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200000005

第5章 法显(4)

老者说:“在佛涅粲后一百一十年的时候,毗舍离城的一些僧人远离佛法,谬行戒律,他们在接受布施时收受金银财宝,做了违背佛法的十种事情,还强词夺理,说这是遵循佛当年的教诲,并且还用佛的语言加以证明。于是长老耶舍便集合六百九十九名佛教徒辩论,最后消除谬法,宣明圣教,依照戒律,断定那些僧人所为是违背佛法的。这就是佛教史上最着名的‘七百结集’。为了纪念这次结集,明确佛教戒律,特建此塔。”

听到这里,法显喜出望外,双手合十接着说道:“感谢长老的耐心介绍,只是汉地尚无比较完备的戒律,望长老开恩,能赐给我们一些佛国戒律方面的典籍,以弥补汉地律藏甚少的缺憾。”

老僧人会意地点了点头,情绪有点激动地说:“你们不远万里来到佛国,为求真经历经磨难,实乃开天辟地之壮举,功德无量啊!敝人深受感动,为了使佛法能在遥远的东方发扬光大,让汉地人民也能承蒙佛法加被,我愿尽力。只是这里佛经没有现成的,都是师徒口耳相传,若您不嫌麻烦,我可将所学经典,口述出来,让这里的小沙弥帮你记录。”

法显一听,自然十分高兴。于是,长老叫来一位年轻僧人,拿来笔和贝叶作记录。因为当时印度还没有纸张,佛经均写在贝叶上,然后装订起来,这就是“梵夹”。数日后,法显和道整接过这些梵夹,如获至宝,谢过寺主以后,又朝东南方向进发了。

法显和道整怀着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继续寻找、朝拜佛陀的圣迹。他们来到摩竭提国,这里的佛教名胜有十七处之多,法显一一拜访。最使他难忘的是释迦牟尼佛为寻求人生的真谛,在伽耶城苦修六年,然后在该城北四里处的贝多树下终于成道的地方。

法显虔诚礼拜之后,还特意拣起树下的贝树叶子,他祈求佛祖能保佑自己早成正果,更祈祷佛祖能成全他的佛国之行,从而使汉地人民也能圆满承接佛法之甘露。接着他们二人又朝拜了佛转法轮处等地。

法显去天竺国,本来为了寻求戒律,可佛国几乎走完,只得到了些感观上的东西和极少的佛经,为了弥补缺憾,法显又返回摩竭提国的巴连弗城,在这里的摩诃衍僧伽蓝得到一部律经,这就是《摩诃僧祗律》。因为这里还有许多师徒相传的经典,法显一时难以掌握,便在此住了下来。通过三年的学习,法显不但得到了《萨婆多众律》、《杂阿毗昙心论》、《阿含经》、《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阿毗昙》等诸多经典,而且为后来回国后的佛经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梵文基础。

道整和法显一同学习梵语,抄写佛经,看到佛经已经抄完,便告诉法显说他来到佛国后,看见这里沙门法则井井有条,众僧威仪令人肃然起敬,慨叹秦地众僧戒律残缺,发誓从今以后直到成佛都不愿离开这块佛教圣地,以便日后不再降生远离佛国的边地,所以留在中印度不再回国。

法显看着道整,表情极为复杂。他不由得回想自己的求法同门数十人,可走的走,亡的亡,连道整这位和自己相伴时间最长的唯一知己,也要离开。这怎能不让法显潸然泪下呢。

过了一会儿,法显语气沉重地说:“道整贤弟,你和其他几位弟兄为了助我亲赴佛国寻求律典,尽了最大的力,数十年来,你为此风餐露宿,历经磨难。从感情上说,我不愿离开你,咱们在此共同修法证成佛果,何尝不可。可当初我决心要使戒律流通于汉地,而今我们已经获得这些朝思暮想的经典,不带回故国,有违初衷。再说也对不起慧应和慧景的在天之灵啊。”

听到这里,道整也眼圈发红,哽咽着说:“既然师兄心意已决,我只求佛主保佑师兄,一路顺利了。”

第二天一大早,法显在道整的依依惜别中,背负佛经,孤身一人,沿着恒河之水顺流而下。

七游师子国

在印度大陆的东海岸边,有一个国家叫多摩梨帝国(即今加尔各答一带)。

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人民富裕。佛法也十分兴盛,光僧伽蓝就有二十四座之多,每个寺院都有不少僧人居住,香火也很旺盛。对待千里迢迢来此求法的法显大师,寺僧们非常崇敬,而且热情备至,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事业上均给他以尽可能的帮助。

法显在此除对原来所取得的经典进行认真整理之外,还搜集到其它一些经典和各种佛、菩萨的画像。由于许多经典和画像都是绝无仅有的孤本,法显只得亲自抄写和临摹,法显的绘画技艺也因此而大有长进。这样,法显在此又住了两年。

一天,有一艘商船要去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法显早就听说过那里佛教兴盛,高僧辈出,胜迹遍地,经典极多,所以他也很想亲身巡礼一次。于是,他立即与船主协商妥当,便携带从印度大陆搜集而来的经典和佛像,登上了商船。

