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即王位,改任张辽为前将军。孙权复叛,曹丕派张辽仍回合肥驻军,并晋升他的爵位为都乡侯,极其恩宠。曹丕即皇帝位后,封张辽为晋阳侯。黄初二年(221),张辽到洛阳朝见文帝曹丕,文帝在建始殿接见了他,亲自问他进攻吴国的情况。听完述说后,文帝深有感触,说:“这不是古代的召虎吗!”遂命令为张辽起造宅第,厚加赏赐。
孙权再次称藩归附,张辽回军屯驻雍丘,不幸患病。曹丕慰问看护,关怀备至。孙权再次叛魏,文帝派张辽和曹休乘船至海陵,直到江边。孙权听说张辽又来了,非常害怕,对众将说:“张辽虽然有病,但仍然勇不可当,一定要小心!”就在这一年,张辽和众将一起打败了东吴的将领吕范。
黄初三年,张辽在江都病死。曹丕流泪痛悼,赐谥“刚侯”。
徐晃
徐晃(169~227),三国初魏国名将。字公明。河东杨郡(今属山西)人。原为东汉末杨奉部将,后归附曹操,作战勇敢,兼有谋略,深得曹操喜爱。曹丕即位后封侯。后死于战阵。
一、投身明主降服易阳
徐晃最初是河东郡的一个小吏,由于跟随杨奉讨敌有功,被提升为骑都尉。杨奉当时是李催手下的将领,李傕、郭汜在长安叛乱,刀兵相见,汉献帝完全听任他们摆布。徐晃劝说杨奉脱离李催,保护献帝去洛阳。杨奉听从了他的建议,将献帝接至自己营中,并和将军董承等人一起护送献帝返回洛阳。在中途的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徐晃因建议有功而被封为都亭侯。到达洛阳后,当时护驾有功者为名利而争斗不休,徐晃又劝杨奉抽身出来,归附曹操。杨奉起初答应,但很快又改变了主意。不久,曹操来到洛阳将皇帝迁往许都。一个月后,曹操回师讨伐杨奉,徐晃便离开杨奉,归附了曹操。
曹操得到徐晃后,先派给他一支兵马,让他去攻打卷邑(今河南原阳西北)、原武(今河南原阳)两地的敌兵,实际上有观察其能力的意图。徐晃马到成功,曹操很满意,任命他为裨将军。从此,徐晃开始跟随曹操南北转战。他攻城略地,斩将搴旗,屡立战功,因此不断得到升迁。建安五年(200),他参加了曹操讨伐袁绍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与史涣一起截获了袁绍的数千辆运粮车,将其全部烧毁。战后归来,论功行赏,他被曹操正式封为都亭侯。
建安九年(204),曹操围攻邺城,同时攻克邯郸。邯郸附近的易阳县(今河北邯郸东北)县令韩范见势不妙,慌忙假意表示投降以求保全,但暗地里仍与袁尚勾结,和曹军对抗。曹操知道真相后很恼火,命令徐晃前去攻打。徐晃建议集中力量剿灭袁谭、袁尚,对其所属州县则采取招降的策略。曹操认为很有道理。徐晃来到易阳,并不急于攻打,而是先向城中射去一封箭书,书中给韩范仔细分析了成败利害,鼓动他投降。韩范读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觉后悔,立即心悦诚服地归降了。在整个征讨袁氏兄弟的战争中,徐晃居功至伟,最后被提升为横野将军。
二、计败韩马解围樊城
建安十六年(211),马超、韩遂在关右地区(今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兴师伐曹。为避免关内闻风响应,曹操在积极作好出征准备的同时,先期派徐晃前往汾阳(今山西静乐西)驻守,以安定黄河以东地区。曹操大军到达潼关后,担心马超拒守而无法渡河,便又将徐晃召来问计。徐晃请求带一支精兵,渡过蒲坂津(黄河津渡,今山西永济西),截断敌人的后路,掩护大军渡河。曹操点头称是,派给徐晃四千精兵。
