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00000012

第12章 势 篇 (2)

王皙曰:鸷鸟之疾,亦势也,由势然后有搏击之节。下要云险,故先取漂石以喻也。

何氏曰:水能动石,高下之势也,鸷能搏物,能节其远近也。

张预曰:鹰之擒鸟雀,必节量远近,伺候审而后击,故能折物。《尉缭子》曰:“便吾器用,养吾武勇,发之如鸟击。”李靖曰:“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皆言待之而后发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

曹操、李筌曰:险,犹疾也。

杜牧曰:险者,言战争之势,发则杀人,故下文喻如弓广弩。

王皙曰:险者,折以致其疾也,如水得险隘而成势。

其节短。

曹操、李筌曰:短,近也。

杜牧曰:言以近节也。如鸷鸟之发,近则搏之,力全志专,则必获也。

杜佑曰:短,近也,节,断也。短近,言能因危取胜,以卒击近也。

梅尧臣曰:险则迅,短则劲,故战之势,当险疾而短近也。

王皙曰:鸷之能搏者,发必中,来势远而所搏之节至短也。兵之乘机,当如是耳。曹公曰:“短者,近也。”

孟氏同杜牧注。

张预曰:险,疾,短,近也。言善战者先度地之远近,形之广狭,然后立陈,使部伍行列相去不远,其进击则以五十步为节,不可过远,故势迅则难御,节近则易胜。

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

曹操曰:在度不远,发则中也。

李筌曰:弩不疾则不远,矢不近则不中。势尚疾,节务速。杜牧曰:弓广,张也。如弩已张,发则杀人,故上文云其势险也。机者,固须以近节量之,然后必能中,故上文云其节短,短乃近也。此言战陈不可远逐敌人,恐有队伍离散断绝,反为敌所乘也。故《牧野誓》曰:“六步、七步,四伐、五伐。”是以近也。

陈?曰:弩之发机,近则易中,战之遇敌,疾则易捷。若趋驰不速,奋击不近,则不能克敌而全胜。

贾林曰:战之势,如弩之张,兵之势,如机之发。

梅尧臣曰:弓广,音霍,弓广张也。如弩之张,势不逡巡,如机之发,节近易中也。

王皙曰:战势如弩之张者,所以有待也;待其有可乘之势,如发其机。

何氏曰:险,疾也,短,近也。此言击战得形,便如张弩发机,势宜疾速,仍利于便近,不得追击过差也。故太公曰:“击如发机者,所以破精微也。”

张预曰:如弩之张,势不可缓,如机之发,节不可远。言趋利尚疾,奋击贵近也。故太公曰:“击如发机者,所以破精微也。”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曹操曰:旌旗乱也;示敌若乱,以金鼓齐之。卒骑转而形圆者,出入有道齐整也。

李筌曰:纷纭而斗,示如可乱,建旌有部,鸣金有节,是以不可乱也。浑沌,合杂也,形圆,无向背也。示敌可败而不可败者,号令齐整也。

杜牧曰:此言陈法也。《风后握奇文》曰:“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音机,或总称之,先出游军定两端。”此之是也。奇者,零也。陈数有九,中心有零者,大将握之不动,以制四面八陈,而取准则焉。其人之列,面面相向,背背相承也。《周礼》艹鬼苗狩,车骤徒趋,及表乃止,进退疾徐,疏密之节,一如战陈。表乃旗也。旗者,盖与民期于下也。《握奇文》曰:“先出游军定两端。”盖游军执本方旗,先定地界,然后军士赴之,兵于旗下,乃出奇正,变为陈也。《周礼》艹鬼苗狩,车骤徒趋,及表乃止。此则八陈遗制,《握奇》之文,止此而已,其余之词,乃后之作者增加之,以重难其事耳。夫五兵之利,无如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五兵同致,天独有弧矢星,圣人独言弧矢能威天下,不言他兵,何也?盖战法利于弧矢者,非得陈不见其利。故黄帝胜于蚩尤,以中夏车徒,制夷虏骑士,此乃弧矢之利也。在于近代,可以验之者。

