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3800000002

第2章 秦朝历史大事件(1)

秦朝建立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在首尾十年间,秦王政陆续攻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从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

殷、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为“王”。秦王政并六国后,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下令议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认为,秦王政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上尊号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朕”。秦王去“泰”取“皇”,用上古帝位号,称“皇帝”,其他如议。并废除谥法,自号“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①。秦朝皇帝虽然二世而亡,但“皇帝”这一名号却为历代封建王朝所袭用。

为加强中央集权,秦王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在皇帝之下,中央设丞相(掌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辅助丞相,主管监察、执法)、太尉(掌全国军事),合称三公。下设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皇帝侍从警卫)、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财政经济)、典客(掌对外及少数民族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卫尉(掌宫廷警卫)、太仆(掌皇帝车舆及马政)、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皇室),合称九卿。此外,还设有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通古今以备顾问的博士,掌征伐的前后左右将军等。上述官僚,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丞相王绾认为:“诸侯新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②要求恢复分封制。始皇下其议于群臣讨论,群臣皆表示同意。只有廷尉李斯持异议,他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③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分全国为内史、北地、陇西、上郡、九原、三川、砀郡、颍川、南阳、邯郸、上谷、巨鹿、渔阳、右北平、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辽东、辽西、东郡、齐郡、薛郡、琅邪、泗水、汉中、巴郡、蜀郡、会稽、九江、鄣郡、南郡、长沙、黔中等三十六郡④。此后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的调整,又增立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共四十郡⑤。郡置守(掌一郡政务):尉(辅助郡守并掌军事)、监(掌监察,直属御史大夫)。郡下设县,县设令、长(万户以上为令,万户以下为长),主管一县政务。县以下还有乡、亭两级行政组织,“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续汉书·百官志》五:“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注引《汉官》云:“乡户五千则置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巡禁贼盗”⑥。

为了巩固新建立的秦王朝,秦始皇还采取了一系列统一制度的措施。秦统一中国以前,货币异常复杂,各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计算单位也不一致。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秦始皇下令以原秦国制度为基础进行统一。货币:战国时钱币形制不一,三晋为布钱,燕、齐为刀钱,楚有铜贝(蚁鼻),秦、周为圆钱。当时,黄金为各国通用交换媒介。秦始皇改以黄金为上币,镒为单位,重二十两(一说重二十四两);以圆形方孔之铜钱为下币,文日半两,重如其文。废除原在秦国以外通行的六国货币。度量衡:以秦国“衡石丈尺”为标准,全国划一。度以寸、尺、丈为单位,采取十进位制;量以龠(音月)、合(读葛)、升、斗、桶(斛)为单位,基本采取十进位制(其中二龠一=合是例外);衡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规定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与此同时,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建议,下令对各国原来使用的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⑦,规定以原来秦国的小篆为公文法令的标准文字。为推行统一书体,秦始皇命李斯、赵高、胡母敬分别用小篆字体编撰《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作为标准文字范本。以后因为政府公文繁多,程邈又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加以省改,整理出更为简便的新书体——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推广。虽然如此,但大篆、小篆仍为一般著作家通用的文字。

秦始皇还依据秦法,统一法律制度,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秦律》。根据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区出土的秦代竹简,有《田律》、《厩苑律》、《金布律》(关于国家财会、物资管理、借贷等的规定)、《关市律》、《置吏律》等约三十余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此外,秦统一后,还下令统一全国车轨,规定轨距宽六尺;统一田亩,每亩定为二百四十方步。

战国时期,由于长期战争,各诸侯国在各地修筑了不少关塞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下令拆除阻碍交通的全部壁障。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东穷齐、燕,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筑令坚实而使隆高),树以青松”⑧。为加强关中与河套地区的联系,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又命蒙恬修建一条从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至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的直道,凿山填谷一千八百里,至三十七年(前210)始初步完成⑨。以上“驰道”、“直道”,再加上统一中国后在西南边疆修筑的“五尺道”(栈道,广五尺),以及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的新道,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道路网。

为了防止封建贵族割据势力再起,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曾多次进行大规模移民。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⑩。与此同时,“收天下兵(古者以铜为兵器),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史记》正义引《三辅旧事》云:“各重二十四万斤。”)

