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3700000002

第2章 地球真的是圆的吗?(2)

我们很容易产生错觉,常常以为地球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否则每一日的长短也会改变。物理学家牛顿就这样认为,他把宇宙天体的运动看成是上好发条的钟,认为它们的运行准确无误。而实际上地球的运动也是在变化的,而且非常不稳定。有人研究“古生物钟”(研究保存有反映周期性生长变化的饰纹等特征的化石,如珊瑚、双壳类、叠层石等。可利用它们计算生物的年龄,研究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等)时发现,地球的自转速度逐年变慢。距今4.4亿年前的晚奥陶纪,地球公转一个周期需要412天;而到了4.2亿年前的中志留纪,每年只有400天;到了.7亿年前的中泥盆纪,一年为98天;到了1亿年前的晚石炭纪,每年大约是85天;到了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每年是76天;而现在一年是65.25天。科学家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潮汐作用的结果。在地球上,面向月球及其相反方向的海面会因潮汐力而发生涨潮现象,面向月球一侧的涨潮是因月球的引力大干离心力之故,而相反一侧则是因为离心力大于引力的缘故。当发生潮汐时,海水与海底产生摩擦,使得海面发生变化需要一段时间,因而对地球的自转产生牵制作用。这种牵制力会使地球自转减慢。

由于人类发明了石英钟,便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时间。通过一系列观测和研究发现,在一年内,地球自转存在着时快时慢的周期性变化:春季自转比较缓慢,秋季则加快。科学家认为,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与地球上大气和冰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另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重元素下沉,轻元素上浮等,都会影响到地球的自转速度。

除此之外,地球公转也不是匀速运动。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最远点与最近点相差大约500万千米的距离。当地球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离太阳近的时候,受太阳引力的作用就会加强,速度也就变快。由近日点到远日点时则相反,地球的运行速度会减慢。

另外,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并不是垂直的,地轴也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像陀螺一样在地球轨道面上作圆锥状旋转。地轴的两端也不是始终指向天空中的某一个方向,而是围绕着一点不规则地画圆。地轴指向的不规则,是地球运动所造成的。

由此可知,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包括了许多复杂的因素,并不只是简单的线速或角速运动所能概括的。

地球还同太阳系一起围绕银河系运动,并随着银河系在宇宙中飞驰。地球在宇宙中运动不息,这种奔波可能在它形成时便开始了。地球仍然在运动着,它的加速、减速与太阳、月亮以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引力有关。那么,地球最初是怎么运动起来的呢?是否存在所谓的第一推动力呢?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惯性定律:一个运动的物体,只要不再受到外力的作用,惯性就会使它保持着原来的速度和方向一直运动下去。后来,物理学家牛顿在发现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曾用他后半生的全部精力来研究和探索第一推动力。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上帝设计并塑造了这完美的宇宙运动机制,且给予了第一次动力,使它们运动起来,但这显然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

那么,地球运动的能量又从何而来?假如地球运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话,那么它是“永动机”吗?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答案。

追寻地球的年龄

我们知道,树有年轮,一棵树生长的年数会在树干横切面上的圆圈数上显示出来,层与层之间的界线非常清晰。与此类似,地球也有“年轮”。科学家通过对地球上岩层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测定地球至少有46亿岁了。地球形成以后,在其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演变中留下了许多痕迹。组成岩层的主要成分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其来历都各不相同。通过对各种岩层的探测,人们就可以知道一些地方的地质历史。

20世纪放射性元素和其衰变成的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找到了一个比较精确计算岩石年龄的方法。

根据科学方法鉴定出,在格陵兰岛西部地区发现的阿米佐克片麻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铷一锶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它已有8亿岁。不久前,科学家把放射性年代测定法运用到对陨星碎块年龄的测定中,发现太阳系碎屑的年龄大都在45亿~47亿岁间。他们认为,在同一时期,太阳系的成员大多形成了,因此也可以推测地球大约有多少岁了。

近年来,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在澳大利亚西部的纳耶山沙石中发现了4块岩石晶粒,它们是锆石碎块或锆的硅酸盐。探测研究表明,这些锆石大多是地球原始表壳的碎块。人们使用离子探针谱分析法,测定了这些矿物样品中铀和铅的同位素离子的相对度,从而对这些岩石的年代做出了判断。这种岩石晶粒至少已有41亿~42亿年的历史,它比格陵兰西部岩石还要早亿年。

