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200000007

第7章 鸠摩罗什(1)

——两朝皇帝发兵万里掳请而来的译经大师

李利安

一家世之奇智子之生

东晋康帝建元元年(343),西域龟兹国的一户贵族家中,降生了一位智子。

刚刚出生的婴儿,怎么能说他是智子呢?说来话长,这还得从他的父母讲起。

这一贵族之家的男主人名叫鸠摩炎。他本是印度人,其父名叫达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权倾朝野,名重全国,连皇帝也怕他三分。这也难怪,一方面达多的祖上一直是国家的望族,连续好几代都担任相国之职,所以,也算是名臣之后,有功于国家;另一方面,达多又能继承代代相习的家风,好学善思,也是全国有名的大学者,文治武功,样样精通,所以,全国上下没有人不尊敬他的。

可宫廷之中,难免有你争我斗之事,要真正我的天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在其它行业还可以,在这个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就很难了。尽管由于达多的权力与地位无人能动,可那些阿谀之辈隔三岔五地登门“拜访”,又是“求教”,又是“邀请”,弄得达多时常慨叹清静难得,知音难寻。这种情况对其子鸠摩炎来说不能不受些影响。

眼看着鸠摩炎一天天地长大了,其父达多总算有了指望。因为按先朝早已定下的规矩,达多家的相国之位是世袭的,鸠摩炎长大成人,自然可以承继其父的相国之职。达多心里想着早点让位于儿子,以便早日享受清净之乐。可他哪里知道,随着鸠摩炎一天天长大,宫廷之中的污浊之风却使他日益厌烦起来。

那时,人们分析达多让位鸠摩炎只是迟早的事情,所以谄媚者蜂拥而至,公子长公子短地奉承,今日请吃,明日送礼,有的人甚至把自己的千金小姐推到前边,真是为权利故,不惜丢人现眼,丑态百出。其实,这些人并不了解鸠摩炎,他们的作法,不但没有得到好感,反而让鸠摩炎感到恶心。

鸠摩炎十八岁这年,其父达多向王室提出辞职隐修的请求。因为按当时印度人的习惯,五六十岁的时候,就要出家到野外某清净的地方,如森林、山洞等地隐居修行。对于达多这种名士型相国来说,隐修的欲望比一般人更强烈。皇帝尽管再三挽留,可还是说服不了达多,只好发下一道圣旨,由鸠摩炎继任相国之职。

消息一传开,达多家族的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因为这标志着他们家族的相国之职又延续了一代。朝廷上下的大臣小将也纷纷出马,有上表相贺的,有送礼结缘的,有登门求教的,还有以美女相送盼望与之为妻的。国中的老百姓听说鸠摩炎要当相国,也很高兴,因为这位前相国之子的聪明与仁慈早已名闻天下,他们正盼着这位年轻的相国能推行仁政,为他们带来一些衣食之惠。

可不久他们都失望了。原来,皇上圣旨一下,达多便高高兴兴地要去隐居清修。谁知鸠摩炎竟然也要随父同行,达多不免大吃一惊。这也难怪,他以前很少与儿子促膝相谈,所以,也不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他以为让位与儿子,可以使他有一个春风得意、一展宏图的机会,这对年轻人来说总是有很大诱惑的。所以,他便没有与儿子商量。谁知,事到如今,儿子却对出任相国之职不感兴趣,年轻轻的音像竟要出家清修,弄得达多哭笑不得。

怎么办?达多思前想后,左右为难。他并不可惜相传数代的相国之职毁弃于他的手里,更不会为儿子的决定而遗憾,但身为相国的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什么时候食过言?什么时候忘过恩?在皇帝面前答应的事情怎能悔改呢?何况,皇恩浩荡,数代相承,又怎能忘恩负义?不仁不义之事,达多是作不出来的。万般无奈的他,只好苦口婆心地劝儿子。可一向听话的鸠摩炎,在这个问题上竟顽固不堪,没有丝毫动摇的余地,使得达多毫无办法。最后,他只好摆出两条路,让儿子选择:要么继承相位,要么断绝父子关系,离开天竺之土。达多以为,这一招儿会起作用的,因为别说断绝父子关系,就这离开天竺之土,还不等于开除了他的印度国籍,剥夺了他作印度人的权利。

鸠摩炎明确告诉父亲,这两条路他一条也不选择,他要走的是第三条路,即只是出家修行。父亲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而鸠摩炎依然无动于衷,他稍作准备后,只身一人离家而去。父亲达多已顾不得往日的温文尔雅,大骂道:“你辜负皇恩,你没有资格在天竺这块土地上生存,你给我滚得远远的!”

