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4100000008

第8章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过了二十来天,丁德兴和刘浩然的皮外伤也终于好了,下山打探的探子也带来了消息,终于找到了两家合符刘浩然要求的大户豪强,粮食够多,家丁又不是很多,作恶多端,名声不好,而且又不能离虎头山太远。这些要求,几拨探子们的腿都跑细了,幸好这年头善人不多,恶霸倒是不少。

看到集合的定远营军士们,经过一番整顿后,他们都有了点新气象。刘浩然微笑着扫了一眼众将士,高声说道:“定远营的弟兄们,你们已经不再是满山乱跑的野狗,也不是直着走路的木头人,也不是钻洞的老鼠,更不是瞪眼睛的斗鸡。”

听到这里,下面发出一阵哄笑声,这些话都是军士们在闲时的玩笑话,分别针对训练中的野外长跑、列队正步走、障碍跑和器械对抗。

“你们现在都已经上过战场,见过血,其中有些人也杀过人,更见识过军法的无情。”刘浩然的语气逐渐严肃起来,下面众人也慢慢凝重起来,“你们曾经看到战友在你们面前流血受伤,也看到同袍在你旁边倒下却再也站不起来。”

“我前些天向你们的父母亲人保证,我带着你们上战场,就有责任把你们活着带回来。但是要想活下去,主要还要靠你们自己。我还是那句话,相信你的同袍,相信你前后左右的战友。站在战场上,你们什么都不要想,只记住一个念头就好了,那就是同生共死,不弃不离!记住这个念头,你就能战胜你前面的敌人,然后取得胜利!”

这一次战事非常顺利,定远营以不到四十人的伤亡击溃了豪强的四百多家丁,整个过程打得有章有法,豪强家军毫无还手之力。

回来后又是一次总结会议,然后是奖惩功过,这次大家都表现得不错,大部分都是记功加饷粮,还有十几个提升为士官,只有几个人在战场表现得稍差了些,得到了训诫。

刘浩然讲完后,正等值日官丁德兴宣布解散,谁知他站出说道:“今天还有件大事需要同大家商量一二。”

说到这里便转过对刘浩然道:“你的武艺一般,我一只手可以打两个你。”众人轰得一声笑了起来,“但是论到治军知兵,赏罚分明,营中无一人如你!大家说是不是!”

“是!”全营将士齐声应道。

“大哥!”刘浩然隐约知道丁德兴想干什么了,连忙说道。

“我现在是第一队队正,我和其余四位队正以及诸位兄弟们商量过,愿意奉你为定远营首领,愿与你同生共死,不弃不离!”说罢便率先单膝跪下,拱手行礼。

傅友德、常遇春、胡海、华云龙、陈德、杨璟、王弼以及七百将士随即单膝跪下,拱手齐声道:“我等愿奉你为首领,愿与你同生共死,不弃不离!”

刘浩然自建营起就任营监事,掌军法和操练,而后又临时充任战场指挥官,带着大家打了两场胜战,已经隐隐成为定远营的当家人,丁德兴、傅友德、常遇春曾经与他商量过,要推他为首领,按说刘浩然的才干和威望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有资格做这统领的位置,但是刘浩然却执意不肯,说上面还有三位义兄,怎敢逾越。于是丁德兴便和大家商量,来了这么一出。

刘浩然见此情景,知道不能再推辞了,否则就是冷了大家的心,于是含泪抱拳向众人说道:“刘某愿与诸位同生共死,不弃不离!”

被推为首领后,刘浩然自称定远营统领,而后随着再打了两次胜仗,虎头山定远营的名声越传越远,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携家带口的赶来投奔,很快,定远营的人数迅速直逼一千五百人,而在山谷中定居的家眷民户也超过五千余人。

刘浩然只好再次进行整编,营一级架构不变,下边设前左右三卫,一卫辖三队,加都卫、录事各一、士官长一名、士官两名总计三百六十五人。刘浩然在营机构上还设有医官一名,医护兵四名,负责全营的治病医疗,设典军都尉一名,负责军法军纪,其下属典军士官四人,加上其他营级军官士官,共计一千一百一十人。

当然,定远营现在奇缺人才,如医官、医护兵都是名义上的,留着空缺在那里,典军都尉和典军士官都是兼任的,就是连士官都没有满额。

丁德兴、常遇春、华云龙任三卫都卫,陈德、杨璟、胡海为他们的副手,花云和王弼成了刘浩然的亲兵队队正和队副,傅友德为副统领,成了刘浩然的副手。刘浩然把琐事交给了傅友德和三位都卫,自己继续侧重于军官和士官训练。

这次刘浩然又开始玩新花样,山上来了两位破落书生,都是考举人考破了家的酸文人,虽然没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但是用来当识字老师还不错。于是刘浩然就延聘两人做老师,给自己和全体军官士官上识字课。

