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8500000006

第6章 为自己的心理状况把脉(2)

(2)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它是多维度、多成分和多层次的。

经常波动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精力涣散,身体衰弱;稳定而积极的良好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愉快,精力充沛,身体健康。所以,培养良好情绪、排除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外部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三大类。

(一)家庭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对中小学儿童来说,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大。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异常。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关系不良,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冷淡,矛盾冲突迭起等;家庭成员残缺,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如专制粗暴,或溺爱娇惯等;还有家庭变迁以及出现意外事件等。

(二)社会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属于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其中的各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严重腐蚀人的心理健康。社会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今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都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身心健康。

(三)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是针对学生来说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生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中的种种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如果校风学风不良、教育方法不当、学习负担过重、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抑郁,精神焦虑,若调适不及时,就会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上述各种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往往协同而起作用,而这种协同作用要超过单个因素作用的简单加和。由此,在诊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作用,逐一考察,全面、正确地做出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调适和治疗。

(第三节)关于心理健康的误区

此为对心理健康的典型误解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早在其成立时就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仅仅身体健康不等于健康,也不等于心理健康,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只有两者都具备,一个人才能算做健康。

心理不健康有许多种形式,心理变态只是其极端形式而已。根据状态,人的心理可用三区来表示:白色区、灰色区和黑色区。人处于心理白色区就是心理健康,处于黑色区则心理变态,而处于灰色区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灰色心理调节得当就会回复为白色心理,不当则会发展为黑色心理。所以仅仅心理不变态的人不一定心理健康。

许多人对“心理问题”十分敏感又不屑一顾,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是十分可笑和可耻的,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这是一种很伤害人的误解。人经常会有心理困惑,调解不当就会形成心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都发展为精神病,所以一般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许多人认为心理健康就永远不会有问题,心理有问题就永远不会健康。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二者是动态的、可逆的、有变化的。

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其实,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例如,学生一到上课时就咳嗽不止或喜欢东张西望,老师往往以为是纪律或品德问题。事实上,这也可能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产生的心理压力引起的躯体反应或心理逆反。

心理问题是能被早期发现、早期调适的,对心理问题同样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很多人觉得去看心理医生是很难为情的事情,认为看心理医生的人都心理变态。这是很大的误区。心理咨询在中国是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够,这可能是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之一。另外,许多人对心理咨询不信任,认为是骗人的东西。这也是误解。其实,正如哈佛大学博士岳晓东所说的:“心理咨询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是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愚蠢的做法。”

长期以来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宣传,致使人们身体有病大大方方地去看医生,但心理有问题却不好意思去看心理医生,小问题也逐渐成了大问题。

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也导致了人们过高的期望值,认为通过一次半次的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所有心理问题。其实,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一样,不可期望很快就能痊愈。而且,不同于身体疾病,心理问题的治疗需要患者和心理医生双方互动交流。这自然也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所有心理问题都需要多次咨询和治疗,简单的问题一次足矣。

(第四节)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

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来诊断,同样,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可以检测的。通过对一些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回答,并进行统计处理,自测者可在相当程度上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量表,国外已经存在许多种,但是其他国家和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外国人的心理健康量表不能拿来套用在中国人身上。中国着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根据近年来对中国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心研究,主持编制了四个“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特别适用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

对被检查者的心理健康测量,通常是由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人来进行的,但这样终归不及时、不方便。为了使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能够经常地自测心理状况,及早地自我发现问题,并进行早期自我心理调适,广泛利用心理健康自测量表是十分有意义的。但要注意,自我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仅可作为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参考,既不要把心理健康测量神秘化,也不要滥用心理健康量表。

下面列出王极盛教授主持编制的心理健康量表,供读者自测,以初步掌握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发现有较大的心理问题,应该及时向心理医生咨询。该量表有十个分量表,反映的心理症状十分丰富,自测者能够准确地判定自己的自觉症状,既适用于青少年,又适用于成年人。

(一)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的构成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采用5级评分制。

无:自觉无该项问题。

偶尔:自觉偶尔有该项问题。

有时:自觉有该项症状,时有发生。

经常:自觉有该项症状,经常发生。

总是:自觉有该项症状,总是存在。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80个项目,可归类为10个因子。各因子所包含的项目如下:

①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10、14、23、31、49、53、71、79,共8项。

