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3800000007

第7章 秦朝历史大事件(6)

刘邦逃入关中,征得一部分兵员后,仍准备夺回荥阳。谋士辕生认为不妥,他向刘邦献计说:“汉与楚相距荥阳数岁,汉常困。愿君王出武关,项王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荥阳、成皋问且碍休息,使韩信等得辑(安抚)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息,复与之战,破之必矣。”⑦刘邦从其计,进军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问,与英布合兵,然后向武关进发。果然调动了项羽南下求战。此时项羽后方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原来彭越曾在秦末参加农民起义,在反秦战争中立下不少功劳。秦亡后,他还拥有一支万人的队伍,但项羽未予封地,因此彭越怀恨在心。楚汉战争爆发,他归顺了刘邦。彭城之战刘邦失败后,彭越率游军经常在黄河沿岸活动,袭击楚军粮食补给线。及项羽领兵南下,攻打宛、叶,彭越又率部渡过睢水,与楚国大将项声,薛公战于下邳(今江苏邳县),攻杀薛公,直接威胁着楚都彭城。项羽首尾不得兼顾,乃留佟公守成城皋,亲率大军,东攻彭越,刘邦乘机击破佟公,夺回成皋。六月,项羽击败彭越,闻汉军已得成皋,立即挥师西进,一举攻克荥阳城。汉军守将周苛、枞公因拒绝降楚被杀,韩王信被俘虏,楚军包围成皋。刘邦见楚军攻势凌厉,成皋已不能坚守,乃独与夏侯婴共车从北门出逃,向北渡过黄河,至小修武(今河南获嘉县)。成皋又落入楚军之手。

汉军退出成皋后,在巩县(今河南荥阳西)筑起一道防线,以阻止楚军继续西进。此时,韩信、张耳已攻破赵国,主力部队正屯驻在黄河北岸地区休整。刘邦渡河至韩信大营,夺其印符,收回其所指挥的大部军队,用以加强巩县正面战场。随后即令张耳负责防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命他率领部分军队,东进击齐。为了加强敌后行动,八月,刘邦派将军刘贾、卢绾率领步兵两万人,骑兵数百名,从白马津(旧黄河渡口,在今河南滑县北)渡河深入楚地,协助彭越,烧楚粮草、物资,以断其补给。彭越得到刘贾、卢绾的支援后,一连攻占原由楚军占领的雎阳(今河南商丘市南)、外黄(今河南杞县东)等十七城,截断了楚军成皋与彭城之间的联系。楚军侧背受到巨大威胁,项羽不得不停止攻势,再次亲击彭越。九月,项羽率军东征,临行前郑重地嘱咐大司马曹咎,要他“谨守成皋,若汉挑战,慎勿与战,无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复从将军”⑧。

汉高帝四年(前203)十月,刘邦乘楚军主力东调,远离成皋之际,再次渡河,复攻成皋。曹咎最初还能依照项羽指示,紧闭城门,坚守不战。刘邦见此情景,乃采用“激将法”,派人至楚军阵前叫骂,一连数日,曹咎按捺不住,终于在盛怒之下,领兵出击。楚军在渡汜水(在今河南荥阳县境内,北流入黄河,现已湮没)时,因缺乏周密计划和严密组织,人多船少,互相争渡。汉军采用“半渡而击”的战术,水陆夹攻、矢箭交集,楚军乱成一团,被杀得人仰马翻,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曹咎自知违反项羽军令,失守成皋,难以活命,与另一守将司马欣皆在汜水上自刎毙命。汉军乘胜收复成皋,驻军广武山(在荥阳东北)上,就近取用敖仓粟供应军食,并包围楚将钟离昧于荥阳以东。

项羽东征彭越,连续收复十几座城池。正想彻底消灭彭越,不料传来汜水惨败,曹咎自杀的消息,乃急忙由睢阳率军回救,汉军凭借险要,坚守不战。楚军几次东奔西驰,极为疲惫。项羽无奈,只得在广武驻扎下来。广武本是有名大山,山势险峻,山中断涧,划分为东西两峰。刘邦占据西峰,项羽占据东峰,两军隔涧,形成对峙局面。项羽欲战不能,欲退不得,前后受制,左右为难。数月之后,楚军缺粮,项羽心中十分忧虑。他在无计可施之下,乃命人将他俘获的太公(刘邦之父)置于肉案之上,隔涧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孰料刘邦不为所动,从容对项羽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日‘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⑨项羽大怒,欲杀太公。项伯劝阻说:“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⑩项羽只得作罢。

