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200000014

第14章 “率神策军护驾有功 升为天下观军容使”的唐代宦官(1)

鱼朝恩

鱼朝恩是泸川(今四川泸州)人,出生在玄宗开元十年(722)。天宝末年,他进入宦官机构内侍省供职。鱼朝恩生性聪明而为人狡猾阴毒,在内侍省应差期间,以粗通文书,传达诏令,逐渐受到信用。宦官本是在宫内侍奉皇帝及后妃的贱役奴仆,对军事完全是门外汉。但宦官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在外统军大将手握兵权,皇帝虽委以重任,实则并不十分放心。为了防范大将拥兵作乱,派宦官为监军,这做法就形成为固定的制度。鱼朝恩随从肃宗至灵武后不久,被派到大将李光进军中担任了监军。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至广德元年(763)鼎盛时期爆发的安史之乱,这场历时七年多的社会战乱,使李唐王朝由盛转衰,使中国社会陷入长达两百余年的军阀割据分裂时期。

自唐高宗(李治)时起,边疆地区一直驻有重兵防守,到了玄宗(李隆基)当政时,又在边疆一些地区设置军镇,以加强守御和开拓疆土。一个军镇管辖几个州或一个道,主将称节度使。这节度使最初只管军事,后来逐渐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实际为地方上的土皇帝。节度使的地位与朝中的宰相差不多,宰相外任便是节度使,节度使建立军功可入朝为相。玄宗天宝年间,边疆地区的10个节度使共拥兵49万之多,而且战马精良,兵仗充足。朝廷的禁军才12万人。天下军事局势成外重内轻之态。当时,深受玄宗李隆基重用的胡人安禄山,身兼任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掌握着15万军队。安禄山曾几次进京,对朝政腐败和军备松弛,十分清楚。随着手中权力的扩大,安禄山的政治野心也日益膨胀,他招兵买马,积屯钱粮,密谋叛唐,夺取天下。而玄宗皇帝李隆基却是专宠杨贵妃,荒疏政事,终日沉醉于歌舞宴欢之中。先后把持朝政的李林甫和杨贵妃族兄杨国忠,专权行事,排斥异己,搞得朝野上下一片怨声,处于混乱局势。

安禄山于天宝十四年(755)11月9日,在范阳扯起叛乱旗帜,挥军南下。叛军号称20万,步骑兵在河北平原上,鼓噪动地,尘土敝天,一路长驱直进。中原郡县因百年无战事,武库里兵器生锈,铠甲腐朽,无军可用。地方长官不是望风奔逃,就是开城投降。安禄山仅一个月,便占领了东都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唐军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退兵保守潼关。在军营里,有一个玄宗派来的宦官边令诚当监军。这个边令诚与高仙芝意见不和,他利用入朝奏事的机会,在李隆基面前歪曲夸大事实,告高仙芝和封常清指挥不当,失地几百里,还诬告高仙芝克扣军饷。玄宗李隆基听后大怒,也不派人查实,就让边令诚带着诏书回到潼关,在军中处斩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这两位将军。

拒守潼关的大将哥舒翰,于6月在皇帝的一直催令下,引兵出关,结果大败,潼关失守。玄宗李隆基带着皇太子和左右近臣,仓皇出京而逃,途径马嵬(今陕西兴平西),发生兵变,杨国忠及杨贵妃被杀。当地老百姓遮道请求玄宗回驾抗敌,玄宗李隆基留下皇太子(李亨)抚慰民众,自己继续西逃,进入四川避难去了。

在马嵬兵变后,皇太子李亨带着几千人马,日夜兼程赶到灵武(今宁夏灵武)。7月13日,在灵武的文臣武将拥立下,即位称帝(史称肃宗),改年号为“至德”,遥尊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肃宗即位,便是树起了领导军民抗击安禄山的大旗。灵武是朔方节度使的治所,兵马粮草充足,地理位置也很显要,向北可招集边塞的各部驻军,向西可征调河西与陇右的劲兵,向南可兵指关中收复京城,向东可进军河北包抄安禄山的巢穴。灵武使肃宗获得立朝之地,但此时文武大臣不到30人,其中堪称栋梁者不多。在此紧急形势下,跟随肃宗来到灵武的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人,便自然受到了重用。鱼朝恩得宠并掌握了兵权。

