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礼仪是现代社交礼仪的主体之一,在丰富的职业生活中,无论求职,就业,还是执行公务,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一套颇为讲究的礼仪。
就业的礼仪
求职者面试时要讲究礼仪;面试,就是用人单位安排,组织对求职者的当面考试。它是求职者能否获得所谋求的工作的一个环节,尽管求职者的资历、知识、能力、品德和体格是求职者的基本条件,求职者面试时是否注重礼会给面试单位留下深刻印象。求职者礼仪包括求职者个人的外表,言谈,举止,性格等,他直接影响求职的成败,甚至可以认为,面试时是否表现得有礼仪,是求职成功的关键。求职者要想谋职成功,就要恰当地表现自己,认真对待,了解掌握面试的基本礼仪规范,做好面试的充分准备。
一、面试的准备
面试是供求双方双向了解,相互选择的过程。面试对用人单位来说,是了解求职者最重要,最直接的过程。面试对求职者来说,既是接受用人单位考查的过程,又是“推销”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礼仪等特点的机会,因此在面试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应试前的准备
如果说面试准备除了可以从心理,资料,形象三个方面进行准备以外,还应当熟悉面试场所的有关礼仪:
1.心理准备应聘犹如赛马走赛马场,贡生走进京师国子监,再久经沙场,再满腹经纶也难免紧张,难免怯场。因此,应聘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必须的,只有心理准备充分了,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显露自己的优势,从而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赢得一席之地。
所谓心理准备,实际上是对自己成熟与否的实地检验。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讲究礼仪,并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和有足够的耐力面对挫折。有了这些,当你走到主考官面前的时候就会彬彬有礼,临战不乱,应对如流。而且这种“不乱”和“如流”,应当以人格的自尊和深刻的自省为前提。而不是盲目自信或者刻意逢迎。你应该有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的好恶为自己行事的标准,即使面对主考官铁青的脸也应该这样。你应该记住“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的道理。
有了人格的自尊还远远不够。你得明白,“人比人气死人”这句俗话的道理,不要拿自己跟别人滥加比较。
心理准备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具体体现,应该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时时处处讲究礼仪,才能真正做到“临阵不乱”,“对答如流”。
2.资料准备应聘者在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之后,就应当着手准备求职所需要的种种资料。其中,自荐信是必不可少的。用人单位可以据自荐信做出是否面试的决定。因此,写好自荐信是基本要求。
书写自荐信的礼仪要求包括简历、能力、愿望三部分。
简历:须简明,扼要,准确,没有任何自我评价、自吹自擂的形容词和副词,文笔流畅,别写错别字,不要前言不搭后语,不要罗列过小的又无关紧要的工作经历。下面列出的“履历构成要素”可供参考。
履历构成要素:
A姓名
B通讯地址
C联系电话
D学历
E毕业学校及时间
F特别的奖励或荣誉
G工作简历
H运用外语及其它的能力
I爱好
J特长
K社会活动
能力描述:如果求职者是按照编年史的方式描述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能力得体地表述出来。多说主要事实,避免琐碎的语句。可结合大的奖励给自己以适当的评价。
愿望表述:千万不要用抒情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更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弄得模糊不清,愿望必须表述得坦荡、清晰。直截了当说明希望做什么工作。
自荐信的内容应针对应试工作的需要,不要以为自己学历高,资历丰富,能力强,便能轻而易举地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须知用人单位要通过招聘面试,在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拔所需的人才。通过自荐信要让用人单位了解你,形成初步的良好形象,进而产生面试的愿望。
3、应聘者的礼仪形象应聘过程就是展示自己优点的过程。因此,将一个美好的形象呈现于招聘者面前是十分重要的。从择业角度来看,择业者就有一个如何打扮自己,使自己的形体、装束显得更美而增强择业效果的问题。因此,择业者在求职时要打扮自己,让自己显得更有魄力,更显得具备所求职业素质。那么,求职者应该为自己的礼仪形象作哪些准备呢?