晋武时,羌陷凉州,司马督马隆请募勇士三千平之,募腰引弩三十钧,弓四钧,立标简试。军西渡温水,虏树机能,以众万计遏隆,隆依八陈法,且战且前,弓矢所人皆应弦而倒,诛杀万计,凉州遂平。隋时,突厥入寇,杨素击之,先是诸将与虏战,每虞胡骑奔突,皆戎车徒步相参,舁鹿角为方陈,骑在其内。素至,悉除旧法,令诸军各为步骑,突厥闻之,以手加额,仰天曰:“天赐我也。”大率精骑十余万而至。素一战大破之。此乃以徒步制骑士,若非有陈法,知开阖首尾之道,安能致胜也?《曲礼》曰:“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郑司农云:“以四兽为军陈,象天也。”孔疏曰:“此言军行象天文而作陈法,但不知作之何如耳。”何彻云:“画此四兽于旌旗上,以标前后左右之陈也。急缮其怒,言其卒之劲利威怒,如天之怒也。招摇,北斗杓第七星也,举此则六星可知也。陈象天文,即北斗也。”复曰:“进退有度。”郑司农注曰:“度,谓伐与步数也。

”孔疏曰:“如《牧野誓》云,六步、七步,四伐、五伐是也。”复曰:“左右有局。”郑司农注曰:“局是步分。”孔疏曰:“言军之左右,各有部分,进则就敌,退则就列,不相差滥也。”下文复曰:“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返兵,交游之仇,不同国。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此言仇辱至于战争,期在必胜,固不可不知陈法也。其文故相次而言,乃圣贤之深旨矣。《军志》曰:“陈间容陈,足曳白刃,队间容队,可与敌对。前御其前,后当其后,左防其左,右防其右。行必鱼贯,立必雁行,长以参短,短以参长。回军转陈,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奔迸,退无违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俱救。”此亦与《曲礼》之说同。数起于五,而终于八。今夔州州前诸葛武侯以石纵横八行,布为方陈,奇正之出,皆生于此。奇亦为正之正,正亦为奇之奇,彼此相用,循环无穷也。诸葛出斜谷,以兵少,但能正用六数,今銩稨司竹园乃有旧垒。司马懿以十万步骑,不敢决战,盖知其能也。

杜佑曰:旌旗乱也,示敌若乱,以金鼓齐之。纷纷,旌旗像。纭纭,士卒貌。言旌旗翻转,一合一离,士卒进退,或往或来,视之若散,扰之若乱。然其法令素定,度职分明,各有分数,扰而不乱者也。车骑齐转,形圆者,出入有道,齐整也。浑浑,车轮转行。沌沌,步骤奔驰。视其行陈纵横,圆而不方,然而指趋,各有所应。故王子曰:“将欲内明而外暗,内治而外混,所以示敌之轻己者也。”

梅尧臣曰:分数已定,形名已立,离合散聚,似乱而不能乱。形无首尾,应无前后,阳旋阴转,欲败而不能败。

王皙曰:曹公曰:“旌旗乱也,示敌若乱,以金鼓齐之矣。”皙谓纷纭,斗乱之貌也。不可乱者,节制严明耳。又曹公曰:“车骑转而形圆者,出入有道齐整也。”皙谓浑沌形圆,不测之貌也。不可败者,无所隙缺,又不测故也。

何氏曰:此言斗势也。善将兵者,进退纷纷似乱,然士马素习,旌旗有节,非乱也。浑沌形势,乍离乍合,人以为败,而号令素明,离合有势,非可败也。形圆,无行列也。

张预曰:此八陈法也。昔黄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故井分四道,八家处之。井字之形,开方九焉,五为陈法,四为闲地,所谓数起于五也。虚其中,大将居之,环其四面,诸部连绕,所谓终于八也。及乎变化制敌,则纷纭聚散,斗虽乱而法不乱,浑沌交错,形虽圆而势不散,所谓分而成八,复而为一也。后世武侯之方陈,李靖之六花,唐太宗之破陈乐舞,皆其遗制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曹操曰:皆毁形匿情也。

李筌曰:恃治之整,不抚其下而多怨,其乱必生。秦并天下,销兵焚书,以列国为郡县,而秦自称始皇,都关中,以为至万代有之。至胡亥矜骄,陈胜、吴广乘弊而起,所谓乱生于治也。以勇陵人,为敌所败。秦王苻坚鼓行伐晋,勇也,及其败,闻风声鹤唳,以为晋军,是其怯也,所谓怯生于勇也。吴王夫差兵无敌于天下,陵齐于黄池,陵越于会稽,是其强也,为越所败,城门不守,兵围王宫,杀夫差而并其国,所谓弱生于强也。