就这样,鸠摩炎放弃了相位,离家出走了。那时,恒河中下游的笈多王朝已逐渐强大起来,各小国尽管都自称为天竺之主,但危机四伏,大多是勉强维持。鸠摩炎所在的国家尽管稍好一些,但也不可能高枕无忧。在这种形势下,佛教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小乘的说一切有部和大乘的中观学派,更是风靡全印,中印与西北印度一带尤其盛行。鸠摩炎出家后,一路向西,云游巡礼,拜师求学,逐渐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鸠摩炎不知是命中注定,还是临走时其父那句“滚出天竺”的训斥,他在印度云游多年之后,听说龟兹(今新疆库车)佛教兴盛,于是不远万里,翻越海拔四五千米的葱岭,来到西域,从此便脱离了天竺的国土。

龟兹,在有些史书和佛教文献中也作丘兹、归兹、鸠兹、俱支囊、屈茨、屈支、拘夷、俱支等,位于今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北侧,是古代中国西北沟通中外交通的天山南麓的北道中心。自三世纪初期以后,龟兹成为西域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据《魏书》记载,当时西域的姑墨(今新疆阿克苏)、温宿(今新疆乌什县)、尉头(今新疆阿合奇县东)等国皆役属于龟兹。

自东汉永元三年(91)班超废龟兹王尤利多而立白霸以来,龟兹国王始终由白家世袭。鸠摩炎来龟兹时,白家统治正处在鼎盛时期。当时,龟兹城里外三重,巍峨坚固,壮丽辉煌。国王有一个妹妹,名叫耆婆,长得花容月貌,清纯娇媚。白皙的皮肤,红红的嘴唇,水汪汪的大眼,黑黝黝的头发,修长而美丽的身姿,甜美而纯净的笑颜,不但是王室的明珠,也是西域各国人人尽知的一代佳丽。多少个公子王孙爱在心头,长夜相思,望眼欲穿。可这位耆婆小姐却就是一个也看不上。

转眼间,耆婆已到了二十岁。说来也奇,原来不爱学习的她,突然间喜欢上习文弄墨了。更奇的是,她竞能过目必解,一闻则诵,具有超常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这一下,她的名声就更大了,“识悟明敏”的赞誉传遍遐迩,人们把她视为女中奇士,国中一宝。

这时,有一位罗汉,名叫龙摩瞿沙,奉敕来王官作内道场,便有幸见到了耆婆。这罗汉有很多神通,一看便知道耆婆身上有一颗赤色的痣,这是一种难得的吉相,有此痣者必定颖悟超群,证成正果。若其怀孕,则必能生出像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那样的大智慧之子。后来一问,耆婆身上果然有这么一颗赤痣,只是罗汉说的其他事情,人们总是半信半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耆婆的美丽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迷人。因为,昔日的清纯娇媚又增添了几分丰满与温柔,真可谓国花怒放,香艳至极,只可惜有人欣赏,却无人敢摘,一朵诱人的花儿,就这样孤独地摇曳在芸芸众生之中。

恰在这时,鸠摩炎来到了龟兹。

如前所述,鸠摩炎乃豪门望族之后,如今弃相位之荣华富贵,行沙门之清修苦炼,浪迹林泉,云游天涯,加之聪慧超人,修行有道,很快便名扬四方,誉满天下。龟兹王早就听说过这位希世奇士的传闻,所以对他也是久已仰慕在心。这时,听说鸠摩炎来到龟兹,心里十分高兴,当即领了一班人马,来到城外迎接。

那时,龟兹佛教极为兴盛,光三重城廓之内,就有佛塔佛庙近千座,僧尼达万人以上,成为葱岭以东地区佛教的中心。各国出家者云集这里,诸国王也纷纷捐资在此建寺,龟兹王更是崇佛虔诚。据史载,他建的佛寺“修饰至丽”,连他的王宫,也到处“立佛形像,与寺无异”(《出三藏记集》卷十一)。如今来了一位“相国僧人”,龟兹王更是恭敬供养,顶礼膜拜。很快,龟兹王宣布礼请鸠摩炎为国师,敕住王宫,礼遇优厚。

鸠摩炎自有一股望族的超群气度,不光身材魁梧,面容坚毅冷峻,而且那悬河无碍的辩才和满腹经论,着实使人折服。如此风流的男人,天下哪个女子不爱呢?可鸠摩炎心在佛法,志求超世,终生以悟道为至高目标,向来把男欢女爱之事视作凡俗欲流,所以,对娶妻成家之事毫无兴趣,对前来提亲的人也拒之千里。