一,要明确打扮的目的,求职时打扮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理想的职业,为了实现早日就业。
二,明确职业特点对从业者装束、生活习惯等的要求,按照这种要求打扮自己。不同职业,对本职业的劳动者的气质、装束有特定要求。如果不注意这一点,片面地理解美容、装束可使自己更美貌,更风采,更迷人,不去考虑职业特点,只想怎样显得美就怎么打扮自己,是一定不会给求职单位留下好印象的,求职也决不会成功。
三,要考虑求职单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无论什么人,其打扮都会不自觉地受到别人的某种评价。一个单位对求职者也首先是从美容,衣着打扮上给以评价。如果不考虑可能评论你衣着打扮的对象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往往会影响求职。
二、面试中的礼仪
(一)言谈的礼仪
作为一个应聘者,你与招聘者的交谈是展示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好自我介绍
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介绍什么,分哪几条介绍,事先要认真计划,力求内容简短,有条有理,实事求是,概括反映出自己的主要经历、主要特点和应试想法。
语气自信,口齿清晰的自我介绍,除了内容丰富、措辞恰当、使人感兴趣外,还应该注意表达的语气、速度、吐字等,速度不要太快,口齿要清晰,要把自信心和感染力融入其中。
自我介绍时少用“我”用“我”,会被别人认为是强迫性的自我推销,易使人反感。
诚实谦逊,避免过分炫耀自己
注意观察听众反映,及时予以适当调整
怎样使用名片如有个人名片,可在自我介绍之后补充:“这是我的名片。”并双手递上,千万莫打无准备之仗(临时乱翻)——一则容易乱中出错,二则会使对方不快。这里顺便提一下接名片的礼节问题。当应聘者接到招聘者递过的名片时,首先应礼貌地说:“谢谢!”然后迅速地看一遍名片上的内容——这对你的应聘至关重要;而后再小声重复一下名片上的主要内容,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2.尽量赢得所有面试考官的好感
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用人单位考查,回答问题时以老老实实为上,表现才能为下。因为诚恳的模样会赢得所有人的好感,而过于夸耀自己的才能,在集体场合,很容易引起误解,使人感到你是在出风头,卖弄自己,而这种印象一旦形成是很难消除的。
如果对问题未完全听懂或者不清楚提出这样问题的目的和意图,可以直截了当地问:“您是否可以再做进一步说明?”“我对这个问题的要求还不明确,您能不能解释?”一定要弄懂再回答,千万不要抢半截话,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
回答问题一定要抓住要点,尽可能用第一、二、三来说明,这样能给人以头脑清晰,反应快,思维能力强,办事精明可靠的印象。
3.把握分寸
有分寸,有节制才能让人亲近和接受。否则会引起面试考官的反感。
4.使用谦虚的、征询意见的话语
谈话中如果使用谦虚的,征询意见的话语如:“很想听听您的意见”,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即使对方没有发表意见的欲望,听见这样的话也很愉快。面试谈话的过程是面试考官评估应试者的过程,但他们同时希望应试者是一个愿意接受他们意见和判断的人。说这样的话,等于暗里面向考官表明,在应试者心目中他处于受尊敬、受爱戴的地位,而面试考官对此往往是感到满意的。
(二)举止的礼仪
一个人在交际中的魅力并不全是来自他的语言,有时更多是来自在他那外在而无声的体态。事实上,体态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气质、风度、文化修养、性格与体格,而且还影响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在面试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1.手脚放轻,不要鲁莽
到求职单位时先要轻轻地敲门,听见说“请进”后,再轻轻地推开门,并主动向屋中人打招呼。
2.姿势优雅
对应聘者来说,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站姿与坐态呢?一般说来,在应聘面谈中,应聘者站立时要直——“立如松”,站立时不能下意识地抖动肩膀,或用手搓裤子。正确的站姿:两脚自然分开为两拳左右距离,身体重心聚在两脚上,双臂自然垂下挺胸抬头,两眼干视,面带微笑。这种正确站姿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力量,自信与朝气。
面谈中应聘者始终是坐着回答问题,因此,“坐”得好坏直接关系他(她)个人的形象。首先,应聘者应该入座(或离座)迅速而轻缓,以不出大的响动为宜,其次,要坐得端正——“坐如钟”。上身要自然挺直,双膝、双腿要并拢,双手要自然垂放在双膝上。这种坐姿显示出的是应聘者的自信、自律与坚定,再次,还要坐得文雅,大方,这一点对女性更重要。那种“身体微微向前,双手自然地平放或叠放在双膝上,面带微笑,并不时地点头回应”所表现出的礼貌与文雅一样能打动招聘者。相反,抖着腿,翘着腿,撇着v字腿的坐态不但有伤大雅,而且还会使你“坐失良机”。
3.保持微笑
商店里的售货员常“微笑服务”,这既是在树立新的形象,也是一种推销战略。应聘本身也是种推销,不过它推销的是应聘者自己。作为应聘者,你也许没有可炫耀的学历,没有什么可自豪的经历。但是你那亲切、自然、充满魅力的微笑却能感动对方。因为你的微笑最迷人!