根据这一发现,地质学家们认为,早在46亿年前地球就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和月球一起形成了,而且地球在它起源以后一直受到陨石的重力冲击,时间至少长达5亿年,从而使得地球原始表壳的全部形迹遭到毁坏。

在发展过程中,地壳形成了各个不同年代的地层,保存在各种地层中的各种岩石从低等走向高等,从简单走向复杂。

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分成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时期:

太古代:从距今约40亿年前到25亿年前。那时,地球上是一片汪洋,海面散布着一些火山岛;陆地面积还很小,上面尽是些秃山。地球上的生命刚刚孕育发生,原始细菌开始繁衍发展。

元古代:距今25亿~5.7亿年前。这个时候大片陆地出现,在海洋中海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开始繁衍。

古生代:距今5.7亿~2.5亿年前。地壳运动剧烈,亚欧和北美大陆已形成雏形。最早出现的三叶虫兴盛一时,随后大批鱼类繁殖起来。两栖动物作为陆上脊椎动物之一,已成为当时最高级的动物,爬行类动物和有翅昆虫也出现了。

中生代:距今2.5亿~0.65亿年前。大陆轮廓基本形成,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大山系和丰富矿藏开始形成。那时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以恐龙为盛。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也开始出现了。

新生代:6500万年前到现在。地球上出现规模巨大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地球上海陆面貌同现在基本相似了。新生代的第三纪哺乳动物开始大量繁殖,第四纪则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时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一定能更加准确地测定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大小怎样测定

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地球大小的人是古代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色尼,他是在亚历山大城长大的。在亚历山大城正南方的785千米处有一个叫塞尼的城市。塞尼城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每到夏至那天的中午12点,阳光都能垂直照到城中一口枯井的底部。也就是说,在夏至那天的正午,太阳正好悬挂在塞尼城的天顶。

虽然塞尼城与亚历山大城大致处于同一子午线上,但亚历山大城在同一时刻却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太阳总是处于稍稍偏离天顶的位置。在一个夏至日的正午,埃拉托色尼在城里竖起一根小木棍,测出太阳光线与天顶方向之间的夹角是7.2°,相当于60。的1/50。

鉴于太阳与地球之间遥远的距离,太阳的光线可以近似地被看做是彼此平行的。埃拉托色尼根据有关平行的定理得出了∠1=∠2的结论。

在几何学里,∠2被称为圆心角。根据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应的弧的度数。因为∠2=∠1,所以∠2的度数也是60°的1/50,所以,表示亚历山大城和塞尼城距离的那段圆弧的长度,应该等于圆周长度的1/50。也就是说,亚历山大城与塞尼城的实际距离,正好等于地球周长的1/50。

由此可知,测出亚历山大城与塞尼城的实际距离之后,再乘以50,就可以得出地球的周长。埃拉托色尼计算的地球周长为9250千米。

由于这个计算结果是按照大地是球状的假设来运算的,而且得出的数字大得惊人,所以没有人相信。从此以后,对大地的测量和计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欧洲中断了。

公元8世纪初,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张遂曾亲自指导和组织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大地测量。测量的范围北起北纬51°附近,南至北纬17°附近,围绕黄河南北平地这个中心,在全国1个点用传统的圭表测量法对各地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的正午日影长和漏刻昼夜分差进行了测量。此外,张遂还对各点的北天极高度(即当地的纬度)进行了实地测量。例如,在河南省平原地区,他测得该地一纬度的经线的弧长约为129.41千米。它与现代测算的北纬4。5'地方的子午线一度弧长110.6千米相比,相差20.7千米,相对误差为18.7%。

18世纪时,法国科学院曾派出两个大地测量队,一个队去了南美洲的赤道地区,另一个队到了瑞典的拉普兰,两队分别测定两个区域里的经线一度的长短。结果证实:地球上经线一度的长度在赤道要比在极区略短些,这说明地球是个扁球体。

科学家们从19世纪以来又对地球的大小进行了无数次的测量和计算。前苏联学者克拉索夫斯基和他的学生在前苏联、西欧和美国等地进行弧度重力测量后所得出的数值,在当时是较为精确的。

