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特在取得成功之后,便成了人们羡慕的人物。人们觉得福特是由于运气,或者有成功的朋友,或者天才,或者他们所认为的形形色色的福特“秘诀”——这些东西使福特获得了成功,但他们并不真正知道福特成功的原因。有一位研究心理学的专家后来说过:“也许在每10万人中有一个懂得福特成功的真正原因,而这少数人通常又耻于谈到这点,因为这个成功秘诀太简单了。这个秘诀就是“没有不可能”。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只要能想到就一定能办到。
有人说:“越是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越有可能做到。”此言不无道理。
古今中外,很多事实证明,“不可能”的事通常是暂时的,只是人们一时还没有找到解决它们的方法。所以,当你遇到难题或困难时,永远不要让“不可能”束缚自己的手脚,有时只要再向前迈进一步,再坚持一下,也许“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而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对“不可能”多了一股不肯低头的韧劲和执着。
换个角度看问题
有两个穷困潦倒的人,手里都只有一元钱了,悲观的一位说:“咳,只剩这一元钱了!”
而另一位则乐呵呵地说:“嗨,我还有一元钱呢!”
心理的不同,导致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人生的路遇到障碍时,我们需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暂时的失败,只是上帝见你太辛苦,特意让你静下心来,慢慢地把关键之处想清楚,不久的将来,让你品尝到更大的幸福与甜蜜。你的生活是幸福还是抑郁,关键就在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角度,就是给心情一把调节的钥匙,前进中,你就永远不会迷失自己。
有一位银行家,在51岁的时候,财富高达数百万美元,而到52岁的时候,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且背上了一大堆债务。面临巨大打击,他没有颓废也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决定要东山再起。不久,他又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当他还清最后300个债务人的欠款后,这位金融家实现了他的承诺。有人问他,他的第二笔财富是怎样积累起来的。他回答说:“这很简单,因为我从来没有改变从父母身上继承下来的个性,就是积极乐观。从我早期谋生开始,我就认为要以充满希望的一面来看待万事万物,从来不要在阴影的笼罩下生活。我总是有理由让自己相信,实际的情况比一般人设想和尖刻批评的情况要好得多。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是财富,只要去工作就一定会发现财富、获得财富。这就是我生活成功的秘密,记住:总是要看到事物阳光灿烂的一面。
“这个世界应该更加光明、更加美好,如果人们懂得保持快乐是他们的责任,懂得开开心心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也是他们的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会美妙多了。每天都快乐的生活,也是让别人幸福的最好保证。”
有一句禅语叫掬水月在手。苍天的月亮太高,凡人的力量难以企及,但是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就会笑在掌心。
关键是人在生命的极点时,在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你能否懂得换个角度看生命,是否能有垂死挣扎的那一下?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精神先于我们的身躯垮下去了。有这样一个古代的寓言:
一个人经过两山对峙间的木桥,突然,桥断了,奇怪的是,他没有跌下,而是停在半空中。脚下是深渊,是湍急的涧水。他抬起头,一架天梯荡在云端。望上去,天梯遥不可及。倘若落在悬崖边,他绝对会乱抓一气的,哪怕抓到一根救命小草。可是这种境地,他彻底绝望了,吓瘫了,抱头等死。渐渐地,天梯缩回云中,不见了踪影。云中的声音说,这叫障眼法,其实你踮起脚尖儿就可以够到天梯,是你自己放弃了求生的愿望,那么只好下地狱了。
踮起脚尖儿,就是另一条生命,另一种活法,另一番境界。
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信念和希望,信念和希望是生命的维系。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追求,就要奋斗。其实,大自然始终在启迪着人们——在春花秋叶舞蹈般潇洒的飘落里,蕴含着信念和希望;巨大岩石的裂缝中钻出的小草,昭示着信念和希望;不断被山风修改着形象的悬崖边的苍松和手心水中的明月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信念和希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请不要放弃希望和信念,如果你的心灵已太久不曾有过渴望的涌动,请你轻轻地将它激活,让它焕发健康的亮色。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会身陷某些意想不到的困境。这时,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什么都没了,其实只要心灵不熄灭信念的圣火,努力地去寻找,总会找到能渡过难关的那“一个苹果”。攥紧信念的“苹果”,就没有穿不过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
所以,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面对再大的困难,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很多时候,打败自己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你自己本身。
有个年轻人为贫所困,便向一位心理学家请教。老者问:“你为什么失意呢?”