可事情的发展有时并不完全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缘到时避不开,因缘去时追不来。鸠摩炎一到龟兹,缘法在他面前却发生了质变。

却说耆婆这位绝代佳人自鸠摩炎到来之后,封闭了多年的少女之心,这时却慢慢地复苏了。对男人一向不屑一顾的她,怎么一见到鸠摩炎就变得殷勤起来。幸好她是王妹,自有很多机会接近鸠摩炎。随着时间的推移,耆婆便越来越离不开鸠摩炎了,这位倾国倾城的佳丽,终于有了自己的意中人。

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当耆婆向鸠摩炎羞涩地表达了少女的一片纯情后,鸠摩炎非但不珍惜,不庆幸,反而如遇洪水猛兽,无情而生硬地拒绝了。耆婆这位情窦初开的非凡女子怎么能承受得了。她犹如坠身冰窖,茶饭不思,日夜不宁,失魂落魄,度日如年。

可鸠摩炎却像无事一样,继续着内道场中的法化事业。他登坛说法,授徒传道,咨议国事,神辩异教,依旧是一位洒脱飘逸的沙门奇士。然而,越是这样,越让耆婆牵肠挂肚,这位痴情女子已经被爱情之火煎熬得瘦了一圈。

妹妹的心事终于让皇兄知道了。这还了得,妹妹之苦就是哥哥之忧,鸠摩炎尽管是可尊可敬的俊杰之士,可身为皇上,总不能让心爱的妹妹受到委屈。如此一来,又演出了一系列曲曲折折的故事。最终,还是皇权大于一切,鸠摩炎虽潇洒半世,还是不得不在龟兹王指定的日子里,被迫与耆婆举行了结婚仪式。

不知是因为耆婆的美丽动人。还是因为鸠摩炎的俗心复活,不久这个小家庭便充满了柔情蜜意,从而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历程。不久,耆婆怀孕了,这腹中的小孩正是本文要介绍的鸠摩罗什。

再说耆婆有了身孕之后,鸠摩炎对爱妻温存备至,照管得十分周到。耆婆更是爱意如醉,笑颜灿烂。

当时,龟兹城北四十里有座高山,山上有座佛寺名叫雀离大清寺,简称雀离寺,或雀离大寺,有人也称之为致隶伽蓝。这里住有六十多位和尚,个个都是大德名僧。前文提到的曾应邀人宫作法事的达摩瞿沙罗汉就住在这里。由于龟兹王宫上下崇信佛法,这批高僧自然成了龟兹王族的礼拜对象。

耆婆过去常来这里礼佛,自有身孕后,更是定期前来,焚香祷祝,虔诚有加。史载,耆婆自怀罗什之后,“慧解倍常”(《梁高僧传》卷二,以下引文未注者均出于此),所以,他在雀离大寺所闻高僧说法,便很能体悟其中的深刻蕴涵。如果说过去,她只是对一般世间学术技艺一点即通,那么现在她却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佛法的博大精深使她逐渐地陶醉了。

随着对佛法理解的日益加深,耆婆对佛法的信仰就越来越虔诚。三四个月后,耆婆便联络了一批王宫贵族出身的妇女和一些有德行的尼姑,前去雀离大寺,“弥日设供,请斋听法”,就是整天在那里供养高僧,听他们讲经说法。这些高僧有许多都是从天竺过来的,他们精通梵语,学识渊博,这对耆婆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久,她便掌握了梵语,理解了佛法的基本理论。

这一天,达摩瞿沙罗又对耆婆讲述舍利弗在胎之证的故事。据说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舍利弗还在娘胎之时,他的母亲忽然变得极善辩论,当时有位大师给她看了一相,知道她必生智子,最终都要出家学佛,成就正果。当年,达摩瞿沙罗汉在王官作法时,就对耆婆说过,此后必怀智子。如今,罗汉对这一看法更加坚信,因为他发现耆婆已呈现出舍利弗之母的征象。

达摩瞿沙罗汉还给耆婆详细讲述了此子以后的情况,耆婆听在耳中,记在心头。与当年不同,她如今是百分之百的信服。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罗汉预言中的智子终于降生了。家人为其起名叫鸠摩罗什,意为“童寿”,后世人一般简称为“罗什”,“什”,尊之为“什公”。

二随母出家罽宾求法

罗什降生之后,果然与众不同。浓眉大眼,脸圆额宽,高鼻长耳,头大发密,啼声浑厚,双目传神。刚生下来不久,便知道用手取物,又过了两三个月,竟能呀呀学语,再过两三个月,就可自己行走了。小小的孩童,颇知大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既懂事又听话,博得众人的喜爱。