徐晃渡河后未及安营,敌军将领梁兴便率五千人马杀到,企图趁其立足未稳予以剿灭。徐晃镇定自若,指挥士卒从容应战,将梁兴击溃,从而在河西站稳了脚跟。不久,在徐晃的策应下,曹操大军渡过了黄河,并最终打败了马超等人。得胜班师后,曹操又留下徐晃等人做清理残余的工作。徐晃与其他将领通力合作,平定了氐人的叛乱,斩杀了退居一隅的梁兴,并招降百姓三千余户。由于功绩显赫,徐晃很快被提升为平寇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围樊城,并且水淹七军,全歼前来援救樊城的于禁、庞德等军。曹操大惊,只得重新征调人马,委派徐晃统领前往救援。当时关羽在郾城驻有军队。徐晃督军来到后,故意在道路上挖掘壕堑,作出要截断关羽军后路的姿态。蜀军中计,放火烧掉了营盘,撤离郾城。徐晃由此得以占据堰城,然后继续进兵,直逼关羽在樊城的包围圈。关羽亲自引军出战。徐晃与关羽平素相交甚厚,因此两军对阵后,二人并未交战,而是遥相共语,倾诉别情,互道仰慕。然后,徐晃忽然回头厉声向军中传令:“有得关云长头者,赏金千斤。”关羽大惊,慌忙问道:“公明何出此言?”徐晃正色道:“如今各为其主,国事为上,不敢以私废公。”于是击鼓大进,关羽抵挡不住,引军退走。徐晃乘势追击,直杀人蜀军包围圈中。守卫樊城的曹仁见状也出城夹击,里应外合,大获全胜,关羽不得不撤除了樊城之围,率军退还。
曹操得知这一消息后,喜不自胜,称徐晃之功超过了孙武、司马穰苴,亲自去迎接徐晃以及凯旋的将士。徐晃部伍整肃,军威严整,曹操感叹道:“公明治军真有亚夫之风。”于是置酒设宴,大赏三军。
曹丕即位,拜徐晃为右将军,先后晋封逮禄乡侯、扬侯。后来徐晃和夏侯尚一起在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击败蜀军,徐晃留镇阳平关,又被改封为阳平侯。魏明帝曹睿继位后,因徐晃在襄阳力拒东吴名将诸葛瑾,又为他增加食邑200户,使其总共享有3100户封邑。
徐晃戎马一生,养成了谨慎细心的习惯。每逢战事,他总是及早派人到远处侦察敌情,事先设想好各种可能对胜利有影响的因素,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他常对身边的人讲:“古人总以遇上贤明君主为幸事,现在我也有幸遇到了,便理应尽心竭力以报效知遇之恩,又怎能只为一己之利而沽名钓誉呢?”所以他始终不肯巴结上司,攀附权贵,只求问心无愧。
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徐晃去世,享年59岁。被谥“壮侯”。
许褚
许褚(生卒不详),三国时魏国将领。字仲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许褚心雄力大,常侍曹操左右,屡解危难,诚为曹氏樊哙。而他质直谨慎,讷口少言,又深得处事之体。“虎侯”嘉名,至今布在人口。
许褚身长八尺,腰阔十围,容貌雄毅,勇力超人。东汉末年,天下离乱,他聚集宾客少年和宗族数千家,共筑营垒,抵御盗寇。一次,汝南葛陂盗寇一万多人前来侵扰,许褚等虽奋力作战,无奈人少势弱,且羽箭用完,形势危急。许褚令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搬来石头堆在营垒四角。他自己运足神力,把石头掷向敌群,砸得敌人一个个血肉横飞。敌人惧其威势,不敢靠近,只是包围营垒,不放人员出入。时间一长,粮食匮乏,许褚便假装讲和,提出用牛交换粮食。敌人来取牛,牛掉头奔回,许褚几步抢出阵前,一把拽住牛尾巴,倒拖着牛走了一百多步。敌人见状,大为吃惊,不敢取牛,纷纷逃走。从此,淮、汝、陈、梁一带的盗寇一听到许褚,就魂惊魄动,避之惟恐不远。
曹操巡行淮、汝一带,许褚率众归附。曹操见他雄壮绝伦,大喜,对人说:“这是我的樊哙啊!”立即任命为都尉,让他担任自己的宿卫。当时,卫士徐他等人阴谋反叛,但因为许褚常在曹操左右侍候,心中忌惮,不敢行动。一天,徐他等人探听到许褚轮休,便怀惴利刃,准备混入曹操帐内,伺机动手。许褚到住所后心中忽有所动,立即赶回。徐他不知许褚复回,进帐后见到他,十分惊愕,脸色大变。许褚发觉阴谋,把他们全部杀掉。从此,曹操更加亲信许褚,出入都和他同行。
建安十六年(211),许褚随曹操讨伐韩遂、马超,八月到达潼关。后来曹操打算率军北渡黄河,他先让大部队过去,自己和许褚及虎士一百多人留在南岸断后。这时,马超率马步兵一万多人突然杀来,箭如雨下。许褚扶曹操上船渡河,不巧船工被流箭射中倒下,许褚便用左手举着马鞍挡住射向曹操的利箭,用右手划船,这才渡过河去。
