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900000020

第20章 论语卷之八 (1)

卫灵公第十五凡四十一章。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陈,去声。陈,谓军师行伍之列。俎豆,礼器。尹氏曰:“卫灵公无道之君也,复有志于战伐之事,故答以未学而去之。”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从,去声。孔子去卫适陈。兴,起也。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见,贤遍反。何氏曰:“滥,溢也。言君子固有穷时,不若小人,穷则放溢为非。”程子曰:“固穷者,固守其穷。”亦通。愚谓圣人当行而行,无所顾虑,处困而亨,无所怨悔,于此可见。学者宜深味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女,音汝。识,音志。与,平声,下同。子贡之学,多而能识矣。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问以发之。对曰:“然,非与?”方信而忽疑,盖其积学功至,而亦将有得也。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说见第四篇。然彼以行言,而此以知言也。谢氏曰:“圣人之道大矣,人不能遍观而尽识,宜其以为多学而识之也。然圣人岂务博者哉?如天之于众形,匪物物刻而雕之也。故曰:‘予一以贯之。’‘德车酋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尹氏曰:“孔子之于曾子,不待其问而直告之以此,曾子复深谕之曰‘唯’。若子贡则先发其疑而后告之,而子贡终亦不能如曾子之唯也。二子所学之浅深,于此可见。”愚按,夫子之于子贡,屡有以发之,而他人不与焉。则颜、曾以下,诸子所学之浅深,又可见矣。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鲜,上声。由,呼子路之名而告之也。德,谓义理之得于己者。非己有之,不能知其意味之实也。自第一章至此,疑皆一时之言。此章盖为愠见发也。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与,平声。夫,音扶。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恭己者,圣人敬德之容,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

子张问行。犹问达之意也。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笃、行不之“行”,去声。貊,亡百反。子张意在得行于外,故夫子反于身而言之,犹答干禄、问达之意也。笃,厚也。蛮,南蛮。貊,北狄,二千五百家为州。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参,七南反。夫,音扶。其者,指忠信笃敬而言。参,读如毋往参焉之“参”,言与我相参也。衡,轭也。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随其所在,常若有见,虽欲顷刻离之而不可得。然后一言一行,自然不离于忠信笃敬,而蛮貊可行也。子张书诸绅。绅,大带之垂者。书之,欲其不忘也。程子曰:“学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言忠信,行笃敬。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即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查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庄敬以持养之,及其至则一也。”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史,官名,鱼,卫大夫,名鱼酋。如矢,言直也。史鱼自以不能进贤退不肖,既死犹以尸谏,故夫子称其直。事见《家语》。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伯玉出处,合于圣人之道,故曰君子。卷,收也。怀,藏也。如于孙林父、宁殖放弑之谋,不对而出,亦其事也。杨氏曰:“史鱼之直,未尽君子之道。若蘧伯玉,然后可免于乱世;若史鱼之如矢,则虽欲卷而怀之,有不可得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知,去声。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则成德之人也。理当死而求生,则于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全矣。程子曰:“实理得之于心自别。实理者,实见得是,实见得非也。古人有捐躯陨命者,若不实见得,恶能如此?须是实见得生不重于义,生不安于死也,故有杀身以成仁者,只是成就一个是而已。”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贤以事言,仁以德言。夫子尝谓子贡悦不若己者,故以是告之,欲其有所严惮,切磋以成其德也。程子曰:“子贡问为仁,非问仁也,故孔子告之以为仁之资而已。”

颜渊问为邦。颜子王佐之才,故问治天下之道,曰“为邦”者,谦辞。子曰:“行夏之时,夏时,谓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以为岁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为人正,商以丑为地正,周以子为天正也。然时以作事,则岁月自当以人为纪,故孔子尝曰“吾得夏时焉”,而说者以为谓《夏小正》之属,盖取其时之正与其令之善,而于此又以告颜子也。乘殷之辂,辂,音路,亦作“路”。商辂,木辂也。辂者,大车之名。古者以木为车而已,至商而有辂之名,盖始异其制也。周人饰以金玉,则过侈而易败,不若商辂之朴素浑坚,而等威已辨,为质而得其中也。服周之冕,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后有旒。黄帝以来,盖已有之,而制度仪等,至周始备。