杜牧曰:言欲伪为乱形以诱敌人,先须至治,然后能为伪乱也。欲伪为怯形以伺敌人,先须至勇,然后能为伪怯也。欲伪为弱形以骄敌人,先须至强,然后能为伪弱也。

贾林曰:恃治则乱生,恃勇强则怯弱生。

梅尧臣曰:治则能伪为乱,勇则能伪为怯,强则能伪为弱。

王皙同梅尧臣注。

何氏曰:言战时为奇正形势以破敌也。我兵素治矣,我士素勇矣,我势素强矣,若不匿治、勇、强之势,何以致敌?须张似乱、似怯、似弱之形,以诱敌人。彼惑我诱之之状,破之必矣。

张预曰:能示敌以纷乱,必己之治也,能示敌以懦怯,必己之勇也,能示敌以羸弱,必己之强也。皆匿形以误敌人。

治乱,数也。

曹操曰:以部曲分名数为之,故不乱也。

李筌曰:历数也。百六之灾,阴阳之数,不由人兴,时所会也。

杜牧曰:言行伍各有分画,部曲皆有名数,故能为治,然后能为伪乱也。夫为伪乱者,出入不时,樵采纵横,刁斗不严是也。

贾林曰:治乱之分,各有度数。

梅尧臣曰:以治为乱,存之乎分数。

王皙曰:治乱者,数之变,数谓法制。

张预曰:实治而伪示以乱,明其部曲、行伍之数也,上文所谓“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勇怯,势也。

同类推荐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热门推荐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踮着脚尖的爱:独舞

    踮着脚尖的爱:独舞

    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关注你,淡定而又深邃的眼光。以报复之名接近你的身边,却遗落下一颗心。牵着的双手,雪地里的拥吻,还有若有似无地亲密,好似一场浪漫的爱情,却从来只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激不起你的半点关注。此刻,我像第一次见面一样,直直地望着你,因为我要为这场独角戏落幕……
  • 三生梦·百年心

    三生梦·百年心

    两个相爱的人,一段重生的感情;用疼痛的忧伤镌刻着心灵成长过的痕迹。经历了权力的角逐,爱到最后,仿若隔世。那高高在上的帝座高台,终究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唯有爱,才像四月阳光下的玉兰,美丽而真实。一半西风吹去,玉兰花落,恨有尽期,爱无天涯……
  • 清穿之坐享其成

    清穿之坐享其成

    虽然也是清穿,但是总比不能活着强,好歹是有空间作为补偿,这也不错了。兰庭认为自己算是搭上了空间热流,有这么一个外挂在,生活还是可以期待的。什么空间不小心送错人?兰庭大怒,是谁抢了我的空间。重生的雍正(记忆被封存)很奇怪怎么一觉醒来他多了一个仙境,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所以四四得到了空间,自然也是有代价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啊!
  • 抗不住的诱惑

    抗不住的诱惑

    陈吕俩家,世居在一个小山村里,两家的俊儿俏女皆长大成人。吕家老大吕世国进城后,却走上了不归路。王少秋与杨小白突然结婚,打乱了聂良如与吕世国的行动计划,他们只好抓紧做出逃准备。可他们很快就被发现了……纠缠不息的两户山村人家最终扯出了一场惊天大案。亲情、友情、爱情,梦想、追求、执着,权利、金钱、阴谋、诱惑、欲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死亡神座

    死亡神座

    带着巫妖王的记忆,踏入与游戏一样的世界,有着掌握死亡的心,必会重新踏上死亡的神座,成为史诗中的一员。
  • 我的老婆很腹黑

    我的老婆很腹黑

    婚内出轨还是新鲜事吗?那怎样收拾渣男,才能稳、准、狠?夫妻上演猫鼠游戏,谁是福尔摩斯,谁是莫里亚提?婚姻没有输赢,段位却有高低。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以男性第一视角,直面现代婚姻、情感、人性中的迷失和选择。一本能让男女读者都一口气读完的婚恋小说。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