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了解自己吗
了解了自己,能够大幅度地增加你的力量,进而克服你的缺点,使你的人生迈向完美。
我们花了很多的工夫、很大的精力去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然而到头来,我们却忽略了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太多的悲剧,都来源于我们人类对自己的不了解,我们不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我们不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我们不了解自身的能力。因而,许多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使我们大部分人一生碌碌无为。
我们应该花点时间去全面地了解自己,我们首先应该认识我们的内心,以及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想想我们自己都有什么样的特质,想想我们自身的能力以及我们可以成就的事业。然后再回头检查一下我们身上所具备的条件是否可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如果不能,那么该如何改进?
每个人总是在某些方面会是盲目的,这叫做盲点,这些盲点都是因为我们无法透彻地看清自己。这和你的视力好坏毫无关系,即使你拥有良好的视力,也不代表你能够察觉横在面前的问题是什么,或能清楚地知道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有益的、恰当的、正确的和值得的。有时我们应该回忆一下过去的成功和失败,这种对往事的追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了自己。无论过去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有助于我们走向未来。有时我们应当把自己和别人做一下比较,把他人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来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因为太多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缺点不以为然。同样的一件事情,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尤其是当你面临和别人竞争的时候,你必须弄清楚自己的形象,认清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另外,你应该学会辨别你的情绪世界。你的情绪世界是你心理状态的真实表现,它控制甚至支配着你的行为,学着让情绪帮助你,而不是破坏、毁灭你。去做事情前,先了解你的情绪,当你情绪高涨的时候,做那些较难的工作。这样你就会发现,了解自己,可以增加你的力量,进而克服你的缺点,让你的人生逐步趋向完美。
2
全面接纳自己
完全地接纳自己,尊重自己,既要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要接受自己的缺点。
人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例子,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许多人在踌躇满志的时候,又往往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愧疚、仇恨和羞辱;在垂头丧气时,却又不敢相信自己拥有的优点和取得的成就。有些人因为自己偶尔的消极情绪而认为自己是邪恶的,于是,一蹶不振。有些人甚至因为他人对自己的不认可而自暴自弃,实在令人惋惜。
恩莫德·巴尔克曾警告人类:“以少数几个不受欢迎的人为例来看待一个种族,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在今天,对人的个性采取以偏概全的做法,同样也是极具危险的,我们应该避免这种做法。我们对别人具有攻击性、怀有仇恨,这些感情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我们不必因此就厌恶自己,觉得自己就像社会的弃儿一般。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在精神上获得超脱和自由。
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自己,而应该综合考察、实事求是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很多人常常过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凡事都希望完美无缺。然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无法要求自己完美无缺,我们只能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有很少缺点的人。我们要学会适当地宽容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某些缺点,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比较轻松,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然而,我们的进步是缓慢的、渐进的,有时甚至让人灰心丧气。
纽约的精神病医生遇到一个病人,这个病人酒精中毒,已经为此治疗了两年。有一次,病人来看医生,要进行心理治疗。病人告诉医生说,前两天他被解雇了。当心理治疗完毕后,病人说:“大夫,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年前,我是承受不住的。我想自己本来可以做得更好,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但却未能做到,为此我会去酗酒。说实话,昨天晚上我还这么想呢。但我现在明白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该正视它,坦然地接受它。失败就像成功一样,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它是我们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医生认为,病人对自己如此宽宏大度,这是一个显着的进步。正像医生所预测的那样,此后,在另外一个工作领域,这个前来求医的患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人们能坦然接受生活的全部,那么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可能使他为之所动。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引起失败的因素,也有走向成功的因素。我们有时可以把自己想像得更好一些,有时候也可把自己想得差一点,但永远都不要再要求自己完美无缺。
3
你是生活的主角
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和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为别人的批评、不认可而否定自己。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谁是主角?谁又是配角?其实在我看来,根本就没有什么主角、配角之分,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生活的空间里扮演着我们自己的角色,我们就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位画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画廊里展出,他别出心裁地放了支笔,并附言:“观赏者如果认为有欠佳之处,请在画上作记号。”结果画面上标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过了几日,这位画家又画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去展出,不过这次附言与上次不同,他请每位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他再取回画时,看到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这位画家能够不受他人的操纵,用正确的观点评价和看待自己,真可谓是善听意见而不被其左右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让别人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生活的人实在太多。你的一个决定会因别人的一句话而永远埋藏在心底,你因某一个人的不认可而自暴自弃、失去自信,随之而来的自卑会压迫你进入生活的阴暗里去,使你一事无成。