鸠摩炎不但喜欢这个儿子,而且更加喜欢他的妻子。他如今可真是变了一个人,不知是上升到最高的道果境界,还是下降到凡俗之流的暗昧之情,总之,他对这个家已太迷恋了。可耆婆自有了罗什之后,一方面精心哺育爱子成长,另一方面继续诵经礼佛,见地不断提高。当罗什稍大,她可以脱身之后,便整天和一班王宫妇女们泡在佛寺之中,听法、供佛、作道场,把个佛寺当成了自己家一样,沉溺于其中,不得自拔,弄得鸠摩炎好不伤心。

人间的事有时真怪。当初鸠摩炎死活不想与耆婆结婚,“王乃逼以妻焉”,可如今,他倒是一心一意地过日子,耆婆却轻家重道,一步步地跨进佛门中去,使这个充满柔情的家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鸠摩炎的担心确实是有道理的。耆婆真的爱上了佛法,她开始向往自由自在的出家生活。于是,她便把这一想法告诉了丈夫鸠摩炎。鸠摩炎哪里肯依,他太爱耆婆了,他不愿耆婆离开自己半步。可不管他怎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耆婆把当初的爱已忘得干干净净。这样,在耆婆的出家问题上双方便陷入僵持之中。

耆婆又想起了皇兄。是啊,当初不正是皇兄出面相逼才使鸠摩炎就范的吗?皇兄有万夫不当之强权,皇兄不会委屈自己的妹妹。于是耆婆又找到了龟兹王,求他出面说服鸠摩炎,万一不行,就再采取强制手段。可龟兹王并没有答应妹妹的请求。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确不支持妹妹出家,另一方面,也觉得鸠摩炎对其妹妹如此多情,自己当初以强权逼其成婚,已属过分,如今再以王权相压,未免在国人面前失信。何况鸠摩炎名声在外,而且对自己的王朝的确也出了不少力。

得不到王兄的支持,丈夫又百般侍奉,万般温存。人心总是肉长的,何况耆婆又是一位贤淑仁慈的女人。这样,日子又勉强维持了下来。

不久,耆婆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一次,她不像怀罗什时那么激动兴奋,反而如添重负,心里更加烦乱起来。她想,如今又要怀胎生子,一耽误就是两三年,何日才能出家静修呢?对于一个视家庭为牢笼的人来说,滞身一年、两年的确是十分难受的事情。耆婆就是如此。

鸠摩炎非常理解妻子的心情,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来感化妻子。如今,对耆婆来说,既为人母,只好既来之,则安之。好不容易熬了十个月,耆婆产生一子,取名叫弗沙提婆。对于这个儿子,耆婆尽管不像对待罗什那样,身心全部投入,但还是尽母亲之责,哺育他成长。

同类推荐
  • 吉祥起名一本通

    吉祥起名一本通

    本书内容包括:起名:人生事儿;人与姓名,一生相伴;姓名命理与人生福运;好名伴一生,福运益终身;起名文化与风俗演变;起名方法微言大义,各有千秋等。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了夏天

    夏了夏天

    曾几何时,少年和少女们不知忧惧地穿梭在夏日校园,升学率、排名等词汇只是生活的镶嵌,真正连绵成广阔世界的是真实、单纯与爱。总有人说,初三能让人一夕成长,但是,这样的成长,是否也是最后青葱岁月的心灵的祭奠?少年和少女们在校园里穿行,分数已经成了生活的镶嵌,充盈他们的是真实、单纯与爱。只是最后,他们终将离开。
  • 吞噬仙道

    吞噬仙道

    陈盘,作为最底层的蚁民,将如何攀上仙界巅峰?!天道不在恒宇,强大的体魄才能睥睨天下!身体隐藏最霸道的的奥秘,尽在吞噬仙道!神马盖世功法,神马圣器仙珍,神马丹药阵法都是浮云。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本书通过发生在少年儿童身边的生活小故事,巧妙地引出一个个科学现象或原理,生动解答少年儿童心目中的种种疑问。读者朋友不仅可学习知识,还能掌握藏于其背后的科学常识,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探索钻研精神无疑会有莫大的帮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2012:那些被证实了的预言

    2012:那些被证实了的预言

    如果你不知道诺查丹玛斯,那你最起码要知道《诸世纪》他是一位神奇的预言家,它是一本神奇的预言书,近两个世纪以来,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几乎都被他和它的书所言中(包括法国大革命的成功、希特勒的出生、911事件等)。如果这仅仅是巧合,那我们该如何解释这种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