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0900000001

第1章 1970年(1)

1970年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

毛泽东认为经过前一阶段的整党建党、清理阶级队伍,这时的重点应该是重建政府了,遂提出修改宪法和准备召开四届人大,并6次提到不设国家主席和他不担任国家主席之事。但林彪一意孤行,坚持要设国家主席,为此同江青集团的矛盾也日益尖锐08月31日,毛泽东写了《我的一点意见》,批判陈伯达,给林彪一伙以沉重打击。因此,可以说,九届二中全会是林彪集团由发展到覆亡的转折点。但它不甘心失败,以林立果为首的一批效忠林彪的人组成"联合舰队",开始策划武装政变阴谋。

经济发展较快,不仅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且超过了1966年的水平。这一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5.7%。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项目取得了成就。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我国在宇航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7月1日,全长1083公里的成昆铁路建成通车。这一切表明了广大干部和群众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竭力抵制和克服"文革"的严重干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贡献,也说明了搞经济建设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可是,由于"左"倾方针的影响,经济工作也出现了大的失误。在2月召开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拟定了1970年计划和"四五"计划纲要(草案)。会议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战备,促进国民经济的新飞跃"的口号,把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作为"四五"计划的重点,结果又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开始了新的经济冒进,造成我国国民经济"三个突破"的严重局面。加上从3月起下放企业、精简管理机构、合并部委、下放大批技术干部。更加剧了经济工作的混乱。

"一打三反"运动的开展

1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2月5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和《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这3个文件相继发出后,全国随即开展了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和铺张浪费的群众性运动。简称"一打三反"运动。

《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认为当时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是:"苏修正在加紧勾结美帝,阴谋对我发动侵略战争;国内的反革命分子也乘机蠢动,遥相呼应,这是当前阶级斗争中值得注意的新动向。""这一小撮反革命分子妄图仰赖帝、修、反的武力,复辟他们失去的天堂,加紧进行破坏活动。"他们"虽是一小撮,但无恶不做,危害很大"。"对反革命的各种破坏活动,必须坚决地稳、准、狠地予以打击。"《指示》提出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方针是:(1)要放手发动群众。用战备的观点,观察一切,检查一切,落实一切,使群众认清,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是打击帝、修、反"别动队"的斗争,实际上也是一项重要的战备工作。号召广大群众,对反革命分子检举、揭发、清查、批判,从而把隐藏的敌人挖出来。(2)要突出重点。打击的重点是现行的反革命分子。对那些通敌叛国、阴谋暴乱、刺探军情、盗窃机密、杀人行凶、纵火放毒、反攻倒算、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抢劫国家财产、破坏社会治安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必须坚决镇压。(3)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分清敌我,区分轻重。(4)要大张旗鼓地、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动员。杀人不可过多,杀的应是极少数,关的亦不应多,管的是大多数。不论是杀、是关、是管,都要搞得很准,必须罪证确凿,判处得当;都要交给群众批判、斗争,把它斗倒斗臭。(5)要统一掌握批准权限。杀人由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报中央备案。(6)要加强领导。必须首长负责,自己动手,具体指导,深入实施。严格地审查捕人和杀人的名单。该《指示》发出后,打击了极少数反革命分子和各种犯罪分子,但由于对形势估量过于严重和"左"的思想指导,也打击了大量无辜群众,造成许多冤假错案。张志新所谓"现行反革命"案(被处死)便是其中一例。