失去了自我就预示着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我们不能因为过高地估计别人而低估自己。遇到任何事情,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拥有的能力,你就会更加确认自己不行,就会依赖于他人。一切都按照别人的意见行事,你就会因此而失去了生活的主动权,成为别人的配角。因此,我们在遇到任何事情时,都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和鄙视而轻视自己,只有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迷失方向,都不会受他人的操纵。
4
认识自己是了解别人的前提
你想了解别人吗?那么,先问问自己是否了解自己。
常言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一个人如果想了解别人,就必须先了解自己,只有当你清楚地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并能够正确地对自己做出评价,那么,你才能去评价别人。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惟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究竟知道自己吗?”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副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具有一副大长脸。“嗨!大文豪苏轼就有一副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双大撇撇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撇脚!”他想。
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中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这样说。
这个故事幽默之中充满了讽刺意味,这样的“自知”还不如“不知”。我们所说的自知是真正地了解分析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特点,更多的是自己内在的东西,而不是外在特征。例如,当你遇到事情不急不躁,仍能十分冷静,说明你是一个沉着、冷静的人;当你遇到遇事急躁、手忙脚乱的人,你会发现他与自己的不同,这样你就可以评价他是一个浮躁的人。总之,正确认识自己是了解别人的前提,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可能了解自己,更谈不上去了解别人。
5
真理的精华是让人了解自己
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也从别人的眼睛中看自己,但不要做别人眼中的仆役。
哲学家告诉我们:“那些心灵陷入盲区、心存盲点的人,是一些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人。”但我们的心灵为什么会盲目呢?或许是被生活的阴影笼罩了,或许是被社会的压力压抑了,或许是被愚昧封闭了,或许是被虚幻的东西迷惑了,或许只是我们自己闭上了心灵的眼睛。
俊美的那可勒斯,在湖边看见一个人的身影,他恋上了那个湖中的人。他甚至为湖中的人而伤神、憔悴,终于,因为抑郁过度而死。最让人感到可悲的是,他到死都不知道,他曾苦苦相恋的那个湖中人就是他自己。
这个神话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诞,但古希腊的人们在智慧神庙大门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并把它奉为“阿波罗神谕”,因为它象征着最高的智慧。
然而,认识自我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为了全面地洞悉自我,为了估量自身的价值,为了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为了选择自己应处的地位,为了能够脚踏实地勇往直前而不至于盲目虚妄,为了坚守目标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不至于一生碌碌无为,我们必须尽力地探究我们自己。
马克思曾说过,历史的结果就是:最复杂的真理、一切真理的精华是人们最终了解了自己。在了解我们自己的过程中,也许我们会偶尔困惑、不解,甚至痛苦,但是随着我们不断地探究,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楚。
6
你比自己想像的更优秀
不应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还应看到别人的优点,对待我们自己更需要这样。
把自己的能力看得过低,这在生活中并不罕见。
有一个女孩,觉得自己万事不如人,觉得自己配不上幸福的爱情,并为此感到很自卑。有很多优秀的男子向她求婚,她都置之不理。本来她有良好的品格,受人尊重,应该拥有美满的婚姻,但结果却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人们对她的看法也因此改变了。
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商人害怕自己失败,不敢抓住机会去扩大经营规模;专业人员总担心自己的能力和思想比同事逊色;成绩优秀的学生为大学里的考试惴惴不安;年轻女子迷人可爱,但与邻居的女孩相比较后,又对自己的社交能力颇感失望。这些人本来极为优秀,但在内心里却憎恶自己,他们内心焦虑不安,没有自己的主见,用别人的判断标准扼杀了自己的信心。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自卑感便是其中的一种。有些人常发现自身缺少某种能力,却认为他人都拥有这种能力,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我们当中很多人因此会感到自卑,与自己过不去,轻视自己,这是许多悲剧的根源所在。我们希望像他人那样去生活,买相同的衣服、相同的家具,像他人一样地说话、做事。我们将自我置于别人的人格之下,批判自己,无限夸大别人的能力,这种夸大又反衬出自己的渺小,这是伤害自我的致命武器。我们会觉得自己的人格极不完善,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而别人却完美无瑕,显得沉着自信。这种感觉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应该明白,别人的内心世界也同样残留着过去失败所留下的伤疤,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把自己破裂的伤口看得那么严重。
像周围的人一样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要认识到,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对付自己遇到的问题,你比自己想像的要更优秀、更成功、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力。
7
根据自己的判断做事情
根据自己的判断做认为正确的事,而不要让别人的看法束缚自己,妨碍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