该因子主要反映受试者人际关系方面的紧张、敏感等。

②心理承受力差:包括2、17、26、40、50、62、74、77,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事感觉困难,遇到困难、挫折灰心,觉得学习、工作负担重与难以完成,对待环境杂乱脏不能承受等等。

③适应性差:包括6、18、35、38、48、61、69、80,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事情、环境、对人不适应等。

④心理不平衡:包括8、15、24、39、42、54、63、72,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别人对他不公平,抱怨自己赶不上别人,别人有成绩自己生气,自己出力不讨好,别人亏待自己,对比自己强的人不服气等。

⑤情绪失调:包括1、13、22、37、45、52、57、65,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心情不愉快、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等情绪问题。

⑥焦虑:包括:4、20、28、34、47、58、67、70,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许多事情心烦,预感有坏事情发生,心理烦躁,无缘无故紧张,担心自己有病等焦虑症状。

⑦抑郁:包括7、12、21、27、33、55、59、66,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低落,对前途感觉无希望,疲劳,对事情不感兴趣,感到忧愁,生活无意思等抑郁症状。

⑧敌对:包括3、11、30、41、44、51、76、78,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喜欢与人争论,不能控制脾气,有摔东西的冲动,爱挑人毛病,爱刺激别人等敌对症状。

⑨偏执:包括9、16、25、32、43、56、64、73,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不信任人,固执己见,总认为别人背后议论自己和与自己做对,不能接受别人意见,我行我素等偏执症状。

⑩躯体化:包括5、19、29、36、46、60、68、75,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心理紧张,特别是情绪紧张产生的躯体不适或症状,例如手发抖、尿多、头痛、睡不好觉、胃不舒服、心跳加快等。

(二)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

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婚姻职业职称有何疾病测验日期年月日单位通讯地址邮编。

月收入:(请选择)①500元以下;②500~750元;③750~1000元;④1000元以上。

人均居住面积:(请选择)①8平米以下;②8~12平米;③12~16平米;④16平米以上。

指导语:下面是有关你近10天内心理状态的一些题目。请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每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索。每个题目后都有五个等级供你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用1、2、3、4、5分来表示。

注意:①每个题目后只能选择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划圈;②每个题目都要回答。

续表

续表

(三)评分方法

(1)因子分。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包括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都包括8项。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计算方法,是将8个项目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除以因子项目数,即除8,为该分量表的因子分。每一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即“无”为1分,“偶尔”为2分,“有时”为3分,“经常”为4分,“总是”为5分。每个因子的8项按此标准计分除以8,即为该因子的因子分。

判断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读者在自己填完心理健康量表后,10个因子均以2分为简单判断标准分数线。根据10个因子的因子分,以2分为简单判断标准分数线,就可以简便、初步地判断哪些因子存在问题和症状。

初步确定心理问题和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定分数值:2~2.99分为该因子轻度存在问题;3~3.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中度症状;4~4.99分为该因子存在较重的症状;如果是5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

自测中,如果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某因子上存在轻度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予以改善和解决。某因子分超过3分,但不超过4分,也可以通过自己心理调适,逐步得到减轻和消失。如果自己心理调适已经超过一个月尚没有缓解,最好找心理医生咨询。如果某因子分超过4分,也可自己先心理调适,一周后再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再测一次,如果该因子分仍为4分以上,建议找心理医生咨询。

(2)总均分。

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测试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除用因子分数来判断外,还用总均分来总体进行评定与判断。

总均分的计算方法是把该量表80项各自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被80除,得出的分数便是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

用总均分判定心理健康的状况:2~2.99分为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3~3.99分为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4.99分为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是5分是非常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受试者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在2分以上,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

国内外众多心理专家,通过对各种心理现象的归纳总结,提出三种自测心理是否衰老的方法,你不妨试一试。

(一)第一种方法

以下列出的15种现象中,如果你具有13~15种,则为心理极度衰老;具有10~12种,为心理很衰老;具有7~9种,为心理比较衰老;具有4~6种,为心理有点衰老;仅具有3种以下,为心理基本无衰老。