不少群众向中央办公厅信访处反映,有些单位存在着严重铺张浪费的现象。中央办公厅信访处《文化大革命信访简报》1969年第68期刊登了部分群众的来信。中共中央于1970年2月5日转发了这期简报以及广西自治区革委会关于柳州市搞非生产性建筑的调查报告,同时加了批示,即《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通知》指出:"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关系到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大事。""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发动群众,雷厉风行地开展反对铺张浪费的斗争,坚决刹住这股资产阶级歪风。"为此,《通知》重申:(1)"严禁新建、扩建和改建楼、堂、馆、所,已施工的要一律停下来","重新制定施工计划"。(2)"任何地方不许兴建高标准的城市建设工程,不许随意拆迁房屋。"(3)"一切新建、扩建企业和’五七‘干校,应当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一切非生产性建筑和生活设施必须从简,提倡延安精神。"(4)"一切机关、部队、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一律停止添置非生产性设备,必要时由内部调剂解决。确需购置的,地方经省、市、自治区革委会批准,军队经军以上党委批准。"(5)"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看戏、看电影。不要搞不必要的庆祝活动。"(6)"违反上述规定,继续铺张浪费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处分,十分严重的要给予刑事处分。"(7)"严格遵守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节约开支。"《通知》下发后,全国随即开展了反对铺张浪费运动,成为"一打三反"运动的组成部分。

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指示》指出,"一小撮阶级敌人不仅在政治上伺机反扑,而且在经济领域里向社会主义也发动了进攻"。"这是新形势下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必须把这场斗争看作如同打击现行反革命的斗争一样重要。""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违法犯罪事件,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撤职、惩办,判处徒刑,直至枪毙一小撮最严重的贪污盗窃犯和投机倒把犯。"中央的指示要求:(1)各地要根据斗、批、改的发展情况,全面规划,具体部署,放手发动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掀起一场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大清理的高潮。(2)要自始至终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开展革命的大批判。使广大群众擦亮眼睛,及时地识破他们,抵制他们,揭露他们。(3)要实行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和给出路的政策。(4)要通过这场斗争,认真整顿财贸队伍。为了杜绝贪污盗窃、投机倒把,中央的指示重申:(1)除了国营商业、合作商业和有证商贩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从事商业活动。(2)集市管理必须加强,一切按照规定不许上市的商品,一律不准上市。(3)除了经过当地主管部门许可以外,任何单位,一律不准到集市和农村社队自行采购物品。不准以协作为名,以物易物。不准走"后门"。(4)一切地下工厂、地下商店、地下包工队、地下运输队、地下俱乐部,必须坚决取缔。(5)"一切单位的经营管理和群众监督必须加强,建立与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堵塞漏洞。"反对贪污盗窃,打击投机倒把活动,是必要的、正确的,惩治了一些贪污盗窃犯罪分子,是应该的。问题在于政策界限不十分清楚,有些地方把一些正当的贩运和商业活动也当作投机倒把加以打击,在反贪污盗窃中,不注意政策,搞逼供信,也造成了一些冤案。

全国计划会议拟定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的编制从1970年2月开始着手进行。由于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十分艰难。

我国国民经济在1967年、1968年连续两年出现倒退的趋势,1969年逐渐恢复秩序,1970年开始发展。1970年2月15日~3月21日,国务院主持召开全国计划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计划和拟定《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当时,由于对形势作了不切实际的分析,认为新的世界大战随时有可能爆发,把对付国外敌人的突然袭击和大规模入侵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由于有了1969年的经济回升,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左"倾思想再度抬头。这次会议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战备,促进国民经济的新飞跃"的口号,强调要"集中力量建设三线战略后方"。这些思想和情绪,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中。

