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论功行赏,绝对公平,让人心服口服。
让叔父当面出丑
公元626年8月9日,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称帝,9月24日,与群臣面对面地议定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问题,在宣布各种任命名单后,对众臣道:“朕授予你们的官职、爵位,如有不当之处,可以在此提出来研究。”众臣开始讨论,十分热烈。
太宗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不服气,对太宗道:“太原起兵的时候,我在关西首先率部响应,赴汤蹈火,置生死于度外,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官职比我高,我心中确实感到不平。”
太宗听了之后,首先肯定了太原起兵,接着就把李神通过去怎样被窦建德打败,全军覆没,后来又败给刘黑闼,仓惶逃跑的事实,一件一件地摆了出来,尔后说:“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的尊重无以复加,但不能徇私情,与有功之臣同行封赏。”
李神通听后,自觉惭愧,低头不语,众将领听后,无不叹服,互相议论道:“陛下如此公正,即使对皇叔淮安王也不徇私情,我等还有什么不感到满足的呢?”
给自己的亲戚降一级
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故对远房兄弟及他们的儿子都封为王,即使童孺幼子也不例外,多达数十人。太宗即位后,征求众臣的意见道:“遍封宗室王,对天下有利还是有害?”
重臣封德彝道:“以前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才封为王,对于他人,如无特殊贡献,皆不封王。如今太上皇亲九族,大封宗室,这是自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这恐怕难以昭示天下的公道!”
太宗点头赞道:“卿言很有道理。朕这个天子,是天下人的天子,怎么可以只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室呢?”于是,便于公元626年11月5日下诏,将宗室郡王,除几个有功者之外,其余全部降格为县公。
事后太宗常对文武百官议论:“君主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人信服。民众是朕和你们大家的衣食父母,故设置官职是为百姓服务的,理应选贤才,用能人,而不能以远、近、亲、疏为准,否则无法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