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200000015

第15章 真谛(3)

太清二年(548)闰八月,真谛一行抵达京师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的梁武帝,虽早已从同泰寺御驾还宫,可与魏国的战事却接连失败,梁军主力丧失殆尽。紧接着,东魏降将侯景又于上月初十在寿阳举兵叛变,已攻占了马头、木栅、荆山等地,正向京师方向进逼。梁武帝当政四十七年来,第一次遇到如此险恶的形势。尽管如此,梁武帝听说从扶南请来的天竺高僧真谛,已抵达建康,便立即派遣总监外国往还使命的天竺籍官员月婆首那御辇迎接。

月婆首那已于一年半以前从先期抵达京师的张汜口中得知真谛来了中土,不久将至京师。当时,他几乎无法相信这会是事实。但张汜说得又是那样的翔实可靠,所以,他从那时起,便一直苦苦地盼望真谛的到来。如今,真谛终于来了。月婆首那奉命组成一支迎请队伍,乘坐着皇家的宝马香车,冲出宫外。

车队在真谛身边停下。真谛正在纳闷之际,忽见一位天竺人走下车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月婆首那。真谛一看,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多少年来,真谛一直不知道月婆首那的下落。在扶南时,真谛从中土使节那里听说中土的北方有一位印度优禅尼国的王子在译经弘法,他想此位王子恐怕就是月婆首那吧。但此时中土南北分裂,真谛怎么也不会料到,昔日的好友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以这种方式出现。

两个人都沉浸在无比的激动与欢乐之中,同行的人也无不为之动情。月婆首那告诉真谛,他于三年前从中土北方南下,为梁武帝所诚邀,故而暂留京师,负责一些外交事务,特别是佛教方面的交往事宜。今天专程来接,既是朋友之谊,也是奉梁皇之命。真谛被扶上马车,与月婆首那并坐一起,直驱王宫宝云殿。

真谛刚刚跨入宝云殿的大门,早已等候在此的梁武帝,不顾八十五岁的高龄,颤巍巍地从宝座上站起身来,匍伏于地,躬申顶礼。

真谛急忙扶起武帝,合掌当胸道:“圣上龙体要紧,万勿行此大礼。”

梁武帝又重新坐下,静静地看了一眼真谛,嘴里说道:“三藏道气逸群,德音迈俗,果如张汜所言,不愧是绝代高僧,相见恨晚!相见恨晚啊!”当日,梁武帝便下敕让出宝云殿,请真谛大师居住。昔日值殿的所有侍从、奴婢、差役等,全部保留,各尽其责,所有供养均与王宫御殿无别。

三天后,武帝下诏,由月婆首那负责,征召名僧,在宝云殿布置译场,恭请真谛大师译经。

四身罹国难译业受挫

公元548年十月二十二日,侯景在梁朝叛贼萧正德的暗中协助下,渡过了梁武帝视为天堑的长江,京城一片大乱。

武帝闻讯,大惊失色,原来,他以为侯景势寡力单,难成气候,更不会渡过天堑长江,所以尽管侯景在江北屡屡攻城掠地,武帝还是不放在心上。可如今,他这个不争气的侄子,竞与萧正德勾结,用梁军的大船,将叛军全都渡了过来,直气得武帝脸色铁青,破口大骂。

叛军渡江的消息一传开,整个京城一片恐惶。宝云殿里的译事只好又搁置起来。

23日,叛军攻到建康城西南方的板桥,24日进军秦淮河南岸。就在这关键时刻,叛军又得了萧正德配合,渡过秦淮河防线,直抵皇宫所在的台城城下。旋即又西陷石头城,东取东府城,包围台城,隔绝内外,百道俱攻,昼夜不息。叛军又引玄武湖水浇灌台城,阙前御街,顿时尽为洪水淹没。城内死伤遍地,水断粮绝,凄惨不堪。

此时的真谛,不但不能译经,而且与梁武帝同困台城,生活极端困苦。月婆首那在叛军包围台城之前,在京城他处搜选助译高僧。谁料,不到一日,台城内外已被断绝,月婆首那下落不明。

太清三年(549)三月十二日凌晨,一阵惊天动地的呼叫声划破夜空,直逼皇宫而来。真谛感到大势不妙,急忙拖起疲惫不堪的身子,跨出宝云殿外。皇宫内外,寒风凛冽,阴森昏暗。喊杀声哭叫声搅在一起,为这寒夜笼罩上一片恐怖的气氛。皇宫中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台城终于被贼兵攻破了。喊杀声越来越近,皇宫上下已乱作一团。黑暗中,许多人正在向外逃奔。

真谛独自一人,默默地伫立在宝云殿外的高台上,望着茫茫夜空,再也抑制不住那辛酸的泪水。

忽然,一个急促的声音传来:“大师还不快走,贼兵马上就要到了!”真谛回过头来,昏暗中,一点也看不清那人的面孔。来人见真谛还在迟疑,不由分说,拉着他就走。真谛连声叫道:“梵夹!梵夹!还有我的梵夹!”