由于近年来测量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已获得了对地球测量的各种方法。特别是利用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进行测量,能够使人们获得更为精确的地球数据: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78.14千米,极半径是656.755千米。赤道半径和极半径之差同赤道半径之比是1∶298.25。如果按照这个扁平率做成一个半径为298.25毫米的地球仪,极半径与赤道半径只有1毫米之差,这样一来,就像一个真正的圆球了。

运用现代科技测量出的相关数据显示:地球的经线圈周长约为40000.5千米,赤道周长大约是40075.5千米,整个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17克/立方厘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体积约为108亿立方千米。

我们所说的重量是指地球作用于某人或某物之上的重力。所以说探究地球的重量有多少基本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只有和其他物体相比较时地球才会有重量。

不过,人们可以通过计算地球作用于一个已知质量的物体上的重力效应,估算出地球的质量(地球所包含的物质的量)。大多数科学家计算得到的地球质量大约为5.98×10=24千克。

在太空时代到来之前,估计地球质量是件相当复杂的事情。1774年,内维尔?马斯基林第一个计算出了相对准确的地球质量值。他根据一个钟摆在重力作用下的摆动规律,估算出苏格兰境内一座高山的质量并计算出它的重力效应——相对于地球重力。

现在,通过观察围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的运动,人们可以更准确地估算出地球的质量。

窥探月球之谜

在中国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事物。皓月当空,长风拂面乃自然界之一物像,然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缀入,便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由此,在诗人笔下月亮就成为一个包括相思在内的多重意象的事物。月与人可亲而不可近,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

古人咏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月相变化

随着日、地、月三者之间位置的不断变化,地球上人们看到月球的相形状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月相。

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再往后,地球上看到被照亮的月面越来越少,又回复到“朔”。

每次新月之后,月相的变化依次是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这样循环一个周期,叫做一个朔望月,平均时间为29.5日。

月相圆缺变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月相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并用朔望周期来定月,制定了阴历,后来又演变成现在的农历。农历把每次新月作为月首,定为初一,其他的日期依次类推,如上弦月为农历的初七或初八,满月为农历的十五或十六,下弦月为农历的廿三或廿四。

生活中我们发现,月亮不仅有盈亏变化,而且出现的时间和方位也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月亮出现在天空的东南方,有时又在西南方;有时我们能在上半夜看到月亮,有时又只能在下半夜看到月亮;有时在晴朗的夜晚,整晚都看不到月亮,有时却又整晚都能看到,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月亮也和太阳一样,随着地球自转,在地球上看月亮也是东升西落的。只不过各种月相月出月落的时间和太阳日出日落的时间上是有所差别的。

先来说新月,即月球走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月球受光的一面是背对我们地球的,所以我们看不到。新月月出月落的时间基本和太阳一致,与太阳是同升同落的。

对于上弦月来说,月亮要比太阳晚大约6个小时升起。如果假设太阳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早上6点和晚上6点的话,上弦月月出时间就为中午12点,月落时间为午夜12点。但是白天由于太阳光线太亮,因此我们基本看不到上弦月,等太阳落山后我们才能看到。当我们能看到的时候,上弦月的位置在天空的正南方,所以上弦月的话我们看到的时间只能在上半夜,下半夜它已经落山了。

对于满月来说,月亮比太阳大致晚12个小时。也就是说,当太阳落山后,满月刚从东边升起,与太阳是此起彼落的。所以,我们整个晚上都能看到一轮圆圆的月亮。

对于下弦月来说,它比太阳晚大约18个小时才从东边升起。所以等它升起地时候,已经是午夜了,所以下弦月我们只能在下半夜才能看到,等到太阳升起,太阳光线太亮,我们就逐渐看不见下弦月了。对于其他月相也是如此。所以每晚我们看到月亮的大小、方位,时间都有差别。

月球概况

同类推荐
  • 动物奥秘追踪

    动物奥秘追踪

    书中记述了许多有关动物的知识,也涉及到一些引人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对动物的习性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青少年科普读本。
  • 海啸防范与自救

    海啸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 中国地理全知道

    中国地理全知道

    我们抛开枯燥的说教,浓缩中国地理之精华,为读者营造了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相信定能使您在快速纵览华夏山川,了解丰富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精神感受。说到中国地理,一定会想到中国的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蕴藏了多少物宝天华:中华名山、自然保护区、河流湖泊、国家地质公园、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等无不囊括其中。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资料权威,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国家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轻松阅读,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本书是一部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社科读物,内容新颖独特,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愿望。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英雄的晨曦