项羽求战心切,用言语刺激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入耳,愿与汉王挑战(独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予为也。”刘邦识破项羽进退两难的心理,乃巧妙地回答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并在两军阵前揭露项羽犯下的十大罪状,以打击其军心士气。这十大罪状的主要内容为:违约背盟,任意封王;矫杀卿子冠军;擅劫诸侯兵入关;烧秦宫室,掘始皇墓,收取其财,以为私有;诈坑降卒,残暴成性;逐杀义帝,大逆不道;为政不平,立约不信。最后,刘邦进一步轻蔑地挖苦说:“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指项羽),使刑余罪人击公,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听后,气得暴跳如雷,乃伏弩射击刘邦,正中其胸。刘邦机警地抚摸足部说:“虏中指!”刘邦因为创伤严重,卧床不起,为了安定军心,张良强请刘邦起行劳军。刘邦忍着伤痛在军营中巡视了一番,就急忙回到成皋城中,进行调养。

正当楚军汜水惨败,刘邦再次收复成皋之际,韩信远征齐国,也取得重大胜利。汉高帝四年(前203)十月,韩信攻破齐历下(今山东历城),进据齐都临淄。齐王率军退至高密,向楚求救。韩信入齐,威胁楚国侧背,项羽乃派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人北上,与齐军会于高密。当时龙且部下有人看出汉军远来求战,孤军深入的弱点,建议龙且“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失陷地区人民)”,共同抗击汉军,汉军无所得食,可以不战而胜。但龙且素轻韩信,存有轻敌之心,且思战胜之后,可以占有齐国之半。乃不听深壁之计,急与汉军决战。十一月,齐楚联军与汉军夹潍水(今山东潍河,在潍县东)列阵对峙。韩信乃于夜间命人置备万余沙袋,用以塞水上游。天明后,引军进击龙且,佯败退走,龙且以为韩信怯战,乃引兵渡水追击。韩信使人决开沙袋放水,河水暴涨,龙且军被截成两段。韩信挥军反击,全歼已渡齐楚军。龙且自杀,潍水东岸楚军皆散走。汉军乘胜消灭残敌,追杀齐王广于城阳(今山东莒县),完全占领了齐地。

刘邦病愈,西入关中,至栎阳(今陕西临潼东),抚慰当地父老,调集关中兵马,返回广武,准备乘机发动攻势,打败项羽。是年春二月,刘邦接受张良、陈平建议,为调动韩信协力灭楚,派张良持印到军中立韩信为齐王;七月,又封黥布为淮南王。八月,韩信率兵自齐南下,准备直捣彭城。成皋汉军经过长时期休整,又得到关中兵力的补充和从燕地调来的轻骑,实力大增。项羽自知少助食尽,心中十分焦急。恰在此时,刘邦先后遣陆贾、侯公面见项羽,要求释放太公和吕雉。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在河南中牟县,即今之贾鲁河)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项羽归还太公、吕雉,项羽撤兵东归。至此,楚汉进行两年又五个月的成皋之战予以结束,楚汉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注释

①②③④《史记》卷九一《黥布列传》。

⑤《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

⑥《资治通鉴》卷一○,汉高帝三年。

⑦《汉书》卷一《高帝纪》。

⑧《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⑨⑩⑩《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

垓下悲歌

鸿沟“中分天下”的和局,使楚汉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划界后,项羽准备离开广武向东进发,刘邦亦欲西归。张良、陈平向刘邦建议说:“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①汉王采纳其献策。先是韩信破齐,杀龙且,请自立为齐王,刘邦为征调其兵击楚,勉强同意,但未划给封地。汉四年(前203),项羽曾派武涉往说韩信反汉连楚,三分天下王之,韩信不纳。之后齐人蒯通(即蒯彻)知天下权在韩信,义往见韩信曰:“当今两主(指刘邦、项羽)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②韩信犹豫,不肯背汉,遂谢蒯彻。汉五年(前202)冬,刘邦军在固陵(今河南淮阴县西北)追上了楚军,即召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合击楚军。然而韩信、彭越不肯会击,楚反攻,大败汉军。刘邦退入营壁,深堑防守。他对张良说“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③?