几场战事下来,阵亡将士的遗孤也有十几个,刘浩然把男童都聚集起来,加上四处收抚的流浪少儿,慢慢地居然也有近百人,刘浩然把他们编为一营,上午请那两位老师讲课识字,下午由刘浩然或其他军官带着进行体力锻炼,晚上刘浩然时常亲自给他们讲各种故事。刘浩然除了经常跟他们一起吃饭,还组织各类技巧游戏,一起玩耍。时而久之,众童子无不视刘浩然为父兄。

打了几场胜仗后,也缴获了不少粮食财物,定远营上下洋溢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有一些东西在暗暗涌动。俗话说,温饱思*,军士们吃饱喝足了当然会往那方面想,但是成家的军士又只是少数,于是那些天天精力过剩的壮小伙子就开始动歪主意了。由于军法所禁,他们就有的结队出去与山下的村姑们调笑一番,或者是到远处村庄里找些做皮肉生意的妇人。

当傅友德把情况告诉刘浩然,他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需要,所以自古以来很多军队都是有营妓的,定远营不兴这一套,但是总得想办法解决,否则一旦闹出什么大事来就麻烦了。

刘浩然把丁德兴、常遇春、华云龙等人叫来商量了一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堵不如疏,从两方面下手,第一,对那些年纪稍大,的确应该成家的军士们,定远营帮他们娶亲。我们请媒人到山下各村庄疏通求亲,然后按照功劳大小依次配婚,一切都按村里规矩办,明媒正娶,而且要办得热热闹闹的,不能让别人说我们定远营强抢民女。第二,对于那些暂时还不能找老婆的军士,我们加大训练量,从天明到天黑,给他安排得满满的,总之一条,让他们累趴下,就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份力气!”

众人轰然大笑,连声叫好,随即立即执行起来。随着上百起婚礼的举行,虎头山充满了喜气,也开始生起另一种情绪。

“我们要打进定远城,吃好的,穿好的,再找个漂亮媳妇。”这是很多军士们的最新理想。

刘浩然立即开始一场新活动-忆苦。到虎头山来的,哪个没有点委曲,哪个没受过苦难,刘浩然找了几个最苦的人,让他们当众讲述家破人亡的悲惨经历,勾起大家的辛酸往事。刘浩然随即把这些事情的根源引向蒙古贵人、色目人,正是由于他们的残暴,豪强的为虎作伥,所以才有大家的遭遇。

“有些人叫着打进定远城去过好日子,可是打下定远城鞑虏就能让你过好日子吗?告诉你,就是你打下濠州,打下汴梁,只要鞑虏还留在中原,他还要想着把我们变成奴隶牛马,我们永远也过不上好日子。只有驱逐鞑虏,我们、我们的子子孙孙才能过上好日子。”

至此,刘浩然正式提出了驱逐鞑虏的口号,并确定为定远营的目标,在刘浩然的指导下,各级录事开始在平时向军士们灌输杀鞑虏,光复天下的思想,并大肆宣传鞑虏的残暴,激起军士们的仇恨。

这一夜,刘浩然上完识字课,又与童子相聚了一个时辰,最后又巡视了一遍营地,往自己营帐走时都已经午夜了。

突然,一直跟在身后的花云突然开口道:“统领,你的追求是什么?”

刘浩然一愣,花云是与华云龙、胡海等人差不多后入伙的,华云龙、胡海、陈德等人在开始的时候还因为刘浩然太年轻而有点轻视,但是慢慢看到刘浩然治军有方、赏罚分明、执法公正,打仗又有一手,最后也心服口服。花云却是截然不同,他的武艺得到了定远营上下的敬佩,但是为人却冷冰冰的,虽然谨守职责,对刘浩然却不冷不热。今晚主动开口说话,让刘浩然很是意外。

“驱逐鞑虏,光复中华!”

“真的吗?”看着花云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刘浩然知道,这不是花云不知道,而是他想知道更多的东西。

“我原本是一介草民,随波逐流,只求能苟活于这乱世中。被拉去当民夫时,看到沿途十室九空,百姓流离,民不聊生,而那些鞑虏贵人却视我们为牛马猪狗,肆意践踏;后来入了红巾军,经常看到百姓毁家投军,战事接连不断,又异常惨烈,可那些刚放下锄头拿上刀的百姓们却异常勇猛,以命相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看到花云默然无语,刘浩然继续说道:“毁家投军,因为这样还有一点盼头。不打败官军、攻陷城池,就拿不到填饱肚子的粮食,为生计,为苟活,他们只有以命相搏了。”

说着这些,刘浩然的心情也变得异常沉重,以前看历史资料时,谈及战乱的惨烈悲凉,总是一叹而过,现在身处这个历史的潮流,亲身体验,终于知道什么叫悲愤!

花云也深有感触,缓缓低声道:“我也深恨鞑虏残暴,贪官横行,百姓凄苦,我这把剑杀了不少贪官酷吏,也杀了不少鞑虏色目人,可我总是觉得,这些人越杀越多,就好像总也杀不完一样。我们真的能驱逐鞑虏吗?”

