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400000011

第11章 汉代(5)

古有“斗酒诗百篇”之说,也有“洒壮英雄胆”之言。从诸葛亮酿酒败魏军的传说中,也可以看到酒在军事上的作用。

曹植的传说

曹植像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曹植在三国时期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是建安诗歌成就的杰出代表,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著有集卷三十卷,不过现已失传,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永留八斗岭

据说合肥东北角七十里有个集镇叫八斗岭,三国诗人曹植的墓就在那里。“八斗岭”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起的。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自幼非常聪明,曹操非常喜爱他,就一直带在身边。当时天下大乱,曹操过的是戎马生活,曹植也跟着曹操四海为家。

这一年,曹操带兵来到合肥,曹植也跟着来到此地。

有一天,曹植带着随从,骑马出去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四处凹凸不平。这时正是春末夏初时节,庄稼非常茂盛,遍地郁郁葱葱。曹植跑了半天,汗流浃背,就令随从拴了马,在一棵树荫下歇凉。哪知随从没有把马拴好,就在他们歇凉时,几匹马走进了庄稼地,把庄稼践踏了好几亩。这还了得!曹操的军纪极严,曾有令说:“糟塌百姓庄稼者斩。”有一次在征途上,曹操的马受惊,下了麦地,曹操自己带头执法,举起宝剑,就要自刎。众将官说啥不让,曹操才“割须代首”,处罚了自己。

曹植虽然年轻,但是非常爱护体恤他的随从,怪自己未嘱咐好,出了纰漏,因此,就举起宝剑,说:“诸位甭担心,回复丞相,就说植已伏法啦!”众随从哪让呢,拽住他,夺去宝剑。那个粗心的随从跪在地上,说:“公子,你不能这样。马践庄稼,全是小人的错。只要你照顾好小人的家人,我就死而无怨了。”曹植还是感到对不起他,抱着他哭成一团。这时,几个留着黑胡子的农民走上前来,说:“公子,你甭难过,丞相的军纪严明,可是对我们却没用哇!”

曹植擦擦眼泪,不解地问:“为啥?”

“你别看现在庄稼长得怪好的,可是一不下雨,全完了,那比马践还厉害。那时我们只得逃荒啦。公子,你不要杀他,请你在丞相面前,为我们这里的村民讨个封,开条河吧!有水就有粮,一碗水一碗稻啊!”曹植明白了,就说:“这个容易。不过父亲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他从来不准徇私。”

农民笑了,说:“这不妨事,你就说,这是老百姓的要求,以河换命吧!”

曹植答应了,回来把这事向曹操说了。曹操果然答应宽免了那个随从。至于开河,曹操说:“现在仗还没打完,怎么抽得出手来?待全国平定后,我一定办。”

曹植是个直肠子的人,当即跑到那里对农民们说了。大家听了,也很高兴,相信曹操说到做到。

谁知不久曹操死了,曹植的哥哥曹丕当了皇帝。曹丕嫉恨曹植的才能,就把曹植贬到陈留去了。这时,曹植想起了当年在合肥北外乡的那段事。他收拾了一下,便来到北外乡。那几个黑胡子老农已变成白胡子了,他们流着眼泪对曹植说:“公子,你遭难了,还没有忘记我们啊!只是这……这开河的事是无指望啦!”

曹植说:“老大爷,你们甭愁。曹植就是为这开河事来的。合肥守将张辽老将军,是父王的爱将。我现在给他写一封信,请他帮忙,完成父王遗志。”老人们感动得眼泪直流,只是他们已很难相信这开河的事会成功啦。曹植写了信,派人送给了张辽,自己也赶回陈留,准备把仅有的一点积蓄也拿来,用到开河上去。

一个月后,曹植又从陈留回到北外乡,可是不见一个工人,心里感到纳闷。原来,张辽虽然和曹植交往深厚,但是他惧怕曹丕,所以既没有答应,又没有不答应,一直拖着。曹植相信他与张辽的交情,于是,又写了封信去催!