年轻人说:“我总是这样穷。”“你怎么能说自己穷呢?你还这么年轻。”“年轻又不能当饭吃。”年轻人说。心理学家一笑:“那么,给你一万元,让你瘫痪在床,你干吗?”“不干。”“把全世界的财富都给你,但你必须现在死去,你愿意吗?”“我都死了,要全世界的财富干什么?”心理学家说:“这就对了,你现在这么年轻,生命力旺盛,就等于拥有全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又怎能说自己穷呢?’
年轻人一听,又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一个叫“情绪困扰”的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结果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的信念。所以,许多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倒霉”,“想不通”,这些其实都是本人的片面认识和解释,正是这种认识才产生了情绪的困扰。实际情况是,人们的烦恼和不快,常常与自己的情绪有关,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关。能否战胜挫折,关键在于任何情况下都不被一时的失意和不快左右,永远怀着希望和信心,就能从逆境和灾难中解脱出来。
概而言之,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看你怎么去对待它。换个角度看问题,常能海阔天宽。生活中,许多人也许习惯了抱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不妨跳出习惯的认知模式去看,你会发现,你自己什么也不缺,你应该羡慕你自己。
任何一个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矛盾的存在,而每一个矛盾只要找到了合适的中介点,都可以把矛盾的双方统一。这个中介点在不停地变幻,它总是在与那些处在痛苦中的人玩游戏。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就是不能用一种方式去看所有的问题和问题的所有方面。如果那样,你肯定会钻进一个死胡同,离那个中介点越来越远,处在混乱的矛盾中而不能自拔。
活着是需要睿智的。如果你不够睿智,那至少可以豁达。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看问题,就会看出事物美好的一面;以悲观、狭隘、苛刻的心态去看问题,你会觉得世界一片灰暗。两个被关在牢房里的人,透过铁栏看外面的世界,一个看到的是美丽神秘的星空,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垃圾和烂泥,这就是区别。换个角度看人生,你就会从容坦然地面对生活。当痛苦向你袭来的时候,不要悲观气馁,要寻找痛苦的成因、教训及战胜痛苦的方法,勇敢地面对这多舛的人生。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颓废,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
换个角度看问题,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乐趣。转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待人事,人事无不轻安。活着需要睿智,需要洒脱,如果这些你做不到,至少还可以勇敢。生活也许到处都是障碍,同时也到处都是通途,只需大胆地向前走。
换个角度看问题,在任何一个看起来是负面的事物中,也都存在着美好的一面。我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短处。敢于承担责任,改正自身的不足。不足之处纠正得越多,优点就会越多。
坚毅才能走出困境
坚毅是一种特性。坚冰,言冰之坚硬;坚城,言城之牢不可破。
然而,中国古代的智者老子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因此坚中需要韧性。坚毅要人做事专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成功者的高贵品格。
世界上的每一个伟人都是意志力很强的人,查阅他们的历史档案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部苦难史。虽然他们的遭遇不同,但都在感受痛苦的过程中使意志得到了锻炼。痛苦是对信念、信仰的残酷考验,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人的信念、信仰就能坚定十倍。
世界着名的领袖人物大都具备了非凡的意志力,出色的意志力是其远大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很重要的一项保障。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的杰出总统之一。就任期间,他实行新政,缓和了美国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不顾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使美国与英国、苏联结成联盟,为争取反***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罗斯福还是第一位打破华盛顿开创的不连任三次的传统,连续四次登上总统宝座的美国总统。人们被他贵族的气质和从容不迫的举止所征服,称赞说:“没有哪一个美国总统能那样有效地集政治家、政客、鼓动者和导师的品质于一身,而这些品质正是伟大人物所需要的。”
事实上,作为美国历史上一位有远见、重实际、精于政治策略的政治家,罗斯福在用权术与计谋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方面可谓技艺高超,但真正让他出人头地的是他果敢的开创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当年,正当罗斯福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厄远却接连向他袭来。
1920年,罗斯福和詹姆斯·考克斯搭档代表民主党竞选副总统和总统惨遭失败,之后他暂时退出政坛,回家休养。
在芬迪湾的一次游泳后,罗斯福的双腿突然麻痹,一个有着光辉前程的硬汉子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卧床不起、什么事都需要别人照顾的残疾人,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折磨着他。
最初,罗斯福几乎绝望了,认为上帝把他抛弃了。但是奋力向上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并没有使他放弃希望。治病期间他仍然不停地看书,不停地思考问题,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疾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而能做到这些需要多么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啊!