起锚之后,船借季风之势,一直朝西南方向航行。法显从小生活在内陆,从未见过大海,当船离开码头驶入大海之后,法显伫立在船头,情绪极为高涨。他想,接纳百川,不拒细流,然后才有这一望无际的大海。佛法亦如大海,自己虽然历经艰辛获得了这些佛典、佛像,但比起佛国法海来说,这只是一支细小的溪流,他不由得慨叹起个人力量的微薄。他暗暗发誓,一定不能让这支细流在半途上干涸,而要为汉地佛法大海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

经过十四个昼夜的航行,法显来到师子国。这是一个岛国,四周有大小不一的小岛环绕,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更让法显感到新奇的是,这里没有四季分别,人们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播种各种作物,不像家乡有固定的收获和播种的时节。

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法显来到一座寺院,这里人称之为无畏山僧伽蓝。听寺僧介绍说,这座僧伽蓝是为了纪念佛来此度化恶龙而修建的,寺旁有一座高四十尺的大塔,就是在佛当年度化恶龙时踩过的脚印上修建的。法显来到塔下,只见塔身用金银镶嵌,众宝装饰,其气魄绝不亚于佛国的名寺。寺中有一个青玉雕成的佛像,有二丈多高,通身七宝炎光,威严无比,右手掌中那一颗宝珠,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发光,更增添了几分华贵与庄严。

法显离开汉地已经有十多年了,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不能和初至天竺时相比,法显明显地感觉自己老了。这也难怪,数十年来,法显四处奔波,艰辛无比,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怎能不使身体受到损害,更何况法显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

来到师子国后,法显常常被一种无名的孤寂所折磨,尤其是晚上,这种感觉更加明显,使他难以入眠,可身边只有一盏孤灯相伴。昔日朋友,业已离散,所接触的人都是素不相识的异国人。举目四望,山川草木也没有一处是熟悉的。

这天,法显起来得特别早,他在自己落脚的寺院里漫步。心里琢磨:“这时,长安该是数九寒天了,可这里虽然穿着单衣还暖暖的,何时才能回到那个四季分明的国度呢?离开长安这么多年了,不知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长安的佛教事业发展如何……”

走着,想着。法显的思绪已经完全回到了遥远的北方故国。不经意间,他已来到玉佛像前,忽见一位商人用一白色绢扇供养佛像。法显倍感亲切,因为这绢扇只有家乡晋地才出产。回想自己漂泊异域十载有余,而今孤苦伶仃,归期难测,睹物思乡,法显不由心里凄然,泪如雨下。

可上前寻问,才知这把绢扇是从天竺辗转而来。这更增添了法显的乡愁,因为这说明,师子国与汉地的来往很少。面对茫茫大海,法显只能翘首以盼,等待回归的船只。

与此同时,法显继续朝拜这里的佛教圣地,搜寻有关戒律方面的经典。

离王宫不远处,有一精舍,它是专为供养佛齿而兴建的。这佛齿是师子国的国宝,历来为世界所瞩目。至今佛牙依然安置在斯里兰卡中部第一大城市——坎迪市的佛牙寺。

法显来到佛牙寺,只见供奉佛齿的精舍,七宝装饰,富丽异常。法显如法礼拜之后,便和一位年长的寺僧攀谈起来。老者听说法显是从遥远的东土汉地而来,更加热情了。他钦佩法显舍身求法的精神,便开口说道:“我是这里的主持,还从来没有见过东土汉地的僧人,您让我开了眼界。不知大师有何相求,我会尽力帮助的。”

法显合十致礼,说道:“长老,贵寺庄严无比,华美超凡。足见师子国人民信仰之虔诚,您是否能具体讲给贫僧听听。”

老住持不无自豪地说道:“是啊,师子国自建立以来,从没有饥荒丧乱。上到国王,下到百姓,全都笃信佛法。寺院里珍藏很多稀世之物,尤其是摩尼宝珠,更是无价之宝,比王宫所藏还要丰厚。有一次,国王来到敝寺库里参观,见摩尼珠即生贪心,欲夺取之。三日之后,方悟自己贪心太大,就立即来到寺中,反省自己的过错,并在佛前发誓:‘愿僧人建立制度,从此以后,不要让国王进入寺库观看;比丘出家四十年后方可入库参观。’从此,居士、长者、商人纷纷前来供养,使敝寺声望更高。法显大师您不远万里,来到这儿,不想亲自目睹一下这里的宝物吗?”

