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500000002

第2章 王维诗选(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

题解

九月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山东兄弟,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人,蒲州在华山东,而作者当时独在华山以西的长安,故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开元五年(717)诗人十七岁时所作,虽是少年之作,却写得极为精警自然,说明诗人的创作起点很高。首句连用两个“异”字,渲染出独自在他乡作客的孤单与陌生,从而自然地引出下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写节日思亲的普遍感情,可谓“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末二句转而从亲人那儿着笔,诗便不直露,显得婉曲有馀味。清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说:“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甚是。

注释

〔1〕佳:宋蜀本、述古堂本作“嘉”。〔2〕“遥知”二句:古时重阳有登高插茱萸的风俗,故云。茱萸(zhūyú),乔木名,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之分。《太平御览》卷三二引周处《风土记》:“九月九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吴均《续齐谐记》载:费长房谓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相传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和系茱萸的习俗,即始于此。

洛阳女儿行时年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馀〔1〕。

良人玉勒乘骢马〔2〕,侍女金盘脍鲤鱼〔3〕。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4〕。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5〕。

自怜碧玉亲教舞〔6〕,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7〕。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8〕。

城中相识尽繁华〔9〕,日夜经过赵李家〔10〕。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11〕。

题解

十八,赵注本题下注云:“时年十六,一作十八。”这首诗作于开元六年(718),诗中写尽洛阳女儿的娇贵和她丈夫的豪奢。末二句荡开一笔,“况君子不遇也,与《西施咏》同一寄托”(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五)。全诗多用对句,语言华美流畅。

注释

〔1〕“洛阳”二句: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又《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可,大约。〔2〕良人:丈夫。玉勒:饰以美玉的带嚼子笼头。骢:青白色马。〔3〕侍女”句:语本辛延年《羽林郎》:“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把肉切细叫“脍”。〔4〕“罗帷”二句:互文见义,谓“洛阳女儿”出门与返回,乘坐华贵的七香车,用宝扇作仪仗,上下车子,有罗帷围护。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华贵车子。宝扇,古时贵人出行用为仪仗,以雉羽制成。九华帐,华丽的帐子。古时器物凡有华采者,每以九华为名。〔5〕剧:甚于。季伦:晋石崇之字。“石崇为荆州刺史,劫夺杀人,以致巨富”(《世说新语·汰侈》注引王隐《晋书》),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王恺与石崇斗富,晋武帝助王恺,曾赐给他一株世上罕见高二尺多的珊瑚树。恺拿它夸示于崇,崇即时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王恺正待发作,石崇说:“不足多恨,今还卿。”于是令人搬来六七株高三四尺的珊瑚树。王恺见了惘然自失。事见《世说新语·汰侈》、《晋书·石苞传》。〔6〕碧玉:梁元帝《采莲曲》:“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此借指“洛阳女儿”。〔7〕“春窗”二句:谓通宵欢娱,到天亮才灭灯;灯灭以后,灯花片片飞到窗上。九微,灯名。《博物志》卷八载,汉武帝在九华殿设九微灯以待西王母降临。花琐,雕花窗格。〔8〕“戏罢”二句:写“洛阳女儿”闺中生活之空虚。理,温习,练习。〔9〕繁华:富贵之家。〔10〕赵李:阮籍《咏怀》其五:“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七以为指汉成帝二女宠赵飞燕、李平的亲属,大体近之。此处指贵戚。〔11〕“谁怜”二句:感叹贫女虽美,却无人爱怜。越女,指西施。参见《西施咏》。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1〕?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2〕,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骄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3〕,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4〕!

