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00000004

第4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湒湒然微汗出也。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大黄四两,清酒洗

右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洒洗厚朴二两,去皮,炙枳实大者,炙,三枚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211)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濈然汗出则愈。

(217)汗(汗一作卧)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20)三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执水执水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肥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石膏碎,一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铃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濈然汗出而解。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蜜煎导方:

食蜜七合

右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234)阳胆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235)阳胆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238)阳胆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一作息)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245)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一作如)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势,其阳则绝。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

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一作温)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

栀子蘖皮汤方:

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蘖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是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生,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同类推荐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重华长公主

    重生之重华长公主

    帝后的第一个孩子,荣宠无限的重华长公主,最后的结局居然是一杯毒酒,和自己的夫君死在了一起。上天垂怜,重活一次,重华一边忙着复仇一边忙里偷闲的和自己未来的夫君来段青梅竹马的恋情。可是,亲爱的夫君,为什么你小时候这么难搞?!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感恩的心(大全集)

    感恩的心(大全集)

    一直以来,感恩在人们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意思。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的态度可以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如果满足自己的生活,并对上天充满感恩之心,那么好东西就会源源不绝。我们会越来越占据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会越来越接近梦想。同时我们会施予别人更多的爱心,我们也会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你会发现一切都在良性循环着。
  • 带着快乐去工作

    带着快乐去工作

    带着快乐去工作高尔基说过:“工作快乐,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狱”。可见,工作在外面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书教你带着快乐去工作,只有工作快乐了,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我们才能带着快乐去生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豪门强婚,误惹妖魅总裁

    豪门强婚,误惹妖魅总裁

    谈寒冬,秦朝集团太子爷,钱和女人都不缺,当遭遇家里逼婚时。人前,他脱口而出。“你们不用再多费心思,我和顾初夏已经领证了”背后,却用尽阴险手段,逼她成婚。顾初夏含泪问他:“你喜欢的不是我,为何苦苦相逼”谈寒冬冷酷地说:“我们,本就无关爱情”“如果我说不呢?”“那你父亲这辈子别想从牢狱里出来”顾初夏闻言,身体狠狠一震,心底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九年前,他们本是形影不离的恋人,九年后,他再见她,形同陌路,忘得彻彻底底。现在,他用她父亲,来威逼她成婚。婚后,却和她的闺蜜,极尽缠绵,出双入对。当她终于怀孕,满怀欣喜地想告诉他时,他却说,他不喜欢孩子,有就打掉。*多年后,他出现在她和孩子的面前。谈寒冬深情脉脉:“顾初夏,当我女朋友”顾初夏冷眼:“不要”谈寒冬委屈:“为什么,我送车送房还送你一个孩子,你还要我送什么”顾初夏冷漠:“我只要你从来都没出现过”谈寒冬坚定:“顾初夏,你有了孩子还想逃?妄想!”本文正剧,有宠有虐,非小白文,不喜误入。
  • 凤争天下

    凤争天下

    当一个将门之后的现代特种兵教练,离了婚的大龄女人穿越成了一国公主,万千宠爱,呼风唤雨在极致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之后,紧接着而来的便着就是无尽的麻烦!桃花泛滥,左右逢源第一娶夫女,俊男贴上门一边地道战,一边拼命赚征战四国归一,风流千古一帝片段一:公孙明朗:“公主口口声声要喊男女平等,不知若是女子毁了男子清白可要负责?”永曦:“那是当然!”公孙明朗:“那就请公主娶明朗为夫,明朗的身子早就被公主看光了,公主难道不想负责?”永曦:“我那不是没有看到重点部位么?“此言一出,满座哗然,永曦满脸黑线,她总算知道何为腹黑中的极品!片段二:“无耻竟然用你那支断臂来绑住曦儿!”“哈哈哈哈,若我是女人,只怕用孩子绑住她我都愿意,区区一只手而已,本将军舍得!”片段三:某女刚从昏迷中醒来,只见胸口处趴着一个妖孽般的男人!“你在干什么?”“献身啊!”说完,衣衫尽褪,洁白如玉的肌肤立马暴露在空气中,受不了刺激的某女再次华丽丽滴晕过去了!片段四:一个刚刚篡位成功的王爷正深情款款地走向某女!“曦儿,如今我们已经不是兄妹了,婚礼嘛就不用办了,不过洞房是不能免的!”说完一把抱起某女往内殿中走去!“皇甫永霄你个混蛋你放开我,有本事你解开我的穴道,你个小人,你个混蛋,你奶奶的,你大爷的,你他妈的快放开我.很快内殿中就传来女子的呻吟.片段五:流云冲进公主府,大喊道,那孙子把炸药制成了!永曦邪邪笑道,那就让他制吧,反正我大炮也做好了,哈哈哈,这一次让她尝尝老娘的厉害!流云一头冷汗,突然发现自家公主的眼神好阴险!还有他,一个永远站在她身后的男子!还有他,一个为了她在江湖中过着血雨腥风的日子的男人!还有他他他.这个一个女人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故事,这是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非常有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女人大战商场武林朝堂宣传男女平等的故事,这是一个女人统一四国,登上帝位的故事,总之阴谋诡计会有的,生死大爱是必须的,力挽狂澜也是存在的,亲们放心跳坑吧!推荐好友文文:《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沧海一米《密宠小妻》木子月《邪冰宇》冰白熙
  • 魔女夕颜

    魔女夕颜

    恶魔睁开了嗜血的双瞳,灵魂与肉体,都可以成为买卖!而她不曾对魔鬼乞讨,却莫名被迫签下黑色契约,而他正用冰冷的指尖,抚摸着她……为了让她复活,他甘愿沦入地狱,成为神秘“无间当铺”的主宰!与之纠缠,只为要回她欠下的孽,与她十世的合卺之夜,有的只是交换,没有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 补脑健脑食谱

    补脑健脑食谱

    现代人脑力消耗过大,无论学生、上班族或是老人都需要对大脑进行充足地补养,根据大脑所需营养素进行饮食搭配,让您了解大脑需求,吃对食物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