东,子承父业。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割据时期,豪门望族既是割据势力,又在相互倾轧中遭到削弱。这种削弱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战乱之中的打击。如南朝梁简文帝时期的侯景之乱,使侨居江南的名门大族,消亡殆尽。唐朝诗人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就非常形象地刻画了这一时期世事的沧桑变化,名门起伏急剧的景象。另一个是国家政策的限制。如南朝从刘宋以来,使“寒人掌机要”,即让出身寒门之家的人掌握国家枢密之权,含有在政治上限制士族势力的倾向;实行“土断”和“检籍”,将由北方南迁的豪门士族,一律编入当地户籍,与土著居民同等待遇,并检查户籍有无诈冒脱漏等情况,含有在经济上限制士族势力发展的意图。北魏开始实行的“均田制”、西魏实行的“擢贤良”等政策,也都有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限制豪门士族势力的意思。在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强盛的士族门阀势力逐渐衰落,统一的社会障碍逐渐排除。

边疆诸少数民族进入内地,并纷纷建立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政权,是形成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状态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晋室南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逼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内徙;晋室南迁之后在北方领土上出现的“十六国”,大都是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之后统一北方的北魏政权,也是鲜卑族一支的拓跋氏。在内徙各少数民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他们既大量吸收汉族的封建文化,同时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到隋初,原先进入汉族地区的诸少数民族,无论在经济生活还是语言风俗等方面,都已基本上和汉族合流,以至后来的历史学家只能从他们后裔的姓氏郡望上来考知他们族性的渊源。各民族的大融合,为统一帝国的重建创造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北方和南方的经济文化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北方在北魏中期孝文帝改革之后,社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南方的农业生产在这个时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南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的同时,商品交换等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普遍。北方的洛阳、长安等城市,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商业城市,“南货”成为北方畅销的商品。当时洛阳城南的“四夷馆”附近住有万余户外来人,销售外地运来的或外地人经营的各种商品。南方的长江沿岸及三吴地区,商业也非常活跃。当时的成都,不仅是西南各族交换商品的重要市场,而且吸引了远方商贾,西域商人也经由凉州前来贸易。在沔水(汉水)和淮水沿岸,南北贸易也日益增多,军吏和商人以寿春(今安徽寿县)为中心,交换各自需要的货物。南北经济的发展及其紧密的联系,造成了全国重新统一的物质前提。

随着统一诸条件的逐渐成熟,统一的斗争也开始进行。经过一系列曲折复杂的过程,最后由隋文帝完成了这一大业。

在隋文帝统一全国之前,被迫南迁的东晋统治者,曾进行过多次统一的努力。如晋元帝时,侨居南方的原北方大族祖逖请命北伐,他以弱小的兵力,乘北方统治者内部冲突之机,收复黄河以南的领土,并使后赵的统治者石勒因害怕而求和。后来因南北土著势力的挟制,功败垂成。祖逖北伐之后,庾亮出兵受挫,殷浩北伐无成,桓温始胜终败,刘裕北伐进到长安,但因部下在长安内讧起来,终为夏主赫连勃勃所败。到了南北朝时期,双方时有攻战举动,北朝不能完全征服南朝,南朝也不能完全征服北朝,虽然这种武力统一的努力都没有获得成功,但清楚地反映出统一是各方各阶层都向往的趋势。而且这些努力在客观上加速着统一的进程,不管这种统一最终以何种方式实现。

公元578年,已经统一了北方的北周王朝的军政大权落到外戚杨坚(即后来的隋文帝)手中。两年之后,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并积极为进军江南、统一全国做各项准备工作。由于隋朝在隋文帝杨坚的统治下,国力蒸蒸日上,远远超过了江南的陈朝;同时也由于经过长期的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以后,南北对立所具有的民族矛盾的性质已基本消失,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非常顺利。公元588年,隋文帝的二儿子、晋王杨广统帅50万大军,分五路,向江南的陈朝发动总攻,次年(589年),一举攻下建康,消灭了陈朝。接着又陆续摧毁了南方各地分散的反抗,隋文帝杨坚平定了南方全部州县。这样,长期以来的南北分裂局面宣告结束,统一的封建帝国重建。

