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0900000013

第13章 1971年(7)

两年经济冒进指的是1970年至1971年这两年经济建设中的失误。

我国国民经济经过1966年至1968年的极端无政府状态,1969年逐渐恢复秩序。1970年2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拟定了1970年国民经济计划和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由中央正式召开计划会议,制定5年计划,说明经济工作又开始受到重视。但由于指导思想不当,却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会议遵照中共九大关于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的论断,对战争危险的过于严重的估计,提出了"要准备打仗","准备他们大打,准备他们早打,准备他们打常规战争,也准备打核大战"的方针,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战备,促进国民经济的新飞跃"的口号,把"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战略后方"作为"四五"计划的重点。尽管当年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不少偏差。

在会议拟定的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中,为了显示"文化大革命"对促生产的积极效应,提出了不少脱离实际的高指标。虽然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以后没有正式下达,但对经济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实现那些高指标,人们习惯的不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而是增资增人、铺新摊子的老办法。按照这个纲要草案的要求,1970年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内地战略后方(重点是国防工业建设)迅速地全面铺开,地方"五小"工业(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迅猛发展。由于1970年是"三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了尽快扭转计划进度落后状况,从年初起,经济建设掀起了一场"跃进"。再加上此时中央企事业单位大规模下放给地方的经济体制改革试验急剧地推行。1970年6月,国务院原有的部委和直属机构进行调整、合并,确定了编制。在这前后,煤炭、冶金、电力、轻工等几个工业部、对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召开了专业会议,部署了工作。

经过上述几方面的工作,1970年国民经济在上年恢复的基础上有大幅度的增长,这一年经济发展的水平基本上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原定的主要指标。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1)基建规模过大,积累率偏高。全国基建投资总额高达312.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11.7亿元。基本建设规模的骤然扩大,使积累率由上年的23.2%急剧上升到32.9%,消费与积累比例关系失调的矛盾比较明显,建设项目投产率由上年的18.1%下降到16.7%。(2)职工人数增加过快,出现工业、基本建设与农业争劳力的情况,给国家财政支出和市场供应增加很大的负担。全民所有制单位增加职工457万人,超过了"三五"计划增加的人数。其中大部分是从农村招来的,有些地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12%,使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影响。(3)企业下放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打乱了原有的协作关系,各地区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经济效益差。

而1971年的经济建设,仍然不顾上述矛盾的愈益严重,继续强调追求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中规定的高指标。这样,1971年基建规模不仅没有压缩,反而进一步扩大,盲目冒进之风有增无减。由于两年连续经济建设规模过大,生产指标过高,造成"三个突破"并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

基建规模过高,积累率偏高。1971年基建投资总额在上年增加111.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8亿元,达到340.8亿元。其中地方自筹投资比上年增加46%。由于基建投资规模过大,使积累率高达34.1%。不仅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活,也带来国家财力、物力的更加紧张。计划施工的大中型项目1168个,而实际施工的多达1692个。基建战线过长,降低了投资效果。计划建成投产的项目356个,实际只建成115个;39个主要产品新增生产能力,有36种没有完成计划。

农轻重比例进一步失调。197,1年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10%,而工业投资比重高达65.2%。农业投资比重之低于工业投资比重之高都超过了三年"大跃进"时期。在10%的农业投资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被用来搞基本建设或挪为它用。在工业投资中,轻工业仅占5.8%,是建国以来除1963年外轻工业所占投资比重最低的一年。生产结构性失调进一步加剧。

