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我够职业水准吧?”司机讲完自己的做法后不无得意地问那位顾客。是的,这不但是一种职业水准,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工作心态。如果没有对一份工作的尊重与投入,就不可能掌握做好它所需的技能,而没有必备的技能就根本谈不上出类拔萃了。
点评
如果对工作只凭一时兴趣,或以此为谋生的手段,或把工作当成一件任务去完成,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劳动,也不可能持久。一个乐在工作的人,会废寝忘食,倾注全部心血,以工作为理想、为生命,保持“实习生”心态,达到一种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境界。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命题:
武松在景阳冈显神威打死吊睛白额老虎之后,名震天下。10年后,景阳冈虎患再生,受乡人邀请,武松再度欣然出山。喝了三碗景阳冈牌白酒之后,他踌躇满志地上山了。那么这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呢?细想一下,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武松在第一次打虎之后,仔细分析了老虎攻击的特点,勤奋练习,发明了一套打虎拳,结果三下五除二再次为民除害。二是武松成了打虎英雄之后,趾高气扬,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必然的成功,不思进取,结果在第二次打虎时丧失危机意识,掉以轻心,落入虎口。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想在事业上不断发展,就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危机迟早都会来的。危机意识是发展的原动力。
职业经理人马国熙的职场经历,传达出这样一条道理:只有最不安全的环境,才能促成最安全的发展。
作为环球资源的一名职业经理人,马国熙成功创办了《多伦多商业》杂志。但4年之后,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而自己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他没有选择继续坚持,而是顺应发展,跳槽到了《时代周刊》公司。这是一步绝妙的好棋,跳槽的结果不仅使他免去因原公司不景气而产生的身价下跌,在成功保值以外,还使他能进一步学习到更多的业界知识,掌握更多的资源,为今后的大展拳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国熙保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冒险精神,在面对尚未开拓的中国市场时大胆尝试。不了解杂志的专业知识怎么办?他采取了新的办法,和一些国际性的出版公司建立战略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其编辑队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马国熙的经历印证了成功的性格要素,那就是勇于进取、敢于不断面对新的挑战的奋斗精神。在离开环球资源、进入荣格创办杂志的时候,马国熙已经年近五十了。照理保证一份稳定的工作是首选,他却义无反顾地到荣格,从头做起。这是对现有状态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
马国熙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能始终保持着危机意识,也就是他所说的不安全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不安全感,使得他能始终坚持不断壮大自己,始终考虑各种负面东西。面对新的挑战、新的目标能主动出击,开拓新的疆界。
点评
事实证明,越是成功的人士所承受的压力也越多。所谓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在巨大的压力前,保持着这种不安全感,能最大效率地发挥一个人的潜在价值。相反,若处于舒适安全的环境中,也许就很难全力打拼,也就难以取得相应的成就。有鉴于此,不妨适当给自己施加一些不安全感以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
在工作中,有人常常陷入故步自封的牢笼,每天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也许曾有过追求,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浇灭了曾经的雄心壮志。这时候,只有尽快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重新获得自驱力,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天地。否则,故步自封的员工最终会在这一场为生命进行的“奔跑”中淘汰。沉迷于过去的辉煌,不会为自己的工作注入热情和力量,无法对企业、对工作保持高度的忠诚和热爱,最终这些没有自驱力的员工也会被更优秀的员工所淘汰。
蒋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混了10年,终于升到了销售经理的位置。
这个职位炙手可热,当然,蒋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这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生活用品,而蒋在这家企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前蒋接到总经理的电话,会马上起身赶往公司。而现在,他可以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和总经理应付:“老总啊,我现在很忙,正在和客户谈话。”
显然,蒋已经把自己关在故步自封的牢笼里了。他的自驱力已完全丧失,所以,他以后的遭遇也就不足为怪了。