后来,曹操与韩遂、马超单独会面,约定不准手下人跟随,所以曹操只带许褚一人。马超倚仗自己武力兼人,本想上前袭击曹操,但他早就听说许褚勇猛非凡,怀疑随从人员就是他,便试探着问曹操:“听说你有虎侯(将士们因为许褚有力如虎而又貌似憨痴,所以都叫他“虎痴”,故马超有“虎侯”之问),在哪儿呢?”曹操回头指许褚给马超看,许褚圆睁虎目,怒视马超。马超吓得不敢妄动,于是双方各自回营。几天以后,双方交战,马超大败。许褚杀敌甚多,升任武卫中郎将。
许褚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勇武有力,状如痴虎,而在平常却谨慎奉法,质重少言。一次,曹仁从荆州来拜谒曹操,进宫后在殿外遇见了许褚。当时曹操尚未出来,曹仁主动喊他到便殿谈谈。许褚说了声“魏王就要出来了”,就转身走进大殿。曹仁很恼火,认为他瞧不起自己。事后有人责备许褚:“曹仁是曹公的宗族,是朝廷的重臣,屈尊叫你,你为什么推辞呢?”许褚说:“他虽然亲近重要,但到底只是外臣。我虽不才,却备位内臣。有事当众谈论就行了,进到房里不是显得过于亲近了吗?”曹操听说此事,对许褚更加器重,升他为中坚将军。曹操去世,许褚痛哭流涕,口吐鲜血。
魏文帝曹丕即位,晋封许褚为万岁亭侯,升任武卫将军,命他总领中军侍卫禁兵。魏明帝即位,晋封许褚为牟乡侯,封邑700户。许褚去世后,谥“壮侯”。
张合
张合(?~231),三国时魏国名将。字俊义。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东北鄚州镇)人。他先随袁绍,后归曹操,曾屡立战功。特别是在抗拒蜀汉北伐的战争中,更是功不可没。
一、先依袁绍后投曹操
东汉末年,张合参加了征讨黄巾军的冀州牧韩馥的部队,任军司马。后来又随韩馥一起归附袁绍,被袁绍任命为校尉,随军征伐公孙瓒,因战功被提升为宁国中郎将。
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对峙,将驻守屯粮重地乌巢(今河南封丘附近)的任务交给了部将淳于琼。曹操急攻淳于琼,张合建议袁绍迅速调兵前往援救,袁绍的谋士郭图却认为应该乘机以重兵攻打曹操大本营,不战而解乌巢之围。张合道:“曹操善于用兵,绝不会倾巢出动去攻击淳于琼,大营内必定还留有重兵把守,加之营防坚固,我们若去攻打,很可能久攻不下。倘曹操不回军,淳于琼再被擒,我们的处境就十分不妙了。”但袁绍听信了郭图的话,只派出少数兵马去援救淳于琼,而将大部分兵力交由张合、高览统率,去攻打曹军大本营。曹军果然早有防范,张合交战不利,又得知淳于琼已经兵败,只好退军。
此役袁绍大败,郭图自觉羞愧,又担心以后袁绍会信任张合而疏远自己,所以就抢先诬陷张合,袁绍很生气。张合闻知此讯,担心被袁绍加害,于是赶往曹营,投靠了曹操。曹操得到张合之后非常高兴,将他的来投比做微子臣周、韩信归汉,立即任命他为偏将军,封作都亭侯。张合深感遇到了明主,为报答知遇之恩,从此死心塌地跟随曹操,效忠魏国。
张合为曹操效力的第一场战斗是邺县之战,在他的威慑之下,邺县很快便被攻克。这之后,张合屡屡被委以重任,四处征战,为曹操平定内乱、统一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操平定汉中、收降张鲁后,留张合、夏侯渊等人驻守汉中,抗拒刘备。张合并未消极防守,而是主动进军占领了巴东(今四川奉节东)、巴西(今四川阆中)二郡,并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汉中。在继续进兵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时,被刘备大将张飞击败,被迫回军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二、守土屡胜听命身亡
