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900000001

第1章 论语卷之一 (1)

学而第一

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同。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音洛。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纡问反。愠,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程子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弟、好,皆去声。鲜,上声,下同。有子,孔子弟子,名若。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犯上,谓干犯在上之人。鲜,少也。作乱,则为悖逆争斗之事矣。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与,平声。务,专力也。本,犹根也。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曰行仁。与者,疑辞,谦退不敢质言也。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省,悉井反。为,去声。传,平声。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谢氏曰:“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尽传于世也。其幸存而未泯者,学者其可不尽心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乘,皆去声。道,治也。千乘,诸侯之国,其地可出兵车千乘者也。敬者,主一无适之谓。敬事而信者,敬其事而信于民也。时,谓农隙之时。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程子曰:“此言至浅,然当时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国矣。圣人言虽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若常人之言近,则浅近而已矣。”杨氏曰:“上不敬,则下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然使之不以其时,则力本者不获自尽,虽有爱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泽矣。然此特论其所存而已,未及为政也。苟无是心,则虽有政不行焉。”胡氏曰:“凡此数者,又皆以敬为主。”愚谓五者反复相因,各有次第,读者宜细推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之“弟”,上声。则弟之“弟”,去声。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泛,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程子曰:“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尹氏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洪氏曰:“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愚谓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致,犹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虽或以为未尝为学,我必谓之已学也。游氏曰:“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学名,而其言如此,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故《学而》一篇,大抵皆在于务本。”吴氏者:“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辞气之间,抑扬太过。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必若上章夫子之言,然后为无弊也。”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重,厚重。威,威严。固,坚固也。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主忠信。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且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人心也。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无友不如己者。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过,则勿惮改。”勿,亦禁止之辞。惮,畏难也。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程子曰:“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程子曰:“君子自修之道,当如是也。”游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质,而学以成之。学之道,必以忠信为主,而以胜己者辅之。然或吝于改过,则终无以入德,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道,故以过勿惮改终焉。”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之与之“与”,平声,下同。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皆孔子弟子。或曰亢,子贡弟子。未知孰是。抑,反语辞。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其诸,语辞也。人,他人也。言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圣人过化存神之妙,未易窥测,然即此而观,则其德盛礼恭,而不愿乎外,亦可见矣,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谢氏曰:“学者观于圣人威仪之间,亦可以进德矣。若子贡亦可谓善观圣人矣,亦可谓善言德行矣。今去圣人千五百年,以此五者想见其形容,尚能使人兴起,而况于亲炙之者乎?”张敬夫曰:“夫子至是邦,必闻其政,而未有能委国而授之以政者。盖见圣人之仪刑,而乐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欲害也,是以终不能用耳。”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行,去声。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而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然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承上文而言,如此而复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为贵,而一于和,不复以礼节之,则亦非复礼之本然矣,所以流荡忘反,而亦不可行也。程子曰:“礼胜则离,故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以斯为美,而小大由之。乐胜则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范氏曰:“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谓达礼乐之本矣。”愚谓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近、远,皆去声。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复,践言也。恭,致敬也。礼,节文也。因,犹依也。宗,犹主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好,去声。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尹氏曰:“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于有道,未免有差,如杨、墨学仁义而差者也,其流至于无父无君,谓之好学可乎?”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乐,音洛。好,去声。谄,卑屈也。骄,矜肆也。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无谄无骄,则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贫富之外也。凡曰“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也。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子贡货殖,盖先贫后富,而尝用力于自守者,故以此为问,而夫子答之如此,盖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磋,七多反。与,平声。诗,《卫风·淇澳》之篇。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往来,其所已言者;来者,其所未言者。愚按,此章问答,其浅深高下,固不待辨说而明矣。然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鹜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同类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热门推荐
  • 扑倒四爷:雍正的穿越小情儿

    扑倒四爷:雍正的穿越小情儿

    艾思思,铁杆四爷党。扑倒四四是生平最大理想。背着笔记本电脑成功穿越四四身边。当小三,当媒婆,甚至撮合胤祥和钮钴禄。但是支持四四的心不变,甚至想要改变十三和四四的命运,只是一切真的能如愿吗?
  • 首席总裁,太危险