张良说“信、越未有分地(未为分划疆界),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④。于是刘邦乃取自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海之地封韩信;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以北至谷城(今山东东阿)之地封给彭越;并派使者通知韩信和彭越“并力击楚”。韩信、彭越得到封地许诺后,乃回报刘邦“请今进兵”⑤。韩信从齐地进兵,刘贾军南渡淮水,围寿春,诱降楚大司马周殷叛楚,举九江兵迎黥布,皆来会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

刘邦和韩、彭大军围垓下数重。这时项羽仅十万人,兵少食尽,士气低落,与汉交战多次未能取胜,入壁自守。为了瓦解楚军斗志,韩信使士兵对楚营高声呼叫: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项羽按捺不住心头怒火,立即率十万大军冲到垓下,未遇韩信,后面却来追兵。项羽一筹莫展,夜深人静,汉军四面皆唱楚歌,勾起思乡之情,不少士兵逃跑,连季布、项伯、钟离昧也悄悄离去。项羽大惊说:“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⑥于是夜起与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诀别。项羽面对着绝望的前途,心乱如麻,不禁泪下,乃慷慨悲歌,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⑦歌罢美人和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⑧歌罢自刎而死,项王与左右皆泣。

于是,项羽决定乘夜突围,他率领八百多名精壮士兵南去。刘邦急派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项羽过淮河,仅余百余骑,行至阴陵(今安徽和县北)迷道,问一田父,田父故意指错方向,使项羽军陷人沼泽,被汉军追上。项羽率兵逃到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仅余二十八骑。而汉军追兵数千人。项羽估计无法逃脱,对骑士们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因而也)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即连战连捷),为诸君溃围,斩将,刈(夺也)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⑨说罢,将二十八人分成四队,竟然杀退了汉兵,他又带领剩下的二十六人欲东渡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长江北岸的乌江浦),乌江亭长将船靠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足以称王)。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⑩。项羽笑答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项羽牵过所乘乌骓马,又对乌江亭长说:“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命骑士皆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汉军接战。战斗中,项羽亲自杀死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伤十余处。项羽回身见汉骑将吕马童,说“若非吾故人乎”?吕马童对汉将王翳说“此项王也”。项羽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我为你做件好事吧)。”说罢自刎而死。这位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年仅31岁。京剧《霸王别姬》就是根据这段史实编演的。

司马迁说:“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表现了这位史学家对项羽的赞叹和惋惜的情怀。

项羽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他失败的历史教训却值得深思。他之所以失败,诚如他自己所云:“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翦伯赞先生解释说:“‘战’也者,即主观的创造,而‘天’也者,则为客观的倾向。项羽的失败,不在他主观创力的不强;而正是由于他违反了历史发展的客观倾向。”这一论断是非常正确的。

汉五年(前201),诸侯及将相均尊刘邦为帝,是为西汉王朝。

注释

①《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

③④⑤⑥⑦《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⑧《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注引《楚汉春秋》。

⑨⑩《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翦伯赞:《东汉史》第1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邦建立西汉

高帝五年(前202)十二月,刘邦击灭项羽,二月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今山东定陶附近)①,国号汉,史称“西汉”或前汉。刘邦先定都洛阳,不久迁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东汉之际,海内溃叛,天下大乱,攻战杀伐,将近十年。其问人民前赴矢石、后堕溪谷而死者,不下数百万人。加以兵祸之中,又益之以荒年,“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②。至西汉初,“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③。生产破坏,经济凋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④。

面对这种荒凉残破的局面,如何稳定封建秩序,复苏封建经济,已成为摆在西汉统治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刘邦命陆贾著书论说秦失天下的原因,陆贾在其所著《新语》一书的《无为》篇中指出:秦代“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从陆贾所揭示的历史教训中,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在当时的历史形势下,只有轻徭薄赋,约法省禁,才能缓和农民的反抗,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汉高祖采纳了陆贾提出的这一“黄老无为”政治思想,从建立西汉政权开始,即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主要内容有:

一、组织军士复员,“兵皆罢归家”⑤。军队官兵复员为民,“以有功劳行田宅”,即按本人功劳大小,给予数量不等的土地。同时还规定:“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⑥意谓,原籍东方六国的官兵,愿留在关中者,得免除十二年徭役,回归原籍者,免徭役六年。