隋帝国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政局比较稳定,国力日益强盛。但到了隋炀帝杨广当政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加剧,人民群众的负担加重,在统一的封建帝国重建不久,各地的农民大起义就很快爆发,统治集团内部的实力人物也纷纷起来逐鹿中原,隋王朝迅即土崩瓦解,全国又陷入分裂混乱之中。这时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打败了各地的割据势力,镇压了农民起义军,统一了全国,开创了唐朝近300年统一帝国基业。

隋末的战乱与秦末极为相似,都是在统一帝国后不久发生。又都是旋发即终,重归一统,从此出现近三四百年的统一局面。所谓秦隋二世而亡。汉唐数百年一统,说的就是这个历史现象。

唐朝近300年的统治时期,也并非一帆风顺,没有波澜。唐朝前期政治总的来说比较清明,社会也比较稳定,由“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走的是上坡路。但同时,孕育着衰败分裂的因素。开元、天宝之际,即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就是这一转折的标志。在这之前,唐王朝是中央高度集权、统一的帝国,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处理得也比较好。“安史之乱”以后,国家内部分裂的局面已经出现,中央统治的无力,藩镇的割据与相互间的攻战,使昔日的帝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总的看,是摩擦多于和睦,受逼多于控制,且与藩镇之间的相互利用与争夺交织在一起,摇荡着唐朝的江山。但无论是藩镇割据,还是少数民族的进逼,终唐之世,没有出现像两汉中间的那种王朝更迭,一统帝国的形式保持始终。在唐末农民大起义中,在藩镇割据基础上出现的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也没有像汉末出现的分裂局面那样持久。汉末之后的分裂长达400年,唐末之后的分裂只有60年,这表明,秦汉开创的统一事业,经过隋唐的加工之后,已基本定型了。

封建制度的沿革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隋唐各项封建制度的演变,也更多地带有承前启后的色彩。这一时期封建制度的沿革兴替,对当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透露出治乱兴衰的种种信息。

在经济制度方面,这一时期在土地、户籍、赋役制度建设中着力较大,其主旨是促进封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保障封建国家的各项收入。

隋初颁布均田令,其主要内容与北魏、北齐、北周的均田制相近,但隋初均田制实行的程度和范围如何,史学界至今尚有争议。隋末唐初的战乱,使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荒芜,因此唐初也曾颁行均田令,规定人民所耕田地,由政府分等级授予。但到唐中叶后,由于国家行政管理的懈怠,版籍不实,土地兼并情况较为普遍,均田制逐渐名存实亡,到“安史之乱”后,便不复存在了。

与均田制互为表里的,是户籍制度的沿革。隋初,为了改变前代户口管理混乱状况和推行均田制,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颁布“输籍定样”。即由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并按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与本人体貌核对,以防诳报年龄,诈老诈小。由中央确定划分户口等级的标准,作为征收租调的依据,颁布到各州县,每年正月评定一次。同时,将全国人口分乡村与城市,编为党(族)、里(间)、保组织,各级组织的负责人,对本级组织中户口不实、租调不纳等问题,负有连带责任。到了唐代,则明确规定每年一造计帐,每3年一造户籍;并将全国人户按资产和人丁等情况,划分为3等(后改为9等),每3年评定一次,作为征课的依据。日常的户口管理,也由基层的里、保组织负责。中唐以后,3年一造户籍,3年一定户等之制,渐成具文,里保等基层组织在户口管理方面的作用,也不能正常发挥了。