当时六月暑天,又遇干旱。那一带干得土地干裂,一落脚,尘灰齐脚脖子,村民喝的都是泥浆水。跟随曹植的那个“以河换命”的随从泪水汪汪地说:“公子,看来开河无望了,走吧,走吧。”

曹植说:“估摸着信他也该收到了,张辽是个讲情意的人,等等吧!”

老随从只得硬咽着点点头。

又过了几天,连泥浆水也没啦。几个白胡子老汉跑来对曹植说:“公子,这里不能待啦,渴死不如逃荒!曹植望着万里无云的晴天,痴心地说:“我等张将军派人来。”

老汉们苦苦哀求:“公子,快走吧,你可不能干死在这荒岗野坡!”

“我等……等张将军派人来!”几个老汉流着泪走了。

第二天一早,曹植看到村民们三三两两地离开了,就是不见来人。一个白胡子老汉又来劝:“公子,我们一道走吧!”

曹植摇摇头,照旧痴情地望着南边,等了很久,还是不见人来。曹植渴了,他和随从走进村里,到处都是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找不着,到哪里去找水呢?曹植和那个随从后来渴死在那个荒岗上。

后人为了纪念曹植,就在这里为他修建了墓地,还把曹植渴死的地方起名叫“八斗岭”。

一言心语

曹植力图开渠挖河,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关切之心,可是权不在手,志愿难成,唯有一腔热血以死报之,读来可歌可泣!

阮籍的传说

阮籍像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中阮璃的儿子,为竹林七贤之一,是魏晋之际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他嗜烈酒、善弹琴。相传琴曲《酒狂》是感怀之作,音乐理论有《乐论》。

醉酒拒婚

曹魏末期,司马集团控制了朝政,对朝内其他姓氏的官员总是加以排斥。

诗人阮籍就是他们不放心的一个,总是千方百计地拉拢他。

一次,有人向司马昭建议,要司马昭到阮籍家求亲,娶阮籍的女儿做儿媳妇。阮籍若允诺了这门亲事,那就等于宣布他倒向司马集团的怀抱。

阮籍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为难。他从内心反对司马集团排斥异己的做法,但又不好拒绝求亲,否则会有杀身之祸,左思右想找不到万全之策,只好借酒消愁。端起酒杯,阮籍不禁计上心头,何不以醉酒来敷衍一番呢?从第二天开始,阮籍就拼命喝酒,一连六十天,天天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果然,司马昭派人上门求亲来了。那个当差的官员踏进阮家的大门,只见阮籍烂醉如泥。官差连问多次,阮籍不知答话。官差毫无办法,只好回朝禀报司马昭。司马昭也感到无计可施,对这档事也就不再重提了。阮籍借醉酒拒婚,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一言心语

人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棘手的事情,此时正面解决可能难以奏效,而换一种思路则有可能迎刃而解。

嵇康的传说

嵇康像嵇康(223—262),字叔夜,祖上原是会嵇上虞(今浙江绍兴)人,后为避怨迁至谯国锃县(今安徽宿县)。他与阮籍、山涛、刘伶、阮成、向秀、王戎等人不愿卷入政治斗争,便“托好老庄”,常聚于竹林之下,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之一。

得道成仙

据说嵇康胆量极大。他的友人王伯通新建一座馆舍,夜晚常有鬼魂出现,凡住过的人都死了,从此无人敢住,王伯通只好将它关闭。嵇康听说后,一定要去那里寄宿。王伯通问:“难道你真的不怕鬼魂?”嵇康答:“鬼魂与人虽有阴阳之别,但老子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什么好怕的呢?”为了打发时间,他向王伯通借来古琴坐弹。

二更时分,屋内果然出现了八个鬼魂。嵇康虽然嘴上说不怕,但鬼魂真出现时,还觉得心里发毛。于是他在心里默默念《易经》来稳定自己的情绪。待心情镇静后,嵇康问:“以前在这里住宿的人都是你们害死的吗?”