就在肃宗即位的当月下旬,正在前线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北节度使李光弼奉命率数万兵马赶赴灵武,肃宗新朝的军威这才显出雄强振奋气象。郭子仪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原职灵武长史、朔方节度使仍旧保留。李光弼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太原留守,带5000兵马赴镇防守。肃宗以其长子广平王(李俶)为节制诸将的天下兵马元帅。

安禄山在至德二年(757)正月,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残暴昏庸,只知在后宫纵酒取乐,大小事情由谋士严庄一手包办。肃宗于是月15日,从灵武向关中进发。2月,河西、陇右的官军以及西域回纥兵会于凤翔。随后数月间,官军与叛军在关中、河东一带展开激烈争夺。9月下旬,双方在京城西面相遇决战,官军大胜,收复长安。广平王与郭子仪率军乘胜追击,仅用一个多月时间,收复了东都洛阳。鱼趄呃在肃宗返回京城后,被任命为三宫检责使,以左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成为宦官头目,执掌内宫事务大权。官军继续东进,鱼朝恩又奉命担任神策军监军,驻扎于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充分得到了肃宋提拔重用。

安庆绪在官军收复洛阳后,率叛军退回河北,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强拉壮丁,重整人马,拚凑起数万之众,声势再振,恢复其大燕王朝。

肃宗在乾元元年(758)9月,命九节度使,朔方郭子仪、河东李光弼、关内王思礼、镇西李嗣业、淮西鲁炅、兴平李奂、河南崔光远、滑濮许叔冀、郑蔡季广琛,兵围相州,讨伐安庆绪。按职衔论,九节度使地位相同,职权相等,互不统属。他们所统兵马有20万多。如此巨大的兵力,必须有统一的前敌指挥,以便协同作战。只因肃宗生性猜疑,担心将帅权力太大会生变故,而郭子仪与李光弼都是战功卓着的元勋,难以听任管辖,所以不设元帅,任命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监诸军。设观军容使始于此役,宦官监军的权力更加扩大。

郭子仪在10月,带朔方军渡过黄河,在获嘉(今河南获嘉)打败叛军守将安太清。安太清退守卫州(今河南汲县),郭子仪紧逼不放。与此同时,鲁炅、季广琛、崔光远、李嗣业等将也率军与郭子仪会合。

围攻卫州,安庆绪出动7万大军前来增援,被郭子仪击败,并俘杀安庆绪之弟安庆和,一举攻克卫州。安庆绪逃回相州,郭子仪会同。许叔冀、李光弼、董秦、薛崇训等各路将领相继赶赴相州,尾追至城下,合围会攻安庆绪。安庆绪收集队伍,在相州城西的愁思冈与官军再战,又遭惨败,损兵折将达3万余人,安庆绪只得退入城中死守,并派人突围到范阳向史思明求救。为使史思明发兵,安庆绪许诺解围之后,将大燕皇帝之位让出。史思明心中暗喜,出动范阳13万兵马,分三路南下援救安庆绪。史思明看到官军势众,便采取徐进观望策略,他先派李归仁带万名步骑兵进至滏阳(今河北磁县),与安庆绪遥相呼应。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是年11月攻克叛军占据的魏州(今河北大名)。狡猾的史思明乘官军阵脚未稳,急攻魏州,崔光远因接战失利,复失了魏州。

安庆绪因守在西靠太行山,南临黄河的三角地带,相州城,史思明的大军又从三个方向对郭子仪等将领构成半月形包围态势,整个战局对官军极为不利。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识破史思明的战略意图,他献计献策:“史思明占领魏州按兵不动,是想等我军懈惰之后,再以精锐攻击。我军应及早采取主动策略。我愿率河东兵与郭将军朔方兵同逼魏州,史思明鉴于两年前的嘉山之败,一定不会轻易出动。另外,相州城下我各路大军加强攻势,一旦打破相州,除掉安庆绪,史思明必定引兵北还范阳。再到那时,我军乘胜追击,定能大获成功。”李光弼这个作战计划,被对用兵打仗一窍不通的监军使鱼朝恩否定,随后的战局便急转直下,官军策略失误,而战机得失瞬息变化。