国民经济出现了"三个突破",即职工人数突破5000万人,工资支出突破300亿元,粮食销售量突破800亿斤。由于基建规模过大,加上地方工业盲目发展,到1971年底,职工总数达5318万人。职工人数的急剧增多,使得工资支出总额和粮食销量失控。原计划1971年工资总额为290亿元,实际达到320亿元,原计划1971年粮食销售量为794亿斤,实际达到855亿斤。"三个突破"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主要是:(1)挤掉了农业劳动力。1970、1971年两年新增加的职工中约有600万是从农村招来的。另外,由于各地在搞会战,1971年常年参加会战的民工最多时达到1000万人。(2)工业劳动生产率下降。1971年全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只有11924元,比国家计划要求低4%,比上年下降1%。全国有16个省、自治区的工业全年劳动生产率比1970年下降,其中有9个省是增加职工在20万以上的地区。(3)增加了货币投放,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据统计,1971、1972年共增发货币27.6亿元,超计划发行12.6亿元。其中用于发放工资和各种补贴的费用占了很大成分。1971年社会商品购买力比上年增加12.2%,而同期零售商品货源却只增长5%,商品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三个突破"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使社会经济状况更加不稳定。4.经济管理混乱。由于林彪、江青等人的干扰破坏,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主要表现在:(1)企业亏损额增加。1971年全国工业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增加2亿元。个别省份企业亏损面接近50%。(2)经济效益下降。1971年国营企业每百元资金实现的税金和利润比上年下降0.96元,而年末占用资金3381亿元,比上年增加473亿元。(3)产品质量下降,事故增加。据26个省、市、自治区对1482个企业的8737项产品调查,产品合格率仅达到45%。全年仅全国工业系统因事故伤亡人数超过了10万人。

"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着手解决"三个突破"的问题。主要措施有:调整"四五"计划纲要;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加强劳动工资管理;减少粮油购销差额等。这些努力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有了好转。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较好,安排也大体符合实际。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三个突破"基本得到控制。

1971年的经济冒进,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次规模不大不小的"大跃进",它和当时政治上的极左潮流交织在一起,对我国国民经济构成了深层次的危害。

60~70年代的援越抗美

同类推荐
  •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他是张居正的得意门徒!他向戚继光学兵法……和俞大猷学剑法,天下无敌!在他手中,有更辉煌的万历四大征!白手起家,掌握天下,笑谈之间,成就最强悍无敌的事业!在大明万历年间,张惟功以枭雄手段掌握国政,于大航海开时之时,开创属于中国人的大明时代!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匪事

    匪事

    战后中国,满目疮痍,一次偶然,让三个世界的男人相识,不同的经历,殊途同归。三个没落的男人,三个不同的故事,身份颠倒,场景转换,最后的子弹又射向了谁?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热门推荐
  • 爱国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爱国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读关天培、邓世昌的故事,感叹他们为抵抗帝国主义侵略而不惜流血牺牲的壮举;读邹容、林觉民的故事,感受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气魄;读杨靖宇、张自忠的故事,重温他们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而英勇献身的军人本色;读钱学森、邓稼先的故事,学习他们为发展新中国科学事业而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的精神!
  • 无始天帝

    无始天帝

    【百万追订】仙路尽头谁为峰,一见无始道成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黑猪村官巴托

    黑猪村官巴托

    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卧牛村的村长巴托。依靠丰富的科学知识,把邻里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通过聪明才智化解。,凭着聪明、干练,本书共收入了作者精心创作的20个小故事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本书讲述了旅途、食物、海上、灾难、救援等方面的生存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海外明夷录

    海外明夷录

    明初大航海时代,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率空前绝世的水师舰队,云帆高举,七下西洋,臣服数十国,辉煌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其同袍、朋友分踪五大陆、七大洲,历险奇趣寻宝探秘……
  • 躲不掉的前任

    躲不掉的前任

    【简介】:“如果让思璟知道你和他弟弟在一起过,看他还愿意跟你在一起…”,订婚后不久,未婚夫的旧情人找上门来。而她却只能无地自容的落荒而逃,可背后的他却步步紧逼,她不知道自己哪里被他喜欢上了,明明他小时候讨厌的自己要死。“谢欢,你要是敢嫁我哥,你结婚那天我就冲礼堂告诉别人你勾搭我”,他死皮赖脸的恐吓。她一阵绝望,死章盛光,不就是长得人模狗样点,人人喜欢,可她偏讨厌,全世界男人死绝了都不嫁。谁让他初见面时就骂她乞丐,嫌弃她又丑又脏。谁让他总是跑出来当她和璟哥哥的电灯泡。谁让嫌弃自己身材不够好。……。★★注:此文慢热。。。。喜欢的请随意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