第四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5%,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合计1200亿元一1300亿元。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83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农业总产值830亿元;粮食达到3000亿公斤一3250亿公斤,棉花6500万担~7000万担;钢3500万吨一4000万吨,生产能力达到4000万吨以上;原煤4亿吨~4.3亿吨;原油7000万吨~10000万吨;发电量2000亿度一2200亿度;铁路货运量9亿吨~10亿吨。计划纲要(草案)的主要内容是:(1)高速度发展钢铁工业。布局、品种和数量同时并举,大办钢铁。到1975年,东北、华北、华东、中原和西南经济协作区钢的生产能力都将达到600万吨以上;各省、自治区都要有一批中、小钢铁企业,一些地、县也要建立起自己的小矿山、小铁矿、小钢厂,形成大中小结合,星罗棋布的钢铁工业布局。(2)集中力量建成内地战略后方。到1975年,将内地建成一个部门比较齐全、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强大战略后方。内地工业建设在布局上,大分散、小集中,不搞大城市;工厂布点"靠山、分散、隐蔽",特殊、重要工厂的关键设备或车间,有的"进洞"。打人民战争,建成一部分,投产一部分。实行土洋并举,设备能新则新,有旧用旧,土法上马,因陋就简。(3)将全国划分为西南、西北、中原、华南、华东、华北、东北、山东、闽赣、新疆10个经济协作区,在每个协作区内逐步建立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其中,山东、闽赣、新疆要建成"小而全"的经济体系;特别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冶金、国防、机械、燃料、动力、化学等工业部门,同时建设比较强大的农业、轻工业和比较发达的交通运输业。(4)农业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粮食不足的省、自治区要尽快做到粮食、油料自给有余,扭转"南粮北调"的状况。到1975年,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达到一亩高产稳产农田,耕作机械化程度达到40%~50%。(5)大力发展地方"五小"工业。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建立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等,形成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体系。力争在一两年内,把每个县的农机修造厂都建立起来;三五年内做到每个公社和有条件的大队都有修配站。(6)加速发展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工业,积极改变燃料构成。到1975年,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工业在我国燃料动力结构中的比重,由1969年的17%提高到31%~38%,煤炭的比重由83%降低到69%~62%。要在江南地区多搞小煤矿,扭转"北煤南运"状况,力争到1972年江南各省、自治区实现煤炭自给。(7)大家动手办机械工业,各行各业都要自己武装自己;大多数省、市、自治区要逐步做到能够成套地提供单机、机组和车间、工厂所需要的设备;机械工业要把国防、军工和内地建设所需设备的生产放在首位。(8)除了少数轻工产品由于受资源条件限制,需要由国家统一调配外,一般轻工业产品都要根据各自的条件,尽可能做到省、自治区自给。

8月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中央将作了部分修改的《纲要(草案)》作为参考文件在会议上印发。1971年3月,中央将此《纲要(草案)》中主要指标作为1971年计划的附件下发。由于当时国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之中,加之计划本身也存在问题,所以第四个五年计划始终未能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计划下发。

第四个五年计划依然存在着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的弊病,片面强调多积累,过分突出建设重工业,一味追求生产上的高指标,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严重脱离了当时的实际。对此,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后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采取了积极措施加以控制,调整了"四五"计划纲要。由于原订计划指标过高,难以实现,1973年进行调整,提出《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修正草案)》,对奋斗目标有所降低,控制基建规模,加强劳动工资管理,减少粮油购销差额。这些努力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有了好转。但由于"文化大革命"仍在进行,江青一伙不断干扰破坏,全局性的"左"倾错误无法彻底纠正,经济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1975年,按《纲要(修正草案)》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工农业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01.7%,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104.5%,工业总产值完成100.6%,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如棉花、棉纱、钢及铁路货运量等均未完成计划。

关于设国家主席之争

九大之后,鉴于党的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恢复,毛泽东进一步考虑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问题。1970年3月8日,他在武汉让汪东兴回京向政治局传达他关于准备召开四届人大,修改宪法,以及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3月9日,中央政治局开会,赞成毛泽东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同时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开始修改宪法的准备工作。16日,政治局就修改宪法的一些原则问题,向毛泽东写了请示报告。毛泽东批阅了这个报告。3月17日至20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到会的人中有两种意见:一部分提出还是要设主席,并请毛泽东继续担任此职。多数人赞成毛泽东事先提出的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双方争论得很激烈。

林彪、叶群赞成设国家主席。3月9日,叶群给黄永胜、吴法宪打电话,告诉他们"林副主席赞成设国家主席"。林彪还亲自给毛泽东打电话,要"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4月11日,林彪正式向政治局提出要毛泽东兼任国家主席,认为"这样做,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人民心理状态适合。否则,不符合人民的心理状态"。林彪还表示自己不适应担任副主席的职务。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特种兵在古代

