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儒家的创始人就是孔子。他以布衣之身闻名于世。他早年为了立足于世,于礼上多下功夫,提出了“克己复礼,仁也”的主张。他开办教育,并抱经世济民之志而游说诸侯各国,以其人格魅力和感召力浇铸了中华民族的品格。相传孔子有门人三千人,高足七十人。晚年他致力于整理文献曲籍,有《诗》、《书》等,后世将其称为“六经”或“六艺”。
一、生于乱世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他的曾祖父是宋国人孔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据说孔子是叔梁纥与姓颜的女子野合生下的。孔子一生下来,头顶中间低,四边高,很像尼丘山。他的父母便给他起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生于乱世。他出世时,中国历史正处于春秋后期的社会大变动时期。当时,中国社会正处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旧的制度日益瓦解,而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之中。
孔子出生图明先自《明人绘圣迹图》在孔子的出生地鲁国,这种旧制度崩溃的迹象更加明显。鲁国曾是着名的“礼乐之邦”,而此时已处在“礼崩乐坏”的状态中。
孔子生于乱世,三岁时父亲又病故,家贫又没有靠山,迫使属于“士”阶层的孔子不得不自贬身价,从事一些在当时被认为卑贱的职业。
然而,正是这种逆境激发了孔子好学向上的志向,他十五岁便确立了学习的志向,从此便如饥似渴地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博学、好闻、审思、明辨的精神在早年就可见一斑。他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跟苌弘学习过音乐。
到了三十岁左右,孔子博学的名声逐渐大起来,并收了第一批弟子,其中就有比他小九岁的子路。连在鲁国掌权的贵族孟氏,也让儿子拜其为师,观光学礼。
二、弟子三千
孔子一生中有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他首创私学,进行授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制度,突破了王宫贵族对知识的垄断,促进了文化孔子像在民间的传播。
孔子提倡“学以致用”,他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为实行“礼治”和“仁政”所需的人才,把“学”与“道”联系起来。孔子创造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即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优缺点,循循善诱,尽量发挥其长处;在教学方法上,孔子重视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地进行推理和分析,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此外,孔子还总结了一套正确的学习原则,譬如“学而知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以及“不耻下问”的敬学态度等等。
孔子对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谦虚、有礼,和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和后人。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事业和成就,对于当时的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继承和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仕途艰辛
孔子不仅博学多识,而且毕生致力于为政和为人之道。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希望依靠自己的广博学识走上从政道路。然而,仕途的大门却迟迟没有向他敞开,直到人过中年之后,他才获得了从政的机会。
孔子由于对鲁国大夫季氏专权感到不满,于是逃到齐国,曾一度得到齐景公的垂青。齐景公问他治国之道,孔子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君臣父子都应该按照传统的礼制和道德规范行事,不可越轨。然而孔子的才华遭到齐国大臣的忌妒,不但大臣晏婴不赞同他的政治主张,而且其他大臣甚至也想谋害他。孔子得不到齐景公的重用,只好告辞了,就回到了鲁国。
而在公元前502年,孔子由于拒绝叛臣阳虎的拉拢,取得了国君鲁定公和执政大臣季恒子的信任。第二年,五十一岁的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中都地方的长官。他干得很出色,一年之后,被提升为“司空”——主管建筑与道路等事务的长官;不久又升为“司寇”——掌管司法的长官,兼理外交事务。从此孔子的仕途前景一片光明。