鬼答:“不是。我们兄弟几个都是虞舜时期的乐官,因受奸佞谋害冤死,埋葬于此。王伯通在我们的墓上建屋,把我们压得受不了。见有人来住,只是想让他们转告王伯通,不料竟然被我们吓死,实在不是有意杀人。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就请你告诉王伯通,让他将我们的骸骨取出另行安葬。如果这样,他半年后可升为本郡太守。为了表示对你的谢意,今夜教你《广陵散》一曲。”说完,鬼魂取过古琴将曲调弹奏了一遍。嵇康听后,马上就学会了。第二天,他将此事告诉王伯通,王伯通即刻派人挖掘,果然见到骸骨,另外找了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将它们安葬下去。半年后晋武帝司马炎即位,王伯通果然被提拔为太守。

嵇康虽然不是道士,但他喜好老庄,相信真有神仙,只是一般人无法学到而已。他曾写过一本《养生论》,大力宣扬道教服散养生的妙用。他听说有一个名叫孙登的高道长年住在深山之中,夏天编草为衣,冬季则披发为被;既会弹琴,又擅长啸,便决定向孙登请教道法和琴艺,然而孙登却始终一言不发。直到分手时,孙登才开口说:“你才学虽高,但不懂得保身之道,今后难免有杀身之祸。”

嵇康是曹操之孙沛王曹林的女婿,在政治上属于曹魏集团,所以对司马氏采取不合作的强硬态度。由于他是“竹林七贤”领袖人物,土绅钟会仰慕他的名气,专门前来拜访。嵇康知道钟会与司马氏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表现得非常冷淡,他翻着白眼对钟会说:“贵人光临贫贱之地,不知有何见教?”钟会是当地一霸,有什么人敢这样对待过他?他气得七窍生烟,袖子一甩转身就走,临走前抛下一句:“哼,不识抬举,走着瞧!”

从此钟会对嵇康怀恨在心,有一次趁着进宫的机会对司马炎说:“嵇康这小子狂得很,他一直对司马氏心怀不满。说他是一条龙,迟早要兴风作浪。陛下可要小心啊。”不久,司马昭派人将嵇康抓去,押赴东市斩首。听说嵇康要被处决,太学生三千人前去认请嵇康为师,并上书为嵇康求情。但司马炎不许。

临刑前,嵇康要求抚琴一曲以壮行。琴取来后,他弹奏了从鬼魂那儿学来的《广陵散》,长啸一声:“世上从此无此曲。想起孙登,真是惭愧啊!”死时年仅四十岁。

一言心语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才华出众,但不谙保身之道,终于死于派别纷争之中,这早已为道长孙登所料。可能临死时他才感到孙登的先见之明吧。

王羲之的传说

王羲之像王羲之(303—361,一作307—365,一作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今山东)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后朝中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之职,也称“王右军”。

王羲之机智解危

王羲之的家族,是东晋的名门望族,他的两个伯父是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的佐命功臣,一位叫王导,任东晋宰相,另一位叫王敦,任大将军,掌管东晋的兵马大权。当时社会上流传着“王与司马共天下”的说法。王氏家族在东晋政权中,权势之盛,地位之高,无与伦比。

王敦虽已位极人臣,享尽荣华,但他的野心很大,一心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王敦的谋士钱风,一直在给王敦问鼎的野心鼓动打气,他自己也存心借此捞个开国元勋。二人气味相投,成为知己。

初夏的一个早晨,王敦起床不久,钱风急如星火地走进王府大门,直奔客厅而来。王敦得报后立即到客厅与他见面。钱风欲言又止,向王敦使了个眼色。王敦抬起右手挥了挥,几个仆人都心领神会地退了下去。二人关起门来,谈起了“谋反”的机密。

钱风用极为神秘的口气,小声地对王敦说着。二人叽叽咕咕地谈了好一阵子,王敦突然站了起来,手一挥,正在开口说话中突然停了下来,原来他透过窗子,看到对面房间里睡着的帐子动了一动,这使他想起侄儿王羲之还在床上睡觉。

王羲之这年才十一二岁,平时最受王敦器重。王敦把聪明机灵、悟性极高的王羲之,看做是维持王家世家大族地位的“荣誉”标志之一,是王家下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因此,经常把王羲之带在身边,留他在自己府中生活。这一次,王羲之已连续几天吃住在王敦家中了,他的卧室恰好紧挨着客厅。当钱风到来时,因为双方都很紧张,王敦便把王羲之在屋里睡觉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王敦站起身来,看到帐子动了一下,才想起来。于是,王敦大惊失色,对钱风说:“不好!羲儿还在这里睡觉。我们刚才说的话让他听去了可怎么办?