秦始皇不但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制度,而且还采用战国时期阴阳五行之说,来为秦朝统治寻找根据。终始五德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水色黑,因此秦国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与水德相应的数是六,所以记数用六(阴数),如六尺为一步,驾车用六马,车轨宽六尺,符长六尺,冠高六寸。历法以亥月(亥属水)即十月为岁首,等等。

秦始皇在帝位十二年,为宣扬皇帝声威,扩大政治影响,巩固新建的秦王朝,大规模出巡天下五次,主要是到华中、华东、华北等六国旧地。沿途祭祀名山大川,刻石颂扬秦功德。这些与他的上述作为,对于巩固秦的统一,都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注释

①②③《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④《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

⑤《晋书·地理志》。此外,秦郡还有四十二郡(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和四十六郡(谭其骧《秦郡新考》,载《浙江学报》第二卷第一期)、四十八郡(王国维《秦郡考》,栽《观堂集林》)诸种说法。

⑥《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

⑦许慎《说文解字叙》。

⑧《汉书》卷五一《贾山传》。

⑨⑩《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焚书坑儒

秦始皇称帝前,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大业。他在帝位十二年,又采取了整齐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对巩固秦统一具有一定意义。然而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公元前221年称帝之初,在建立国家体制问题上就曾发生过一场争论,最后采纳李斯意见,在全国确立了郡县制,但政治思想方面的斗争并未因此终结。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在宴会上,仆射(音叶)周青臣颂扬始皇功德说:“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①始皇听后十分喜悦。可是复古派、博士齐人淳于越,却站出来反对周青臣的颂词,再次提出恢复殷周分封制的主张,他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同“猝”突然之意)有田常(齐世卿,杀简公)、六卿(晋国智、范、中行、韩、赵、魏,共分晋)之臣,无辅拂(通“弼”,辅弼即宰相),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②

秦始皇听后,未置可否,将两种不同意见交臣下讨论。针对淳手越反对郡县制的主张,丞相李斯指出,古今时代不同,治理的方法也不同。他说“三代之事,何足法也”?接着就将矛头对准“诸生”,说这些儒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③,统一可能遭到破坏。

于是他向秦始皇提出如下的建议:史书非《秦纪》皆烧之。博士官可藏《诗》、《书》、百家语,除此外凡天下有私藏者,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有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者,黥为城旦(四岁刑)。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严禁私学,有愿学法令者,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并付诸施行。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极力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一些方士即投其所好,骗取富贵。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巡行至东方齐国故地,有齐人徐市(音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④,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⑤。因事本虚妄,徐等乃谎言:因风“未能至,望见之焉”。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又巡行至碣石(河北乐亭西南),又派燕人卢生去寻求仙人,继而又令韩终、侯公、石生等去求仙人及不死之药。卢生等当然无处寻觅仙人与仙药,于是向始皇献伪造《录图书》(如后世谶纬之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伐匈奴(当时称匈奴为胡)。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卢生又说始皇“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愿上所居毋令人知”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⑦。始皇帝果真照办,但不死之药仍不可得。

秦法规定:所献之方无效验者,就要处死。卢生便与另一方士侯生相谋:始皇如此专断暴戾,“以刑杀为威”,博士“备员弗用”,“未可为求仙药”⑧,于是乃亡去。始皇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终)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⑨

这时,方士卢生早已逃去。始皇鉴于方士对他的欺骗并勾结儒生暗中诽谤其“贪于权势”,“刚戾自用”⑩,便派御史案问在咸阳的诸生,诸生互相举发,始皇亲自圈定四百六十余人以“为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加以逮捕,皆坑杀,“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劝谏始皇:“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至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监蒙恬军。

秦王朝对于怀有复古思想的旧贵族(儒生),在这次坑杀和流徙之后,接着又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大屠杀。始皇“又令冬种瓜骊山,实生,命博十诸生就视。为伏机,杀七百余人”。其后二世时,又以陈胜起,召博士诸生议,坐以非所宣言者,又数十人。马端临对此发为议论说:“然则秦之博士弟子,非惟不能考察试用之,盖惟恐其不澌尽泯没矣。叔孙通面谀,脱虎口而逃亡,孔甲(即孔鲋,孔子的八世孙)持礼器,发愤而事陈涉,有以也哉”。