题解

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吴越春秋》卷九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退守会稽,知夫差好色,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使人寻于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因献于吴王,吴王大悦。本诗载《河岳英灵集》,当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前。今姑系此。清沈德潜评此诗说:“别寓兴意。”(《说诗啐语》卷下)“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唐诗别裁》卷一)黄培芳亦评云:“托意深远。”(《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上)又宋刘须溪评“贱日”二句说:“语有讽味。”清黄周星评“君宠”二句云:“既有君怜无是非,便有君憎无是非矣,语有意外之痛。”(《唐诗快》卷四)这些意见都很正确。此诗实际是说,西施的“殊众”与否,不在于她有无“艳色”,而在于她的“贵”或“贱”,以及“君宠”“君怜”与否。隐喻士的遇与不遇,也不取决于他有无才德。所以,在这首诗中,寄寓着怀才不遇的下层士人的不平与感慨。在艺术上,由于此诗采用比兴寄托的表现方式,因而形成了深婉含蓄的特点。

注释

〔1〕宁:岂。微:卑贱。〔2〕傅:着,搽。〔3〕浣(huàn)纱:相传西施贫贱时,常在江边浣纱。浙江诸暨南有苎萝山,下临浣江,江上有浣纱处。参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二。〔4〕“持谢”二句:《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颦(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人,挈妻子而去之走。”此处即用其事,除谓西施的美态无法仿效外,更主要的是说西施的际遇不可希求。持谢,犹奉告。

桃源行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1〕。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2〕。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3〕。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4〕。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5〕。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6〕。

平明间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人。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7〕。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8〕。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9〕。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人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10〕。

春来遍是桃花水〔11〕,不辨仙源何处寻。

题解

桃源行,乐府新题名,《乐府诗集》将其收入“新乐府辞”。桃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写的桃花源。这诗作于开元七年(719),它取材于《桃花源记》,顺其文而叙事,但彼此也有不同之处:陶《记》中的桃花源,是一个淳朴、安乐、没有剥削压迫的乌托邦,而这诗中的桃源,则是一个仙境。诗歌极力渲染仙境中的田园山水之美:“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这些诗句皆工整、流丽,情韵悠长。全诗写来从容不迫,如清泉自在流出。清王士稹说:“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传者,王摩诘、韩退之(愈)、王介甫(安石)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赤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带经堂诗话》卷二推较类)

注释

〔1〕“渔舟”四句:意本《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谈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逐,随。津,此指溪流。红树,指桃花林。〔2〕“山口”四句:意本《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隈(wéi)隩(ào)指山崖弯曲处。旷,远。旋,立刻。攒(cuán),聚。散花竹,谓花竹散布各处。〔3〕“樵客”二句:《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后附诗曰:“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樵客,指桃源中人。此处汉、秦为互文,谓桃源中人仍使用秦汉时的姓名,阶穿衣服也是秦汉时的式样。〔4〕武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两。物外:世外。〔5〕房栊:窗户。借指房舍。鸡犬喧:意本《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惊闻”二句:意本《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邀)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俗客,指武陵渔人。〔7〕“峡里”二句:谓桃源中不知人世之事,而世间遥望桃源,只见云山,不知其中别有仙境。峡里,指桃源中。〔8〕“不疑”二句:言武陵渔人并不怀疑仙境难逢,但因俗虑未尽,又思故乡。灵境,仙境。〔9〕游衍:游乐。此指渔人出洞后,终究又打算辞家长游桃源。〔10〕度:《全唐诗》作“曲”。〔11〕桃花水:春日桃花开时“众流猥集,波澜盛长”(《汉书·沟洫志》颜师古注),谓之桃花水,又称桃花汛。

息夫人时年二十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题解

息夫人,春秋时息侯(息国国君)夫人,姓妫,亦称息妫。楚文王杀息侯,灭息,以息妫为妻,生堵敖及成王。息妫从未主动说过话,楚文王问其故,回答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事见《左传》庄公十四年。此诗开元八年(720)作于长安。关于此诗的本事,《本事诗·情感》载:宁王李宪(唐玄宗之兄)“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注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因问之:‘汝复忆饼师否?’默然不对。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座客十馀人,皆当时文士,无不凄异。王命赋诗,王右丞维诗先成:‘莫以今时宠……,座客无敢继者。王乃归饼师,以终其志。”此处以息夫人喻卖饼者妻。这首诗写得蕴藉、委婉,末联只描摹卖饼者妻的情态,“更不著判断一语”(《渔洋诗话》卷下),即表现出一个无法抗拒强暴势力凌辱的弱女子内心的无限哀怨,并流露了诗人对她的同情。所以清马位称赞这联诗“得言外之旨”,张谦宜也说这首诗“体贴出怨妇本情”,“止二十字,却有味外味,诗之最高者”(《絸斋诗谈》卷五)。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1〕,淮王载酒过〔2〕。