“噢!弟子差点忘了。”来人又急忙冲进宝云殿,将搁置在此的梵夹捆在一起,背在肩上,扶着真谛向宫外跑去。

大街上,杀声阵阵,火光冲天,尸体遍地,惨不忍睹。真谛由那人领着,绕过一条狭窄的街道,朝城东方向逃去。忽然,真谛想起正观寺和扶南馆还放着许多梵夹,便要前去拿来一同带走。那人连忙劝阻道:“两处所存梵夹自有弟子们妥为保管。如今城中到处都是贼兵,如若硬闯,恐怕连这些梵夹都保不住了,我们还是快走吧。”

真谛觉得此言有理,只好跟着那人在黑夜中高一脚低一脚地逃出了京城。那人是宫内的一位差役,信佛非常虔诚。他一直把真谛送到姑熟(今安徽省当涂县)。这时已是第二天的晚上了。真谛在此休息了十几天,体力慢慢恢复过来。这时,叛军以京城为中心,四处攻掠,姑熟城岌岌可危,人心慌乱。于是真谛又转向东南,逃向东土,沿浙江(今富春江)而上,在一偏僻小村中躲藏了下来。

大宝元年(550)正月,东土全部陷落。

本来,东土是自东晋以来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可现在天灾人祸并发,出现了罕见的大饥荒,富春江一带饿死者十之七八,百姓四下流亡,许多人逃入山川林野,以花草树根为生。真谛避难的村子也是如此。幸好村中百姓大都崇信佛法,尤其是在这种苦难的岁月中,他们的信仰更为虔诚,所以对真谛大师特别尊敬,想尽各种办法进行照顾。然而,毕竟是大荒之年,所以真谛也只能是忍饥挨饿,苦苦度日,译经简直是不可能的。不过说法教化,以及各种祈祷法事,倒是一直不断,这样,真谛大师的名声很快在富春江一带传开了。

这年四月初一,从富春小城里来了几位官吏模样的客人。为首的名叫陆元哲,是富春的县令。此人自幼虔信佛法,特别喜欢阅读佛典,还常常登坛说法,加之乐善好施,爱护百姓,人称县令菩萨。侯景占领东土以后,各州郡的刺史、太守皆已另易其人,可陆元哲因为好佛喜静,百姓亲近,侯景也未免其职。此人听说有位名叫真谛的天竺高僧避难于此,于是便领着几个随从前来拜谒。

他们在一间简陋的小庙找到了真谛。此时的真谛,虽身心皆已备受摧残,但眉宇间的那股超凡脱俗之气,却依然无改。特别是真谛一谈起佛法,更是高论清远,义趣幽邃,使这位县令菩萨大吃一惊,当即就要将真谛接到自己家中居住。真谛执意不肯。陆元哲以为真谛怀疑他的诚心,便又在佛前发誓,再三表白自己的诚意。真谛告诉他:“如今侯景当道,叛军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听说侯景已发布命令,凡人民二人以上共谈者,刑及其族。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到了县城,我性命难保事小,那些梵夹若有什么闪失,可是难以弥补啊!”

陆元哲原来还不知道真谛随身带着大量梵夹,一听此言,大喜过望,立即让真谛引他去看了那些隐藏完好的梵夹。

真谛轻轻地拂去梵夹上的灰尘,将一摞摞古朴而精美的天竺佛典亮了出来。陆元哲一看,连声惊叹,高兴地说:“没想到我们这小小的富春竟藏有如此举世罕见之宝!”接着,他又对真谛说:“弟子也是视佛经为生命的人,敬请大师放心,我一定会确保佛典完好无损的。另外,弟子还有一个想法,与其把这些梵夹隐藏这里,还不如尽快把它们翻译出来,使其广传于世,深入人心,如此,谁还能毁坏它们呢?”

陆元哲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真谛。是啊,他来中土不就是想把这些经典翻译出来吗?谁知恰逢国难,四处逃亡,如今藏身于这荒凉的山区小村,勉强维持着已十分脆弱的生命。可纵是如此,他也从未忘记过译经中土的誓愿,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国家的太平和译经时机的到来。今日忽来一位县令菩萨,诚心祈请译经,在这大灾之年,谁能料想得到呢?因缘真是微妙难测啊!想到这儿,真谛便兴奋而认真地说:“施主若真心帮助贫僧译经,贫僧自当感激不尽,可译经之事,并非像讲经那样简单易行,它既非一日可就,也非一人能当,时间、地点、人力、物力,缺一不可,而如今灾荒遍地,民不聊生,僧尼流散,法化几绝,还有侯景的各种命令和叛军的肆意妄为,这一切你可曾考虑过么?”