刘备为得汉中之地,进兵驻扎阳平关。张合驻军广石拒守。刘备将精兵一万人分为十股,趁黑夜轮番疾攻张合。张合督率士卒拼死抵挡,使刘备最终未能前进一步。后来,刘备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张合独力难支,才不得不放弃防守,引军后撤。夏侯渊是镇守汉中的主将,他的死导致军心大乱。一些头脑较清醒的将领公推张合担任主帅,以稳定军心。张合担任主将之后,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加固城防,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人员调遣、兵力配置等军中事务。众将见其指挥、谋划井然有序,大为放心,于是重新恢复了士气,一直坚持到曹操亲统大军来到。虽然最终曹操被迫放弃了汉中,但对张合在这里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曹丕即位后,张合被提升为左将军,赐爵都亭侯;魏国正式建立后,又晋封他为鄚侯。曹丕也把张合看作不可多得的将才,因此屡屡委以重任。张合也确实做到了不辱使命,每每出色地完成任务。
及至曹睿做了皇帝,由于当初跟随曹操征战的老将已所存无多,所以对张合更为倚重。太和二年(228),诸葛亮兵出祁山,曹睿赐张合特进之衔,命其统兵出征。张合在街亭(今甘肃寿安东北)大败蜀军先锋马谡,致使诸葛亮黯然退兵。张合便又乘机收复了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此次战役张合以少胜多,曹睿极为高兴,下诏给张合增加封邑1000户。这样,张合累年征战立功所获封邑已达到4300户。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诸葛亮再次伐魏,经散关围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当时张合正在准备统率关中各军赴荆州,会同司马懿伐吴。曹睿火急征调张合回师援救陈仓。张合取道京师,曹睿亲自出城为他摆酒饯行,并关心地问及何时能得胜班师。张合早已料定诸葛亮劳师袭远,军粮供应不利,无法坚持长时间的攻击,因此只要陈仓不在短期内失守,诸葛亮必然会因粮尽而撤军,于是回答道:“诸葛亮粮草匮乏,恐怕不等我赶到陈仓,蜀军就已经退走了。”果然,尽管张合昼夜兼程赶到南郑,诸葛亮已经撤军。曹睿于是召回张合,提升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张合不但骁勇异常,而且颇知兵法,加之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所以就连诸葛亮也不敢等闲视之,以为心腹之患,曾立誓“他日必斩张邰”。太和五年(231),诸葛亮又一次兵出祁山。张合奉诏与司马懿一起前往拒守。两军对峙,蜀军意欲速战速决,而魏军却坚守不出。旬月之后,蜀军粮尽,只好撤退。司马懿令张合率军追击,张合认为诸葛亮必定会在中途伏击,所以表示反对。但司马懿不听,张合被迫从后追杀。诸葛亮早在木门(祁山东部的谷地)设下了埋伏,待张合追到,居高临下,乱箭齐发。张合中箭,死于木门道中。谥“壮侯”。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三国时魏国名将、宰辅。字仲达。三国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他出身士族。父司马防,官至京兆尹。司马懿在三国魏明帝时任太尉、齐王时任太傅,封舞阳侯,谥号“宣文”。司马懿军事才能非凡,政治抱负远大,为曹魏政权的巩固立下了大功。他为人外宽而内忌,性格有残忍的一面。
一、屡出奇谋智破孟达
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朗英发,志略远大,且博学洽闻,信守儒教。汉末大乱,司马懿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南阳太守杨俊素以善能知人着称,他一见不满二十岁的司马懿,就说他绝非寻常之器;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您的弟弟聪亮明允,刚毅果敢,特立杰出,您是绝对比不上的!”建安六年(201),郡中察举他为上计掾。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