古代风景建立在土地和户籍制度之上的赋役制度,演变的情况更大。隋初的赋役之制,有承袭北周的一面,也有变更减轻的一面。其基本内容,是根据人口受田情况和人口年龄、健康情况,承担不同的租、调、役(出调可以免役)。隋文帝时期,课役负担总的来说较轻。隋炀帝时,虽然也有减轻课役的诏令,但不久即横征暴敛,大兴兵役,法定的赋役制度全成具文。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的主体,是租、庸、调制。除了租庸调外,还有户税和杂徭,通常按照户等高下和人丁多少摊派。到了唐中叶后,由于均田制和户籍制的破坏。租庸调制已经无法实行。当时唐王朝的赋税收入,逐渐变为以户税和地税为主。针对这一情况,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制定了“两税法”。“两税法”的基本精神是以财产的多少为征税标准,扩大了赋税的承担面,多少改变了赋役集中在贫苦农民头上的情况。但在后来的实行过程中,由于钱物折纳的标准变化不定及地方官吏的上下其手,逐渐成为人民的苛重负担。而且,在这一制度下,土地兼并不再受任何限制,实行不到30年,全国约有1/3的百姓土地被官僚地主兼并,到处可见“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现象,流民大量涌现,成为动摇唐王朝统治的基本力量。

在政治制度方面,这一时期在官制、法制、科举制中多有所创新,其主旨是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提高政治运作的效率和质量。

隋唐时期官制的渊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汉族政权方面的历史来源;另一个是少数民族政权方面的外部来源。隋初,隋文帝就对南北朝后期的制度加以整理,建立起一套相当严密的统治机构。隋开皇元年(581年),废北周的六官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制度。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革地方官制,取消北齐、北周的郡一级建制,实行州县两级制,省并了不少州县,裁汰了一些冗官,以便节省国家开支,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唐代的中央官制,基本上沿用隋代之制,不过更为完备、周密一些,中唐以后,又有所变化。地方初沿隋朝州、县两级制,后来出于监察的需要,将全国划为10(后又为15)个道,起初由中央临时派员行使单项职能,后来演变为一级地方组织,形成实际上的道、州、县三级制。

这一时期的法制渊源,也同官制一样,既有历史上汉族政权方面的旧制,又有西北诸少数民族政权所创的新制。隋朝大的立法活动有两次。一次是在隋文帝即位之初,命大臣高匕火页和苏威等人,参照前代法律,制定和更定新律,形成《开皇律》;另一次是在隋炀帝时期,制定了《大业律》。《开皇律》和《大业律》基本相同,而前者优于后者,因为它斟酌损益,取适于时,其篇章体例和基本精神,为后世所遵循。律以外,令、格、式等法律形式也已出现。唐朝的立法活动比较频繁,其中大的立法活动有十多次,法律形式也空前完备。前期的立法活动以修律为主,兼及令、格、式,后期则主要是编敕和刑律统类。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永徽律》及《律疏》,现存《唐律疏议》即是永徽律疏。此外,唐玄宗开元年间完成的《唐六典》,是系统地记载唐朝官制的行政法典,对后代的行政立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司法角度看,隋唐时期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比较重视严格、划一、审慎的原则,以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而一旦统治者放弃这些原则时,社会的无序状态就随之而来。

汉魏以来,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法,后来流弊严重。隋朝建国后,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门阀势力,于开皇年间取消“九品中正制”,用分科考试的科举制选拔人才。但当时的科举制还处在萌芽状态,只有常选和特选两种,并不经常进行,各科的考试内容和方法,也未形成制度。唐朝继承了隋朝的这一制度,并逐渐加以充实、完善,通过科举考试制度,笼络和选拔了一批批有用的人才,改善了官场和吏制的状况,有利于削弱汉魏以来士族门阀对仕途的垄断,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使一大批有志于仕宦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在统治者所期望的纲常名教之中,削弱了潜在的反叛思想和势力。虽然这一时期科举考试已显出一些弊端,但还不像后世那样严重,总的来说,是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

在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和唐朝前期实行府兵制,唐朝中后期,府兵制废弛,开始实行募兵制,军事制度变化较大。虽然统治者力图依靠军事力量维护自身政权,但最终仍衰亡于藩镇割据之中。

同类推荐
  •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 重生之首席魔女

    重生之首席魔女

    一朝入道,不成佛便成魔!  前世,她是失去利用价值的“弃子”,一场背叛的杀戮,再睁开眼,恍如南柯一梦,她重生回到了二十年前。  这一世,她依旧被遗弃的彻底,然,天下人都可以负她,但,她也会让所有负她的人付出代价。  她,季苏菲,重活一世,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没有人可以随即践踏她的尊严,她会用自己的力量让所有人俯首,她要活出属于她一个人的风采。  季苏菲钓鱼,随身空间到手,从此她拥有了一个巨大的隐形军火库;  和死神做交易,得到一只制裁者的手,指尖蓝色的火焰主宰着他人的生死;  撒旦的邀请:“我...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热门推荐
  •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輕薄帝师