    英雄的晨曦

    他们不知道千军万马,他们只知道兄弟成千上百。他们不知道政局奸诈,他们只知道忠魂可以报国!这就是英雄,可以挑战神的英雄!
  • 重生之首席魔女

    重生之首席魔女

    一朝入道,不成佛便成魔!  前世,她是失去利用价值的“弃子”,一场背叛的杀戮,再睁开眼,恍如南柯一梦,她重生回到了二十年前。  这一世,她依旧被遗弃的彻底,然,天下人都可以负她,但,她也会让所有负她的人付出代价。  她,季苏菲,重活一世,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没有人可以随即践踏她的尊严,她会用自己的力量让所有人俯首,她要活出属于她一个人的风采。  季苏菲钓鱼,随身空间到手,从此她拥有了一个巨大的隐形军火库;  和死神做交易,得到一只制裁者的手,指尖蓝色的火焰主宰着他人的生死;  撒旦的邀请:“我...
  • 嫡女嫁到

    嫡女嫁到

    简介:什么?一场意想不到的飞机失事,让她狗血的穿越到了古代。穿越就穿越吧,好歹是个侯府的嫡出小姐,虽说是个不太受宠,胆小懦弱的主儿。但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是被别人从荷花池中捞出来的?为什么她喝的药里会被人下了慢性毒药,是谁要置她于死地?为什么姨娘小姐们隔三茬五就来找她的麻烦,明里暗里给她下绊子?姑奶奶不发威就全当她是小红帽是吧?且看她如何找到老太君这个大靠山,逐渐重获偏心侯爷老爹的宠爱,巧妙化解姨娘小姐的一次次挑衅,最终让她们一个个自食恶果,自掘坟墓的。最后一脚踹飞前来退婚和落井下石的劳什子亲王世子,没收他送来的退婚彩礼,恢复自由身,识花美男,开药膳坊,秀现代智慧,退敌国使臣,一朝扬名天下知。一纸赐婚圣旨下来,谁是这异世中与她相知相守,携手白头的良人?片段一:某男:“五小姐虽然胆小懦弱,无才无德,难以胜任未来睿亲王世子妃,但小侄相信总有一天,五小姐也能够找到能够与其匹配的良人。“某女:“南宫世子,真是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啊!其实世子不用太过为我的未来幸福操心,别以为你一不理我,我就变成狗不理似的。”某爹憋笑:“兮儿,不得对世子无礼!”某女:“爹爹教训的是,但这也不能全怪女儿啊!刚刚南宫世子竟然说女儿无才无德,一无是处,这个女儿是万万不能苟同的。要知道女儿也想对牛弹琴啊,问题是世子能听得懂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充满艰辛和风险的旅行,那么输赢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几处驿站,而成长则是艰苦的旅程以及动人的风景。输赢是人生某一阶段的某一个结果的呈现,是一个人人生态度的一种彰显;而成长则是持续的自我超越,只有通过成长,一个人才能最终找到人生价值和内心平静。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比输赢更重要》正是基于以上认知而编著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长的意义、选择的价值,让青少年朋友们对人生、对自己都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完美的规划。
  • 乱世妖妃不承欢

    乱世妖妃不承欢

    他是冷漠邪魅的大秦少主,后宫佳丽三千,却视女人为工具。她是文武双全的将门千金,却叛国私奔,身负血海深仇。一场利益的交换,她成了他的夫人。她心甘情愿被他利用,只愿能够亲手报仇。他对她眷宠偏爱,温柔的脸庞之下却是另有隐情。这一场,身与心的斗智斗勇,究竟是谁输谁赢?那日,他为她踏平千军万马,只求接她回家。她却抱着另一个男人的尸体,一脸决绝。暮景曦,我不会恨你。但是,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 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

    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

    相传两千多年前,一个贫苦青年海菲在神的指引下,本书收录了常见《羊皮卷》范本的经典,得到秘密流传下来的经商致富秘籍,最终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人。这些秘籍书写在羊皮卷上,因此被称为“羊皮卷”。17部世界级成功宝典以各自的主题让《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处处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并照耀着生命的前程。但令人惋惜的是,同时融入了最新的励志好书,自海菲之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这些神秘的羊皮卷。虽然那些神秘的羊皮卷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下,但是富有羊皮卷意义的书籍却从未消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