    首席总裁,太危险

    为什么总要等待别人拯救?我就是自己的救世主!——梁晨曦……初见,她冷静自若的解决掉威胁她的突发状况,优雅于他面前走过。再见,她刻薄刁难跪于她面前的女人,嚣张跋扈,笑颜如花。三见,她泪眼婆娑,却挺直背脊拍开他释出善意的大掌。有人说她阴险狡诈,有人说她心如蛇蝎,世界之大,竟无人能读懂她。……外界传闻,S市有两大不可说。其一,便是梁晨曦的家事。其二,却是他……一个从来都不笑的男人,一个未婚却有儿子的男人,一个……自愿将自己放逐到国外多年的男人。他眉眼森冷,沉毅寡言,看似翩翩风度,实则深不可测。……“他们背后讽我,笑我,却又惧我,怕我……晨曦,在你眼里,我是什么人?”橘色夕阳里,他冷的像冰。她并排而站,许久开口。“我的丈夫。”……入了门,她才知道,他的家族是怎样一个龙潭虎穴。既来之则安之,她从不胆怯!明明最开始只是将错就错,最终却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只是,当层层真相被揭开……以错误开始的两人,最终还能否殊途同归?
  • 美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美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众多的菜系。目前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说。它们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中国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饮食观念、民俗风情、物产原料烹调技术、饮食器具、礼仪、食疗养生多重内容。我国的饮食调制方法各式各样,烹、炒、煎、炸、煮、炖、涮等。花样繁多,色香味俱全。《美食高手》一书方便易懂,更提取了各菜系中的精华,渴望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家庭主妇的良师益友。
  • 低腰裤

    低腰裤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带着空间养包子

    带着空间养包子

    萧筱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在2012世界末日的时候存活了下来,还活蹦乱跳的,没死!这是个好现象,但是能不能告诉她,为神马会从21世纪蹦回几千年前?而且……就算是穿越,但也用不着“买一赠二”吧!!!这两个小包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个女儿身带着两个小包子,身无分文,这……这日子还怎么过啊!!!站在野地里手里抱着两只粉嫩嫩咬着手指、流着口水的小包子,萧筱仰天长叹……初来乍到没关系,咱融入社会,人生地不熟,咱努力的让它熟,女儿身,也没关系,最近不是流行‘女扮男装’嘛!身无分文?咱——空间在手,吃穿不愁……但是,只有一条……觊觎我儿子者——杀!!!→_→————————————谢各位亲赠送礼物:泪雨蝶云送了5颗钻石s2s2s22009送了1朵鲜花ccf1984送了1朵鲜花waitrevert送了1颗钻石waitrevert送了1颗钻石————————————一对小包子由╭(╯3╰)╮叶鱼小盆友领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卖萌宝宝:带着妈咪找爹地》
  • 日界线

    日界线

    这个夏天,浓得流不动的暮色下,那个牵着你的手一路走过斑马线去的男生,他掌心的温暖和整个世界的燥热似乎有些不同。这个冬天,刺骨冷寂的冰雪中,这个写着华美文字动人青春故事的女生——夏茗悠,她字里行间流转的冰凉忧伤和这个城市的寒冷也似乎并不一样……
  • 战神

    战神

    盗圣,没有到不来的东西,没有逃不掉的追捕。神捕,没有破不了的案子,没有追不到的贼。阴差阳错的相遇,棋逢对手的追逐,本应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恶战,却由于俩人同时掉进神秘洞穴而不得不中止。神秘的老人,从未见过的功夫,这场相遇是劫难,还是缘分?
  • 凤逆九天:狂颜倾妃

    凤逆九天:狂颜倾妃

    世人嘲笑,爹爹不疼,小妾欺负,亲娘神秘,兄妹挤兑,公主针对……她是另一个世界的强者之魂,却莫名其妙来到九天。既然这九天不让她平静过,那她就要逆了这天,顶了这世间万物!被赐婚,被挑衅,被污蔑,被围攻……她仅千璃淡笑间不留余地地还击。到贴上来的月眸皇子:“可是如果我说我喜欢你呢?”仅千璃一个挑眉:“哼,我是不是该觉得庆幸?”身份乱七八糟的皇子,她仅千璃可不要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未婚夫。紫眸时浅时深的黑袍君主霸道张狂:“我的人,只要我在,就不会被玩弄于股掌之间。”她仅千璃要的,是可以和她并肩站在一起面对所有世俗的男人!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大牌痞女:王妃惹人疼

    大牌痞女:王妃惹人疼

    谁最大牌?她莫晓晨最大牌!被可爱的阎王勾错了魂魄,经协商,咱带着阎王的赔偿,穿越去!!可是,那个阎王为什么没有告诉她,她的处境是如此的水深火热……她本只是想潇洒快活地生活着……恶姐来扰,后娘也来!真是闹心!虾米?成亲?还替她那恶姐嫁人?嫁给一个嗜血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