策划起兵、夺位,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一旦走漏风声,策划者的身家性命将彻底毁灭,王敦和钱风对此是十分清楚的。经王敦一提起,两眼射出凶光的钱风对王敦急促地说:“大将军,计划泄漏出去,我们便死无葬身之地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啊!”钱风怂恿王敦去杀王羲之。

“大将军,要成大事,不敢作为不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钱风焦急地催促王敦下手。

听了钱风的话,王敦心一横,脚一跺,说:“对,不能儿女情长。”接着转头向着王羲之睡觉的那个房间叫道,“羲儿呀,你就莫怪这做伯伯的无情无义了!”王敦说着拔出了寒光逼人的青龙宝剑,提剑直奔王羲之睡觉的床前。

王敦撩起帐子,正待挥剑砍下去,却突然停了下来。原来王羲之这时发着微微的鼾声,睡得正香甜,头歪在一边,胸脯随着均匀的呼吸一起一伏,王敦掀起帐子,王羲之也毫无反应。王敦爱怜地望着十分钟爱的侄儿,庆幸自己的密谋并没有被侄儿听见,于是,打消了杀侄儿的念头。王敦收回宝剑把它插入鞘中,拉着钱风的手走了出去。

真玄哪,王羲之差一点就成了伯父王敦的刀下鬼了。实际上,打钱风进门时趋,王羲之就已醒来,无意中偷听到了伯父与钱风的谈话。很快,王羲之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当王敦提剑向他走来之时,王羲之紧张的心几乎堵住了嗓子眼,他尽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两眼闭着,神态自若,完全像睡着一样,一点破绽也没有露出来。王敦因此才没有下手。

王羲之以自己的机警,避免了一场无妄之灾,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一言心语

在不同情况下应有不同的灵活反应,这是化解危难扭转险境的重要所在。

另辟蹊径成佳婿

郗鉴是晋朝明帝时的车骑将军,在他的女儿郗睿成年后,为了选出一个门当户对的好女婿,他征得宰相王导的同意,派了一个人到王导家,从王导的众多儿子中去物色最佳人选。王导的几个儿子早就知道郗睿才貌双全,听说此事后,都想纳此佳妻。到了郗鉴派人来的那一天,一个个都穿戴得衣冠楚楚,光彩照人,而且显得举止潇洒,风度翩翩。

郗鉴派去的人对王导的几位公子逐个地细加端详,比来比去,怎么也分不出个高下优劣来。最后只得回去如实向郗鉴禀报:“王丞相的几位公子,都想娶我家小姐。他们个个都一表人才、超群出众,实在难以比较出哪一个是最佳人选。只有一个公子若无其事地躺在东厢房的床上,还把肚子都袒露在外面。”郗鉴听说竟然有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公子,连忙说道:“就选这一个,这一个好!”于是,王羲之便这样被他的泰山大人选中了。

原来王羲之明明知道郗鉴派了人来家里物色女婿,他也早就了解郗睿小姐才貌双全,为什么他这一天要躺在东厢房的床上,还把肚子都袒露在外面,表现出漠不关心、若无其事的样子呢?是他与弟兄们不同,不想娶郗睿小姐吗?非也!他也同样希望能娶郗睿小姐为妻,只不过他的看法与做法不同。他认为,要能被选中,不能步其弟兄们的后尘,应该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他深知,他的弟兄们个个都是“好样的”,又都希望能娶到郗睿小姐。如果他也如法炮制,来一个油头粉面、锦衣华履,那么,在他的众多弟兄中,未必能脱颖而出,很难会受到特别关注。