    特种兵在古代

    一个从没有失败过的特种兵,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古代。过人的技术,冷漠的性格,让他在新的时代成为无可替代的万人迷...
  •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再升级,深入探究日本国民性起源!《史上最强日本史2》,第一部惨遭封杀后依然坚挺,销量轻松飚破20万册!《史上最强日本史2》,扬眉吐气,最全面记录万历抗日援朝之战的历史通俗读物!《史上最强日本史2》,职场晋升必读!比《德川家康》更好看的德川家康,为你深度剖析创业成功背后的厚黑秘笈!
热门推荐
  • 侍寝胖妃:压垮你的床

    侍寝胖妃:压垮你的床

    “胖妞胖妞?哼!再叫我胖妞,我就……用我无敌的身体压扁你们!”她——雪倾城,身为公子的侍妾,居然连见上公子一面都难,悲催到极致!“这是什么东东?血人?啊?不要压我啊!”她还没有看清楚,已经被他一个纵身压过来,两人一起滚下山去。谁说胖没有好处的,亏她这一身肥嘟嘟的肉肉,不然早就摔个稀巴烂了。咦,这帅哥好帅啊,可惜了,不说话,应该是个哑巴,叫什么名字?只见他大笔一挥,潇洒的在桌子上竖着写了三个字——林蛋大?还林大蛋呢!嘻嘻!原来都不是,是楚中天呀!这家伙貌似很有钱呀!还有那么多妃子,难道他是?……
  • 蜜宠哑媽咪

    蜜宠哑媽咪

    一排排大雁整齐的排列队形向南边飞去。日落而下,橙色的余晖洒进每一个它所能至的地方,透过层层绿荫的树木,落进白色的窗户里,落在白色的地板上。一双好看、小巧、白皙又赤着的双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白色的长裙穿在过分有些小得身子上,于是拖了地。小女孩大约才五岁的样子,但是头发却被剪的有些乱七八糟,那张漂亮的小脸蛋儿更是苍白的就像大病了一般。安静的房间里只有小女孩一个人,房……
  • 下堂医女

    下堂医女

    他是归云岛岛主,承长兄之位,身带顽疾她是归云岛范姜医苑苑主,少年得名说到底她范姜杏就是岛主的私人大夫“红杏,我这病,这辈子怕是离不开你,为免误你终生,我决定娶你。”她拒婚无效,吉日一到,她便被他的云龙护卫队“送”到他跟前拜堂新婚之夜,他陪着他同样体弱多病的寡嫂她丝毫不在意他关心寡嫂比关心他的妻子多,她也不在意但是,他因他嫂子的病情延误而大骂她是庸医就太过份了“我要你治好她。”“我尽力了,”药医不死人,治不了心病。“她若有任何差错,范姜医苑休想继续在归云岛立足。”她不是治不好,是不能治,范姜家受牵连,范姜一族从此消失在归云岛三年后,他出现在她面前,指责她红杏出墙“白纸黑字,休书为证,你我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她抖出一张薄纸“休书非我所出。”“休书上有归云岛主印章为证。”他抵死不认,好,他既然指责她红杏出墙,她范姜杏就出墙给他瞧瞧——
  • 历史不是教你诈

    历史不是教你诈

    历史如同一面魔镜,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权力争夺,总有人占据主动、稳操胜券;名利得失,总有人游刃有余、进退自如——这如同喜剧。同时,也总有人满腹经纶却终生不得志;君子清正廉洁,却屡屡受挫——这如同悲剧。在这历史的悲喜剧中,总有规律可循,博弈智慧就是其一,也是人立身体处世的根本。
  • 每天读点生意经