秦始皇焚书坑儒对于先秦古文献的保存和学术的传授,造成巨大损失,但是秦始皇并未达到其“燔灭文章以愚黔首”(鲁迅语)的目的。当时民间私藏书籍仍不少,《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火。惜哉!惜哉!而不少儒者,或者隐逸山林,皓首穷经,如伏生(原为秦博士,治《尚书》,秦焚书,伏生壁藏之,汉文帝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田何(今文《易》学的开创者)、浮丘伯(治《诗经》的学者)等;或者怀抱志气,等待时机,如孔鲋及鲁国诸儒;或则隐姓埋名,致力于反秦运动,如张良、陈余、郦食其、陆贾等,即是最好的说明。

注释

①②③④⑤《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⑥⑦《通鉴》卷七,秦始皇帝三十五年。

⑧《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⑨《史记·秦始皇本纪》。又据日本史籍《神皇正统记·孝灵天皇》记载:“四十五年乙卯,始皇即位,始皇好神仙,求长生不死之药于日本。……其后三十五年,彼国因焚书坑儒,孔子之全经遂存于日本。”在日本南至九州,北达北海道都广泛流传徐福东渡的故事,尤其在纪伊半岛上的和歌山县的新宫市相传为徐福的旧地,许多徐福的遗迹至今犹存。其中有“秦徐福之墓”(前208年病死),墓侧尚存有“七冢之碑”(他的七位家室)。在徐福墓北有阿倾贺神社,内设有徐福祠和徐福宫。在新井町的大明神社和佐贺市金立町金神社中,所供奉的神像,都是徐福的塑像,其神采奕奕,终年香火不断。今天,和歌山县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已把徐福墓和祠字列入保护史迹,并成立了“徐福会”。每年八月,日本各地的人民纷纷前来凭吊这位伟大的中国古代航海家。

⑩《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学校考》。

据《汉书·叔孙通传》:叔孙通“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政蕲入陈,于公何如?’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叛乱)将则反,罪死无赦!’二世怒,作色。通前曰:‘诸生言皆非。夫天下为一家……且明主在上。法令具于下,吏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郡守尉今捕诛,何足忧?’二世喜……乃赐通帛二十疋,衣一袭,拜为博士。通已出,反舍,诸生曰:‘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我几不免虎口!’乃亡去,之薛(今山东曲阜)”。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学校考》。

经略边疆

秦灭六国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虽已结束,但在边境上,秦国军队仍在继续进行着战斗,通过战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终于建立起来。

秦统一前,在今天我国的浙江、福建、汀西、广东、广西、湖南一带居住着与中原华夏族语言、风俗不同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统称为“越”人,因其分部众多,又称为“百越”。越人“断发文身,错臂左衽”①。依山傍海,从事渔猎和农业。其中著名的则有于越(今绍兴一带)、瓯越(亦称东瓯、东越,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以温州为中心)、闽越(在今福建沿海一带,以福州为中心)、南越(在今广东岭南地区)和西瓯(在今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等。

秦始皇在公元前223年灭楚之后,就降服了于越,在那里设置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又发动了统一百越的战争。首先征服了东瓯、闽越地区,在那里设置了闽中郡,随后又命令尉屠睢指挥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南下,向岭南和西瓯地区进军。秦军遭到越族的抵抗,同时因运粮困难,相持达三年之久,未能获得胜利。秦始皇为了支援征服岭南一带的战争,命令监御史禄,在广西兴安县北开凿了一条运河,即灵渠。

同类推荐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老天爷呀!你玩我哦!这里是三国也!动不动就会死人的也!而且,你居然让我做赵云!NO!开什么玩笑嘛!怎么办!要我拿着枪去戳人,我宁愿拿着笔去戳卷子!至少卷子不会反过来戳我,不是吗?
  • 吴楚争雄