一言心语

同类推荐
  •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

    青年茅盾的人生旅程,可以称得上是有声有色。亦文学亦政治,他都满腔热忱,也都有过精彩时刻。但在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候,一茅盾的生活轨迹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变化,他拉开了与政治的距离,专心进入文学创作领域。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热门推荐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农家皇妃

    农家皇妃

    傅晴雨就这么穿越了!睁开眼一看:三间茅草房,一个弟弟。心肝乱颤!家里只吃白米粥,从来不知道油盐酱醋为何物,满院子的全是荒草!前身说了,那是修身养性。胸腔暴怒!要养弟弟,上山找东西,第一天采回来蘑菇木耳,第二天逮了头野猪,顺带一个男人……血冲脑顶!男人失忆,挑三拣四,嫌这嫌那,重度洁癖!丢到外面!女主有的时候就这么想,我穿越而来,不给我穿越小说里的大家闺秀,起码还是一个小家碧玉。不给我一段牛X的身份,起码还有一段牛X的过去。这都可以忍受!可就现在的生活,是为了折磨世人而来,还是为了让世人折磨她而来?生活苦不怕,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难道还怕过不好?但是生活这一出一出的,都赶上电视剧那么精彩了,实在是有些让人招架不住!上山捕猎猎物,却捡回了一个男人!开小饭馆,却被人砸的稀巴烂!终于苦尽甘来,盼见好日子了,天下却不太平了……片段小剧场欣赏:一“啪!”“嘿!我说你醒醒,可千万别睡了!”救人的方式是,先打人,后说话。二“这是什么?”男人纯洁的双眸眨巴眨巴的看着她,手中高高举起她自制的小内内。“啪!”“你妈告没告诉你,别人的东西不能乱动!”教育人的方式依旧是,先打人,后说话。三“************!”“啪!”“&&&&&&&&&&&&!”分手的方式仍然是,先打人,后说话!本人跟女主告诉大家的就是:这就是一个苦逼的现代都市女子穿越而来,努力过好日子的故事,其他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里所描述的那些带有异能的女主,带有金手指的女主,带有各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女主这里统统没有!喜欢点击收藏支持一下作者的漫漫写文路,不喜欢的,潇湘右上角有个X,对,就是那个东西,点一下,所有事情都ok了!作者小学学历,别人会的作者不一定会,别人不会的作者一定也不会,所以不要要求太多,作者满足不了……
  • 其实很简单

    其实很简单

    总以为自己的爱情与自己的人生一样——平平淡淡。但是一颗小小的石子也能把这份平淡打得粉碎。爱情是什么?也许真正美丽的爱情只有在童话中才能拥有。于是,我茫然游走于红尘中,却不知,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这都市的童话中,成为其中一个角色。我不是公主,也不是好运气的灰姑娘,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只是当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情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其实很简单。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把困难留给谁

    把困难留给谁

    ”逃避困难的人,从而缔造了伟大的红军;在面对百万敌军四面“围剿”的万分危急中……,将永远是强者。红军及其后继者一次次穿过重重困难的荆棘才摘取了胜利的果实。回顾新中国的建立。在敌人无情屠杀镇压的生死存亡的关头下,美国著名将军乔治.巴顿说:“困难像弹簧,敢打敢拼的人民军队毅然决然地举起起义的大旗,永远是弱者;用微笑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人,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其实就是一部与困难抗争的历史,你弱它就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扬跋扈:天价妖妻

    妃扬跋扈:天价妖妻

    早有传言“妖瞳现世,天下皆乱”。和亲,将错位的爱恋,变得更加难堪。梦醒时分,换来的不止是一碗红花,还有锥心刺骨的背叛。是谁,为她印证了“天下皆乱”的传言?却不知,倾尽天下,乱世繁华的背后,不止是无尽的哀歌。这场爱恨情仇,究竟是错的太多,还是爱的太晚?一朝穿越,妖孽重生,血眸再现。他说:以天之价,换你怀中挚爱,你可会将她让与我?他说:若你能放下她,本王将天下拱手相让又何妨?且看,飞扬跋扈的妖女,如何演绎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