公元前500年,齐鲁两国在夹谷会盟。在举行会盟仪式时,齐国妄图侮辱鲁国,奏起了边疆地区的音乐,还让侏儒和小丑上台耍笑逗乐。孔子识破了齐国的险恶用心,义正词严地用当时通行的礼法责备对方,并把小丑和侏儒处以腰斩的酷刑,保全了鲁国的尊严,使齐国的阴谋没有得逞。这次外交胜利不但提高了鲁国的地位,而且孔子的政治声誉也因此而鹊起。
孔子参政以后,便建议打击割据势力,从而使鲁国的政治大有起色,这可吓坏了邻国齐国。齐国怕鲁国重用孔子后国力强大难以控制,于是想方设法搞破坏。他们知道鲁定公和季恒子都是好色之徒,便使用美人计,给鲁国送来了八十名美女,三十辆华丽的马车,从那以后,鲁定公和季恒子从此便沉湎于酒色,再也不过问政事列国孔子离开鲁国后,在外漂泊了十四年,先后到过卫、匡、蒲、曹、宋、郑、陈、蔡、晋、楚的边境,并反复进出卫国。
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个国家。卫灵公开始很尊重他,按照孔子在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他粟六万斗,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也没让他参予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十个月之后,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一行路过匡城时,因为被误认为是曾经骚扰过匡地的阳虎一伙,被人围困了五日。一场虚惊过后,孔子离开匡邑,想去晋国。刚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叛乱,再次被围。逃脱之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孔子此后在卫国住了两年。
但年迈的卫灵公此时对于治理国家并不起劲,虽然尊敬孔子,却无意让他参政,只是偶尔让夫人召见召见他。孔子对此很失望,感到久居无益,两年后就又离开了卫国。
这次,孔子一行辗转经过曹国、宋国、郑国,来到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国攻打陈国,弱小的陈国无力自保,局势危险,孔子只好带着弟子离开陈国。
在经过陈、蔡两国交界处时,正赶上吴、楚两国交兵,孔子师徒又被乱军包围,可孔子还每天坚持教学,照样谈笑风生。他教育弟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说,君子即使处于贫困的境地,也不会改变操守,要是小人遭遇此事,就要越轨胡来了。另外,他还派口才出众的子贡去同楚军交涉,终于在楚军保护下,死里逃生。
楚昭王想重用孔子,但遭到满朝文武大臣的极力反对。国相子西认为,孔子有实现周公事业的想法,如果给他封官加地,再加上贤能弟子的辅佐,将会对楚国构成威胁。楚昭王就此打消了念头。孔子只得离开楚国,回头北返。
最后孔子又回到卫国。这一次,他在卫国住得时间比较长。虽然他本人因不满蒯聩与卫出公二人不遵父子之道,拒绝当官,但他的弟子则有的在卫国身居高位,有的则回鲁国做了大官。年迈的孔子身居异乡,越来越想念自己的家国。在卫国居住五年之后,他终于回到阔别十四年之久的鲁国。
五、着书立说
孔子晚年能顺利归鲁,得益于他的弟子们。
鲁哀公七年,吴与鲁在于鄫会盟,鲁国被迫进献厚礼,吴国还要求鲁国的执政大臣季康子去朝见,幸亏子贡从中交涉,才免受羞辱。第二年,吴国攻打鲁国,又是以有苦为首的七百勇士誓死抵抗,才打退吴兵。鲁哀公十一年,冉求率领“季氏之甲”击退齐军,立了战功,深得季康子赏识。冉求极力向季康子推荐孔子。季康子便派人带了重礼迎孔子回国。
孔子回鲁以后,鲁哀公和季康子以“国老”之礼相待,并向他求教治国之道。但季康子的施政方法却与孔子的政治思想完全不同。季康子对鲁国盗贼众多表示担忧,向孔子求教如何治“盗”,孔子却说:“如果你自己没有贪欲,那么即使给予奖赏也不会去偷盗。”这实际是讽刺季康子的穷奢极欲。
鲁哀公十四年,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国相田常杀死了齐国君王简公。以下犯上,以臣弑君,这是孔子最不能容忍的大逆不道之举。于是他便拜见了鲁哀公,请求出兵伐齐。但鲁哀公却回答说:“齐强鲁弱,怎么能去讨伐呢?”让他去找执政的季康子商量。
但是季氏由于在政治见解上与孔子不和,又经常受到孔子的批评和讽刺,当然不会理睬孔子。
孔子由于一再在仕途上遭受冷遇,所以在晚年便把全部精力用在文化教育事业上,努力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作为教授弟子的课本。
孔子时期,周室衰微,礼乐败坏,《诗》、《书》等典籍残缺不全。孔子追溯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重新编成(《书传》,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时期,按历史顺序排列史事。考察了夏、殷以来礼制增减的情况后,孔子说:“从此之后,即使过了百代,礼制的增减情况都可以把握,不外乎是文彩和质朴的交替变化。周朝借鉴夏、殷两朝的礼制而确定自己的礼仪制度,真是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礼制。”《书传》、《礼记》都是孔子编订的。