①老是记不住最近的事。

②总是不自觉地提及过去的事。

③对过去的生活总是后悔。

④如有急事在身,总感到心情焦急。

⑤事事总好以我为主,以关心自己为重。

⑥对眼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感到无所谓。

⑦愿意自己一个人生活。

⑧很难接受新事物。

⑨不喜欢接触陌生人。

⑩对社会的变化感到不安。

{11}很关心自己的健康。

{12}总是固执己见。

{13}很喜欢讲自己过去的本领和功劳。

{14}喜欢收藏东西。

{15}对噪音十分烦恼。

(二)第二种方法

以下列出30种心理现象,请你逐个对照:如果具有了其中的26~30种,为心理极度衰老;具有21~25种为心理很衰老;具有16~20种为心理比较衰老;具有11~15种为心理有点衰老;只有10种以下为心理基本无衰老。

①害怕外出。

②没有一个年轻的朋友。

③别人和你说话非得凑在耳边大声讲才行。

④不喜欢看报刊的“智力园地”这类内容。

⑤不能一下说出“水”的五种用途。

⑥不能一下顺背7位数或倒背5位数。

⑦做事情不能坚持到底。

⑧看小说中有关爱情的描写一跳而过。

⑨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

⑩即使戴了眼镜也看不清东西。

{11}在两分钟内不能从100开始连续减7直至减到2。

{12}不能想象出天上的云块像什么。

{13}常常和别人吵架。

{14}吃任何东西都感到味道不好。

{15}不想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16}常常把一张立体图看成平面图。

{17}不喜欢下棋等要动脑子的消遣。

{18}总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

{19}以前的许多兴趣爱好现在都没有了。

{20}记不清今天是几号也记不清今天是星期几。

{21}钱几乎都花在吃的方面。

{22}老是回顾过去。

{23}常常无缘无故地生闷气。

{24}不喜欢听纯粹的音乐。

{25}看了书、电影、戏剧后,回忆不起来它们的内容。

{26}别人的劝告一点也听不进。

{27}常常看错东西或听错话。

{28}走路离不开拐杖。

{29}对未来没有计划和安排。

{30}喜欢反复讲一件事。

(三)第三种方法

以下列出20种心理现象,如果你具有其中的17~20种,为极度心理衰老;具有13~16种,为心理很衰老;具有9~12种,为心理比较衰老;具有5~8种,为心理有点衰老;仅具有4种以下为心理基本无衰老。

①别人稍有冒犯就火冒三丈。

②别人做错事,自己也会感到不安。

③有时感到生不如死。

④脾气暴躁,焦虑不安。

⑤别人请求帮助时,会感到不耐烦。

⑥经常会感到坐立不安,情绪紧张。

⑦看见生人手足无措。

⑧一点不能宽容别人,甚至对自己的亲友也如此。

⑨感情容易冲动。

⑩曾讲过精神病医院。

同类推荐
  •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本书抱着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并将心理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想法,编写成册。收录了工作中和生活中最有用的、和每个人都有关的心理学知识。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再配以众多心理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数据报告,以及许多生动的、鲜活的案例,趣味性非常强。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本书分为思路成就出路、做最好的自己、心态左右一切、学会为人处世、突破常规束缚、善于思考与发现、创新其实并不难、新思路打造成功、让你的思维作锻炼、人无自信不成功、给自己好的改变、逆境之中显英雄、做个受欢迎的人、好口才带来好人生14个部分,从心态、观念、环境、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口才交际等方面,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并针对思维定势这一难题进行突破,旨在帮助人们寻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开启人生的成功之门。
  •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能对人产生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心理暗示的力量》详细介绍了心理暗示产生的原因、其蕴涵的潜在能量,以及运用这种能力的技巧,能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悟到暗示的力量,从而掌握并运用这种力量,获得人生的成功。《心理暗示的力量》由牧之编著。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鸾凤鸣