陆元哲怎能想到这些,他不免迟疑起来。过了一会儿,说道:“目前虽有许多困难,但我想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不用担心,只要我陆元哲在,不管多长时间,都可住在弟子的家中。从物力方面来看,保证最基本的需要还是可以达到的。目前最大的问题,一是寻找有学问的高僧,作您的助手;一是防备乱军的骚扰,保证梵夹的安全和译经工作的正常进行。这两个问题我也会尽力解决的。”

俩人就译经的有关事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后形成一致看法,即由陆元哲先回去筹备,待一切就绪后,再请真谛前去主持译事。

一个多月后,陆元哲便召集到宝琼等英秀沙门和居士共二十余人,都是熟悉经论、明晓佛理的佛家弟子,译场设备及起居供养等,也全都准备停当。于是,陆元哲又躬身前去迎请真谛,连同那些从宝云殿中带来的梵夹,一起供养在自己的私宅之中。

就这样,真谛入华后的第一次译经活动开始了。

真谛怀着极大的热情,同参与译经的人员一起,冒着随时都会被叛军发现而发生不测的危险,忍受着饥饿,拖着赢弱的身体,全心投入译经事业之中。陆元哲在处理政事之余,既要考虑译场的各种后勤所需,还常常躬临译场,一起参与译经。大家同心协力,一年时间内,便译出龙树着的《中论》一卷,世亲着的《如实论》一卷,《涅粲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三世分别论》一卷,《婆薮粲豆传》一卷,《反质论》一卷,《正说道理论》一卷,并译出自撰的《中论疏》二卷,《如实论疏》三卷、《堕负论》一卷。

公元551年4月,真谛从未译梵夹中拿出一部《十七地论》,准备翻译。此论系弥勒菩萨所着,文深旨远,是印度瑜伽行派的精要之作,在中土从未流传。当他将该论的大概意思向大家作了介绍之后,连博学多识的宝琼,也从未接触过这种学说。其他人员有的未明其旨,有的则表示不愿翻译。最后,还是陆元哲表了态,支持真谛的计划,立即将此论翻译出来。

到了这一年夏天,《十七地论》已译出了五卷。不巧这时,陆元哲的私宅出事了。

原来,自东土陷落以后,经过550年的大饥荒,东土人民恨透了侯景。去年十二月,张彪在会稽起义,占领上虞、诸暨、永兴等县。今年二月又向富春进攻。陆元哲暗中配合,可惜为侯景派来的大将田迁所败。田迁进军富春后,纵兵抢劫,大肆报复,并于六月间查出陆元哲暗助张彪起义的事情,陆元哲不幸遇害,译经人员四下逃难。真谛因整理、收拾译本及梵夹,未来得及逃走,被田迁留住。几经讯问。知其专心译事,与陆元哲事无关。旋又得知真谛系梁武帝邀请的天竺高僧,便如获至宝,报告给侯景。而此时的侯景,正需要摆出一副崇佛好道的样子给人民看,于是立即命令将真谛请到京师。真谛自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难熬的时期。

真谛再次住进了宝云殿。表面上,他是作为贵宾受到最优厚的礼遇,而实际上则完全成了任暴君宰割的羔羊,成了地地道道的阶下囚。

此时的侯景,业已废掉梁简文帝,虽尚未自立为帝,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十一月,这位小丑便迫不及待地粉墨登场,作起了皇帝。其实,这时的侯景已是四面楚歌。

承圣元年(552)三月,梁将王僧辩在建康外围的姑熟城,大败叛军。接着,又与另一大将陈霸先一起,乘胜追击,直逼建康城下。侯景闻讯,引衾覆面,大哭不止,台城内的贼军一片恐惶。滞身台城的真谛,因为听到暴君的哀嚎,而从绝望中醒转过来。台城的这次恐惶与三年前的那场恐惶是截然不同的,那时,真谛的弘法大业惨遭挫折,而这时,他却从贼兵的恐惶中,看到了重振佛法的一线希望。在随后的日子里,建康城内的大部分地区相继为梁军占领。困守在台城的侯景仓惶东逃,叛军溃散,台城光复。十一月,梁元帝即位江陵,建康逐渐恢复了平静。

随着这种平静的降临,真谛的心又开始激动起来。他将劫后余生的二十多位佛门弟子,召进了秦淮河边的正观古寺。一场继译佛经、重开道场的计划开始了。

承圣二年(553)二月二十五日,真谛大师带着慧宝、僧隐等几位高僧和居士萧碚,又悄悄离开正观寺,来到京城长凡里一所幽静的百年老屋——扬雄宅,以便专心译经。又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真谛与慧宝等人一起,逐字逐句将一部《金光明经》七卷完整地翻译、抄录出来。僧宗、法准两位大师也在这时来到真谛的身边。真谛得到官方的礼遇,又有高僧相助,别阁道场成了他来中土后的又一弘法基地。不久,真谛大师亲自写成了一部解经着作——《金光明经疏》十三卷。