    輕薄帝师

    负清风,十六岁。扶风弱柳,肤如凝脂,号称雪国第一美男子。威武大将军之子,胸无点墨,手无缚鸡之力,样样不行。负清风,二十岁。二十一世纪最年轻考古学家,博览群书,尤其对于古代兵书有特殊的癖好。她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她有两个爸爸,同人之女。穿越成为第一草包的将门独子,将会发生怎样的碰撞?…一朝科举,绝艳重生,成为雪国史上最年前的帝师。冷峻的太子、绝魅的二皇子、温柔的三皇子、妖媚的四皇子、清纯的五皇子、不离不弃的忠心暗卫,行坐不离的青梅竹马,鹤发童颜的师长哥哥,妖美如蝶的敌军知己,清俊隽秀的他国军师…………凤临异世,四国纷争,尔虞我诈,风起云涌!且看她如何铁军过境,平定天下!一日——五位皇子即将为出征的她践行,扑通一声将她丢进了温泉池…“老师,你的衣服湿了?还不脱么?”“老师,你的皮肤比女人还好,比倾颜还好呢!”“老师,你怎么脸红了?”“呀!老师哥哥你的身子怎么和我们不一样啊…”【注:此文不白,不仅是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女主逐渐成长系。】……………………………………………………………………………………………………………………推荐小炎的新文《染指皇叔》如水的月色下,男子精致如邪的脸泛着微微的粉色,分外妖魅,只见他不停的灌着酒,脚边散落一地的空酒坛。凤云栖推开门的瞬间,酒气扑面而来,柳登时眉凝了起来,“四皇子叫本王来就为了看你喝酒么?”一条白绫在月下飞驰而来,下一刻凤云栖已经被按在了柔软的貂皮毯上,一张薄薄的唇贴在她小巧的耳边,声润如酒,“是,因为酒能乱性…”凤云栖眸中的震惊一瞬即逝,唇角扬起如常的轻笑,“四皇子真爱说笑,本王可是男子。”“男子?”男子嗤笑一声,眸色如潭,狂霸到了极致,“不管小皇叔是男是女,我已成魔。”……………………………………………………………………………………………………小炎最新文文《-壹夜风流-》简介:号外号外,百花宫宫主被人迷X了!此八卦流言一出,横扫江湖…传闻百花宫宫主风流成性,宫内除了他自己之外皆为女子。传闻百花宫宫主美艳如妖,所到之处经常引起交通堵塞,场面混乱,一度失控。传闻百花宫宫主不仅留恋女色,甚至是男色,又人称或有断袖之癖。传闻百花宫神秘莫测,无人知晓其处。只是,是谁色胆包天的迷X了江湖第一艳公子?是谁?究竟是谁?
  • 妖冥药尊