兴阑啼鸟换〔3〕,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4〕。

严城时未启〔5〕,前路拥笙歌〔6〕。

题解

岐王,唐玄宗之弟,名範。开元初,拜太子少师,带本宫历绛。郑、岐三州刺史。开元八年,迁太子太傅;十四年病卒。事见《旧唐书·睿宗诸子传》。过,访。应教,古时人臣于文字间有所属和,于天子称应制,于太子称应令,于诸王曰应教。这首诗开元八年(720)作于长安。诗颇善于写景,如颔联不直写杨氏别业的景色如何美好,而只说自己玩赏的时间很长,以至于树上换了啼乌,地上的落花越积越多;这样写使诗歌更富有启发性,馀味不尽。明胡应麟说:“(杜)审言‘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摩诘‘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皆佳句也。然‘报’与‘催’字极精工,而意尽语中;‘换’与‘多’字觉散缓,而韵在言外。观此可以知初盛次第矣。”(《诗薮》内编卷四)

注释

〔1〕杨子:指西汉扬雄(一作杨雄)。雄为人淡于势利,小求闻达。早,牛好辞赋,后转而研治学术,曾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经》。《汉书》有传。此处以杨子比杨氏。〔2〕淮王:西汉淮南王刘安。为人博辩,善为文辞。《汉书》有传。此以淮南王喻指岐王。载酒:《汉书·扬雄传》:“(雄)家素贫,嗜酒,……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3〕兴阑:兴尽。〔4〕“径转”二句:写夜游别业的景象。开,舒展,开豁。散玉珂,指骑马从游者各自分散而游。玉珂,马勒上的玉饰。〔5〕严:戒夜。句谓归来时天尚未明,城中戒夜,城门未开。〔6〕拥:谓群聚而行。句指归来时,奏乐者走在队伍之前。唐时亲王出行,卤簿中有鼓吹乐,故云。

敕借蚊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帝子远辞丹凤阙〔1〕,天书遥借翠微宫〔2〕。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人镜中〔3〕。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问树色隐房栊〔4〕。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5〕?

题解

九成宫,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天台山上。本隋文帝所置仁寿宫,贞观五年(631)修复,以为避暑之所,改名九成宫。参见《元和郡县志》卷二。此诗作于开元八年(720),亦以写景见长。清黄生《增订唐诗摘钞》卷三评此诗云:“右丞诗中有画,如此一诗,更不逊李将军仙山楼阁也。‘衣上’字,‘镜中’字,‘喧笑’字,更画出景中人来,尤非俗笔所办。”

注释

〔1〕帝子:指岐王。丹凤阙:唐长安大明宫南面五门,正中之门名丹凤。阙即宫门前两边的高台,台上起观楼。〔2〕天书:天子谕告臣下的文书,也即诗题中之“敕”。举微宫:指九成宫。翠微,山旁陂陀(不平)之处。见《尔雅·释山》及注疏。〔3〕幔(màn):挂在屋内的帷帐,此指窗帘之类。〔4〕房栊:窗户。借指房舍。〔5〕吹笙向碧空:《列仙传》卷上:“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后乘白鹤登仙而云。此二句意谓,仙家的居处未必能胜过九成宫,为什么要像太子晋那样成仙而去?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1〕。

遂令东山客〔2〕,不得顾采薇〔3〕。

既至君门远〔4〕,孰云吾道非〔5〕。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6〕。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7〕。

行当浮桂棹〔8〕,未几拂荆扉〔9〕。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10〕。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11〕!