(三)服饰
应试者的服饰同其言谈举止一样是面试考官评价的要素。面试考官第一眼就是从仪表来审视就试者的。面试是一种正式场合,服饰可以根据社交中服饰“TPO”原则来选择。
1.穿着
服饰的颜色不同,给人的感觉不同,因此服饰装配上要给人整体感,和谐感,明快感。服装也与职业要求相关,对应试者来说,首先要考虑职业要求,同时又注意既不时髦,又不粗陋。一般说来,男士须穿西装打领带,衣服上下烫得平直,头发梳理整齐,女性也须穿得端庄大方,衣着合体,以图留下精明干练,态度认真,工作勤奋的形象。
2.须发
无论应试者喜欢什么发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面试的发型有一条基本原则:梳理整齐,干净。有光泽,能够显露出应试者的整个面庞。
3.化妆
化妆可以起到强化优点、掩饰缺点、显现个性的作用,接受面试进行适当的面试化妆是必要的,关键是要使自己看上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风采耀人。女性在面试时,不要浓妆艳抹,应以面部清洁自然为宜。化妆如果不适当,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或者使人感到滑稽可笑,或者使人望而生畏。
4.饰物
面试时佩戴饰物需要慎重,因为饰物可能会引起面试考官对应试者本身的猜想:认为应试者有钱,好消费,爱玩,而在工作中不专心;认为应试者好打扮,而在工作上不一定太热心;认为应试者好引入注目,虚荣心强。戴不戴饰物,不能简单地说好与不好,不过应试者需要慎重对待,因为应试者只要戴上饰物,面试考官就有理由在内心说三道四,评头论足。
(四)注意事项
总的来看,在面试时有以下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
第一,准时到场或适当提前,不要迟到。第二,进门时要给人一种极有把握的印象,要显得自信,最好能面带笑容。进场后不要主动要求握手。第三,应试者的目光,应当平稳地看着考官,并保持经常的眼神交流。第四,注意听别人讲话,表现出对别人讲话内容的兴趣,可以适时地作出反应,避免完全被动,长久沉默。第五,在回答问题之前最好思考一下,不要打断他人,抢着说话,更不要对没听明白的问题凭胡猜乱想回答。第六,尽量避免过分简单、直接地回答“是”或“不是”。第七,言辞要简明清晰,不要滔滔不绝,不要拖泥带水,尤其要防止恐怕别人听不懂而做过多的啰嗦的解释。第八,当遇到批评意见时,要使自己的观点看上去比较客观,比较平衡,要有信心。第九,要开门见山,首先谈最重要的事情。第十,当面试考官要应试者提问时,那就只问重要问题,并不要很多,一二个即可。
三、求职备忘录
面试后的行动也是整个面试的一部分,是面试的延续,应试者注重面试中的表现和发挥,也应当注重面试后的礼节和面试后的行动。
应试者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一般情况下,考官组每天面试结束后都要进行讨论和投票,然后送人事部汇总,最后确定录用人选可能要等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求职者在这段时间里一定要耐心等候消息,切不可到处打听,更不要托人“刺探”,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面试回去后通常应给面试考官写一封谢函,一是礼节周全,二是有可能在用人单位难以下定取舍决心之际,谢函起到促进自己被录用的作用。
(二)面试后做好两手准备
参加面试是求职者被用人单位考查的时候,要么被录取,要么被淘汰,因此要做好两手准备。在面试后几天,应试者能够收到用人单位寄来的通知,明确告诉应试者是否被录用。面试后的一段时间里最好不要旅游或出差,以免用人单位有事或通知录取时联系不上。当必须外出时最好向用人单位事先说明,以表示你的诚意。如果不幸未被录用,不必生气,更不必恼怒而向面试考官发泄怨气,或采取羞辱、报复面试考官等错误做法,应当多从自身方面查找原因,分析自身不足,从而积蓄实力,准备迎接新的一轮挑战。
四、报到的礼仪
去单位报到别错过了日期。你一定要按时报到,如有可能,最好是提前几天到达单位。因为那是陌生的环境,你还要熟悉它。
事实上,对任何一个新职员来说,熟悉新环境,了解新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了解你的新单位
对新单位的了解,包括对单位的历史、现状及有关的政策、规章制度、人事制度等等的了解。
(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了解也是进入单位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对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了解清楚与否,直接影响你今后的工作。
(三)熟悉你的工作
掌握工作的基本技能,对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来说,这些技能是技术性的;对从事人事行政管理的人员来说,它们是行为方面的。了解工作内容是什么,弄清楚哪些技能对你的工作最重要,然后学习和掌握它们,越快越好。
五、与上司相处的礼仪
美国的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内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是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使你心情愉快,重要的是会帮助你工作上步入成功。
据有关专家分析,一位下级是否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否有不断提升的机会,是否有健康的心理,乃至是否成才,都同与上级相处有极大关系。人常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尚须经伯乐去发现,对于我们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来说,要在工作中取得成绩,不断进步,除自身的不断努力外,获得上司的理解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一)了解你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