“我一个人不行,你花云一个人也不行,但是十个我和你,一百个,一万个,一百万个。我们有亿万百姓,只要他们懂得他们困苦的根源,就会和我们一起,到时驱逐鞑虏就不是梦想了。”

“所以你鼓动大家对鞑虏的仇恨,以此激励他们杀鞑虏?”

“除了仇恨和勇气,我们还有什么?”刘浩然扬起头眺望着夜空,不由想起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所看到的一幕幕,慢慢地与史书上那些去掉粉饰的真相结合在一起,越想越悲愤。

“花云,你知道吗?在我们杀鞑虏的时候,站在我们面前的对手除了少数鞑虏,最多的却是和我们一样的穷困百姓。”想到这里,刘浩然不由悄然落泪。蒙古灭宋,使得江南一带的人口锐减,而蒙古军中过半兵马却是汉军和新附军。现在百姓们偷生养息了不到百年,终于忍不住苦难开始造反了,可是驱逐鞑虏,连年战火,中华百姓又要死多少,而为摇摇欲坠的元廷续气延命的除了鞑虏自己,更多却是各地的“义军”。无论谁胜谁负,死得还不都是中华百姓。

“百姓就像是锅里的菜,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什么时候才有水干火熄的一天,可怜世人,忧患太多了。”刘浩然看着远处营寨空地里篝火,正在噼里啪啦的作响,心中悲愤一时无法宣泄,突然想起一首慨歌,不由昂首高唱:“熊熊烈火,焚我残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在刘浩然和花云满脸的泪水中,慷慨悲壮的歌声回荡在虎头山上,所有的人都在静静地听着。

待刘浩然歌毕,花云单膝下跪,拱手道:“花云不才,愿随统领共生死,绝不惜这无用残躯!”

同类推荐
  • 大唐王朝1

    大唐王朝1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大明武夫

    大明武夫

    赵进平凡一生,没想到在明末有了新的开始他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凭手中矛,平万里河山,这就是大明武夫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牺牲了,穿越了,夺你老李江山,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我来隋末,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是隋末,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我做主!我为王!,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战国之平手物语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下人;一个战国爱好者的私货大放送;起点式历史文;腹黑青年成长史。QQ群:125180638,平手家本城。作者长期居住,欢迎加入围观
热门推荐
  • 汉纸老婆温柔点

    汉纸老婆温柔点

    映入眼帘得不是拿着鸡毛掸子的老妈,床上的某人,而是一扇黑漆漆的墙。不由猛的睁开眼,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不,靠在床边,艰难的睁开眼。还意犹未尽的翻个身,结果……从床上咚的掉下来。“老妈!你叫我起床不能斯文点啊,太阳都老高了,很痛啊!”苏婉顶着一头凌乱的头发,从地上爬起来,入春的时节最容易睡觉。木头床,四仰八叉的睡着,……
  • 主宰之王

    主宰之王

    他意志坚韧,不甘平庸,却资质平平,出自卑微的支族。一次意外,他融合一只太古神灵的眼睛,从此鲤鱼跃龙门,如彗星般崛起,踏上传奇修行之路。从渺小蝼蚁的世界底层,步步生莲,踏入这个宗门林立、天才如云、远古万族、神话争锋、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新书《永恒之心》已经发布】可以交流,获取更多独家资讯。
  • 一品废材妻

    一品废材妻

    (全文完)她,亲眼目睹闺蜜和男友背叛意外坠台,穿越重生为废材郡主。当青眸再次睁开,她被妖狐附体。白天她是弱懦的紫璃郡主,晚上她则是收服妖灵,群妖为之膜拜的妖后。什么?要她替长姐嫁给另一位傻王爷?好,她嫁!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认…“娘子,娘说:她要抱胖娃娃。”他狼心封动。“哦,你娘还说了什么?”她狐心灵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幽冥是个江湖

    幽冥是个江湖

    这是一个发生在魔教却无关江湖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另一个世界却处处江湖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说没有人,就没有江湖?在那个妖魔鬼怪聚集的地方,我们同样在江湖里飘啊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农家厨娘很旺夫

    农家厨娘很旺夫

    公司小白领江美丽因车祸穿越而来,成为一穷秀才家的农家女。十一岁的她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刺绣,前世的她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只要吃过的东西,就能做出来。父亲病亡,家境贫困,她不怕,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开饭馆做大厨,照顾母亲,教养弟弟,美丽的俏厨娘,自己的美食事业刚起色,又忙着给自己找婆家,在这三妻四妾的年代,良人何处寻。此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推荐好文:锦医夜行《小农女的金牌萌夫》墨璐清浅《兽性酋长,别吃我》莫言瑟《毒蝎嫡女》海蓝耳钉《驭鬼狂妃,宠上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上古传人在都市

    上古传人在都市

    作为驱魔家族的传人,驱魔猎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