题解

綦毋潜,盛唐诗人,字孝通,虔州(今江西赣县)人。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尝官校书郎。天宝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事见《元和姓纂》卷二、《新唐书·艺文志》等。这是一首送友人落第还乡的诗,约作于开元九年(721)春,当时作者在长安。诗中抒发了对落第友人的关怀体贴、敦励慰勉之意,表明诗人是一个深于友情的人。诗中“远树”一联,颇为诗评家所称道,刘须溪说:“带字画意,当字天然。”(元刊刘须溪校本《王右丞集》)《青轩诗缉》说:“带字当字极佳,非得画中三昧者,不能下此二字。”这两句意谓:行客渐行渐远,没入远树,似乎受到远树的引领;孤城正遇上落日的馀辉。两句巧妙地交代了景物一远一近的空间位置,并以孤城落日的昏黄光色,渲染出送别落第至友的惆怅情绪。

注释

〔1〕英灵:指杰出的人材。〔2〕东山客:指隐士。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后因以东山泛指隐者所居之地。〔3〕采薇: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此指隐居。〔4〕君门:谓王宫之门。《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5〕吾道非:《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对弟子们说:“吾道非耶(我的主张不对吗)?吾何为于此?”此句意谓,潜应试落第,并不是自己的过错。〔6〕寒食:旧以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节,届时前后三日不得举火。京洛:指洛阳。洛阳古时历为建都之地,故称。江、淮、京洛皆綦毋潜自长安还乡途中需经之地。〔7〕“同心”句:语本《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凛凛岁云暮》:“同袍与我违。”同心,此指知己。违,离。〔8〕浮桂棹(zhào):指归途中乘舟。棹,船桨,也指船。〔9〕拂荆扉:谓掸去陋室的尘垢,以便居住。〔10〕城:《河岳英灵集》、《唐文粹》作“村”。〔11〕“吾谋”二句:意思是綦毋潜的落第,仅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赏识,切莫以为朝中识才者稀。《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人担心秦国任用士会,设计使秦送士会归晋,秦大夫绕朝察知其情,对士会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知音稀,《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燕支行时年二十一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1〕。

同类推荐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美丽时光走丢了

    美丽时光走丢了

    新概念作文人气新星+90后主力青春作家,集体书写生命之初那些最美最真令人动容的友谊与爱情。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混蛋青春

    混蛋青春

    好人与混蛋的界限,有的时候真不受控制。 不管是自己的故事,还是别人的故事,都在经历了不同的轨迹之后,走入一个相似的境地,不同的青春,往往有着相似的痕迹。 如果,有一天,你狠狠的骂着或者被骂着的时候,请珍惜那种挣扎的心情,有一天你日薄西山,茫然惶恐的时候,翻出来告诉自己,曾经那样年少轻狂过。 从来就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混蛋。
  • 梦里

    梦里

    梦里的他,她,它还是他们原来都只是我的假想?我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迷失在这不真实的世界里再也回不去了。那么我也该明白:我,是不应该对着一切有所动情的。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才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北大文学课

    北大文学课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现语言魅力,让你在诗词文章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从北大走出了数不清的文学大家,他们博古通今、指点江山,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在北大学者的点评中,我们学习百家古文,重温民国美文,阅读国外经典,于文字中领略生活之美。
  • 绝世轻狂:妖孽师傅不好惹

    绝世轻狂:妖孽师傅不好惹

    被所爱之人活活烧死,她却没有资格怨恨,唯一能做的便是决心来世不再爱上任何人。一缕幽魂以莲重生,她本无心,却一再动情。他是避她唯恐不及的尊师,只因她是他躲不开的劫,而她却甘愿一生默默仰视着他,遥望相守。回首,曾经所爱亦悔恨当初,倾力挽回,为她甘心抛弃天下。她究竟执谁之手,共画繁华?
  •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她神奇地出现破坏了他的好事。他被她的美艳所惊,放下怀中的美妃,与她邂逅。她融化了他内心的坚冰,激发出他似火的激情。不料,他的热情被误解。二人陷入纠结。但他矢志不渝,坚守内心的爱。一句:“从今天起,你便是朕的人!”打动了她。他们解除了种种的误会,相互接纳对方。在层层的阴谋下,他们历经种种磨难。但他们始终坚守。最终,他们突破重围,修成正果!
  • 职工健康心态手册

    职工健康心态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