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上千篇,孔子删去重复的部分,选取可以用于礼仪教化的篇章,共三百零五篇,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孔子将这些诗全部配乐,礼乐制度从此才得以称述,六艺齐全。在编着(《诗》时,孔子阐述了他的文学观念:“《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既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又规定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学创作方向,此外,他还提出“兴、观、群、怨”的诗学理论,阐释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孔子晚年喜好《易》经,反复研读,以至于“韦编三绝”,就是把串竹简的皮绳都磨断了三次。作为《易》的组成部分的“十翼”,即解释经文的传文,据说就与孔子有关。
《春秋》本是鲁国的编年史,孔子对其进行订正。
孔林
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经历代帝王不断赐田、重修和扩建,现总面积达二平方公里。林内古木参天、碑碣如林、石仪成群。
据说在写作《春秋》时,孔子该写就写,该删就删,连子夏等人都不能插嘴。孔子说:“后世人知道我孔丘是因为《春秋》,而怪罪我孔丘也是因为《春秋》。”在先秦时代所有的学派和学者当中,孔子在保存、整理古代文献方面,作出的贡献最大。他对保存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遗产,具有不朽的功绩。这些文献,如《诗》、《书》、《礼》、《乐》,后来都被孔子作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弟子们。
然而厄运并没有放过他。孔子六十九岁那年,他的独生子孔鲤死了,老来丧子,乃是一大哀事。次年,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渊也死了,孔子悲痛不已。再下一年,在卫国当官的子路在宫廷斗争中被株连,惨死于卫国政变。
独子和两个心爱的弟子相继死去,使孔子在感情上遭到重大打击,他在子路遇害的次年,就在悲痛中病倒了,从此一病不起。
一天,他强撑着,拄着拐杖到户外散心,正好子贡来看望他。孔子深情地说:“赐,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啊?”接着又叹息着唱道:“泰山就要崩塌了!梁柱就要折断了!哲人就要凋谢了!”一边唱一边潸然泪下。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天下失去常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能遵循我的主张。夏人死后棺木停放在东面的台阶,周人死后棺木停放在西面的台阶,殷人死后棺木停放在厅堂的两柱之间。昨天傍晚,我梦到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我本来就是殷人啊。”七天后,孔子与世长辞。
孔子终年七十三岁,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己丑日去世。孔子逝世后,鲁哀公致以表示哀悼的诔词,然而这些身后荣辱对孔子又有何意义?
六、身后荣辱
孔子无论生前死后,其崇拜者都不计其数。他的弟子子贡将他比成不可逾越的日月。儒家后学荀子更将他与古代的“三王”并称。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偏南,洙水桥北享殿后院内。其形似隆起的马背,称为“马鬣封”,是一种显示尊贵的坟墓形式。孔子逝世后,鲁哀公将孔子故居改建为庙,收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和书简等。相传鲁国每年按时到孔子墓地供奉祭祀,儒生们也在孔子墓地讲习礼仪,举行乡饮、大射等仪式。
除去焚书坑儒的秦朝,孔子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备受推崇。尤其是到了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五经》立于学官,儒家思想成了钦定的正统思想,作为儒家党派创始人的孔子的地位远远超过诸子,甚至被尊为“素王”。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评价孔子时说:“天下的君王乃至贤人实在太多了,活着的时候都很荣耀显赫,一旦死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孔子只是个平民,可他的名声和学说却流传了十几代,学者们仍然推崇他为宗师。从天子到诸侯,凡是讲论六经道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当作是判断和衡量的最高准则,孔子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