法显当然求之不得,便随着老住持参观了佛齿寺的寺宝。他不由得赞叹道:“如此精美的宝珠,贫僧还从未见过,我要把自己亲眼看到的这些,介绍给自己的国人,让他们知道这里的一切。”

老住持接过话题说道:“大师为了寻求佛法,吃了那么多苦,实乃佛门之壮举,今日来到这里,就是敝寺的造化,所以送上两粒宝珠,以表老僧的敬佩之心,还望大师笑纳。”

法显万万没有想到,素不相识的老住持会如此大方,便急忙说道:“法显不敢有此奢望,能一饱眼福就三生有幸了。”

老住持态度坚决地说:“佛门本一家,大师不必客气,再说我送你两粒的意思是,一颗归你,可在你十分困难时,解决燃眉之急。另一颗让你带回去,让遥远的东方汉地人,也知道大海里有个师子国,那里有个佛齿寺就行了。”

恭敬不如从命,法显接受了宝珠。

时光如梭,转眼间,法显在师子国已呆了好几个月了。听佛齿寺的老住持说,近日有迎奉佛齿大典。

三月十五日,法显大师随着众僧来到城中的佛齿精舍,参加佛齿迎奉大典。僧人们取出佛齿,置于车上。此车用七宝装饰,华丽无比。众僧跟在后面,边走边念诵佛经。队伍的前排有一头大象,上面骑着一个人,身穿国王的衣服,但他不是国王。两旁的僧俗四众,情绪高昂,纷纷向中间投来鲜花和彩带,并随着诵经队伍向前移动。

同类推荐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溺爱邪王傻妃

    溺爱邪王傻妃

    一夜缠绵,他狂霸地掠夺她的身体,却不要她的心。甚至都不曾摘下那冷质面具。理由很充足:他只是在为她解媚药而已。她惨淡一笑,临行前还要说一声,“云中君,多谢。”没错,她中了媚药,解药人却不是她的夫君。☆☆☆☆☆☆☆她的夫君,燕国七皇子,天朝第一将星,战神。骄傲,霸道,贵气,玩世不恭,放浪不羁。却根本不要她。他娶她,戏她,捉弄她,却只为有趣。她冷傲一笑,把手一伸,“休书拿来,人可以滚了!”☆☆☆☆☆☆☆从此,她华丽转身,风流蹁跹成‘侠盗’。盗龙卷,渡阴山,颐毁霸道机关,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千军万马,她仗剑独行,势压三军,气冲霄汉!当她碧玉面具碎裂的那一刻,姬无夜,傻了!造化弄人,原来他弃如敝屣的女子就是他一直心心念的那个人啊……而他,早已中了她的蛊。他柔了心,动了情,心跳若狂宠溺无边地靠过去……她却傲然转身,冷冷一笑,“抱歉,回头草,不是我的菜……”—————————————————————————————————————精彩片段(一):残月谷,月不残。阴雨绵绵,深更半夜,某人敲窗探望。窗子被打开,她身着中衣,暴喝一声,“干什么?”“我的屋子漏雨了,没法睡了,想借你个地儿……”想着他那堪比天宫的精舍,她猛地把窗子一甩,“滚。”睡意朦胧,感觉身后有人正把她似若珍宝地抱着。她睁眼,精光爆射,突然一个凶厉地后肘捣。某人四两拔千斤懒洋洋抓住,“乖,听话,睡觉。”她踢腿,腿被压住;她扭腰,腰被缠住;她气急败坏,“姬无夜,你到底想干什么?”嘴瞬间被噙住。☆☆☆☆☆☆☆精彩片段(二):得一绝世佳酿,某人正抱着酒坛逍遥独饮。有人闯入,“主上,夫人把我的翼虎机关全部拆碎了。”心痛至极的声音。“笨,你就不会再重新组装起来?”某人翻白眼不屑。又有人闯入,“主上,夫人把我的灵丹妙药全偷走了,说是给姐妹们补阴。”某人嘿嘿乐,“那晚上我要更卖力一些。”又又有人闯入,“主上,夫人打扮一新跑出谷了。”“嗯?”眸光疑惑。“听说是美人先生来了……”声音很小。‘呯’地一声,酒坛碎裂,某人一股龙卷风冲出谷,身后尘土飞扬。几只手却狠狠地拍在那通报的人头上,“蠢,怎么不接住主子手上的酒?”“接个屁,主子生生把它震碎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痞子恋上丑小鸭

    痞子恋上丑小鸭

    他的脾气臭的不行,可是每个人见到他却都要对他点头哈腰。偏偏他多变的笑容又不知道迷死了多少女生。每一次和他的碰面对于季若冰来说都是一个灾难。但是不可避免的碰面就像是影子一般跟在她的身旁,挥之不去!“死胖子,给我让开,不要挡了我的路!”他手一推,就让她连人带饭菜都重重的倒在了地上。蓝枫,不要以为他们都怕你,我就应该把你当成神了!我就是不吃你这一套,从今天起我和你没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蜀殇

    蜀殇

    他,本是当世武林第一高手,在邻国五十万大军即将灭亡自己的家国之时,他会怎样选择?他,本是一个国家的大将军,在同样是家国危亡的时候,在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又会怎样选择?他,本是俊才少年,可是却因为一场不该有的爱恋而深深的卷入无尽的仇恨当中。
  • 火神肆虐:火灾的防范与自救

    火神肆虐:火灾的防范与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