经过疾病的折磨,罗斯福变得比过去更加坚毅老练了。罗斯福身体力行着自己在首次就职演说中提出的“无所畏惧”的战斗口号:“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他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勇于创新,有魄力,有远见,把美国引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坚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一个拥有坚毅品质的人总能够在第100次跌倒后,第101次站起来。这就是强者、智者。
坚毅之所以可贵,我们或许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坚毅其实是坚强与毅力的合意。坚强的品质让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够屡败屡战、百折不挠;毅力是一种执着于目标、信仰的力量。一个希望成功的人的身上绝对不可缺少这两种品质。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来历,众所周知试想一下,如果越王勾践没有一份超乎寻常的坚毅,又怎么能够一雪国耻呢?
所以,当我们面临困境时,不必惊慌,用坚毅的品质一定可以成功突围,这是每一个高情商的卓越人士的共识。
出身于腾希族的曼德拉如果遵从命运或家庭的安排,他的人生本来是可以一帆风顺的。
曼德拉的父亲是腾希族大酋长的首席顾问,按照他父亲和大酋长的意愿,要把他培养成酋长。
曼德拉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律师。当22岁的曼德拉已经认识到自己要被培养为酋长,而他已下定决心绝不做统治压迫人民的事时,他选择了逃跑,以此来拒绝将来担任酋长。
曼德拉逃到了约翰内斯堡。在这个城市,他看到了白人和黑人生活的鲜明对照:白人生活在宽阔的市郊,到处是繁荣兴盛的景象;可是非洲人(即“土着人”)却被限制在许多“郊区土着人乡镇”和城市贫民窟里,居住拥挤,条件极差,还不断地受到警察的抄查。
他的政治态度因此受到影响,黑人严峻的生活环境和被曼德拉称为“疯狂的政策”的种族隔离,使曼德拉踏上了一生为黑人解放而进行斗争的征程。他参与“青年联盟”,领导全国蔑视运动,组织黑人进行对白人的斗争。
1952年,曼德位因领导全国蔑视种族隔离制度运动而被捕入狱。获释后,他继续坚持斗争。
之后的日子里,曼德拉多次被捕,并遭到南非当局的通缉。他的斗争使他妻离子散,多年都未能与妻子、女儿团聚,而他的妻子也多次被捕。
1962年,曼德拉因莫须有的“叛国罪”被判为终生监禁。面对监禁,他说:“在监狱中受煎熬与在监狱外相比算不了什么。我们的人民在监狱内外受着苦难,但是光受苦还不够,我们必须斗争。”他没有妥协,没有退缩,在狱中坚持斗争。他拒绝南非当局提出的释放条件——只要放弃斗争就给他自由,他说:“我的自由同非洲人的自由在一起。”
这次的监禁持续了28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8年呢,何况是在最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以信念坚强着称于世的曼德拉对理想的追求仍矢志不渝。
在曼德拉的身上让我们看到许多优秀品质,还有高贵的人格魅力。正是这种超人的意志让他在牢狱中仍然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他要忠于他的理想与信仰。
许多人都会认为成功与失败之间存在天壤之别,其实更多的时候,两者只是相差微乎其微的距离。
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人都是因为坚持到最后几分钟而获得胜利和成功,功败垂成之人正是少了一份坚毅,才导致遗憾终身。