    妖冥药尊

    【简介•恶趣味版】某人的人生准则有三厚——一要恶趣味浓厚,而要毒舌功深厚,三要脸皮够厚。恶趣味是一种情调,做人没情调怎么行?毒舌是一种消遣,她不过是闲了点。厚脸皮是一种制胜法宝,你脸皮厚,她会比你更厚颜无耻。窥伺追杀?度量大,那是美德,但美过头就成了缺德!冥王之位?她又不是捡垃圾的,干嘛要去收拾烂摊子?看一代药尊如何登堂损人,出战揍人,上台阴人,干坏事顺便留下一个美妙的背影【简介•评论版】某炮灰评:此女少奸巨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回眸一笑,让你瞬间惊艳,瞬间崩溃。此女乃坑货一名,低调起来惊天地泣鬼神。此女乃瘟神一尊,一笑鸡飞狗跳,二笑天地失色,三笑神崩地裂,四笑……通通都给本尊去冥界报道!综合上述,此女为不定时炸弹一枚,极其危险。温馨提示:心脏病患者,半只脚踏入精神病院大门者,纯纯小白者,天生当炮灰之命者,切记勿进!【简介•正剧版】冥洛邪是谁?冥界名扬四海的幽冥药尊,年纪轻轻以一首炼药之术位居一方尊者,离冥王之位仅一步之遥。一朝异变,她进入时空隧道,踏入异世。一双金瞳,她又“成为”妖界来客,被当做珍稀妖灵人人窥伺,生死之间搏命一赌,她一跃落入人人惊恐的雾谷。雾谷之中,银发妖娆,绝代风华,他说:入了雾谷,那便是我的东西。她却回答:真不好意思,本尊从来没有成为他人所有物的癖好!救了她又如何?她临走前来能跟他说一声已经是很给面子了!重出人界,却听废物妖灵名遍天下,她笑,一唤幽冥之火,幽冥药尊惊世倾覆天下!丹药难寻?不好意思,她从来都是把这东西当糖吃。此药剧毒?非常抱歉,她百毒不侵,万药免疫,你当她这药尊是吃素的不成?灵力废柴?那叫低调懂不懂?冥火操纵,亡灵召唤,封印一破,她就是横着走也没人敢拦她!但如果要是招惹到她了……伤她一人,她便亡他一千!而且姐姐疼,某人的挂名姐姐对着喽啰们就是一吼:你妹的别在老娘面前怪里怪气,少在这里恶心人,老娘的妹妹怎么了?你才废物,你全家都是废物!万年不进阶!然后收起彪悍,某女子对着某人温柔地说道:小洛别怕,要是有人敢欺负你,姐姐我就帮你欺负回去!某人暗中竖起一个大拇指,很无良地暗中捣鬼。……
  • 宇情有染

    宇情有染

    爱,多少人对因它迷茫。亦如他们的后知后觉,在感觉到因为彼此,甚至连呼吸都会痛时,才理解何为真爱。江染,一个不相信爱情,更不相信男人的高冷女子。是他,让自己懂得了爱,即使不能一生相伴,也要带着的那份对他的爱坚强的走下去。楼天宇,霸道专制,只因为她,学会了如何去爱,即使要付出生命,也要决然的爱下去……
  • 狐狸女遇上美少年:青春无敌对对碰

    狐狸女遇上美少年:青春无敌对对碰

    她,韩伶儿,将要跨入二十五岁的熟女,崇尚美丽与享乐。她家老头一声不吭地走了,给遗产的时候又狠狠地摆了她一道。条件一:要做满一年的高中校长。条件二:照顾韩泽允……她真的栽进老头设下的陷阱了,什么学生都是可爱活泼的,活泼得让人捶胸顿足,精神分裂。精英学生?根本就是惹事专家。当狐狸女遇上难以应付的美少年们,究竟谁会俯首称臣?
  • 九曲子母结

    九曲子母结

    本书精选38个故事,里面有民间探案,有百业奇人,更有历史传奇,作者还对故事的安排进行了巧妙的穿插与搭配,相信更能适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胃口。这38个故事,恰似一桌丰盛的酒席,至力满足于众多读者的不同口味。笔者在这本自选的民间故事集中,不仅兼顾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阅读群体,更是照顾了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只要您打开了这本书,您就能在此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伴随着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悲伤,一起欢乐,真正体会到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之旅。
  •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情绪是人的反应性心理活动的表现。从性质上说,它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或不确定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和实现值之间所表现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有一对夫妇,希望很快地顺利怀孕,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或不确定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反,如果这对夫妇持坦荡、乐观的态度,即使没有及时怀孕,也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富贵美人

    富贵美人

    学霸校花云罗穿越了,再见前世的母亲,她以为这一世能与母亲幸福一生,可天有不测风云,她再成孤女。她定要讨回公道!“以我之痛还施彼身”定要他们倍尝她的痛苦,狠虐渣男驸马爹、踩虐大公主后娘,惊艳天下觅良缘,走出锦绣繁华路!!------------[浣浣因早前忘记密码,用“水红xl”笔名开新文《红妆名捕》,求关注!请亲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