然其为物小,而加于众体之上,故虽华而不为靡,虽费而不及奢。夫子取之,盖亦以为文而得其中也。乐则《韶》舞。取其尽善尽美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远,去声。放,谓禁绝之。郑声,郑国之音。佞人,卑谄辩给之人。殆,危也。程子曰:“问政多矣,惟颜渊告之以此,盖三代之制,皆因时损益,及其久也,不能无弊。周衰,圣人不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礼,立万世常行之道,发此以为之兆尔。由是求之,则余皆可考也。”张子曰:“礼乐,治之法也。放郑声,远佞人,法外意也,一日不谨,则法坏矣,虞夏君臣,更相饬戒,意盖如此。”又曰:“法立而能守,则德可久,业可大,郑声、佞人,能使人丧其所守,故放远之。”尹氏曰:“此所谓百王不易之大法,孔子之作《春秋》,盖此意也。孔、颜虽不得行之于时,然其为治之法,可得而见矣。”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苏氏曰:“人之所履者,容足之外,皆为无用之地,而不可废也。故虑不在千里之外,则患在几席之下矣。”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去声。已矣乎,叹其终不得而见之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者与之“与”,平声。窃位,言不称其位而有愧于心,如盗得而阴据之也。柳下惠,鲁大夫展获,字禽,食邑柳下,谥曰惠。与立,谓与之并立于朝。范氏曰:“臧文仲为政于鲁,若不知贤,是不明也,知而不举,是蔽贤也。为明之罪小,蔽贤之罪大,故孔子以为不仁,又以为窃位。”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远,去声。责己厚,故身益?,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审处之辞也。不如是而妄行,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好,去声。小慧,私智也。言不及义,则放辟邪侈之心滋。好行小慧,则行险侥幸之机熟。难矣哉者,言其无以入德而将有患害也。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孙,去声。义者,制事之本,故以为质干,而行之必有节文,出之必以退逊,成之必在诚实,乃君子之道也。程子曰:“义以为质,如质干然。礼行此,孙出此,信成此。此四句只是一事,以义为本。”又曰:“敬以直内,则义以方外。义以为质,则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范氏曰:“君子学以为己,不求人知,然没世而名不称焉,则无为善之实可知矣。”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谢氏曰:“君子无不反求诸己,小人反是。此君子小人所以分也。”杨氏曰:“君子虽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没世而名不称也。虽疾没世而名不称,然所以求者,亦反诸己而已。小人求诸人,故违道干誉,无所不至。三者文不相蒙,而义实相足,亦记言者之意。”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庄以持己曰矜,然无乖戾之心,故不争,和以处众曰群,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物,其施不穷,故可以终身行之。尹氏曰:“学贵于知要。子贡之问,可谓知要矣。孔子告以求仁之方也,推而极之,虽圣人之无我,不出乎此。终身行之,不亦宜乎。”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誉,平声。毁者,称人之恶而损其真。誉者,扬人之善而过其实。夫子无是也。然或有所誉者,则必尝有以试之,而知其将然矣。圣人善善之速,而无所苟如此。若其恶恶,则已缓矣。是以虽有以前知其恶,而终无所毁也。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斯民者,今此之人也。三代,夏、商、周也。直道,无私曲也。言吾之所以无所毁誉者,盖以此民即三代之时所以善其善、恶其恶而无所私曲之民,故我今亦不得而枉其是非之实也。尹氏曰:“孔子之于人也,岂有意于毁誉之哉。其所以誉之者,盖试而知其美故也。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岂得容私于其间哉?”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已夫。”夫,音扶。杨氏曰:“史阙文、马借人,此二事,孔子犹及见之。今亡已夫,悼时之益偷也。”愚谓此必有为而言。盖虽细故,而时变之大者可知矣。胡氏曰:“此章义疑,不可强解。”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巧言,变乱是非,听之使人丧其所守。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好、恶,并去声。杨氏曰:“惟仁者能好恶人。众好恶之而不察,则或蔽于私矣。”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廓而大之也。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张子曰:“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能改,则复于无过;唯不改,则其过遂成,而将不及改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句,无益句,不如学也。”此为思而不学者言之。盖劳心以必求,不如逊志而自得也。李氏曰:“夫子非思而不学者,特垂语以教人尔。”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馁,奴罪反。耕所以谋食,而未必得食,学所以谋道,而禄在其中。然其学也,忧不得乎道而已,非为忧贫之故而欲为是以得禄也。尹氏曰:“君子治其本而不恤其末,岂以在外者为忧乐哉?”