企业改制的时候,蒋有望再进一层,升为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的。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蒋仍然当他的销售经理,而一个车间主任却“一步登天”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蒋的愤懑是可以想象的。他到处放话,自己将不干了。最后董事长找他谈话,让他安心工作,董事会会考虑他的。但时间过去多日,董事会没有带来任何好消息,他原有的许多权益反而被取消了。
一怒之下,蒋辞职了。之前,他以为公司会挽留他的,因为他相信公司里再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销售经理了。但现实却是,蒋在提出辞职的时候,董事长并没有多么惊讶,只是要他仔细考虑一下。三个小时后,董事长打电话给蒋,说:“请办好离职手续。”
蒋就这样离开了。他想看公司产品销售不出去的笑话,但事实又一次彻底回击了他。公司产品仍然源源不断地发往各地,他的离去没有给公司造成任何影响。他企图拉拢他的那些客户,却没有一个人理睬他。因为他们是商人,他们以利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蒋最终没能走出故步自封的牢笼,所以,他虽然爬到了很高的位置,还是落得一个失败的结局。而那些具有自驱力的员工,就算他们开始的位置很低,通过不断努力,也最终会“一步登天”,取得巨大的成功。
点评
故步自封的人,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无论过去如何辉煌,那也仅仅属于过去,只有把握住未来,才是应该做的。作为职场中人,应该具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这样做,不但是对所效劳的公司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一个不断进取的人,他失业的概率也是最低的。
在工作中保持快速高效和灵活反应,是现代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职场上,常常有这样一种奇怪现象:许多人看似忙忙碌碌,却没有对公司做出多少贡献,有的甚至是在进行负效劳动!事实上,每天有接近一半的人在按照低效率的标准和方法工作!也许他们也想把工作做好,但却不知道怎样迅速高效地去做。于是,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白白浪费在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上。
小林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合资企业,工作后只有一个感觉——忙!
她从事的是会计工作,记账、理账、订账,其间还不断接待来人,或与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系。每天早早上班,迟迟下班,忙得像个陀螺,仍觉得活还没做完。
不过,虽然忙碌,却感到充实,小林有自慰自解的哲学:因为忙碌才需要你。所以,进单位以来,她忙得感觉特别好,尤其是上司来办公室的几趟,她都定在座位上,两只手不停地忙乎着……
一天上午,上司让小林到办公室去。落座后,上司用很关切的口吻问她近来的工作情况。小林也不谦虚,把进单位后的忙碌、所做的事务详尽地作了汇报,末了,还即兴发挥地表达了“我忙碌,我快乐”的感想。
凭小林本人的感觉,以及上司听她汇报的神情,估计要受到表扬……
不料上司听了她的汇报,沉默半晌,问:“小林,你这样忙碌,是不是需要休息几天,调整一下?”“那敢情好。”话一出口,小林就觉得有些不妥,又赶忙说:“啊,不,不必了,我年轻,精力旺盛,能扛得住的,不需要休息……”
“在你之前的老王会计,他是单位的总账会计,兼管下面一个小厂的账目,还不算紧张。你顶替了他的位置后,我怕你一时不适应,就没让你兼职。我观察了些日子,看到你这般忙碌,你认为是不是需要给些时间思考,校正一下方向再跑?”上司委婉地说。
给些时间思考,校正一下方向再跑,这话什么意思啊?是说自己工作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吗?想到这里,小林刚才的自信和得意飞得无影无踪,后背上开始冒冷汗。
上司见状,鼓励她说:“这样吧,给你两天时间休息和调整,把电话摘了手机关了,天塌下来也不要管,两天后再来上班。”
依照上司的吩咐,小林把自己关在家里,断绝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专门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第一天下来,她已经悟出自己被别人支配着忙前忙后的症结来。第二天,她又想出自己做主宰,支配别人的工作方案。到了晚上,害怕有什么不妥,她又特地带上礼品打车到十几里外的老王会计家中讨教,果然得到一些指点。
再次上班后,小林把近期的手头工作列了个清单,然后排了个次序,用电话一一安排下去,对前来报账、结账的人边接待边告知他们下次来的时间段……又经过两天的调整,她办公桌前围的人少了,电话也不一个劲地响了,她也有空站起来泡杯茶,跟同事们说说话了。
半个月后,上司再次找小林,把那个小厂的账目也一并交给了她。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效率。每天疲于奔命却又无效是最令人难受的。在工作上讲究迅速高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能否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中张弛有度?看效率。能否在沉重的竞争压力下保证企业的利益?看快速反应。这是关系到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点评
“迅速高效”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心态,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工作没有效率,不仅会给工作者个人带来很大的麻烦,还会给上司带来工作上的不便,更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
你还忙吗?当然!但希望是高效率地忙着,而不是进行无意义的忙碌。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迅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是你职责,也是必须养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