    吴楚争雄

    伍子胥为吴王阖闾的大事奔走多年,如今大事都已完成。子胥一心要借兵报仇,可是阖闾总是不给子胥开口的机会,借故一拖再拖。阖闾此时最大的心事是自己的次子姬旦与长孙夫差之间的储位之争。姬旦锋芒毕露,用尽心机;夫差拜子胥为师,他隐忍谦逊,声色不露。在历经围猎风波、巫蛊冤案等等事件之后,过于心急的姬旦死在了自己的手上。但他的“密友”不知去向。此人在后来的各大事件中以多重身份亮相,此人究竟是谁?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本书内容里的所有事件皆严格依照史书所载,不敢编造,间或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色彩斑斓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涵着不一样的历史。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汉王朝的沧桑和辉煌。回首汉朝,历史的故事和人让我们感动和惊奇,仿佛遥远,其实很近。因为历史是活的。《大汉王朝·汉武挥鞭与大汉中兴》从汉武帝登基开始写起,到汉武帝时代的结束止,将武帝登基——长门锁阿娇——卫青与霍去病横空出世——通西域——北击匈奴——大汉中兴等大事件以时间为轴线,加以全方位叙述,各色风云人物穿插其间,充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见解独特,高潮不断!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热门推荐
  • 田园地主婆

    田园地主婆

    穿越了?!莫筱筱没想到她一个小小的白领,居然也赶上了穿越大军?!穿越也就算了,可是谁能告诉她现在是什么情况?她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因为病死的六岁小女孩身上!好吧,从一个二十五岁的现代小白领变成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这个她可以忍。可是为什么这个家会这么穷?吃了上顿没下顿,而且这住的是什么地方啊?看着这破烂不堪一下雨就漏水的茅草屋,她忍不下去了!于是她用现代学到的本领,改变家里现在的困境,带领爹娘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看现代小白领在古代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在这落后的古代发家致富最后成为一代地主婆
  •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提升职业精神的经典读本,铸就负责态度的行动指南。 最大的人生智慧就是感恩做人,最强的工作能力就是负责做事。唯有在感恩做人、负责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事业的满足、成功的喜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会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
  • 倾城第一毒后

    倾城第一毒后

    天煞孤星难预料,千金杀人手段狠。安国候府三小姐何云珠,天生丽质,貌美如花。在自己十五岁生辰之日喝醉酒杀死了自己的贴身丫鬟紫鸢,据说手段残忍凶狠,紫鸢的尸首面目难辨,支离破碎。安国候请来非常有名气的清虚道长来家里做法,超度亡魂。然而清虚道长见到安国候三小姐的时候,居然连番摇头,嘴中吐出四个字:“天煞孤星!”安国候府大小姐何云秀,长相甜美,气质如兰。在一次偶然被来到家里做法的清虚道长看见后,顿时惊为天人:“这女子真是好命,居然是母仪天下的命格!”从此之后,何家大小姐青云直上,十里红妆风风光光的嫁入皇家,做了高高在上的太子妃。满心期待着母仪天下那一刻。何家三个女儿,长女被清虚道长断言是母仪天下的命格,三女却被断言是天煞孤星的命格,这两个世间罕见的命格,都着落在何家,这究竟是福,还是祸?有着母仪天下命格的何家长女何云秀虽然嫁给了当朝太子,但最终却没有做成皇后,相反,她身边的人一个个相继离开了人世。连太子最后都死于非命。而有着天煞孤星命格的何三小姐何云珠,最终嫁给了心狠手辣,嚣张乖戾的七皇子,他说:“你太善良,怎么斗得过那些个心狠手辣的毒妇?他们都说你是天煞孤星,本皇子偏偏要为你挣一个后位出来!偏偏要你母仪天下!做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最终尘埃落定时,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那个母仪天下之人,原本就是她。什么天煞孤星,都是骗人的。【片段一】某女动也不敢动一下,脖子上的匕首寒光闪闪,她却连劫持自己的人是谁都没有看清楚。身后那人身体瑟缩着,明显害怕了。当然,某男害怕的是对面三米之外站着的一群手执长刀的刺客。而不是被自己劫持的这个无辜路人。他正想着如何解决眼前困境时,忽然闻到一阵突如其来的臭味,他劫持的女人居然在这种重要时候放了一个特别响的臭屁,某男扔了刀就发足狂奔…【片段二】某女烤了一只鸭子,待得鸭子香气四溢之时,正要取下来好好饱餐一顿,就看见了走过来的某男,连忙狗腿一般捧着鸭子来到他面前献宝。某男冷哼一声,扭过了头,某女急忙道:“我,我刚才不是故意把你看光的…”见得某男眼闪寒光,她连忙小心翼翼道:“大不了,我,我也让你看光好了…”某男眼睛陡然一亮,她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刚刚说了什么,连忙将手中鸭子扔到某男身上,不顾他被烫的嗷的叫了一声,发足狂奔…
  • 天降神山