史思明于乾元二年(759)2月,在魏州城北筑坛祭告天地,自称大燕圣王。相州城下,官军自冬至春,久攻不克。镇西节度使李嗣业焦躁忿然,身先士卒率军攻城,不幸中箭阵亡。郭子仪在城外筑垒掘壕,引漳河水灌城,相州城中井泉溢水,粮草告尽,一只老鼠竟卖价数千文钱之多。

安庆绪困兽犹斗,死守待援。围城的官军,在旷日持久的攻坚之下,粮草亦告急迫。如果此时诸将合力猛攻,必能获捷。但是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各军进退互不相属,致使消耗过多,上下离心,士卒疲惫,难以攻下相州城。

史思明在2月底,指挥叛军出魏州南下,进逼相州。3月初,官军以60万人的优势兵力与叛军决战于滏水(安阳河)之北。开战之后,双方奋力拼杀,伤损相当。郭子仪率军继后,正要布阵迎敌之际,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咫尺之间人马不能相辨。两军大惊,各自溃退,兵仗装备丢弃于路,损失极为惨重。史思明得知唐军全已撤退后,便收拢兵马,赶到相州,立即杀死安庆绪。留其子史朝义守城,史思明回到范阳,于4月自称大燕皇帝,继续扩大势力,争霸大唐江山。

肃宗的官军在相州城下,溃散而退,功败垂成。身为监军使的鱼朝恩,不但不思自己的过错,而且在肃宗面前巫告郭子仪等将,将战败的罪责推卸得一干二净。鱼朝恩恶人先告状的谗言,激发了肃宗对郭子仪“拥兵太盛”心存戒备,疑虑更重。肃宗便在7月,召郭子仪回京城。叛乱未平,正是用兵之际,却轻易免去大将之职,对战局和军心影响甚大。可见宦官鱼朝恩监军的弊病危害之深,肃宗的江山处于危难之中。

史思明叛军9月大举南下,进逼洛阳。接替郭子仪的李光弼兵力不足,拼死奋战,仍不能阻挡叛军攻势。李光弼下令吏民撤出洛阳,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县)。洛阳遂再次为叛军所得之中。

上元元年(760)9月,朝臣中有人上奏肃宗:“郭子仪善于用兵,多次为朝廷立功。为何让良将闲处而不用,使得叛军逞凶于中原呢?”肃宗鉴于形势,决定起用郭子仪率军平定河北。肃宗的诏令刚刚下达,鱼朝恩又从中阻挠,致使皇帝的成命不能施行。鱼朝恩出于一己之私心,嫉妒郭子仪功大位高,极力加以贬损,真可谓滥用皇帝恩宠信任,起了叛军无法达到的破坏作用,给肃宗王朝带来损失。

史思明在上元二年(761)2月,进攻河阳李光弼,屡次无功,便派奸细潜入官军营中散布谣言:史思明军中士卒多半是河北人,厌战思归,军心不稳。有人将此消息报告给在陕州的鱼朝恩。急于邀功的鱼朝恩,急忙上奏给肃宗,请求命令李光弼出兵攻取洛阳。李光弼接到命令后,立即上奏肃宗:“叛军兵锋正盛,不可贸然轻攻。”肃宗仍坚持进攻的命令,并派宦官催督出兵。李光弼难违君命,只得与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一同兵出河阳。鱼朝恩与神策军节度使卫伯玉,一同率军进攻洛阳,收复河阳和洛阳。

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人,作战勇猛但刚愎自用,他的部下既有蕃人也有汉人,都是剽悍劲卒,恃仗战功常干些不法越轨的勾当。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时,常倚靠仆固怀恩的部众,所以对他们比较宽容优遇。而李光弼治军纪律严明,执法如山,仆固怀恩不敢妄行胡为,但心中常怀不满。他多次巴结鱼朝恩,上言东都可从中取巧。