同类推荐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热门推荐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的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 他们的b城

    他们的b城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红粉世家

    红粉世家

    民国时期,淡泊名利的画家于水村迁居南京附近,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歌女桃枝,两人陷入热恋,后因误会导致分手。桃枝财气答应某老板的求婚,嫁与他作妻。在两人的结婚喜筵上,老板夫人大闹喜堂,多亏水村出面自认,化解了局面……
  • 离婚契约:情深首席薄情妻

    离婚契约:情深首席薄情妻

    【全文已完结,大家可以放心跳坑了,欢迎扑倒~~~】(欢迎加入群225010947,新文《偷吻男神:萌妻一毛带回家》已发,甜宠文哦~,欢迎扑倒~)他说,我爱你,真的。她说,我再也不会不顾一切的去爱一个人了,哪怕那个人是你。“凌羽臣,你不要脸!”“你要都给你。”为了把她绑在身边,他宁愿不要脸。“她不爱我。”高傲如他,他不会比她先说出那三个字的。“离婚。”她高傲离开,留下身后茫然无措的他。为了说出那三个字他追,她跑。他宠,她凶。他可歌可泣,她可搁可弃。“凌羽臣,你愿意娶沈蓝晴麽?FOREVERWITHYOU。”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促销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促销术

    本书介绍了199种独特经典的促销方法:促销的基本功、促销经营的宗旨、促销的广告艺术、促销一张“嘴”、商品的包装艺术、商品的价格定位、智慧促销术、促销成功的秘诀。
  • 节儿草

    节儿草

    哪个女人能躲过这一角色的转变?由家里少不更事的宝贝,到为人媳、人妻挑起家里的半壁江山。袁晗,一个倔强充满锐气的黄毛丫头在步入婚姻,历经生活、世事的磨砺后,怎样一步步走向坚强、成熟?《节儿草》向你展示女性像节儿草一样平常的生命里充满的韧性和坚强。
  • 豪门少夫人

    豪门少夫人

    轰动全城的世纪婚礼,不过只是新郎新娘一拍即合的一纸契约。她原以为契约婚姻是这样的——她可以照样优哉游哉地逛夜店、泡酒吧、钓美男,可是事实却......德高望重的奶奶说:“伊伊啊,我们白家的希望就全部寄托在你的肚子上了,你要加把劲,赶快把我的小金曾孙造出来啊!”“是的奶奶!”杜伊伊表面上甜笑着答应,实则腹诽道,造人也不是她一个人就可以的,关键是您孙子有喜欢的人啊,可是那个人不是她啊。名义上的丈夫说:“杜伊伊,以后不许再出去招蜂引蝶!”杜伊伊撇撇嘴,“我又不是花,怎么招蜂引蝶?”丈夫与女助理公然在她面前出双入对。死党说:“杜伊伊你就是二,人家小三公然在你面前耀武扬威,你怎么就无动于衷啊?”杜伊伊说:“反正我又不喜欢白宇轩,那韩媚儿想咋地就咋地吧!”果然是物以类聚,死党的婚姻遭到小三破坏。小三耀武扬威地拿着化验单甩到死党脸上:“我怀孕了,孩子是你丈夫的!”杜伊伊慢悠悠地问道:“你确定?”小三嘲讽道:“当然,你以为全天下的女人都和你的死党一样,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吗?”杜伊伊轻轻一笑:“会下蛋的母鸡?原来胡小姐是这样给自己定义的!”商场如战场,杜伊伊被人陷害,沦为资本家斗争的炮灰,被合法丈夫亲手送进监狱。没事没事,她身边美男无数,不是还有爱她如命的小叔子吗?小叔子说:“我想打出一片天,然后亲手送到我心爱的女孩子面前!”她不过就是把一个娃娃脸帅哥打成了猪头吗?那帅哥有必要死缠着她不放吗?什么?合法丈夫竟然就是她一直寻找的那个大白兔哥哥,而丈夫的情人也在这时候告诉她,“我怀孕了。”丫的,她可是新时代的女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牢房、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杀得了木马、打得过流氓、翻得了围墙,斗小三,很简单。杜伊伊嫣然一笑:“谢谢你帮我奶奶完成心愿,只是你的孩子入不了白氏族谱也上不了户口,唉......可悲可叹啊,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私生子,不过如果韩小姐愿意的话,代孕期间可以住我家,但是生完孩子后你需要赶紧离开这里,我必定将他视如己出。相信白宇轩已经跟你说过这些了,我就不多说了。”甜蜜宠文,美男多多,男主腹黑强大,女主活泼淡定、优雅从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控球法师

    控球法师

    比“魔术师”约翰逊传球更好的是什么人?控球法师!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