身处建康的他,生活是平静的,但内心的不平静却使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适应感。他想起过去曾在梁武帝面前提过唯识之义,梁武帝总是不解其中义趣,最后干脆问道:“此义中土尚未流传,恐皈信者不多。朝廷需要吉祥,百姓需要安乐,不知唯识之义能护国吗?”梁武帝的这个问题曾使真谛哭笑不得。如今武帝虽已去世,但朝廷的好恶却没有丝毫的改变。真谛心里非常清楚,建康弘法尽管还算得繁荣,但唯识之法,在这里却不易展开,他想,这也许是建康受朝廷影响较大的缘故,要是换一个远离建康的地方,或许会好一些。可到哪里去呢?

五南投始兴再走晋安

恰巧在此时,真谛收到了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宝田寺法师警韶的一封邀请信,请他前往讲经。

警韶,又名智韶,是远近闻名的一位高僧,当时正驻锡豫章,法化甚隆。真谛觉得那里或许是一个理想的弘法之所,所以读完信后,便同两位得力的弟子僧宗、法准一起来到宝田寺。

智韶是一个相当有悟性的僧人,对真谛的讲经,他感悟得特别快,传述得非常准。真谛早晨给他讲的经,他晚上就能在寺中给别的僧人传讲;真谛晚上给他传的经义,他第二天清早就能在寺中演说。真谛非常吃惊,赞扬道:“我从西到东,云游的国家很多,很少遇见你这样的人才。”智韶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弟子愚顽,哪堪当此夸奖,还望师父多加诱导。”

同类推荐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李煜与《花间词》

    李煜与《花间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唐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时代,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位足以彪炳千秋的词坛巨匠,他就是享有“千古词帝”蛊誉的李煜。即使时隔千年,当我们翻开书卷诵读他的词作时,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那清新俊朗的“词帝”形象。那么,李煜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词作当中的?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豪门第一萌妻

    豪门第一萌妻

    他是冷血总裁,她是特种神偷;虽受尽万般宠爱,最终也抵不过她是个、代孕妈咪的事实!车祸毁容,她发誓要报复,身世被揭露,变脸后她带千亿嫁妆强势来袭。为了给萌宝的死报仇,她毅然将他的旧情人告上法庭。只是,当看到他代替旧情人被送上被告席…“老婆,别再闹了!”她,只听到了男人宠溺并带点无奈的声音被阻隔在审判台。直到真相被揭露,她终于知道,她错了,错得离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本书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婚姻爱情、航海冒险、宫廷趣闻和名人轶事等等,故事中的人物有天仙精怪,国王大臣,富商巨贾,庶民百姓,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独宠商业女王

    重生之独宠商业女王

    她——凤悠然,小学八年毕业,初中四年,高中足足上了五年,最后才好死不活的考上了一个民办本科的兽医专业,当之无愧的家族耻辱,让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书香世家情何以堪。作为嫡系的女儿,还好她上面还有个姐姐,否则凤家几辈子人真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了。风悠然至死才明白,她一直崇拜敬重的姐姐才是她所有不幸的根源,自己暗恋了二十年的男人成为了她的姐夫,父母以她为傲,家族以她为荣,她剥夺了她所有的一切,包括她一点点的尊严。一场阴谋让她重新回到了小时候,暗香袭人,媚骨迷人眼,这次她再也不是那个柔弱可欺的可怜虫,她要强大,她要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且看女主直指苍穹,挥写精魄传奇!
  • 大牌校花:高校痞丫头

    大牌校花:高校痞丫头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开学前,她遇上了一个不知怜香惜玉的混蛋小子;在家里,老妈还给她找了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当爹地;更可气的是,转学的第一天,竟然有绯闻说自己‘不喜欢男人’!一时间,她风靡全校,成为本年度最受欢迎的搞基对象……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妃同寻常:蒙君错爱

    妃同寻常:蒙君错爱

    她冷小梦堂堂军区少校,竟然被一颗手雷炸到了这陌生的朝代,倒霉!更倒霉的是摊上一个冷血的夫君,她不喜欢,也不在乎,可是怎么就和夫君的弟弟弄一块儿去了呢?什么?现在你要给我一生一世一双人?夫君大人,我的心己经给别人了……有些爱,最初错过,就意味着永远错过。夫君不放手,爱人更不放手,她一个女人能撕成两半?好吧,那啥什么国的几皇子,你又来添什么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