二、赐军吏卒以爵位。凡军吏卒无爵或爵位在大夫(第五级爵)以下者,“皆赐爵为大夫”,原位在大夫以上者,晋爵一级。爵在公大夫(七级)以上者,“皆令食邑”⑦,并优先给予田宅,其地位与新朝的县令、县丞相等。七大夫以下者,一律免除本人及全家徭赋。

三、招抚流亡。号召在战乱中流亡山泽不书名数(不著户籍)的人户,“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⑨。

四、释放奴婢。汉初因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奴婢,使汉王朝直接控制的依附农民更加减少。释放奴婢是增加农业劳动人口,解决国家财政困难的途径之一。因此,刘邦即位后,即诏令“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⑨,即恢复他们自由民的身份。

五、“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伍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⑩。

六、重农抑商。汉初继承秦朝“上农除末”的农本思想,对工商业采取抑制的政策,以保证以小农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刘邦诏“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此外,还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准入仕,进一步从政治上压制商人,限制商业的发展,防止农业劳动力的流散。

七、鼓励增殖人口。汉高帝七年(前200),刘邦下令,凡“民产子”,可以免除二年徭役。

同类推荐
  •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中国古代皇陵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显示自己无比的尊贵,不惜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天下之能工巧匠,多则四五十年,少则几年来营建自己的陵园。皇陵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其奢侈豪华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此,它成了吸引盗墓者的诱饵,成了历代盗墓者的最爱。
  • 叱咤英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叱咤英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1955年3月,蒙巴顿出任第一海务大臣。1956年,蒙巴顿登上了皇家海军的顶峰——被晋升为海军元帅,1959年5月22日,麦克米伦首相正式任命蒙巴顿为国防参谋长,并建议这个职务的任期将由3年延长到5年。从地位上说,国防参谋长仅低于国防大臣,但由于后者属于文官并受党派竞选的影响,所以,国防参谋长实际上是整个英国陆海空三军武装力量的专职首长。
  • 大明武夫

    大明武夫

    赵进平凡一生,没想到在明末有了新的开始他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凭手中矛,平万里河山,这就是大明武夫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医生的绝世魅宠

    医生的绝世魅宠

    咱有毅力有恒心又够专情,还尼玛自愈能力超强,跟一个男人玩姜太公钓鱼的游戏玩了四年。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伤害,但是还是懂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家订婚了,那咱就收手吧。那他是谁?他是一名医生,最高医学学府毕业,技艺精湛,却在我们这个中小城市医院卧虎藏龙。他是我的老师,冷面,寡言,却总是倾囊相授,诲人不倦。他叫王伟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经理一定要掌控人脉

    总经理一定要掌控人脉

    ”也许这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信条,能成就大业者,"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拥有广阔而实用的人脉。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显示。可以说,在当今社会,15%归功于他个人的专业知识,85%归功于他的人脉关系。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力要素中。人脉资源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
  • 昏君,我才是祸国妖姬

    昏君,我才是祸国妖姬

    还有没有天理啊!她居然穿越成寡妇,背了一身债不说,老公的影子都没有。好,你既然不仁,我便不义,不给你多带几顶绿帽子我就不姓红!什么?现在跑出来认她这个妻子了?不好意思请靠边站,姑娘我得挑挑,看谁合我意。是拥有全天下至高无上权利的他?还是邪气痴情的他?还是默默守护的他?还是原装正版的他?
  • 养母妈咪

    养母妈咪

    苏雪怡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外还是苏家的大小姐,但是无人知晓这层身份更让人们不知道的是她却有一个5岁大的儿子可这个孩子并不是亲生儿子在她十七岁那年捡到的一名婴孩当这个5岁大的孩子身世揭秘时又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剧场一“妈咪,我们班里有个男孩子亲了我说喜欢我!”“是吗?那你是攻还是受啊?”“那是什么?”“就是@#$%”“他强亲我!”女子鄙夷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离我远点!”“为什么?”“我儿子必须是攻,不能是受!”“。。。”剧场二“告诉爸比,这是哪里来的照片啊?”老大问道。“这是我妈咪包包里的!”“你妈咪为什么会有这照片啊?这些人是谁啊?”老二问道。“这些人都是喜欢妈咪的!”“那这些呢?”老三指着另一堆照片说道。“哦~那是外公寄给妈咪说是什么相亲用的!”顿时三个男人发出强烈的怨气。剧场三“外公,外婆你们放心吧!麟儿一定帮妈咪把关的!一定找到合适的男朋友!”“要你管!小子管好你自己!”小男孩双手一摊说道:“这是外公和外婆布置的任务!”沈俊扬,她的高中学长,暗恋她多时。邵彦尘,一个既稳重又温和的男子。邵樊尘,长得一副文质彬彬,温和的模样,其实有些腹黑!邵思宇,高中生,脾气火爆的家伙!推荐巫马问儿的文文:霜简介无能霜请求收藏,请求留言。。霜的扣扣群号是二一二六三零六四七欢迎亲随便吐槽!
  • 葬礼之后的葬礼