    鸾凤鸣

    ★※【轻松版文案】※★上帝给了她一个公主的身份,她却带着它住进冷宫俗话说的好,是祸水,总会祸害人间的冷宫怕什么,她照样混的风生水起隔三岔五骗骗皇帝老爹的三千老婆,有事没事耍耍瓜田李下的宫女侍卫闲了就躲到龙床下听听那啥…闷了就出宫溜达溜达听老娘的旧情人念念经说说佛,好不惬意但是——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再云……总之,诸多原因导致一个事实——某女在皇宫混不下去了于是乎,桃之夭夭,转战江湖蒙上帝照顾,一不小心认了个老顽童师傅然后,便宜接二连三,玉面神医是大师兄,武林盟主是二师兄……最最最重要的是,还有个天下第一公子罩着自己,某女奸笑,这下,她可以在江湖上横着走了只是,这两师兄怎么没有一个和自己对盘的?而冷冰冰的天下第一个公子,似乎就是她认识的那个‘他’可是,他干嘛装作不认识她!虽然她骗了他几千两银子,也不至于对她这么冷淡吧她一定要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而且,还要让他负责。谁让他倾城一笑,把她的魂给勾走了呢?…………且看冷宫之凤与江湖之鸾如何演绎一场精彩绝伦的爱情盛宴【看完本文正文只需4.5元,番外0.7元】现半价回馈读者,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广而告之————————穿越文《财迷王妃》【5.5元】架空文《凤戏东宫》下面推荐好友文:南乔妹妹的文《青丝引》玲珑天心《蛮妃的契约》
  • 千香百媚

    千香百媚

    "仙音飘渺,人心难测,天道难寻。作为一个清音柔腰姿容好的软妹纸,修真不光是修仙,还要修身。其次长的好看不是我的错!!!论最美修真女仙的慢慢修真路!"
  • 独倚风云

    独倚风云

    她是龙梦琦,又是沈梦琦,也是云琦。她本是龙吟国郡主,何故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了15年?在两地来回穿梭之际,她与他展开了一段恋情,身怀武功的她如何捍卫自己的爱情?将来要继承皇位的她,能与现代的他在一起吗?她又与江湖人闻风色变的云霄宫有何关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女主播

    重生女主播

    彭佳是华夏国大华市电视台主播,前世因为误会和倔强的个性,间接导致母亲病故,高官继父入狱。家破人亡之后,彭佳在年华老去时惨遭电视台无情抛弃。当彭佳意外重生回到15年前,她决心抓住上天恩赐的机会扭转前世的颓势,重新塑造自已的未来!不论是职场小人、谋害亲人的恶人、能让自已上位的贵人,女主播一一接招……职斗、官斗、娱乐,全包!
  •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陈独秀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编者筛选了陈独秀谈新文化运动、杂论、论文化、论教育、政论、谈人物、论文学七类文章中的精华篇目,以供读者欣赏研究陈独秀的文章,感受其思想智慧的光芒。
  • 祸世妖师:嚣张萌徒不好惹

    祸世妖师:嚣张萌徒不好惹

    奈何一场早已注定的阴谋,步步逼近,在师父的帮助下修炼百年后得到人身“师父,最后位列仙班。当真相浮出水面,她本只是一块粉色狐玉,却因师父沾染到师父的血而幻化成狐,昔日的师徒变成了仇人,我也想要一只坐骑,很威风很威风的那一种。”“师父,我想要九天玄女手里的那把芙蓉扇。”“师父……”直到有一天,师父不见了,她等了一百年,一千年,他们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师父都没有再回来。她决定,离开勐海,去寻师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步步陷情:将军请绕行

    步步陷情:将军请绕行

    某小只骗子:“你个扫把女。”某女:“好,不错,此女还算机灵,留着;某忠将,此女准和某奸臣是一伙的,我等你……”某道士对某女说:“你此生注定一个人。”某女:“姐才不信呢!”,遇到你真倒霉!但……我不后悔。”某女真的晕了,我定陪你隐居于此某敌国腹黑:“我死了你会哭吗?”某女:“不会!我的意思是……你不会死。”某女:“你愿意留下吗?”某忠将:“如若国定家安,[完结文]“你是天女吗?”某女:“我……”“来人,拖出去砍了……”某女:“等一下,我是!”“如何证明?”某女:“好吧,我晕。”某女:“遇到你我也很倒霉,某奸臣,必须防。但至少比你幸运。”
  • 宇宙探秘

    宇宙探秘

    早在公元前3000年,希腊人就把浩瀚的星空和美丽的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优美动听的故事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欲望。有史以来,喜欢思考的人就喜爱去探测神秘的天空。虽然探索星空的道路并不平坦:布鲁诺被罗马教皇活活烧死在鲜花广场,马科洛夫在登月勘察的归途中不幸附地身亡……但这并没有阻止后人对宇宙的探索欲望,看,火箭腾空,卫星上天,人类登月,一个个的新发现接踵而来。人们发现:宇宙远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为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