    每天读点生意经

    做生意是一门学问。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这是个强者生存的时代,不论你选择自我创业,还是在公司里打拼,你都必须熟稔生意经所传授的经典招数。知己知彼,绝对是有益无害!送生意场上的朋友一句话:既然选择了做商人,那你必须遵守商业中的一切游戏规则。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好孩子成才私房书。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一本习惯养成心灵书,陪伴孩子的快乐童年,播下好习惯,收获好人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

    她,刚刚毕业进入公司上班的小职员一枚。细细数着天数,只等第二天发工资的时候,车祸穿越了。看着漫天的黄沙,破旧的衣裳,遍体鳞伤的身体,短小的四肢,欲哭无泪。装死装傻只为求得一席生存之地。他,杜府大少爷,天子骄子,见证杜府被族人亲戚瓜分衰败,弟弟妹妹更是寄宿他人篱下。舍弃一切,努力打拼,只为可以为弟弟妹妹撑起一片天。情景一:好不容易被人收留,正打算歇一口气的时候,怎么是他?这不是之前那个求收留失败,反倒被发现的某男吗,怎么他会在这里。好啊,不仅敢欺骗他,竟然还欺骗他弟弟妹妹,现在更是住进了自己府上。绝对不能这么放过她。情景二:“清莲,你这个月的工钱已经被扣完了。”管事翻开账簿,一项一项跟她分析。林清莲怒了,一个月下来竟然一文钱的收入也没有。不行,她得赶紧赎身出去赚大钱去。拿着钱袋,将里面的钱数了有数,还是不够。“咯咯咯咯。”院子传出一阵鸡叫。“怎么会有鸡的?”“今天刚从集市上买回来的,留着过年的。”“今天晚上就吃火爆鸡块。”“这个,大少爷——”“他说不能吃吗?”“没有。”“那不就得了,今天晚上就吃这个。”反正再节约,他也不会多给她一个铜板。干脆直接吃了,索性把那些被扣的钱给吃回来。
  • 种田之相公你好

    种田之相公你好

    初来古代她没有惊慌,冥冥中的巧合,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什么,再过几月就要嫁人,还是个残疾夫君?还好这个夫君性子也好长得也不错,可是越接近就越发现夫君还挺多变。原来,温暖的笑脸只是他人生舞台上的一个面具。但是,后来这个女人还是和这个男人相爱了。新婚伊始,他采得一束野菊送与自家娘子。她结巴道:“相公,你,你可真有创意。”伊洛穿越而来,代替那个和她同名的女孩而活。少有农村妇女的骂街吵打。但她仍礼貌的道谢,牵出一段温馨恋情。本文没有极品大妈,他竟然还不接受,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面颊道:“娘子要感谢为夫还不简单?”初夜,他对她说:“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不管哪里,只要娘子在我就到得。”她不信,“梦里你也来得?”分别时他道:“我定会平安归来”,她只默默含泪无语。这里总体乡风淳朴,但也有某小点不和谐因素。传言古代的已婚女子有三种悲,一悲色衰被弃;二悲众女同事一夫;三悲者夫妻相爱,夫却因朝廷征战被征入伍,从此或许便是“可怜无定河边骨,一个古代女子在相亲受挫之际的任性妄为,犹是春闺梦里人”。嫁为人妻,她却从未有过以上如此担忧。不想,辰辉五十六年,朝廷一纸征令“边庭战事紧急,每家摊派壮丁一名,不可懈怠,十日后即整装前行”。“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家中爷爷老迈,一个现代女子的失足落水后的灵魂穿越,相公不良于行。木兰的无奈她今日正在经受,可是她能代夫出征吗?不能,因为夫不允。幸喜只有不到一年时间这些从民间临时抽调的兵士便被解散归田。他也如他所言,归来,安然无恙。原以为,生活从此再无波澜,哪只困苦却只在转角处………全文小儿女情调,或许有些狗血,不喜者慎入
  • 不败主宰

    不败主宰

    一落魄少年,偶然间让其武魂变异成神龙武魂,更偶得一上古秘典,修的不朽金身,横扫九天十地,雄霸天下!从此逆天改命,踏上一条不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