官军与叛军前锋在2月23日,相遇于洛阳西北的邙山。李光弼命令在险要地形处布阵迎敌,而仆固怀恩却要在无险可据的平原处列阵。李光弼仆固怀恩说服道:“据险列阵,可进可退。若在平原列阵,一旦失利,便会全军覆没。史思明也是善于用兵的人,不可轻视。请将军务必据险布阵!”仆固怀恩心中不服,转身去找鱼朝恩。与九节度使围攻相州一样,鱼朝恩对这次进攻洛阳的各路兵马握有提调之权。由于将领意见相违,官军列阵的地点,迟疑不定。史思明趁此机会,督军猛冲,官军死伤数千人,丢下军需装备,败阵溃退。李光弼与仆固怀恩一直退到黄河北岸的闻喜(今山西闻喜),鱼朝恩与卫伯玉奔回陕州,留守河阳的官军也弃城撤退。唐朝廷以邙山之败,免去了李光弼的天下兵马副元帅职务。

史思明在洛阳西北的邙山得胜后,又借势进兵攻打潼关,占领长安。他又命儿子史朝义进攻陕州。屯守陕州的神策军与增援的其他官军,天3月在卫伯玉指挥下,曾多次打退史朝义的挑战。气得史思明大骂儿子史朝义无能,扬言依军法处斩。史朝义心中惶恐不安,父子间产生了矛盾。

激化史家父子的矛盾,有一缘由。史思明还未显达时,有一辛姓富户家的女儿,执意嫁给他。史思明娶辛氏后,所生子叫朝清,十分溺爱。史朝清长大后,酗酒好杀,不得人心。而史朝义性情谨慎,待部下将士多有恩情。史思明僭称皇帝,立辛氏为皇后,但立太子一事却迟迟不决。按理长子史朝义应为太子,史思明却坚持欲立辛氏所生的史朝清,遂使父子关系产生隔阂。这次史朝义进攻陕州连连失利,史思明借此口实杀长子而立次子。史朝义明白自己的处境,便先下手为强,伙同心腹将领骆悦、蔡文景等密谋后,半夜闯进史思明军帐,将史思明缢杀。史朝义急速带兵返回洛阳,自称皇帝,改年号为“显圣”,罗袁交又秘密派人到范阳杀死辛氏与史朝清。史朝义又在范阳,大开杀戒,残酷镇压了一些史思明旧将,叛军内部的实力大为削弱,争权残杀,数月不息。

太上皇(玄宗)与肃宗在宝应元年(762)4月,相继驾崩,代宗即位。代宗于10月命雍王(李适,即德宗)为天下兵马元帅,统率大军讨伐史朝义。代宗想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又被宦官程元振和李辅国进谗阻止。最后,以仆固怀恩领诸军节度行营副元帅,辅佐雍王。部署停当,官军分三路合攻洛阳,连战连胜。史朝义带几百骑兵逃到黄河北面,与援兵会合,重整旗鼓再战,又遭大败。眼看大势已去,史朝义只有继续北窜逃命。而在河北的叛军将领,纷纷上表请降。在众叛亲离,穷途末路之下,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自缢身亡。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廷代宗对有功将士,封赏官爵财物,大加表彰。鱼朝恩在洛阳再度收复后,已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封冯翊郡公。他所监领的神策军,一度移驻汴州(今河南开封),不久,又回到陕州驻扎。在整个平叛战争中,对行军布阵知之甚少的宦官,受命监军,节制将帅,临战瞎指挥,招致不应有的失败,代宗皇帝不加以追究问罪;及至论功行赏,鱼朝恩又高过大将。

同类推荐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记忆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价值体系的少年和青年的时代。这是年华方富的时光,它充满细想与追求,它赋予浪漫与神奇。不管它是美好的还是苦楚的,也不管它是多彩的还是平淡的,它是自己生命年轮最重要、最可珍贵的部分,它是人生旅程的起点。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热门推荐
  • 宋江管理有一套