    天降神山

    雷光闪烁之际,从天降下一山,被世人唤为神山。山为何而降?来自哪里?又要去哪里?天际之上,主宰突然自我沉睡。这又是为何?看主人公凌云天是如何踏上强者之路,一一解开这些谜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裂天

    裂天

    千年修行,不敌她天纵奇才。杀她娘亲,夺她性命,家族倾轧命悬一线。昔日她负伤而走,今日以雷霆之势踏平杀亲一族!她无权无势,却让一国之帝步出帝都,恭迎于城外。她灵力平平,却让巅峰强者大大出手,只为收她为徒。她男装行天下,风华绝代,有人敬之为神明,有人斥责为妖孽。“我就是妖孽又如何?我就要将我的雕像立于你们的圣地,世代接受尔等朝拜!”红衣似火,如骄阳般绚烂。力挽长弓,破天裂日,她从不是山脚野草,无论前世今生,她只做世界至尊!偶的新文《天纵》亲们多多捧场哦~(@^_^@)~偶的完结文——《裂天》《祸水皇后》《驭妖》《转基因女皇》《绝滟女帝师》◆◆◆◆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邪瞳】北棠【破日】李筝【傲风】风行烈【裂天】枫飘雪【离婚】风中雀【凰权】天下归元【第九局】潇湘冬儿【简随云】草木多多【朕本红妆】央央【庶女无敌】雁无痕【步步生魅】漫天花雨【魔帝的爱宠】秋如意【皇家小尤物】北宗殿下【极媚九小姐】沐榕雪潇【君爱美人妾爱钱】夜纤雪【冷酷总裁的前妻】静海深蓝推荐——尹蝶颜《绝滟修罗》迷恋死亡佳艳《毒皇后》
  •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第七十四届饥饿游戏已经结束,凯特尼斯出人意料地活了下来,她和“恋人”皮塔将会过上安定闲适的生活。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此时,十二个区也暗波涌动,凯特尼斯竟然成了反叛的象征。情窦初开的凯特尼斯陷入爱情的纠结中不能自拔,狩猎伙伴盖尔和竞技场“恋人”皮塔让她难以取舍。盖尔和皮塔都深爱着凯特尼斯,为了不让凯特尼斯痛苦,他们不约而同地冷落疏远她。第七十五届饥饿游戏“世纪极限赛”的赛制是,选手是历届获胜者,他们中只有一人能存活,凯特尼斯又将重返杀戮赛场。凯特尼斯没有未来,她只有一死,才能挽救皮塔,这是对皮塔深情的最后报答。爱情与友谊,真诚与猜忌,血腥与牺牲,越来越扑朔迷离……
  • 食色生香

    食色生香

    一朝穿成古代官二代,杨怀柳只盼从此吃香喝辣。啥?我的便宜爹穷得叮当烂响?我还得卖手艺养他?好吧好吧,小女子旁的不会,色香味俱全的素斋很拿手,那个将军家的小子,快来给姑娘我打一辈子下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寻龙决之淮水神窟

    寻龙决之淮水神窟

    两个盗墓贼在刑警吴悠和杨小邪的眼前离奇惨死,一幅明月崖飞仙图引导他们随考古队寻找马楚太子古墓。驱魔龙族马家新一代传人马出尘和神秘青年唐昧在文物部门的授命下前去协助。他们穿越原始森林,经历种种诡异之事,最后却进入了一个战国时期的楚墓。随行队员唐昧来历不明,隐匿在他们周围的算命先生袁瞎子和清风道人更是神秘莫测。战国楚墓中的壁画和九鼎让他们发现了历史上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原来一切都源于一个名叫西瑶的女人。一条时空隧道,将战国楚墓和马楚太子墓联系到一起。吴悠几人身上隐藏多年的秘密也在墓穴中得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