    葬礼之后的葬礼

    在女演员白丽莎的追悼会上,其弟弟白至中离奇中毒身亡,他的死好像跟姐姐的生日派对有关。原来,韶华已逝、喜怒无常的白丽莎曾在她的生日派对上大发雷霆,声称要揭露派对中某客人的丑恶行径,当天夜里,她就用一颗氰化钾药丸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几天后,白丽莎的儿媳、女编辑齐海波被害于自己的公寓,令一切变得更为蹊跷……白丽莎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凶手难道就藏在出席生日派对的客人中?新来的公安局副局长郑恒松,会是那个最不可能的人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网游之萌女王

    网游之萌女王

    "昔日叱咤游戏的女流氓决定从良,玩起了卖萌可耻的萌道小法师。众玩家:请问萌神如何卖萌?萌喵喵:八百万一斤,限量贩售,先到先得,决不打折。众玩家:请问萌神如何才能做到萌妹与女王完美结合?萌喵喵:萝莉身,女王心,毁你三观没商量。众玩家:请问萌神大人心目中的男神是什么样的?萌喵喵:头戴光环,背长翅膀,能用七天创世界。总结:流氓卖萌,不得不从!
  • 下堂妻之玉面金凤

    下堂妻之玉面金凤

    这篇文是超强女主,甚至强于她所爱的男人。女主琴棋书画,排兵布阵,商战谋略,领袖天下,堪称完美。前半部分为女主的个人成长经历及商战谋略,下半部分为女主为统一天下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以及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感天动地的爱情。她是九天之上的仙子,只为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她与他因天规被迫分别,经历三千年情劫,如果,在三千年之内,她从来没有爱上过别人,并在最后一世找到他,爱上他,他们就能永远在一起。这一世,她有绝美的容颜,她是天定的女皇,她是百姓爱戴的侠女玉面金凤,不满十五岁,已富可敌国。还未出生就身染奇毒,出生时因为半面黑斑吓坏接生婆,三岁时母亲遇害,离家出走巧遇琴棋书画四君子,四胞胎兄弟待她如同亲生女儿,甘愿为她停下自由的脚步。她拥有别人羡慕的一切,却不见得拥有完美的爱情,她的夫君,在他们的成亲之夜,大打出手,一夕之间,妻贬成妾。此时,三国风云突变,战事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她将计就计,诈死离开夫家,为了平定三国,殚精竭虑,终于达成心愿,并报了母仇。只是,她的爱呢?她能找到他吗?会爱上他吗?到底哪个才是他呢?………………◎上官澜:齐国京城第一美男子。因为她的半面黑斑,让他觉得她配不上自己。奈何造化弄人,他爱上了女扮男装的她,一心一意爱着她。为了这份爱,在他们的成亲之夜,他再次羞辱了她,搂着丫鬟说:“我今天的洞房花烛想和这个女人在一起,我要让她做正妻,那关碧芸就做我的小妾吧。”后来,他知道了真相,知道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爱人就是写下了休书的妻子,他还有机会吗?◎尹寒哲:楚国第一公子。只因为那双清亮的星眸,他和她成为了朋友,从她11岁开始,他就一直追随着她的脚步,为了这份爱,他甘愿等她长大,他们彼此之间都付出了很多,只可惜世事无常,不知他们到底有没有缘分。◎宇文麟:他是她的师弟,她也一直把他当做师弟看,只是他只是不是这样想的,他不要当她的师弟,他爱她,就算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爱。无论她易容成什么样子,他都能第一眼认出她,他自信的说道:“芸儿,你就是变化一千种一万种样子,我也能一眼认得出是你。”◎本文虽然有三个男主角,但最后我只会选择一个人,我的人生观点就是:一个人只有一颗心,因为只有一颗心,所以爱是唯一,也只能是唯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