    宋江管理有一套

    一般人要讲忠、信、义,当领导更要讲忠、信、义。人不忠就不叫人,这个忠不是让你愚忠,而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与团体。忠是有条件的,要看具体人,信则是无条件的,对小人也要讲信,否则你也成小人了。义是对自己人好,很多人干事老让亲者痛而仇者快,就是不明白义的重要性。义有小义,有大义,小义大义都好,小义有小成,大义有大成,当领导要有大义。
  • 废柴相公

    废柴相公

    新文《契约娘子》我,苏莺,贪图美色,一时不查,错嫁某人——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他,林少廷,林家三少爷,脸俊、人废、性子赖,五岁便已是我未来夫君。我有真心一颗,却不知如何相付,爱情是一条路,走到底才知归处。他有柔情似水,却不知几分真假,相处越久越觉他不是他,谁是林三?谁是苏莺?从孤儿穿越成千金小姐,我只想做一个小女子,享受平淡的生活,有钱有男人。而他则是用平淡做伪装,隐藏了太多的秘密,我只当不知,却也知道平静的日子终是要结束的。慕容璟,临月国名盛一时的第一皇子莲太子,却遭遇流放,他,他是……相遇,相爱,分离,两相休弃,一场情爱竟是如此疲惫,当我要放弃的时候,却又在别人的一场“戏”中遇见了同为座客的他……★林三——俊当初面色蜡黄拖着鼻涕的孩童如今竟变得玉树临风,清风一笑集万千风华。长发如墨如丝,薄唇轻抿,美目流离,眉飞入鬓……★林三——废新郎坐轿,新婚之夜一杯交杯酒不省人事,罢了罢了。玉郎三少,文不及其姐,武不及其兄,风流富少,坊间出了名的花花公子,罢了罢了。不务正业,一事无成,散漫随性,不思上进,喝涩茶看色书,嗯嗯……他不行?不能做罢!★林三——赖(有心耍赖便是懒字,大家意会,意会!)说好婚期回来,结果再见面便是大婚之夜。从容坦然,各种议论如清风过耳,不惊不扰,继承家业“不想”,入仕考举“不愿”。一块四角儿麻糖就想赌了我的嘴,倒是次次得逞……片段一:“快说,我的清白给了你,你的清白给了谁?”“你。”“满街都是你的传闻,群众反映说你天天上花楼,你怎么解释?世人都不敢说每天溜河边儿从没湿过鞋,你敢说你每天逛花楼从没失过身?”“没有,呵呵,玉郎三少名声在外,风流而已,尚不下流。娘子多虑了。”“你怎么证明?”我好歹是法制社会穿来的,断然不能上演家庭暴力,进一步逼问,合理合法地采集证据。什么风流下流的,你是好运遇到我这样讲道理的娘子,如果娶的是那河东狮,管叫你泪流!他敛眉假作思索了一翻,似在拼命回想证据,良久,方说道:“……那要不再来一次?你再感受感受。”“……”这无赖——我喜欢。片段二: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拯救记忆

    拯救记忆

    怎样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著名教育专家林格继《自主学习——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出版获得强烈反响后,推出这本姊妹书。本书由程鸿勋等20位专家联袂推荐,解析记忆的历史与本质,抓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旨在让孩子告别死记硬背。
  •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智慧是对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是知识的最完美的形式。智慧虽然在各个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如对于艺术家来说,智慧指的是创造的能力,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则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外交家的智慧则更侧重于反应和语言的能力等等……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销售就是提问

    销售就是提问

    有这样一个关于“提问引导”的实验:让人们观看关于一场车祸的幻灯片。其中一张幻灯片里有一辆红色的达特桑(Datsun,一种小型跑车)在一个黄色的让行牌旁。然后有人被试问: “你有没有看见别的车经过停车牌旁边的达特桑?”结果,大部分人都记成了达特桑旁有一个停车牌.而不是让行牌。研究人员的口头信息、词汇以及问题改变了人们对于所见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